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文皇后竟不顾祖制:册封了一位汉族格格

孝庄文皇后竟不顾祖制:册封了一位汉族格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82 更新时间:2023/12/13 0:57:49

在北京有很多地名都带有“坟”字,如八王坟、索家坟等。八王坟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坟墓,索家坟则是大臣索尼的家族坟墓。据民间传说,在京西还有一座出名的坟墓叫“公主坟”,其中埋葬的是汉族公主孔四贞。(考古证明没有葬入公主坟)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网络配图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竟不顾祖制,册封了大清仅有的一位汉族格格,这位格格是谁呢?

孔四贞生于崇德七年(1642年),是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孔有德是乱世枭雄,曾经当过海盗,后投效明将毛文龙,成为麾下的一员猛将。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以后,孔有德率部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率清军攻打大凌河,将守将祖大寿困于城中,孙元化令孔有德前去增援,而他却乘机发动了兵变,占领了重镇登州。次年明军围攻登州,眼看登州不保,孔有德便投降了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先后率兵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

顺治入关以后,孔有德转战南北,追剿各地起义军,镇压江南等地的反清斗争,顺治三年(1646年),孔有德被授予平南大将军,负责攻打南明永历政权。顺治六年(1649年),他被封为定南王,驻守桂林,镇守广西。

网络配图

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攻打桂林,孔有德兵败无路可走,手刃妻妾,自焚而死。李定国破城之后,将其家一百二十余口悉数处死,兵荒马乱之中,孔四贞被部将线国安救出,侥幸得以逃生。

听闻孔有德殉国的消息后,顺治帝大为震惊,下令停朝以示哀悼,赐谥号为“武壮”。孝庄太后有感孔有德对大清的贡献,下令将孔四贞送入宫中由她抚养。孔四贞入宫以后,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赐白金万,岁俸视郡主”。

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军重新夺回广西,孔有德的灵柩自广西经北京运往辽阳安葬。顺治帝令和硕亲王以下官员出城相迎,又派礼部侍郎给孔四贞送去白银两万两,供其生活所需。当年,孔四贞被册封为和硕格格。

孔有德死后,年幼的孔四贞成了名义上的定南王藩军之主,孝庄太后之所以抚养她,是因为一来显示出清廷优待功臣的态度,二来又能借此控制定南王的旧部。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孝庄太后下旨:“定南武壮王女孔氏,忠勋嫡裔,淑顺端庄,宜立为东宫皇妃,尔部即照例备办仪物,候旨行册封礼。”显然,孝庄太后为了直接掌管定南王旧部,不惜打破汉女不入宫的祖制,也要册封孔四贞为妃。

然而,顺治帝却以和硕果亲王博果尔去世为由推迟此事。这时年轻的顺治帝已经迷恋上了董鄂氏,同年八月册封董鄂氏为妃,不足三个月,又晋升为了皇贵妃。孔四贞之事只好不了了之。

孝庄太后无可奈何,只好为孔四贞另选佳婿,孔四贞却上禀,声称父亲孔有德在世时,已经将她许配给了部将孙龙之子孙延龄。孝庄听后,便将孔四贞和孙延龄完婚,并赐给他们西华门外一处府第。

康熙三年(1664年),孔四贞以家口众多,费用浩繁为由,向朝廷提出了就食广西的请求,朝廷准许了她的请求,孔四贞举家南下广西。

网络配图

在后来内部的争夺中,孔四贞大权旁落。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造反,而孔四贞又是吴三桂的义女,两家素有来往,于是孔四贞夫妇投奔了吴三桂。

在吴三桂的阵营中,他们处处受制于人,非常失落,孔四贞想起了朝廷对孔氏一门的恩典,于是规劝丈夫归顺朝廷。吴三桂得到消息以后,派人暗杀了孙延龄,孔四贞唯一的儿子后来也被杀害。

孔四贞被虏到了昆明,名义上是保护她的安全,实际上形同软禁。孔四贞被幽禁了六年,直到三藩之乱平定后,才孑然一身回到了北京。

有野史说她被康熙收入后宫,其实这并不靠谱,回京时的孔四贞已然是个人老珠黄的寡妇,也失去了政治利用的价值,是不可能受到朝廷的重视的。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孔四贞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也成为了大清史上唯一一位汉族公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咸丰四大不良癖好:其中一个让大臣差点出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有四大不良癖好:其一,贪美色。在避暑山庄,他依旧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活。据书中记载:奕詝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野史记载,山西籍孀妇曹氏,风流姝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诏入宫中,最为眷爱。国难当头,他却依然沉浸

  • 揭秘:唐朝史上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秀,能诗能文,9岁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名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

  • 揭秘历史:长寿的梁武帝为何四十年不近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万寿无疆”,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取风流还是赌长寿,萧衍选择了后者。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佛教“除二障”(“二障”即“杀害障”、“欲恶障”)的戒律中,萧衍“始知归向”,蔬食而外,并断房室。归根结底,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所谓“行人之能行者”,乃寻求长寿之新途径。网络配图这种观点颇有道理,萧衍“

  • 康熙和雍正的饭局:钮钴禄氏又出福气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生乾隆帝。关于她的故事,以下小编为大家一一细说。钮钴禄氏作为清朝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名门望族,累世出高官,为清王朝的创建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是大清国的顶梁柱,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网络配图其祖先额亦都为著名开国功臣,是天命朝五大臣之一。太祖以族妹和硕公主嫁之,还

  • 手握重兵又受百姓爱戴的岳飞 为何甘愿赴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1103—1142),字鹏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来源于互动百科)我们都知道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臣秦桧害死,但是岳飞手握重兵,身边也跟

  •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为什么会出现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的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第一功臣,而秦王李世民为打天下所付出的艰辛也是李渊和李建成完全不能相比的。比如秦王李世民在打天下的时候曾经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武德二年(619年),山西北部的割据势力刘武周在东突厥的支持下大举进攻唐朝。由于李渊应对不

  • 弘皙为何要在雍正帝刚驾崩就发动谋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刚驾崩,为何弘皙就能拉拢众多旧臣,企图推翻乾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即位后,为了避免“九子夺嫡”历史重演,所以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他去世后,皇四子弘历根据传位诏书,顺利继承了皇位,改元乾隆。雍正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甚至是后来

  • 李泌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唐朝中期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的原型人物就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李泌了。其实在原著中,男主的名字就叫李泌,在剧版才改成了李必。那历史上的李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李泌生于陕西西安,是北周太

  • 既然“花盆底”鞋极其不方便,为何清朝的妃嫔还会如此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来,清宫剧层出不穷,其中后妃和格格们都要穿一种形似花盆的“厚底鞋”,在影视剧《还珠格格》中就有一幕,出身民间的小燕子因为穿不习惯这种“花盆底”,结果在乾隆皇帝和皇后面前摔了个四脚朝天,可谓丢尽了脸面。这种“花盆底”类似于如今的厚底鞋,但又不像厚底鞋那样平稳安全,穿上后不仅没法“健步如飞”,反而行

  • 隋炀帝所做的一切都是负面的吗?他有哪些不可磨灭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广的故事。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评价基本是以负面居多,主要还是因为杨广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而且滥用民力,导致名不聊生,最后在全国爆发农名起义。那隋炀帝所做的一切都是负面的么?实际上隋炀帝也有一些成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