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不韦自杀是因为秦始皇的信吗 这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吕不韦自杀是因为秦始皇的信吗 这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67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7:32

吕不韦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吕不韦喝毒酒自尽,的确是因为秦始皇那封短短30个字的信。信中虽然内容不多,但却字字诛心,处处透露出秦始皇对吕布的责怪及厌恶。此外吕不韦能把持朝政这么多年,自然也从信中看出秦始皇的杀心已起,杀他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等待是最让人觉得煎熬的事情,最终吕不韦觉得与其被动的等着灾难上门,倒不如直截了当点,自己结果了性命,也省的每日提心吊胆。那么秦始皇说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质问吕不韦:“秦国封你食邑十万户,你对大秦有什么功劳?你号称大秦的仲父,但你跟我大秦又有什么血脉关系?”从这句话中,能够感受到秦始皇内心的愤怒,还有一点失望。

《史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其实秦始皇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对吕不韦长年累月的不满造成的。尤其是“嫪毐(lào ǎi)事件”中,自己的母亲赵太后让秦始皇丢尽了脸面,而始作俑者就是吕不韦。

在说嫪毐事件之前,先得说说赵太后跟吕不韦的不正当关系。正是由于两人不清不楚的关系,才会让大阴人嫪毐的“特异功能”有了用武之地。

而赵太后和吕不韦的特殊关系,甚至秦始皇身世之谜,一直是两千多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现在唯一能肯定的两件事:其一,赵太后原先是吕不韦的姬妾;其二,赵太后跟吕不韦在秦始皇即位后的前几年一直保持着情人关系。

01、吕不韦将赵姬送给赢异人

话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安国君赢柱(后来的秦孝文王)被立为太子,派儿子赢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去赵国当人质。然而当时秦国隔三岔五就攻打赵国,秦赵两国关系十分恶劣,所以秦异人在赵国的生活十分困难,以礼相待更是奢望。

其实异人心里也清楚,自己对于安国君来说,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自己跟母亲一直都不被父亲赢柱喜欢。但是自己一旦有性命之忧,那么秦国便有正当理由攻打赵国,所以他一直过的穷困潦倒。

《史记》: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於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就在这个时候,赢异人的宗室身份引起了商人吕不韦的注意。因为他得知远在秦国的安国君跟华阳夫人一直都没有嫡子,所以他认为异人也有50%的可能性能成为秦王。

吕不韦心里十分清楚,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快便会忘记,但是雪中送炭的恩情则肯定会被记住。现在他只要支持落魄的秦异人,只要异人能回去当秦王,那到时候他便能获取高额回报。

于是在一番缜密的筹谋后,最终说通了华阳夫人,收异人当义子,也就是名义上的嫡子(将来继承王位)。此外为了栓住异人,他不惜将自己心爱的宠妾赵姬送给异人当老婆。也就在赵国,赵姬生下了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那么嬴政的生父到底是赢异人还是吕不韦?

02、秦始皇的身世之谜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两种矛盾的记载:在专门介绍吕不韦的章节中,说的是赵姬跟异人好上之前,就怀了吕不韦的孩子。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而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秦始皇是异人的嫡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为什么司马迁对于秦始皇的身世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说法呢?难道是他写史时不严谨吗?其实不是的。因为司马迁写《史记》时,在一件事上,由于文献会有很多种说法,他将事情分别记录在本纪及列传中,其实也是想让后人自己思考。

当然就从史记上两种介绍来看,更倾向于秦始皇是赢异人的嫡子。很简单,吕不韦把赵姬送给异人的时候,如果后者已有身孕,最后还能足月分娩,除非秦始皇是哪吒这样的怪胎,不然这么可能超过十个月?此外异人也不可能让自己头上顶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吧。

可惜那会没有“亲子鉴定”这样的手段,不然估计秦国宗亲为了证明血统也要让嬴政去做下吧。现在也只是猜测,秦始皇是异人的儿子概率性很大。

当然退一万步讲,吕不韦不仅有功于秦始皇父子,其老功于整个中华民族大统一。虽然秦朝统一市趋势,但可能会迟些,拖的越久,战乱越多,死人亦越多!至于秦始皇到底是谁之子,这重要吗?

03、赵太后和吕不韦“再续前缘”

后来赢异人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也因辅佐有功,官拜丞相,封长信侯,食邑河南10万户。三年后秦庄襄王病逝,13岁的嬴政即位,尊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因嬴政年幼,大权掌握在吕不韦及赵太后手中。此至,“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以其商人独特的投资眼光,获得了丰厚的政治回报。

然而这还不算终点,已经身为仲父的他,“居安思危”,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于是再一次进行了投资,只不过这次用的是身体,进一步累积自己的政治资本。

据文献记载,赵太后为人生性放浪,嬴政即位后,深感空虚寂寞冷,再加上本就是吕不韦的侍妾。而且此时再也没有人能阻碍他们,于是两人旧情复燃,吕不韦时常出入太后宫闱,二人私通,就这样过起了风花雪月,偷偷摸摸的地下情的生活。

