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的最后时日,也是明朝最后的时日?

张居正的最后时日,也是明朝最后的时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22 17:55:17

“其实(张)居正完全可以不必将内阁搞成那个样子。他自己当初不也是从高拱手中夺来首辅的位置吗,但也未曾去改变高拱的政治方向,而且将其发展成为一场改革。可是他自己却将内阁的权威跟自己一起埋葬了。”

“明朝的帝国大厦本来就是要靠内阁支撑的。我们看,从宣宗的时代,便是内阁英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老成持重者,还是咄咄逼人者,无论是仁德忠厚者,还是心术不端者,都是无一例外的精英。他们以自身的能力取代前辈,开创自己当政的时代,而任凭他人评说。然而此刻的内阁之中,我们又何尝还能看到半个精英的身影!”

“我们看继任张居正的首辅,像申时行、王锡爵之流,他们的威望远不如张居正,手段也不如张居正老练,他们只知道唯诺因循,来取媚于皇帝,想尽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造成党羽来养成自己的势力,衣钵相传,支持了十几年。”

“明代内阁的权威,至此也便荡然无存了。而这些失去昔日权威的阁臣们,还必须设法造成党羽来养成自己的势力,党争之势,自不可避免。”

网络配图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

明代湖广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

【日月为明,万国仰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居正殁,党争兴】

“以猖狂为气节,以结党为豪举。”

----《明神宗实录》‍

万历的前十年,是张居正的时代。内阁与宦官结合的首辅专权,虽然没有留给朋党多少的空间,但从居正的夺情之争起,朋党政治也渐成明廷政治之主流。居正去世后,党争遂兴。

我们今天论晚明党事,即以东林诸党为主,东林诸党的形成,其实与士风的变化应有重大的关系。居正殁后,朝中不再有政治的权威,官员们为伸张自己的势力,相结成党,风气传至儒学,生员皆“以猖狂为气节,以结党为豪举。事关一人,乃倡通学而聚蚊雷之声,事关本学,乃联各学而成鸱张之势,把持官府,武断乡曲,至于缙绅子弟,倚仗父兄,尤恣凶横。”

网络配图

为万历党争之初起。先师刚主先生(谢国桢)曾说:

“我们看继任张居正的首辅,像申时行、王锡爵之流,他们的威望远不如张居正,手段也不如张居正老练,他们只知道唯诺因循,来取媚于皇帝,想尽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造成党羽来养成自己的势力,衣钵相传,支持了十几年。庸愚的万历皇帝,他只知道儿女之情,那知道国家的大计,尽着内阁和言官在那里暗斗。所以到了沈一贯的时候,党势已成。”

先生还说:“言官的舆论一天膨胀一天,而言官的本身,慢慢的分出派别来了。在万历的中叶,言官和一般士大夫比较能主持正义的就是东林党,与东林反对的,就是齐、昆、宣三党。万历间的政治,可以说是东林与三党消长的历史。”

刚主师曾将东林比附于西方的政党,但他绝非即以东林为中国近代之政党,其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之传统朋党之处,在于他所独具的政治主张而首先提出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因此东林非政党,但东林确然是一政治团体。

网络配图

政治团体与结党营私的区别在于其必具的政治主张。自嘉靖的末世,严嵩内阁失败,至隆庆间内阁纷争继起,万历十年后,虽有对于张居正专政期间的政治反复,官僚士大夫们为各自的利益,党同伐异的局面业已形成,朝政已陷于混争之中。此种政争的局面,在万历中叶逐渐明朗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康熙帝两度废掉太子胤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被废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

  • 太子胤礽骄纵蛮横完全是因为康熙的溺爱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圣君”康熙皇帝的子嗣有很多,是清朝所有皇帝中子嗣最多的一个。而最让他疼爱有加的莫过于太子胤礽了。胤礽被废以后,康熙怨天怨地怨大臣,事实上,胤礽的失败,他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康熙帝自己曾说过,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一位孩子长大后会奢望过多,并且缺乏宽宏大量。胤礽的暴虐骄纵、奢侈无度,其实也是在

  • 昏君嘉靖皇帝死了,海瑞为何痛哭流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海瑞是个直性子。与他同时代的大臣、文学家王世贞如此评价,“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是其所长;不虚心,不晓事,不读书,是其所短”。另一个万历年间的文人沈德符也说,“大抵忠介之清,冠绝一时……以清骄人,又以清律人”,骂起人来,一点面子都不给,常常让人尴尬不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他名声

  • 嘉庆皇帝诛杀大贪官和珅的背后内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心腹大臣,而且是清朝最大的贪官。他以一个跟在轿子后面的扈从,一跃而为主持朝政的宰相,靠的全是拍马屁的功夫。嘉庆在做皇子时,就深恨这个人。做了皇帝以后,一心想除掉这个乱国的奸臣,但因碍于乾隆这个太上皇还在,无法下手。和珅也意识到这位未来的皇上不喜欢他,心中惴惴不安。乾隆要禅位给太

  • 雍正当皇帝后如何治服十四阿哥允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看了允禵服软的回奏之后,估计雍正呵呵一笑,批示道:“既然允禵似有悔心之萌,著暂缓其诛,以徐观其后”。在雍正的眼里,这个桀骜不驯的弟弟总算是老实了。也幸好是这个表态,允禵才在雍正在位期间得以保全性命。网络配图皇兄难弟:十四阿哥就这样被雍正治服康熙驾崩后,远在西北军中的十四阿哥、“大将军王”允禵听到这个

  • 唐玄宗最爱的女人竟是杨贵妃的婆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是自己儿媳妇,唐明皇却因此而害起了相思病,后来到底找个借口,把寿王妃拖到龙床上,宽衣解带,谁知道这女子竟然比起武惠妃更有味道,从此更加迷恋,这个女子就是武惠妃的儿媳妇,也就是寿王妃,名叫杨玉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尤其是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传播,更是让人觉得杨贵妃是唐明皇的唯一至爱

  • 南明最后的皇帝永历沦陷缅甸悲剧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

  • 他是三国罕见的旷世奇才 死因竟是情商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而魏武帝曹操手下,智士谋臣更是犹如过江之鲤一般,数不胜数,奇变横生的贾诩,深通兵法和政治谋略的荀彧、荀攸叔侄,有胆有谋的程昱、还有身怀经天纬地之才、有神鬼莫测之机的郭嘉等等。曹操手下之所以能汇聚这么多的智谋之士,离不开曹操的虚心纳谏和爱才之心。曹操任人唯贤,但凡有才能的人没有不用

  • 大宋宰相赵普被免真相:终究不是赵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开宝六年(973年)八月,在经过一番殊死较量后,赵普彻底失败,黯然离京,而赵光义却获得了空前的权力,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准皇储”开始了一段新的旅途,并为了那最高的权力而奔波努力。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位独断朝纲整整十年的宰相赵普,他为什么会被轻易罢相呢?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因为

  • 他在三国中出场不多 但智谋与诸葛不相上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让人敬佩的人物大片存在,比如说知天文地理的诸葛,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还有意气风发的赵云,更有曹操、郭嘉和司马,总之有很多。但是在三国里面也有一些英雄人物,虽然出场篇幅不多,但其所有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在这里小编要讲到一个人,那便是推荐诸葛给刘备的徐庶。同时在网上的议论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