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打仗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人们为何会喜欢这样的皇帝

汉武帝打仗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人们为何会喜欢这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3/12/30 9:03:27

对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执锐披坚驱敌远遁和穷兵黩武是两回事。汉武帝时代,无论前方战争打的多残酷,那都是转业军人的工作,作战勇敢的,有功有赏;贪生怕死的,军法处罚,谁也不会白白出力,献出的每一个生命,他的家人都会得到朝廷恩赏,又不是抓去的壮丁只有战死的权利。

城里的老百姓绝对用不着仓皇逃窜,工作游玩吃饭,日子美得很,打仗和他们没有关系。

汉武帝可从来也没有穷兵黩武过

所谓穷兵黩武乃是指穷尽民力和国力去打侵略战争,为了满足帝王的私人愿望而任意发动战争才是穷兵黩武,比如杨广去打高句丽。

读遍中国历史,昏君挺多,明君也有,穷兵黩武去侵略别人除了杨广之外还真没有。中国文明根子上就不是穷兵黩武的文明。

如果刘邦立国之初忍不住“白登之围”的仇恨去与匈奴死战,那才是穷兵黩武,因为那时候国弱民穷,百业凋零,田荒民贫,“民”需要的是恢复生产,“兵”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和平过活。

你皇帝的个人荣辱算得了什么呢?又找不来外援支持,打仗不是时候,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且等来日。但是!汉朝到汉武帝执政,已经休养生息六十一年,国强民富,面对匈奴的一再侵略还不还手的话,那就是软弱了,就是不作为了,就是置北方多年来屡受匈奴人一再侵扰的人民疾苦于不顾。

是为失政!再说汉武帝为筹集打击匈奴侵略的物质力量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从不扰民,何来穷尽民力和国力之“穷”字呢?汉武帝刘彻不似明末崇祯帝朱由检只会朝平民老百姓下手,一二再再而三地向广大穷民征收辽饷、剿饷和练饷,官僚阶层还要扒一层皮。权贵地主大商人因为有功名护身反而不用缴纳一分钱,权贵地主大商人们因为可以便宜收买被重税盘剥而破产小自耕农土地反而越来越富,富得可以私人募兵自保,搭建地主围子,只保家不卫国。在前线甚至打出了一帮子山西巨富商人,那些商人都是资敌而致富,不被治罪。

一边是民无衣食,军无粮草;一边是层台累榭,高门大屋,富比王侯。在汉武帝的汉朝,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断然不会发生。首先汉武帝把盐铁买卖牢牢抓在了手中,天然可以垄断的利益不允许私人去垄断,只有国家才可以垄断得利。一切获利都收归国有,好拿去打击侵略者,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什么“大盐商”炫富成为国民羡慕的“国民爸爸、国民老公”。

在汉武帝那里,打仗的钱首先要富人豪强出。这合情合理,天下的财富就那么多,不在朝廷手里,就在豪强家里。豪强们借助前60年的和平岁月发了大财,要想自己不被匈奴人抢掠,他们不出钱谁出钱?他们应该多出钱才是,毕竟他们的财富多。

汉武帝为了搞钱,运行过算缗令和告缗令政策,一直受人诟病。其实,这两项法令针对的并不是普通种地的老百姓,而是富商大贾和放高利贷者,汉武帝先要他们申报财产,按比例缴纳钱财,并不是全部没收。说起来这要算是一种商业税和金融交易税,要知道这之前可从来没有向商人们高利贷者们收过税,不是不收,而是当时没有技术条件去收。

人之本性,谁愿意老实申报呢?那时候也没有技术能力去调查每个富豪的具体财产,只好搞出了“告缗令”。当然有倒霉破家的富商豪强,但是也活该不是?

也有收到嘉奖的呢?比如河西巨商卜式,算缗令一下,他马上就把家产的一半献给了朝廷,汉武帝就对他很好,又是赐爵又是任官的,其实算下来,卜式他剩下的一半财产也足以让他继续过富豪日子啊!