然而随着嬴政年纪越来越大,吕不韦怕自己跟太后私通会惹祸上身,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但是他又不能放弃太后这条线,还必须得满足赵太后的需求。

他多方寻找替身,想全身而退,尽量规避这种风险。恰好此时,他的门客大阴人嫪毐有这样的特长能完美解决当下的困境。

《史记》: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啖太后。

原来嫪毐也被称为“大阴人”,所谓“大阴人”就是指男性的“胯下之物”与众不同。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嫪毐的“胯下之物”可以当作轮轴,能够转动车轮。于是吕不韦经常让嫪毐表演这样的特殊技能,并让赵太后知道,引起她的注意。上文说到,赵太后生性风流,她听闻这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男子存在,她也十分高兴。

04、嫪毐得宠

最终吕不韦和赵太后两人一合计,瞒天过海地嫪毐送进了赵姬的寝宫。之后赵太后再也没有缠着吕不韦,乐不思蜀,只宠嫪毐一人,仿佛渐渐的忘记了吕不韦。

然而这嫪毐能力的确很高,没多久赵太后发现自己有身孕了。为了防止别人发现,就找了个由头,假装占卜要躲避世事,就去了秦国旧都雍城。

在那里,赵太后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而嫪毐也因太后的恩宠,飞黄腾达,被封为长信侯。太后手中的那部分权力也都转嫁给了嫪毐。使得他拥有了大量的封田,就连政治势力也扩大到了可以和吕不韦抗衡的地步,也在这个时候吕不韦跟赵太后两人渐行渐远。

但嫪毐原本只是一个品质低劣的地痞流氓,靠生理功能上位,就忘乎所以,对人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最终祸从口出,在一次喝醉酒时,对他人说:“老子是秦王的继父,你这衰神是谁呀?也敢和我争?”

呵斥之人赶紧溜掉,并将此事告发给了秦王嬴政。嬴政派人暗中调查,不但发现嫪毐竟然不是太监,鱼目混珠跑到后宫。而且还真的跟自己的母后有一腿,甚至还给自己弄来了两个弟弟。在还不是最生气的地方,嫪毐还跟赵太后密谋,等嬴政死了,就改立嫪毐的儿子为秦王。

这使得秦王怒火中烧,母亲的行为简直让皇家丢尽了脸面。嫪毐也知道东窗事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谋反,导致了嫪毐事件的爆发,史称“蕲年宫之变”。

05、蕲年宫之变

公元前238年,嬴政成年,准备在雍城举行冠礼。嫪毐乘机偷了秦王玺和太后玺,调到卫戍部队及附近地方军进攻嬴政所在的蕲年宫。秦始皇命昌平君昌文君发动咸阳士卒攻打,嫪毐惨败。

后来秦始皇发布悬赏令,只要能生擒嫪毐的人就悬赏百万,如果杀死了嫪毐者,也可以五十万的巨额奖赏。由此可见,这时秦始皇已经对嫪毐恨之入骨。

最终嫪毐一党被一网打尽,嫪毐受车裂之刑并被灭三族。那两个异父同母的弟弟,也被嬴政活生生打死,太后也被囚禁在雍城。事后,秦始皇知道是吕不韦推荐的嫪毐,王室尊严不容亵渎,于是吕不韦也被罢官,贬往封地河南。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秦始皇这次真的是愤怒到了极致,他下令,有谁敢替赵太后说情,一并杀了。果真也有不怕死的,最终有27人死谏被杀。

然而吕不韦被贬到封地后却也不知道消停,毕竟吕不韦对当时朝政影响太深,虽然被免职后还是有很多人拜访,这让嬴政非常不满,甚至感觉吕不韦这帮人或许在谋划什么对大秦不利的事情,也或许是担心对自己的王位,所以就写了那封30个字的信,逼迫吕不韦迁去蜀地。

然而从这封信的内容可以看出,嬴政除了责怪吕不韦外,并没有要取他性命的意思,为什么看完后便喝毒酒自尽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吕不韦自知威胁到了王权。自古以来,功高震主是通病,不得不承认,吕不韦是一个综合性人才且军功卓著。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身处江湖中也颇具人望,被很多人崇拜,甚至很多人也想效仿成为第二个他。而且吕不韦做丞相这么多年,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所以即便被罢官,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

今天秦始皇既然这么责问自己,否定了自己在秦国的一切功劳,那么肯定也是给自己敲响了丧钟。因此他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手中的权力肯定是引起嬴政的忌惮。

二、吕不韦害怕被嬴政赐死。吕不韦因嫪毐之事连坐受罚,先是免除丞相的职位,回到封地。回到封地后,没过多久,嬴政又下诏将他流放到蜀地。

所以此时的嬴政想要对付吕不韦的意图昭然若揭,或许在下一秒,又有一封诏书,找几个“莫须有”的罪名将自己赐死。这对一生追名逐利的他来说,是一种耻辱。或许直到他死的那一刻,心里还在想着:“我吕不韦之所以自杀,并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秦王容不下我,我以死明志”。因此他选择了自杀,是对自己的名利的一种保护吧。

当然或许也是吕不韦太眷恋权利了,不知进退,如果遇到软弱无能的皇帝还好,偏偏他遇到了赢政,最后即便他不自杀,也只有死路一条。吕不韦长期霸占皇权而不篡位,这本身就是找死!

