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隋末枭雄窦建德的造反之路,他为什么没能成功?

探索隋末枭雄窦建德的造反之路,他为什么没能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3/12/11 18:58:13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窦建德的故事。

说到窦建德其实有不少人不太知道这个人,话说这个人也不是很简单的一个人的,他其实可以和刘邦想必的,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但是这个人的结局却不怎么好,所以他的一生还是很有意思的,那么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生呢?下面就是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

窦建德(573年----621年8月2日),汉族,隋朝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镇)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时炀帝募兵伐辽东,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并助同县人孙安祖率数百人入漳南东境高鸡泊,举兵抗隋。及后窦建德家人被隋军杀害,建德乃率部众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达的起事军队。后称雄河北,建立夏国,621年五月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并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处死于长安。

历代农民起义,常见各路英雄显神通,但真正能最后笑纳天下的起义领袖,几千年中国古代史数下来,满打满算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这二位一个汉高祖,一个明太祖,全是白手起家打天下,以弱胜强缔造王朝江山。令后世代代草根奋斗者们心驰神往,俨然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其实还有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原本也可以成为与刘邦朱元璋比肩的“高山”:同是出身草根,却心怀雄才大略,在天下大乱的年代里异军突起,霸气成为群雄逐鹿中的最强力量,甚至在野史评书里,更被演绎成神一般存在的英雄。却在即将天下在手的前夜,离奇摔了大跟头,一生江山霸业,竟就一下摔得粉碎,白白给另一个伟大王朝,做了雄厚的嫁妆。这样一位令人连惊叹带惋惜的英雄,正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大夏国王窦建德!

一:就为造反而生

窦建德,北齐武平四年(573)生人。照着明朝一位小说家的调侃说,这位隋末一代枭雄,要单看早年身世,简直就是为造反而生的。

自从青年时起,窦建德就是当地闻名的江湖大哥,习得一身文武本事,气魄更是谁见谁服。在村里种地时,邻居家办丧事没钱,在地里叹了口气,并不宽裕的窦建德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家里的牛牵到邻居家屋里:卖了换钱去!这就好比今天把自家爱车送人,十分的豪气!

这等豪气表现,放在窦建德的农民生涯里,只能说司空见惯。几百年后施耐庵写时候照单全收,全数安在了宋江身上。但即使对于此时的窦建德来说,所谓在江湖上呼风唤雨,也不过是个小目标。对此时这个正被隋炀帝糟的千疮百孔的隋朝江山,他其实早有想法。正如早年的他对老友孙安祖的话说:丈夫不死,当立大功!

但和好些同样“有想法”的枭雄不同,这时看似要啥没啥的窦建德,一件事却领先一步,照现在创业常说的话说,叫“做格局”。

怎么“做格局”?那时人气爆满的窦建德,既在隋军里当过兵,也在乡间做过里长,而一件人生大事,也已悄然布局:选定了当地地势险要的高鸡泊做根据地,多年来不停资助了多路盗匪跑去安身,提前发展好了人脉。但无奈窦建德树大招风,很快就叫隋朝官府听着了风声,竟来了突然袭击,把窦建德的家给抄掉。虽说窦建德跑的快,可全家老小都死于非命!

于是,是年三十八岁的窦建德,这下了无牵挂,终于把脚一跺,走进了高鸡泊,这个自己早就做好的格局里,十年纵横天下的传奇,就此开始。

二:隋末最强创业奇迹

走上造反路的窦建德,接下来就应验了一句话:给点阳光就灿烂!

他刚进高鸡泊时,就带着两百多亲兵,投到了只有一千来人的贼匪高士达麾下,却是立刻咸鱼翻身,先前苦心布下的格局,果然起了大用,没多久就把队伍扩充到上万人。但就在这蒸蒸日上的时刻,隋朝名将杨义臣的大军张牙舞爪杀来,先前扑腾得热闹的高鸡泊,立刻惨遭暴风席卷,好几支显赫一时的造反团伙,几下就被打的稀里哗啦。连高士达也被杨义臣一顿暴打,战场上悲惨阵亡,可怜窦建德带着残兵东躲西藏,眼看覆灭在即!

可就在这生死时刻,杨义臣的猪队友们来帮忙了,早妒忌杨义臣功劳的隋朝重臣虞世基,赶紧给隋炀帝进谗言,害的正辛苦打拼的杨义臣,莫名其妙就给调离了前线。窦建德更是因祸得福,先前被杨义臣撵的没处跑的各路匪军,争着过来投奔。手里的人马就滚雪球壮大,军队竟然膨胀到十多万。

乍一看去,这事好似一夜暴富。但事实上,对于窦建德来说,这才是考验能力的艰巨时刻!