何以说“穷”字呢?何以说“穷兵黩武”呢?向富豪收税而已。

至于改革币制,把铸币税收归中央;流通领域的“均输平准”改革更是既造福于民也获利国家了,平抑了物价节省了流通费用嘛!国家拿出人力物力搞运输服务,赚点钱怎么了?反正赚的钱也都拿去开疆拓土了。

说到开疆拓土,其实也不是赔本的买卖。从匈奴那里牵来的牛羊不算,打下的土地可以耕种啊!征服的西域可以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啊!丝绸之路赚的钱更不用仔细去算到底有多少了,反正有很多就是了。

内地的小农也占丝绸之路的便宜,毕竟他们养的蚕织出丝绸可以卖点高价。汉武帝发动的战争又不是自己人内耗的战争,是越打越富的战争,而不是越打越穷的战争。这种战争以前有,现在也有,将来还会有。人们不怕打仗,只怕穷!跟着汉武帝打仗可以致富,所以人们才会喜欢汉武帝这样貌似“穷兵黩武”的君王。当然了,豪强们不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十一子永瑆错失皇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X皇十一子永瑆。乾隆的十一皇子永瑆,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造诣极高,不仅自创了“拨镫法”,更是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听雨屋集》、《诒晋斋集》、《诒晋斋集》、《仓龙集》。由此可见十一皇子永瑆十分优秀。在乾隆六十二岁秘密立储时,由于大部分皇

  • 作为金屋藏娇男主和女主 汉武帝和陈阿娇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金屋藏娇,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成语“金屋藏娇”的典故,便是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的故事,两人的结合严格说起来其实只是一桩政治联姻,之所以最终会以悲剧结局,除了陈阿娇善妒骄纵之外,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便是彻底剔除窦太后对朝政的影响。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的结合,其实是一

  • 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李遵顼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遵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共有六百三十八位状元,其中有一位党项族状元,曾发动政变,当上了皇帝,此人叫李遵顼。李遵顼,党项族人,西夏第八任皇帝,父亲是西夏宗室齐王李彦宗。《西夏书事》记载:李遵顼“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不仅

  • 五子良将之首的徐晃是什么实力?被曹操称赞为周亚夫在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徐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之中,是名将辈出的时代,很多人都是求贤若渴,当年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曹操手下也是武将文臣辈出,但是能够得到主公称赞的人却不多,在曹魏,有一位武将,位列五子良将之一,而且还被主公曹操称之为周亚夫在世,还打败过关羽,可见

  • 卫子夫的墓地在哪里 卫子夫墓中为何只有一双鞋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子夫鞋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西汉贤后卫子夫的故事想必懂历史,了解那段伤痛历史的都很懂卫皇后的结局看似是巫蛊之乱,实际情况是武帝想借着外戚干政,除掉卫家人。可见,汉武帝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论对亲人,还是对最爱的人都是法不容情的,卫子夫的离开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相:“嫁给皇家的

  • 清朝重臣王辅臣,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刎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重臣王辅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实,在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中,不仅仅有闯王李自成这一个起义部队,还有很多,虽然没有他有名气,但也曾在那段历史中展现出一种不凡的本事的。有一位汉人大将军,大概很少有人认识他,但他的存在,却是历史上少见的最后因首鼠两端而被迫自刎的大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他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成祖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成祖朱棣,放着南京城不用,为什么要倾尽财力建造北京紫禁城?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朝第三任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本受藩于北平(北京),后受建文帝削藩所迫。以“靖难”为由起兵反抗,并最终打败建文帝,占领南京,随后称帝。可是朱棣

  • 朱常洛是什么下场?为你探索明朝“红丸奇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常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620年,统治了大明王朝48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终于驾崩,帝国的权力交到了太子朱常洛手里。朱常洛登基为帝,史称“泰昌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即位只有一个月,就离奇死亡,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谜案。而想要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则需要我们

  • 卫子夫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卫子夫最后为何会被逼得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卫子夫自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刘彻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对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在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之后的王朝都沿用儒家的治国方针,直到清朝灭亡。汉武帝刘彻也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在汉朝之后的各王朝也纷纷使用年

  • 关羽被俘虏后,为何当场就被斩掉了头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关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末,曹操认为汉献帝在许昌,和关羽的驻军很近,便有了迁都避其锋芒的想法。司马懿、蒋济得知后极力劝阻,他们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打关羽。同时曹操再派遣徐晃、赵俨等大将率军救援樊城。开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