结语:

吕不韦选择喝毒酒自杀,政治投机中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也是他已经死而无憾了。他从一介商人坐到丞相的位置,位及人臣,辅佐两代秦王,功在千秋。此外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部《吕氏春秋》,流传千年。试想下,他还有什么可遗憾呢?

当然吕不韦看完秦始皇的信后,如果选择向嬴政交出一切,那么嬴政或许也会赐他一些安息立命之所。然而锦衣玉食到终老,只是平庸之辈的追求,吕不韦应该是不屑的。所以为了保存自己的颜面,给自己留下最后的尊严,自杀虽然可悲,但是又不失为明智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嬴政为什么要杀赵姬的两个孩子 主要原因有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的两个孩子,秦王摔死嫪毐的两个孩子,赵姬真的生了两个孩子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姬和嬴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古代社会中,一直遵从“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皇亲贵族也不例外。皇帝执掌朝中一切事务,后宫是皇室女眷居住的地方,向来是由太后或者皇后执掌后宫一切事务。然而后宫女眷众多,在这深宫之中,难免会有一些女眷耐不住孤独,搞一些淫乱的事情。宣太后芈月

  • 历史上令妃的结局怎么样?死后竟被乾隆追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令妃被毒死,历史上令妃宠爱程度,历史上令妃和如懿谁先死的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之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

  • 宋高宗冤杀岳飞,宋孝宗又为什么要为其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冤杀岳飞,宋孝宗为其平反,这两父子在搞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精忠报国。是古代民间文化中岳飞独一无二的标签,数风流人物,没有超过他的。岳飞积极北伐中原、光复旧山河,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差点成功之际被十二道“催令”金牌害的班师回朝前功尽弃,最后落得锒铛入狱、斩首株连的凄

  • 历史上真实的令妃是什么样的?出身不高却受到乾隆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令妃真实死因,历史上令妃宠爱程度,乾隆为什么宠爱令妃

    令妃也称孝仪纯皇后或魏佳氏,她是一个备受皇上宠爱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魏佳氏生前没有成为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经很圆满了,她出身不高却受到皇帝的宠爱,由贵人逐步晋封到皇贵妃,她的儿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经被秘密立储。在魏佳氏去世前,乾隆帝已经将她的娘家抬旗入满洲镶黄

  •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为何宋朝却是注重文臣的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的家世,赵匡胤军事才能,关于赵匡胤生平大事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却把文人当宝,把武将当草?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都知道宋朝"重文抑武"的策略,但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明明是武将出身,为何却不大力发展军事业,而是选择发展商业和重视文人呢?赵匡胤的遗训中,有一条就是不得杀害士大夫,足

  • 李世民连李元吉的老婆都霸占了 李世民为什么不敢娶郑观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元吉为什么不帮李世民,李元吉为什么恨李世民,李世民李元吉关系

    对李世民和郑观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建成勤于政事,通谋略,是一个很不错的君王坯子;二儿子李世民虚怀纳谏,能征善战,比大儿子只上不下;三儿子李元吉心狠手辣,志向远大。三个儿子都是当世的佼佼者。正因为三子都很优秀,所以对皇位都是虎视眈

  • 李世民杀掉李建成之后,为什么还要砍下他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建成儿子,李建成为何输给了李世民

    大家好,说起李世民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626年,李世民面见父亲李渊,说太子和齐王要对自己不利,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开端。李渊听了之后,自然是要让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把这事说清楚了,事实上李世民早就买通了守卫,等待太子等人由宣武门进宫。事情太过突然,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没有多少准备,李世民

  • 北魏实力大增的真相是什么?慕容垂为什么会出手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真的谋反了吗,慕容垂为什么不杀苻坚,后燕为什么打不过北魏

    每当一提起慕容垂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拓跋部崛起于拓跋珪时代,而拓跋珪的崛起除了天时地利以为,后燕慕容垂的帮助最大。有人要说了:“慕容垂怎么不早点杀死拓跋珪,反而帮助拓跋珪,以至于养虎为患,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燕国基业。”若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若慕容垂知道将来后燕会

  • 李世民和武则天圆房的时候房梁掉了下来 两人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房梁,武则天为什么跟了李世民又跟李治,武则天怎么跟李治在一起的

    对李世民和武则天圆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起武则天,大家都知道,她在没当皇帝之前是唐高宗的皇后,不过在唐高宗之前,她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至于武则天为什么会入宫,当了李世民的嫔妃还有一个典故,据说武则天是武士曰的小女儿。武则天还有她姐姐是武士彟的后妻杨氏所生,

  • 北魏孝文帝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英雄还是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周皇帝列表及皇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说到北魏孝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们在历史的课本上经常能够看到孝文帝的身影,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的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却有人将其称之为鲜卑拓跋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