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都是出身卑微 允禩和嘉庆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同样都是出身卑微 允禩和嘉庆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4/1/30 19:25:39

对允禩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1795年农历九月初三,正是乾隆登基六十周年的日子,也就是在这一天,乾隆将公布皇储究竟是谁。话说,自雍正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后,储君是谁,就成了天下最大的秘密。早在1773年,乾隆就将立储诏书藏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随后的这22年,匾额后的名字就成为天下臣民最热衷猜测、却又始终没有确切答案的谜题。直到九月三日这天,这一切终于真相大白:皇十五子永琰被立为皇储,因为永是常用字,为了绕开避讳的麻烦,永琰因此改名颙琰,在三个多月后的新年,正式登基,是为嘉庆皇帝。

而在悬念即将揭晓的一刹那,永琰的内心其实并没有多少波澜,因为就在前一天晚上,和珅就献给他一柄玉如意,这其中的含义,傻子也都明白。只是,让和珅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弄巧成拙了:永琰并没有记下他的拥戴之功,反而在后来惩处他时,这事儿成了头条罪状,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而在九月三日这天的永琰,不仅体会到了即将迈向人生巅峰的喜悦,也知道了什么叫母凭子贵:她的生母、早已去世的令懿皇贵妃被追封为皇后。也直到这时,永琰才明白为何他的皇阿玛没在她额娘生前封后:避免人们通过立后猜出皇储究竟是谁。

说起令妃来,这大概是乾隆朝后宫中最大的黑马。这个本是内务府三旗包衣出身的魏姓女人及其儿子,拿走了后宫盛宴中最大的蛋糕,这恐怕是她刚入宫时,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毕竟,内务府三旗包衣,是皇室的家奴,虽然只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定,但家奴就是家奴,出身注定了卑微。所以,令妃和他的儿子可以说创造了一个清宫的奇迹。

而这一切,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康熙的第八个儿子允禩。允禩的母亲卫氏被康熙封为了良妃,虽是五妃之一,地位尚可,但良妃最大的问题也是出身卑微:她出身于辛者库。所谓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因为良妃并不是罪籍,所以她这个辛者库和一般的包衣佐领其实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康熙的良妃与乾隆的令妃,出身都差不多,只是令妃的儿子嘉庆最终成了皇帝,而良妃的儿子允禩,按正史说法,正因良妃出身卑微,最终失去成为皇储的资格。那么,同样是出身卑微,差距为何这么大呢?

先说一下允禩的为人。他做人的口碑很好,在皇子和朝廷中威望都比较高。而他在18岁时,就被康熙封为贝勒,成为康熙诸子中最年轻的贝勒爷,可以看出康熙对他的喜爱。另外,康熙将最难管理的内务府交给允禩打理,也可以看做是康熙对允禩的信任和对允禩才干的认可。

在太子允礽第一次被废后,康熙曾就新太子人选征求满汉诸臣的意见,并说“众意属谁,朕必从之。”结果,满汉大臣竟一致推荐皇八子允禩为太子。而康熙,突然就变了卦,当即否定这个人选,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给的理由有三,一是允禩没有阅历,二是允禩因“张明德事件”受到牵连,三就是“其母家亦甚微贱”。

不过,康熙嫌弃允禩母亲良妃出身卑微,这分明是有问题的。首先,良妃是康熙曾经很宠爱的妃子,正是康熙将她提到五妃的地位,说明康熙并不在乎良妃的出身;其次,看中出身是汉人的传统,相反,在清朝前期,清皇室其实并不怎么讲究皇子母亲的出身,康熙将出身问题提出来,分明是来弹压那些推举允禩的汉臣的。

而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康熙其实并不嫌弃良妃的出身,但满汉大臣众口一致的推荐允禩为太子,让康熙感到了害怕。因为太子一旦确立,将会以太子为中心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势力。而允禩在朝野中威望如此之高,真的成为太子,这康熙怕是要成孤家寡人了,甚至可能会被架空从而被迫交出权力。所以,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康熙也就立即否决了允禩。但他心中真正的理由,又登不上大雅之堂,只好寻个出身卑微的借口,来堵住悠悠之口。

也正是经历了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教训,雍正发明了秘密立储之法,这就避免了一旦储君公开,会形成以储君为中心的政治势力的弊端,从而避免了父子之间的猜忌,稳定了朝局。乾隆是这一制度第一个受益者,嘉庆则是第二个。只不过,不知道雍正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康熙也秘密立储,那么,这个储君会是谁呢?雍正还会成为皇帝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和韦皇后都干预了朝政,她们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阳公主跟武则天的关系怎么样,韦皇后是武则天的谁,韦贵妃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媚娘”。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在67岁时登上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氏重新成为皇后以后,便像武则天在高宗朝那样干预起朝政

