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平到底有什么能力 他为何能足以改变三国历史的走向

王平到底有什么能力 他为何能足以改变三国历史的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4/1/25 23:50:25

王平和三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历史人物,他们虽说是因为小说而被大家熟知,但其实与《三国志》等正史相比,他们的身份和能力也是丝毫不差的。这些人中包括但不限于诸葛亮的弟子姜维,被用计冤杀的魏延,隐忍数十年的司马懿,以一己之力开创江东伟业的小霸王孙策等。

但今天笔者就不跟大家说这些人尽皆知的英雄人物,相反,我们可以聊一位听起来或看起来不是那么重要,也不是那么出名的三国历史人物,即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因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改变三国历史走向,所以接下来笔者会用举例的方式为大家介绍。

一,守街亭,保汉室

王平首次以主角儿身份亮相在我们眼前,应该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让弟子马谡率军镇守街亭,并让王平以副将的身份协助马谡。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了,那就是马谡违反诸葛亮的军令,强行带兵上山驻扎,最终被张郃围困三日,大军不战而溃。随着街亭失守,诸葛亮的北伐大计也只能就此作罢。最终只能让王平阻挡张郃,自己亲率剩余部队迅速撤回汉中。

这里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为何王平仅仅是阻挡了张郃的进军,就能称之为改变了历史走向?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笔者先说个小细节,那就是街亭失守后,大军虽然返回了蜀汉,但事后上至主将诸葛亮,下至协从作战的普通士卒,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处罚,比如诸葛亮就自降三级。但只有一人是例外,而此人自然是我们的主角,王平(升官,封侯)。

说回正题,王平之所以能凭阻挡张郃进军的功劳,说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是因为当时街亭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重要。有对地理或甘肃地区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古街亭位于甘肃天水的陇城镇,即使是现在都是一个繁忙的村镇。而在千年前的古代,那更是从关中前往陇右的唯一一条适合大军行进的道路。同时,街亭也是从祁山道进军关中的重要据点之一。

因而,如果街亭失守或王平事后没有再次堵住张郃,那张郃完全可以率领大军从此直逼诸葛亮本部,届时非但诸葛亮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甚至整个北伐大军都有可能一战而被魏国全歼。因而,说王平守住了街亭就相当于保护了蜀汉,那是完全不过分的。而这个,自然也能称之为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二,败曹爽,保汉室

王平一生中有三个高光时刻,一个是守街亭,一个是退魏延(篇幅原因,不细说了),而最后一个就是这败曹爽。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权臣曹爽亲率十万大军攻伐蜀汉,兵锋直至汉中,而当时镇守汉中的,则是我们身为平安三侯之一的主角儿王平(王平身边只有三万人马)。

曹爽带大军即将兵临汉中城下时,王平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放弃外围的边境小城,领兵固守坚固的大城。要么领兵出城并抢占汉中附近的关口要塞,以此将曹爽挡在汉中大门之外。当时汉中城内的大部分将领都比较认可第一个选择,但关键时刻王平力排众议,决定采用第二个选择。而给出的理由则是,汉中距离能有实力派来援兵的大部分城池都有成百上千里,如果贸然放魏军进入汉中腹地,那再想将他们赶出去可就难了。

这里笔者说句题外话,蜀汉末年,大将军姜维镇守汉中时,就曾将魏军放入腹地并想要围而歼之,但最终并没能达成这个目标,反而是让魏军白白得了汉中。

言归正传,王平决定了计划之后,便让副将领军进入兴势及阳平关等重要隘口,他本人则率剩余部队驻扎在后面,随时准备援助前方。

果不其然,曹爽因为不擅长军阵之事,因而尽管有大军在手,却始终无法突破,兴势及阳平关一带的蜀汉防线(还与征发来的少数民族起了冲突)。经过数日的血战,眼看曹爽即将破关,但此时接到王平消息的蜀汉也已经派来了援兵,其中领兵之人还是蜀汉少有的文武全才之人,即有过出将入相经历的费祎

待费祎援兵到来之后,王平与他一同趁乱出击,不但解了汉中之围,还乘机杀得曹爽大败而归。此战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曹爽在曹魏内部声望一落千丈,同时还让曹魏与羌族,胡族等少数民族离心离德。并且,此战的失败也影响到了曹爽的统兵之权,这为以后的司马氏乱政埋下了伏笔。

