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众人都为上官婉儿求情 李隆基为何还执意要杀她

众人都为上官婉儿求情 李隆基为何还执意要杀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2/3 18:51:54

你真的了解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710年7月3日,中宗李显去世,幼子李重茂被立为帝,改元唐隆,由韦后摄政。但是贪婪的韦氏一党并不满足,他们妄想让韦氏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得到消息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决定先下手为强。7月21日,李隆基率军攻入皇宫,将韦后和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诛杀。上官婉儿秉烛等待,本以为能保全自己,没想到李隆基不顾众人求情,将她处死,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也结束了自己传奇而又悲情的一生。

上官婉儿的幼年充分证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而获罪,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一起被充入掖廷为奴。虽然在掖廷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好在郑氏出身名门,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在她的悉心培养下,上官婉儿也受到了良好的蒙教育。

她不仅熟读诗书,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怀才就像怀孕,早晚会显现的,即使是卑微的女奴,她的才华也很快被武则天知晓,十三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封为才人,一跃成为女皇身边的机要秘书,真正印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成为两任皇帝的秘书,引领大唐文风。

多年的掖廷生活,让上官婉儿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加上过人的才华,上官婉儿深受武则天的喜爱。武则天临死之际,为了延续自己的影响,上官婉儿成了李显的昭容,顺理成章成了李显的笔杆子,上官婉儿的人生也迎来巅峰时刻。她建议中宗广设昭文馆,招揽文人学士,而她则品评百官,称量天下士。

她“绮错婉媚”的诗风影响了唐朝的文风,而她也成为中宗文坛的领袖人物。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天下文人,皆以她为导向,朝廷以文选拔官员,上官婉儿成为此时政坛,文坛的最为活跃的人物。

《资治通鉴》记载:(夏四月)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优者赐金帛。

太子李重俊谋反事件,上官婉儿幡然醒悟。

李显登基后,皇后韦氏也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中宗对她言听计从,深谙宫廷政治的上官婉儿,选择依附韦皇后。但是太子李重俊并非韦皇后所生,被掌握大权的韦氏一党排挤,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忍无可忍的李重俊,铤而走险谋反逼宫。可惜的是他闯入皇宫的时候,连韦后住在哪都分不清,失败被诛。这件事,让上官婉儿幡然醒悟。

李重俊代表的是李氏皇族,一个政治上存在感不强,势力微乎其微的太子都想诛杀韦氏,说明李氏皇族对韦氏都想杀之后快,而韦氏没有武则天一样的手腕可以镇压李氏皇族,江山是李氏皇族的,韦氏失势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保全自己,上官婉儿开始疏远韦氏,并且在安乐公主请求李显立她为皇太女的时候,极力反对。据她的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甚至喝毒药以死相谏。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慜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始就痊平。

远离韦氏一党后,上官婉儿开始亲近李氏皇族,特别是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的才能,同样被不爱红妆爱政治的太平公主所爱惜,远离韦氏后,一个为了保命站队,一个为了政治野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两个活跃在唐朝政坛的女性很快走在一起。李显死后,朝廷大权几乎都落入韦氏一党手中,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势力,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拟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幼帝,李旦辅政。这本是上官婉儿亲近李氏皇族,与李隆基父子同属一个阵营的铁证,但是唐隆政变中,她还是被李隆基处死了。

而上官婉儿的死后殊荣,也证明她的死因并非韦氏同党。

据出土的墓志记载,唐隆政变一个月后,上官婉儿以昭容之礼下葬。一年后,又追赠谥号为惠文。可以说,死后的上官婉儿也享尽殊荣。而同样死于唐隆政变的韦氏和安乐公主,则被贬为庶人。对比之下,上官婉儿的死因也并非韦氏同党。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记载:皇鉴昭临,圣慈轸悼,爰适制命,礼葬赠官。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唐会要》记载:惠文,赠昭容上官氏。景云二年七月追谥。

那李隆基为什么一定要处死上官婉儿呢?