  • 康熙和允禩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允禩是如何失去康熙的宠爱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康熙是什么样的人,苏麻喇姑和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有多喜欢弘历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八皇子允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大清朝康熙盛世,最光彩夺目的皇子,当属皇八子胤禩。他年少有为,深得康熙喜爱。处事圆融,备受群臣拥护。礼贤下士,民间声望亦高。在夺嫡之战中声望最高,却也输的最惨,下场凄凉令人唏嘘。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又如何在死后,得到了乾隆皇帝

  • 弘历为什么对弘昼那么好 因为乾隆的皇位是他用命换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弘时当皇帝会比弘历好吗,康熙把皇位究竟传给了谁,弘昼和弘历的关系

    对乾隆和弘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于正当编剧的新古装剧里面,我们认识了丰神俊朗的富察傅恒、心思缜密的魏璎珞、甜甜蜜蜜的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但是除了几位主角,我们还认识了两位草包王爷,一位是怡亲王弘晓,一位是铁帽子王弘昼。今天的故事主角是铁帽子王弘昼,他在剧中是

  •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关系如何?武则天在传位问题上不断反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是因为那场政变而退位,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爱情,薛绍和太平公主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关系坏在武则天在传位问题上不断反复,武则天晚年在朝臣劝说,自己权衡利弊后接回李显作为接班人。同时从武周政权的政治中心迁回长安,看似政权将来回归李唐已成定局,可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本来在接回李显做太子问题上出过力,可以说是帮助过太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刘邦称帝后,手下的部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发动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失败,刘邦夺取天下的原因,刘邦流氓为何取得天下

    你真的了解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首要任务并非是发展生产,而是各地平叛。卷入叛乱之中的既有项羽分封的诸侯,也有自己分封的诸侯,还有跟随自己起兵的故友,甚至樊哙后来也差点被定为叛臣。为什么刘邦称帝后有如此多人发动叛乱呢?这不得不从当时大众的思想文化说起,分封依

  • 弘昼装疯卖傻的原因是什么 乾隆登基后他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弘昼装疯卖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大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大家能想到的很多,“康乾盛世”、“长寿”、“与富察皇后的感情”,但除了这些以外,历史上对于他的记载还有很多,只不过不常被人们关注到。当然,围绕着乾隆展开的,还有不少关于其他皇亲国戚的故事,譬如

  • 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效果如何?刘彻真是大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推恩令是什么意思,推恩令的弊端,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汉武帝。汉武帝刘彻时期,所施行的许多策略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据史料所记载西汉盛行的文官以及诸侯王管理制度,一直到唐朝都在有些许的应用,而这些大致的框架都是在刘彻所传承下来的,现在大家提起刘彻大多数认为他在征讨西域以及讨伐叛乱的事情之上,有很大的功劳,就是为武

  • 秦始皇一生最痛恨的四个人,他们都背叛了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老秦人这么恨秦始皇,秦始皇不死项羽能打过他吗,婚姻背叛的绝望的句子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第一帝,这千古第一帝说的不仅是他一统六国,更是因为他为大一统所做出的贡献,比如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度量衡等,包括他的“焚书”之举,虽然是一场文化大浩劫,但由于销毁的大多是六国的历史典籍,所以也是有助于文化上的统一的。但就是这么一位杰出的君王,一生却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幼年缺

  • 雍正为什么把三子弘时过继给别人 仅仅是为了乾隆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王朝皇三子,雍正为什么只有3个儿子,雍正为什么传位给弘历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过继儿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很多年来,都有这么一个说法,当年雍正是害怕自己死后,自己的三子弘时会谋取弘历的皇位,所以才把他过继给他的八皇叔,但是即使是这样,如果他真的害怕自己经历过的“九子夺嫡”再次上演,那么弘昼为什么他就不担心呢?据说弘昼也很有才华,不说治国能力,

  • 已经让位的翟让,为什么还是会被李密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密失败的原因,真实的李密,瓦岗李密翟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翟让既然已经让位,却为何还遭到李密的毒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翟让是隋末著名起义军--瓦岗军的前期首领,为人骁勇、性情豁达,很有江湖草莽领袖之风。而李密出身於贵族豪门(其曾祖李弼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李密袭爵为蒲山郡公),为人深沉、富有韬略,且抱负远大,有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