十几万兵马,看似阵仗吓人,可各个匪军出身,一个人一个心思,稍有风吹草动,翻脸反水都是毫无压力的事。聚在窦建德手里,何止是一盘散沙,简直就是一团乱麻。类似的麻烦,窦建德的前辈汉高祖刘邦也遇到过,也就有了韩信那句吐槽:刘邦最多带十万人,带多了肯定掉链子。

而放在窦建德这里,同一个能力,他却远远超过刘邦,别管什么样的乌合之众,几万人还是几十万人,投到窦建德麾下,却是清一色华丽转身,变成纪律严明的钢铁战士。怎么这么神?带兵无师自通的窦建德,不但有严格的纪律,更有恩威并施的手段,自己以身作则,吃穿无比简朴,哪怕对待普通士兵,态度也十分和气。每次作战所得,自己更基本不拿,全都分给将士。给他麾下做兵将,简单接触几下,就常见被他感动的热泪盈眶,从此誓死为他效力!

就这样,纪律严明且情怀到位的窦建德,迅速打造起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事业也迅速做大做强,先是大业十三年(617)自封长乐王,六个月后更震惊天下:在河间战役里巧妙设伏,重创隋朝薛世雄的三万精锐,将隋王朝最后的本钱彻底打废。照后世史家公认,这就是改变隋末历史的一战:隋朝回天乏力,李渊与王世充两大势力火速壮大,此后与窦建德三足鼎立。这个历史分水岭,窦建德亲手打出来。

而与那些鱼龙混杂的“群雄”不同,精于用兵的窦建德,攻心也从来不差,哪怕贵为一方英雄,吃穿依然似高鸡泊时那样简朴,军队所过之处纪律严格,从不害民扰民。每攻下一处州县,立刻劝课农桑,全力恢复生产。别家大军扫过,常见饿殍遍野,却是他吞疆并土后,总见百姓安居乐业,乡间炊烟冉冉。

凭着这正确战略,窦建德也朝着一统天下的目标高歌猛进,和最大的对手,盘踞关中的大唐王朝,也陆续交手几回,把李绩等后来吊打突厥的唐朝猛将,轻松就打的全军覆没。尤其是李绩,被窦建德俘虏后,一度还做了窦建德麾下军官,却是瞅个机会又逃了出去。被放了鸽子的窦建德竟然都不怒:李绩这是忠诚于他的主人,这是应该鼓励的嘛,算了让他走吧!

当然他也更相信,凭着手里历经磨练的铁血兵团,还有万众归一的民心。区区唐朝岂在话下?

三:一念之差满盘皆输

自从618年建立大夏后,四年来窦建德一手四处扩张,一手安抚百姓发展生产,人气实力年年高,终于到了620年,迎来了争霸天下的关键一战:虎牢之战!

当时作为窦建德主要对手的大唐王朝,正在拼命狠揍另一路枭雄王世充,眼看兵临王世充的老窝洛阳。也知道窦建德不好惹,早早派人来示好。可窦建德哪有这么容易糊弄?一旦王世充被灭,下一个不就是自己?洛阳,我来救!

于是,621年2月,窦建德带领自己十多万精锐步骑,浩浩荡荡杀笨洛阳,果然一路势如破竹,到三月时已兵临虎牢关,与大唐王朝的秦王,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硬碰硬,却是再度碰上硬茬子,拼命攻了几次,却是前进不得。这已不止是解围战,更是两家谁将一统天下的决战!

但就是这个关键时刻,窦建德的亲信谋士凌敬,却做出了最精准的判断:不必理会虎牢关的唐军,大军调转矛头,跨过黄河壶口,把战火烧到唐朝境内去,如此虎牢关之围,就可迎刃而解!

也许凌敬自己都想不到,一旦窦建德这样做了,后果会比想象中还震撼:唐军境内已经没兵了,大多数精锐部队早就压了出去,只要窦建德敢调头,长安都极有可能打包拿下。大唐王朝的气数,也就这样提前到头。未来一统天下的,很可能就是窦建德的“夏朝”!

如此激动人心的规划,窦建德当场听完就激动了,差点就拍板定下。可窦建德的部下们,听后却是更激动,虎牢关就在眼前,吃掉李世民兵团指日可待,调头奔壶口是闹哪样?果然抱团反对,吵的窦建德头都大了,终于收回了这个惊天战略,继续在虎牢关死磕!

但窦建德更不知道,自己这边在吵架时,李世民那边也吵的欢,李世民麾下的一干猛将们,深感战局悲观,抱团嚷嚷要撤兵。幸亏李世民头虽然被吵大,心脏却更大,硬是摁住了!

这番高手过招,如此差之毫厘,结局也立刻反转:痛失良机的窦建德,之后人困马乏,掉进李世民的埋伏里,一场厮杀后全军覆没。窦建德本人更惨遭俘虏,押到长安斩首。曾经笑傲中原的大夏政权,更是一战尽没。之后的十二年里,陆续被唐王朝平定!