其一:沦为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虽然在韦后跟李氏皇族之间,上官婉儿选择了李氏皇族,但是在李氏皇族中,上官婉儿显然更亲近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的势力在朝堂让不容低估。唐隆政变成功,李旦登基为帝,李隆基就是未来的储君之选,他跟太平公主的斗争就不能避免。上官婉儿历经两朝,在唐朝的文坛,政坛影响深远。她跟太平公主联盟,李隆基未来很难招架,所以处死上官婉儿,就是削弱太平公主的势力和影响力。

其二:李隆基对女性政治深恶痛绝

武则天时期是唐代女性政治的巅峰时刻,也是李氏皇族跌入谷底的黑暗时刻。李隆基出生于垂拱元年,虽然李旦登基为帝,但是权力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也就是说李隆基自出生就处在女性政治的阴影下。而武则天去世后,李显登基,李氏皇族本该重回政治舞台的中心,又杀出来个韦氏,李氏皇族再次被排挤。两个宫廷女性,把持政治几十年。这对心怀抱负,有野心的李隆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对女性政治的厌恶,是李隆基处死上官婉儿的主要原因。

总结:从宫廷女奴,到两任皇帝的笔杆子,上官婉儿成为唐朝闪耀光芒的女性,她的经历有其传奇色彩,但她的一生都被政治左右,最终死于政变,也有其悲情的一面。而在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盛行,女性走上政治舞台,注定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也要承受更多的偏见。而上官婉儿死于非命,恰恰证明女性政治势必为当时的时代所不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祺嫔佟佳氏为何会不得宠?史上唯一一个见证了五代皇朝更替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祺嫔佟佳氏为何会不得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咸丰帝的后宫之中,有一位很传奇的妃子,名字就是佟佳氏,当时被封为祺嫔。祺嫔出生于道光年间,是一个侍卫的女儿,在当时来说也算是出身名门,祺嫔死后的谥号是端恪皇贵妃,祺嫔的一生就是传奇,或者也可以说她就

  • 汉献帝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被逼禅让魏文帝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

  • 同治帝甄选皇后,为何会听取慈安的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同治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872年,也就是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载淳转眼间已经年满十七岁了,是时候要挑一位端庄美丽的皇后了。于是,九月十五日,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通过精挑细选,为同治皇帝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选后盛典。选后盛典安排在太和殿,东宫太后慈安和西宫太后

  • 杨妃是什么来历?隋朝灭亡后她是如何自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杨妃是什么来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唐太宗的后宫中除了长孙皇后最大之外,就是四妃的地位最高。而这四位妃子当中有一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作为隋炀帝的女儿,从小就享受了荣华富贵,但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老丈人李渊和自己的丈夫李世民,把自己父亲的江山打下来了。最关键的是

  • 谋士陈宫是如何改变曹操的命运的?最后却死无全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陈宫是如何改变曹操的命运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汉末年,汉室日渐衰落,群雄割据,中原大地一片混乱,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把持朝政,大将军何进为谋救国之道,找到名满天下四世三公的袁绍寻求意见,曹操与袁绍乃是儿时的旧友,因此也在旁听!袁绍建议何进,密令西凉刺史董卓进京勤王,而曹

  • 努尔哈赤:清王朝真正的奠基者,被后人尊为清太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

  • 政变后武则天就退位了 武则天的晚年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退位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则天才智过人,一生基本都是成功的,即使被逼退休,做了太上皇,也是一样。武则天六十九岁称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并且定都神都。后来年纪越来越大,得考虑继承人的事情,她的心腹宰相狄仁杰劝她:世上只有儿子祭祀父母的,没有侄儿祭祀姑姑的。狄仁杰

  • 隋文帝为何被称为圣人可汗?东突厥及其附属部落的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的巅峰盛世,这点从“圣人可汗”和“天可汗”这两个尊号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国历史上,兼任周边游牧民族尊号中原王朝的皇帝只有隋朝和唐朝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

  • 对于藩镇,唐德宗有着什么样的态度?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德宗对于藩镇前后不同的态度,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德宗即位之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他不惜使用武力。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镇(驻守恒州,现在的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病逝。按照以往藩镇节度使去世之后,将职位

  • 隋文帝真正忌讳的是什么?为何杨广当太子后不为杨坚所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当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杨广被立为太子时,他以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孰若不知,一双眼睛冷峻地盯着他,游戏才刚刚开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杨广当了太子后,日子也不大好过。这是因为,他父亲杨坚也并不完全信任他。虽然他装出来的“节俭寡色”,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