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当初没有被儿子所杀的话 安禄山造反能成功吗

安禄山当初没有被儿子所杀的话 安禄山造反能成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4/1/6 9:18:2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被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就要看怎么定义这个反唐“成功”了。仅仅从反唐来说,安禄山已经成功了。若要灭唐,似乎难度还很大。一、天宝十四载末,安禄山起兵,一月间就占据整个河北(黄河以北),又攻下河南洛阳,半年后又兵入长安,反贼的“成功”已然如此了安禄山的造反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南下的十五万人都是精兵,武器精良,粮草充足,连唐朝沿途关卡要津的地图都很详细。而唐朝内地显然毫无准备,防备松弛,器械老化,一触即溃。安禄山在严冬时节,趁黄河结冰而渡河,一举摧毁封常淸二十万新招唐军,攻取洛阳,遂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数月后,叛军大将崔乾祐又在潼关大败哥舒翰的唐军,哥舒翰投降。

叛军在孙孝哲等人率领下,兵入长安,对唐朝皇室和官员大肆杀戮。不过半年间,天下一半皆入安禄山之手,唐朝两京尽且陷落,安禄山反唐已经是很“成功”了。但这个“成功”是打引号的,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实际带来了巨大破坏,只是安禄山自己的野心得到了一定满足。二、倘若把安禄山的“成功”不是定义为破坏和局部割据,而是定义为灭唐,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进一步,定义为安禄山建立他大燕的长久帝业,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了1、事实上,若非一些偶然因素,安禄山显然能造成更大的破坏。譬如,安禄山起兵前对太原的偷袭,若非太原早有防备,不至于只是骗擒了守将,太原可能就拿下来了。

再譬如,若非张巡、许远血战死守睢阳,可能叛军就突入江淮,给南方造成极大的破坏了。2、但叛军想要灭唐,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政治上缺乏号召力。安禄山起兵是以诛杀皇帝身边奸臣杨国忠等为口号的,结果安禄山一攻下洛阳就称帝了,显然这个口号的骗局暴露了,人人都知道安禄山是反贼。反贼能骗一时,却号召不了大众。其二,军事上可以打时间差,却难于持久。因为叛军大多都是安禄山十余年功夫收集的各族军队,出兵时有十五万,加上留守的应不少于二十万。但唐朝能发动的兵力远不止如此。唐朝在朔方、河西防守的边军一旦回援,实际都不比叛军弱,叛军只是打个时间差而已。

其三,唐朝在当时的确还得到很多人的拥戴,这从李亨被朔方军拥立和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仍然受到许多长安市民的摩拜就可以看出来,而安禄山显然没有得到这种民心。其四,安禄山叛军内部实际上并不一条心,不光是河北地带爆发巨大的反叛军的斗争,安禄山直接管控的平卢军也叛安而投唐,范阳副留守贾循也差点投唐。3、至于说安禄山要建立他大燕的万世基业,那就是痴心妄想了。道理很简单,叛军一路以掳掠为乐,将领们都无远志,安禄山自己常常因为小小挫折就大发雷霆,再加之安禄山自己始终是一种叛将心思,希图侥幸以成大业,叛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他大燕的帝业实际上只是以武力为支撑的,根本没有长久的考虑。

这种情况下,绝不可能建立什么万世基业。三、但倘若安禄山只想割据一方,多半是做得到的,因为后来的河北三镇做到了,他们的原主人安禄山应该更不在话下既然后来的河北四镇中的三镇一直能持续到唐朝灭亡,那安禄山要维持其割据局面应是做得到的。这其中有多重对安禄山有利的因素在。一是唐玄宗后,唐朝自身治理的腐败,为安禄山在范阳的割据统治带来了条件。二是北方奚族、契丹、突厥等在范阳以北的交错纵横,为安禄山在北方割据带来了兵员和另一种文化支持。三是自南北朝以来,北方东、西部经济、文化的割裂,为这种格局带来了支持。四是各地骄兵悍将在当时逐渐形成,为求其自身利益而以其武力维护割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遹是什么结局?他为何会被太监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遹是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晋朝是一个最不像大一统的王朝,没有汉唐的气派,没有两宋的繁荣,没有明清的强大,只有吸食五石散的“风流”。晋朝基业在三国曹魏时奠定,曹家屡易其主,曹操、曹丕、曹叡先后逝世,司马懿抓住机会,奉天子以令不臣,迅速把控中央,势力辐射地

