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熙为何会屡次谋反都失败 原来是因为这

朱高熙为何会屡次谋反都失败 原来是因为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4/3/12 15:47:27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明朝自然也不例外。明成祖朱棣就是通过战争,才夺得了皇位。当时朱棣纠集几位皇子,起兵反叛,其中便包括他的儿子朱高熙。

朱高熙随着朱棣征战沙场,立下了许多的战功。朱棣登基之后,便为朱高熙建造了储藩府,作为对朱高熙的奖励。当时的许多大臣对于朱高熙都十分喜欢,人们都认为朱高熙会成为太子,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棣将朱高炽立为了太子,而且朱棣当时也对朱高熙有了一丝顾忌,他知道朱高熙在大臣中的威望很高,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皇位之争,朱棣将朱高熙封为了汉,将他赶出了京城。朱高熙听到这个消息,很不高兴,他认为自己为朱棣立下了这么多的功劳,却遭受了这样的待遇,于是便有些埋怨。这些埋怨的话传到朱棣的耳中,十分不开心。但是太子念及同胞之情,于是便向父皇求情,最终让朱高熙暂时留在了京城。

网络配图

当时朱棣让几个儿子去先祖的陵墓中祭拜,太子因为身体胖,而且身体有残疾,走路十分困难,需要下人搀扶才能行走。太子因为行走不便,经常会绊倒,于是在去陵墓的途中,朱高熙在后面看见太子时不时地绊倒,于是便出声说:“前面的人摔跤,后面的人应该避免摔跤。”太子的儿子听见这句话,便应声道:“后面的人确实应该要得到警告啊。”朱高熙听到这句话,脸色有些难看。

太子性格温和,喜爱看各种书籍,度量也是十分地大,按照当时的话来说,则是“君子”。而朱高熙却恰恰相反,他不喜欢看书,只喜欢舞枪弄棒,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许多的武将都十分爱戴他。朱棣当时关于太子之位也没有拿定主意,虽然暂时立了太子,但是看见太子身体残疾,觉得有失天子之风,便多次想要换太子,却一直没有具体的行动。

朱棣出征归来后,因为太子迎接不及时,于是朱高熙便趁机说太子想要谋反,一时之间谣言四起,不仅如此,朱高熙还诬陷黄淮等人,致使他们丢了官职,押入大牢。一段时间之后,朱棣又将朱高熙等人派往边远地区,但是朱高熙还是不想去,这次朱棣没有留情,强制让朱高熙前往青州,朱高熙没有办法,只能动身前往。但是在离开的时候,他的身边多了许多武艺高强的将士。

网络配图

朱高熙因为远离京城,有了更多的自由,于是便开始暴露了本性,在外面作威作福。后来他的一些罪行被朱棣知道了,于是便要治罪。因为朱高熙也是皇子,朱棣不好惩罚他,于是便将他身边的一些人革了职,想要以此来警告朱高熙。可是朱高熙不知道收敛,反而在自己的王府中私养了几千军士。他放任这些人在外边肆意抢夺财物,还杀了兵马指挥,并将他的财物占为己有。朱棣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即问蹇义,蹇义害怕朱高熙,于是只是说自己不知道。朱棣无奈,只能问杨士奇。杨士奇立即说:“汉王的心思,很多人都知道,希望皇上能够尽早处理,不然很有可能会引起战乱。”朱棣听了他的话之后,没有说话。后来他又听说朱高熙私底下在建造兵器,还在府中养了许多不要命的人,每日都在练习兵法,朱棣再也忍不住了,狠狠地骂了朱朱高熙一顿,还把他的衣服拿走了,挂在城门上。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便向朱棣求情,希望能够放朱高熙一马,这才免了他的罪过。朱棣看见太子求情,立即大怒:“我在替你打算,不得不除掉朱高熙,可是你却偏要饶他,这是再给自己增加隐患啊。我现在削弱了他的实力,并且把他赶出了京城,他的封地离京城很近,一旦反叛,你可以很快地抓住他。”朱高熙知道朱棣看他不顺眼,于是便加紧了反叛的脚步。太子很多次都劝告朱高熙,可是他就是不听。朱棣死后,太子即位,将朱高熙召回了京城。

网络配图

明仁宗让朱高熙的儿子守陵,想要遏制朱高熙。不久,明仁宗也死了,明仁宗的儿子立即回京,朱高熙利用这个机会,想要在半路中将太子杀死,但是因为准备仓促而失败了。明宣宗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而朱高熙也年事已高,于是便认命了。明宣宗知道朱高熙曾经有反心,但还是专门写了一封信来感谢朱高熙为明朝所做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公子扶苏真的能力挽狂澜挽拯救大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华夏的第一位皇帝,用一生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他带领着秦国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就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重任,成功的走上了人生巅峰!真正的体验了一回俯视众生的快感。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始皇以为自己的帝国能千秋万代,这应该是每个帝王的想法,不过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帝国竟然传了两代就被灭了,还是被

  • 真实的卫子夫: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热播,很多人对卫子夫这个女人感兴趣起来,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卫子夫(前2世纪-前91年),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第一任就是传说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阿娇),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网络

  • 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皇帝,例如唐太宗、清康熙等等,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比明孝宗更伟大。明孝宗把他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事实上他并不是“病逝”的,而是活活给累死的。明孝宗既是一位勤俭爱民的好皇帝,又是一个宽厚仁慈的大好人,更是一个只钟情于妻子的好男人,他的一生只

  • 贪官和珅被嘉庆抄家的巨额财产都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当嘉庆皇帝因为抄了和珅的家吃饱以后,但有三个问题却一直让人不解:和珅死后,到底留下了多少遗产?这些遗产都去了哪里?为什么这些遗产的福利没能够延续给道光皇帝?网络配图回到大清嘉庆四年正月初八,太上皇乾隆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但嘉庆皇帝就急命将和

  • 和珅贪污11亿两白银,乾隆为啥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记载,初略估值总计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朝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和珅贪污的钱相当于清廷15年的财政收入!这个庞大可怕的数字,乾隆皇帝究竟知不知道呢?他肯定是知道的。他知道,为什么还不惩办和珅

  • 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生死之谜 隐居出家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将领,原名鸿基,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1643年(崇祯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定都长安,年号永昌;同年三月

  • 朱元璋为何被叫做“朱扒皮” 看完这却让人沉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功绩显赫,在许多方面都成就非凡,为后世所称道。特别是在惩治贪污方面,可谓是功勋卓著,为后代立下了榜样,但是人们却给他起了个“朱扒皮”的外号,这其中的缘由还的从他的身世说起。朱元璋童年时,由于贪官横行,世道动乱,导致他的父母都双双惨死,其被迫出家做了和尚。在当上皇帝后,其认为“吏治之

  • 他是蜀汉后期的第一名将却被小说家给毁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很多人会把一系列文学作品作为历史剧去思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三国人物中,魏延绝对是一个命苦的人。也不

  • 揭秘贪官和珅发明的啥制度让乾隆偷着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个贪污官僚,事实上,对和珅的全面定位应该是政治家、经济官僚、诗人、学者、艺术鉴赏家和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在乾隆后期,他在整顿国家财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务,特别是外交事务方面,都做出了相当杰出的贡献。他主编了《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三通》等大型丛书,《红楼梦》能流行于世,据说他的功劳尤

  • 历史上皇帝最离奇的死法 你一定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为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在位,晋景公曾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不过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晋景公在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今山西侯马),并改称新绛。之后又发兵消除专政的赵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