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官员孔文仲简介:有着“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

北宋官员孔文仲简介:有着“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1/18 13:16:38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孔文仲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孔文仲(1038年-1088年),字经父,今峡江县 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子四十七代孙,属于“临江派”。

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调余杭尉,转台州推官。神宗熙宁初年,力言新法不便,罢归故官。王安石罢相后,召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官至中书舍人。其弟孔武仲、孔平仲皆有文闻,合称“三孔”,黄庭坚称:“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元祐三年(1088年),举行贡举,还家而卒。《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人物生平

孔文仲(1038年-1088年) ,字经父,今峡江县 罗田镇西江村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五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五十一岁。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博洽举进士,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雄行擢为第一。调余杭尉恬介自守。熙宁(公元1068年)初,以制举对策,力论王安石理财训兵之法为非,遂能官。哲宗时,累起居舍人,擢左谏议大夫。又论青苗、免役诸法,改中书舍人,同知贡举。因劳卒,士大夫哭之皆失声。苏轼拊其柩曰:“世方嘉软熟而恶峥嵘,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矣!”文仲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同知贡举。同年卒于汴京(今河南开封),葬江州德化(今九江县)开元庄孟家山。文仲大殓时,在朝仕官失声痛哭,其好友苏轼抚其棺哀曰“世方嘉熟软而恶峥嵘,求劲直吾经父者,今无有矣。”对其刚直不阿,不事权贵的品质作了评价,同时对朝廷用人的弊端进行了抨击。著《孔文仲集》50卷、《唐书集注》130卷。

史书记载

孔文仲,字经父。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南省考宫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雄,白主司,擢第一。调余杭尉。恬介自守,不事请谒。转运使在杭,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诣府。人问之,曰:“吾于府无事也。”再转台州推官。

熙宁初,翰林学士范镇以制举荐,对策九千余言,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宋敏求第为异等。安石怒,神宗,御批罢归故官。齐恢、孙固封还御批,韩维、陈荐、孙永皆力言文仲不当黜,五上章,不听。范镇又言:“文仲草茅疏远,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又罪之,恐为圣明之累。”亦不听。苏颂叹曰:“方朝廷求贤如饥渴,有如此人而不见录,岂其论太高而难合邪,言太激而取怨邪?”

吴充为相,欲置之馆阁,又有忌之者,仅得国子直讲。学者方用王氏经义进取,文仲不习其书,换为三班主簿,出通判保德军。时征西夏,众数十万皆道境上,久不解,边人厌苦。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元佑初,哲宗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进礼部员外郎。有言:“皇族唯杨、荆二王得称皇叔,余宜各系其祖,若唐人称诸王孙之比。”文仲曰:“上新即位,宜广敦睦之义,不应疏间骨肉。”议遂寝。迁起居舍人,擢左谏议大夫。日食七月朔,上疏条五事,曰邪说乱正道,小人乘君子,远服侮中国,斜封夺公论,人臣轻国命,宜察此以消厌兆祥。论青苗、免役,首困天下,保甲、保马、茶盐之法,为遣螫留蠹。改中书舍人。

三年,同知贡举。文仲先有寒疾,及是,昼夜不废职。同院以其形瘵,劝之先出,或居别寝。谢曰:“居官则任其责,敢以疾自便乎!”于是疾益甚,还家而卒,年五十一。”诏厚恤其家,命弟平仲为江东转运判官,视其葬。

初,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后追贬梅州别驾。元符末,复其官。有文集五十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官制,正科级干部是多大的官,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盘点历史上七位十分节俭的皇帝,排名第一的不是节俭而是吝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奢侈浪费的君王,道光皇帝节俭吗,中国历史上勤俭节约的皇帝

    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这样的身份似乎和节俭这个词不沾边,但凡事总有例外。在古代帝王中有几位非常节俭的额,按照大体排名,得到第一的这位,甚至让人感觉他不是节俭,而是吝啬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七位:吃上很会省的宋仁宗赵桢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宋

  • 历史上的果郡王允礼:果郡王到底是因何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帝为什么要杀果郡王,果郡王是被谁害死的,果郡王为什么会死

    在《后宫甄嬛传》中果郡王的结局,是被毒酒毒死。皇帝对甄嬛起疑,并想赐十七毒酒,皇帝让甄嬛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亲自送毒酒给十七,甄嬛本来把毒酒留给了自己,十七偷偷换回来了,所以后来十七死了。到死都不知道甄嬛的龙凤胎是他的。新皇帝登基后,甄嬛提出把六皇子过继果郡王王府。而历史的果郡王允礼是康熙帝第十七子,于

  • 历史上的熹贵妃:甄嬛到底是不是雍正的熹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上叫甄嬛熹贵妃,甄嬛熹贵妃图片,熹太后是甄嬛吗

    熹贵妃钮祜禄氏在《甄嬛传》第55集,雍正皇帝使用了只有皇帝才可具有的权力——赐姓,剧情是将甄嬛的“甄”姓改为“钮祜禄”氏,同时,晋升她的宫中封号为熹妃,并指定甄嬛为皇四子弘历的生母。讲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甄嬛的原型其实是大家熟知的乾隆皇帝的生母。所以,今天讲解的二号甄嬛实际上就是电视剧中的甄嬛本

  • 历史上的赵云:史上并未名列五虎将的蜀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五虎上将没有赵云,为什么赵云是杂号将军,赵云是五虎上将吗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

  • 刘罗锅:历史上的刘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罗锅的扮演者,刘罗锅后人,宰相刘罗锅祖籍是哪里人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

  • 禁烟英雄林则徐的另一面:竟然鼓励农民种植罂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则徐后期为何提倡种烟,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的一生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

  • 史上杀害兄弟最多的皇帝:18个兄弟杀掉了15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弑父杀兄的皇帝有哪些,历史上没有杀功臣的皇帝,历史上哪个皇帝杀死亲儿子最多

    从南汉应乾元年(943年,同年冬,改元为乾和)到南汉乾和十三年(955年),刘晟将其余的15个兄弟尽数杀害。整个中国历史上,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刘晟这样不顾手足之情残忍地杀害如此多兄弟的皇帝了。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这些闹剧的发生地,多半是在有着高墙大院的皇宫里。而他们之所以不顾手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竟然曾发表三首“山寨”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末代皇帝溥仪传奇,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故事

    辛亥革命后被废黜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少年时在紫禁城这一方小天地里深居简出,生活很是单调。为了摆脱孤独、苦闷的宫廷生活,曾醉心痴迷于文学创作。但由于帝师徐坊、陈宝琛等人对溥仪的文学写作漠不关心,一切听其自然,所以溥仪的诗文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始终是个文学创作上的“菜鸟”。十三四岁以后,溥仪阅读了大

  • 揭秘:成就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霸业的两个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贡献,刘秀的发家史,历史上刘秀是什么人物

    刘秀(前6年—57年2月),字文叔,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顿县西汉皇族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九世孙。公元25年-57年在位,共三十三年,史称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是阴丽华和郭圣通。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