  • 说说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恩怨 安禄山造反旗号为什么是讨伐杨国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原本是没有姓氏的,不过有个名叫叫做轧荦山(读音叫做zhá luò shān),因为小时候失去了父亲,所以从小跟着母亲生活在突厥族当中,长大成人的,此人就已经是通晓六国语言。后来因为偷羊的时候,被抓准备乱棍打死,而安禄山就大喊说道“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就是因为这句话,张守珪才决定放

  • 揭秘:忠于汉室的荀彧为什么不去辅佐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和汉室不但没有什么瓜葛,相反,刘备恰恰是汉室灭亡的助推器。首先,中山靖王刘胜已经被贬为庶民,不具备皇室血统,且刘胜多淫,子女数百人,后代更是不计其数,很难考证出具体的血缘,所以刘备自称刘胜后代这是很难鉴别清楚的。匡扶汉室只是刘备的政治口号而已,汉献帝衣带诏事件也涉及和授权给刘备,允许其反曹。与其

  • 三国时期最牛谋士,连曹操都要巴结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乱世出人才,三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在三国时期不知出了多少的奇人轶事。相信诸葛亮应该在大家脑海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一个地位,因为他可谓是料事如神的一个代表。小编个人认为如果他跟随的不是刘备这样的一个主公的话,如果换成跟随曹操他的后半生应该会过得相当舒服,不至于被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累得吐血身亡。也是因为

  • 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他当时说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祖坟犀牛望月,宋太祖赵匡胤简介,杯酒释兵权指什么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帝君主们对有军权的将军都是很不放心的。毕竟一旦这些将领们有反心的话,轻者造成国家动乱不堪,重者可以使皇帝被杀,改朝换代或者将领互相拼杀。所以说,君主皇帝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会防着这些悍将们。而有一个问题很是不好处理,那就是那些开国将领们如何处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一个不慎,自

  • 文武双全的辽国大将,最后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大将能,强大的辽国为何被金灭国,辽国名将耶律休哥

    五代十国时期辽国大将赵延寿,出生年月不详,从小长得俊朗,喜好习武作诗。父亲是当地一个县令,所以他出生后衣食无忧。但是后来战事打到了他父亲的领地,自然抵挡不过大部队,被沧州节度使刘守文占领,而赵延寿和他母亲也投靠了刘守文的手下赵德钧,赵德钧见这个小家伙聪明伶俐而且身上还有些本领,非常喜欢就收做义子。赵

  • 唐朝最伟大的将军之一:李孝恭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著名将军,唐朝开国功臣结局,大唐郡王李孝恭

    大唐开国,骁将辈出,在血与火的鏖战日子中,他们战敌寇、除叛乱,名垂青史。在李渊的宗室中,李世民的战功罕有匹敌者,即使在几千年的王朝中,他的战功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兄长、小弟,也都是在战场中经受了生与死的磨练的。但是,在李唐宗室中,能够名垂青史者,能够为后世所广为传颂者,却是不多。大家都在传颂李世民的

  • 从婢女到宠妃,宁远公主的一生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妃要和离宋浅姝,宁王妃庶女策繁华,王爷娶侧妃当天王妃和离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女子的地位一直都是相比较低的。特别是古代封建王朝制度下,女子的地位那更不用说了,那时的女子一直被视为男子的“物品”,从未有过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力。就算是出生于皇宫中的公主们也不例外,她们看似过着尊贵荣华的富贵生活,更是众人所倾慕的对象。但却只是政治上的筹码、国家的工具。所以说她们也挺悲

  • 韩德让一个汉人为何能在契丹成为王公贵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鲜卑族和契丹是一个族吗,南朝是汉人王朝吗,契丹人对待汉人

    古装热播爱情剧《燕云台》,已经走到了结局,韩德让最终也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功娶到萧燕燕,陪她共看大辽河山,但是大家在看剧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惑,韩德让不是汉人吗,为什么却能走到,大辽权力的最中心,成为贵族权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韩德让原本出身于汉人的家族,祖籍还是河北玉田的,但是韩家从很早之

  • 揭秘:大辽王朝的皇后为何只能由萧氏担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皇后嫁了哪几个皇帝,大辽萧太后,萧氏宰相有几个

    在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中,某一姓氏夺取天下后,皇族便由该姓的子子孙孙来传承,如大汉的刘氏、大唐的李氏、大宋的赵氏等等。在由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起的辽朝,皇族便由耶律氏一直延续着,但是辽朝有一个区别与其它朝代的特点,那就是皇后始终由萧氏所出任,这是为什么呢?要分析这个原因,就要从辽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