权谋心机手段,常是争天下的硬功夫。但一颗关键时刻敢于决断的大心脏,才是成败关键。一念之差的教训,窦建德痛失江山的过程,基本就可概括。

值得一提的是,窦建德虽然失败,但这位曾安定一方的英雄,也得到了河北百姓恒久的怀念。虎牢之战九年后,即大唐贞观三年,当窦建德的昔日部将们,诸如苏定方等汉子,与唐军战友们捐弃前嫌,一起并肩战斗横扫突厥,一战洗雪华夏数十年耻辱时。河北大名县纪念窦建德的窦王庙里,好些百姓也在焚香悼念,庆贺太平。此情此景,对于这位征战一生的英雄来说,当可告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孝庄作为皇太极的妻子 孝庄死后为什么不和皇太极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庄为何不愿和丈夫合葬,皇太极和海兰珠墓在哪里,孝庄为什么没有和皇太极葬在一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孝庄和皇太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最具有盛名的皇帝是康熙皇帝,而对于康熙皇帝来说,他一生所敬仰的女人,最重要的女人则是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一生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嫁给了皇太极,养育了顺治和康熙,更是将康熙一手推向皇位,对康熙一生都影响极深。

  • 多尔衮死后被人毁墓掘尸 孝庄为什么会默许这种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秘史多尔衮之死视频,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

    你真的了解孝庄和多尔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多尔衮是清统一天下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故事也太多了,其中“太后下嫁”似乎是个最有名的桥段。孝庄是皇太极的正妻,又是顺治帝的母亲,在小顺治继承皇位后,她就理所当然是太后了。然而在很多传说或文献里,总会留下“孝庄下嫁给了多尔衮”的相关记录

  • 庄静皇贵妃:和慈禧同时进宫,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贵妃住在哪个宫,纯惠皇贵妃地宫,端康皇贵妃

    现在很多清宫古装非常的受欢迎,但是某些电视剧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捏造,虽然剧情吸引人,但是里面的内容是不符合在真正的历史情况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中的也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电视剧中,很容易被人捏造成慈禧情敌的一个后宫人物,但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她们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她就是庄静

  • 同样都是后宫之中的女人 吕后为什么对戚夫人如此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如何折磨戚夫人的,戚夫人不值得同情,刘邦的女人戚夫人

    对戚夫人和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戚夫人在历史上出名不是因为她貌美如花,也不是因为能歌善舞,而是她的结局十分凄惨。被做成了人彘,容貌尽毁,四肢被砍掉,丢在茅坑。相识刘邦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的时候,认识了戚夫人,戚夫人生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十分讨刘邦欢喜。戚夫人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年妃,一生为雍正生育了四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年妃传,年妃叫什么,雍正与年妃有几个孩子

    严格的来说,按照清朝的规矩和皇帝合葬的只能是皇后的身份,而在雍正继后之后,他把怡亲王胤祥的母亲敬敏皇贵妃的遗体,先到了康熙的后宫当中,从那开始变就开创了皇贵妃可以和皇帝合葬的先河。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清朝的第一位和皇后同日下葬的皇贵妃,她便是雍正的后妃敦肃皇贵妃年氏。她来自汉军镶白旗,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在

  • 项羽死后为什么会被分尸 这事情都要怪刘邦才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人分尸项羽,项羽分尸封侯,死后分尸

    你真的了解项羽被分尸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该下,在突出冲围后遭到汉军追杀,最后逃到乌江岸边,横剑自刎。项羽的一生堪称传奇,死得也是轰轰烈烈,然而汉军将士却没被项羽感动,他们在项羽死后,如同发疯了一遍,居然一拥而上,将项羽乱刃分尸!汉军将士到底为什么这么残

  • 良妃:本是宫女却被康熙宠幸,后来还生下一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上宫女,乾隆为什么不喜欢婉嫔,宫锁心玉康熙良妃

    在古代的时候皇室都有非常大的权力,清朝时期就有一个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它叫做内务府,在这里面有很多的包衣奴才,其中有一种包衣专门是辛者库的,在所有的包衣当中,他们的地位应该是最低下的了,不过有些人仍然可以担任高官,就像乾隆时期的大学士来保。除了能够担任高官之外,辛者库的包衣女子也可以参加宫女的选秀

  • 李元婴出身皇室,他为何最后就能善终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建成为什么不先下手,李世民的儿子魏王结局,汉王为什么求死

    说到李元婴这个人,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赫赫有名的滕王阁就是他修建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滕王李元婴身为皇室贵胄,历来行为放荡不羁,后人多有垢病,但除了凭借史书上几句概括性点评外,主要还是以今人之眼光审视昨日之事件,忽略了李元婴所具有的高干子弟特殊身份,所处的

  • 母亲只是普通宫人,萧昭文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有萧景琰这个皇帝吗,历史上的萧景琰,我要当皇帝

    在我国古代,皇位继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如果不是嫡子或者长子,基本可以直接出局,如唐高祖李渊的庶子滕王李元婴、明太祖朱元璋的庶子蜀献王朱椿等,都是这种情况。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新安王萧昭文原本只是普通宫人生育的二皇子,却在经历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前废帝萧昭业等三位皇帝后

  •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钱,为什么会支持太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渊李世民是什么关系,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又生了多少儿女,玄武门之变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李渊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任何一个理智的君主,都应该明白一点: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古代君主选择继承人其实能力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稳定,能够确保皇位平稳传承有序。所以,必须要尽可能遵守皇位继承的标准,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