文章最后,之所以都说王平是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的人,其实就是因为他为蜀汉做了很多的贡献。而如果非要说他是凭的什么,那在笔者看来,凭的应该就是他守街亭保护大军后撤,退魏延保证军队不乱(魏延有反叛的趋势),败曹爽确保汉中无恙等,而这些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重大功劳。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曾让嘉庆不要杀和珅,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和珅是乾隆皇帝最受宠的大臣。他为乾隆解决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和珅也是朝中最大的腐败官员。乾隆也知道这一点。但是,皇帝并没有想要把他除掉的意思。甚至皇帝在去世前,他还抓住嘉庆的手,告诉他不要杀他。可是嘉庆偏是不听父皇的话,15年后才明白父皇说的话。为何乾隆不

  • 乾隆唯一成年的嫡子,为何只活了25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一位对嫡子非常重视的皇帝,一直想改变清朝皇帝非嫡出的局面,在乾隆四位嫡子当中,只有一位活到了成年,却不受待见,究竟为何呢?一起来看一下吧。乾隆亲封的皇后一共有两位,分别是原配孝贤皇后富察氏和继皇后辉发那拉氏,所以这两位皇后所生之子都可称之为嫡子,然而在乾隆皇帝眼中,似乎只有结发妻子

  • 舒妃:以妃位生下皇子的女人,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生育子女都是女人的一个重大经历,尤其是传统女子,都认为生了孩子才算是个完整的女人,而这种思想在皇宫后院则更加强烈,入宫后的女人,能得到皇帝宠爱那是荣幸之至,若还能生下个一儿半女,子女如果还能有出息,那更是一生无憾,比如乾隆的孝仪皇后。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大部分要么不受宠,要么一生未育,这就

  • 揭秘:为何说福康安是乾隆朝最有福气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一朝,有两个人和乾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一个就是辫戏里天天奴颜婢膝的和珅,一个就是恃宠而骄的外戚福康安。与和珅比起来,福康安的福气不知道大了几倍。一、天之骄子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儿子。他的祖上米思翰是康熙亲政初期的户部尚书,是少数支持康熙决定平定吴三桂、尚可喜、

  • 福康安:受乾隆皇帝重用,21岁就官居一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乾隆朝的宠臣,在乾隆晚期和嘉庆初年,他身兼数个要职,他的儿子还娶了乾隆最喜爱的固伦和孝公主,因此更加受乾隆的庇护,和珅一时权倾天下,无人能及,也嘉庆都畏惧三分。但是,在乾隆朝,和珅并非最受宠的大臣。跟这个人比升迁速度,恐怕和珅也要望洋兴叹。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皇帝元配妻子,与乾隆感情深厚,被许多清

  • 乾隆最才华横溢的儿子:永瑢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乾隆的儿子,论文武双全者,当首推五阿哥永琪,但论多才多艺者,六阿哥永瑢才不遑多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永瑢这位多才多艺的皇子,却最终被乾隆帝过继给了皇叔允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讲一下乾隆第六子永瑢。清朝乾隆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六阿哥永瑢降生于紫禁城,生母是纯妃苏氏,他成为乾隆第三位降生在紫禁

  • 一考生交白卷,乾隆为何将他钦点为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科举制是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方式。如果想要考取功名,就必须苦读诗书。因为古代要做一名状元,比现在的高考状元难太多了,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行。众所周知,科举最后一个考试就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考生要现场答出自己的思考,然后皇帝在根据每名考生所答内容,最终选出最厉害的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

  • 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儿,她的一生有多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老来得子,不单单是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常常出现,而且老来得子这一件事情也发生在了一位皇帝的身上。这个皇帝就是乾隆皇帝,在乾隆皇帝六十多岁的时候得来了一个女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正是因为老来得子,所以乾隆对这位女儿很是疼爱,将这位公主取名为固伦和孝公主。而且给了这位公主很高的

  • 她是辛者库出身的妃子,最后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他在位六十年,做了三年零三天的太上皇,实际执政时间近64年。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皇后、那拉皇后和孝仪皇后,在这三位皇后中,只有孝仪皇后属于死后追封,即孝仪皇后是乾隆唯一追封的皇后。清朝乾隆八年,一名来自内务府包衣管领(辛者库)的汉姓女子魏氏

  •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有几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山靖王到刘备族谱,刘备是中山靖王多少代,刘备和中山靖王是什么关系

    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一出场,便说得很明白,刘备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那么,你知道这位中山靖王的故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第九子,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之兄,在公元前154年,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