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太宗和魏征关系远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揭秘唐太宗和魏征关系远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10 更新时间:2024/1/20 20:23:11

无论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写得多么娟秀典雅,也无论该文入选何种文集,其实都不过泛泛而谈,没多少新意。老魏真正令人佩服的还是“忠臣良臣论”,虽然早在先秦时期,齐国的晏子就有过类似观点,但千年之后仍持如此见解,依旧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告培植党羽,提拔亲信,后经调查属于诬告。唐太宗有点不好意思,便辗转表达了对魏征的歉意。

网络配图

魏征遂乘机抛出了他的高见。他说,请皇上不要让我做一个忠臣,而让我做一个良臣。唐太宗没听明白,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此二者有区别吗?魏征说,使自己获得美名,使君成为明君,天下大治,国富民安,这是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王暴戾恣睢,家国皆亡,徒有虚名,这是忠臣。

听听,这话多深刻,就是放在今天也不过时,所以当时、后世很多人都称赞魏征有见识有才干有能力。但有一次,有见识有才干有能力的魏征偏偏做了一件让人觉得不怎么有见识有才干有能力的事。

那次是唐太宗得了一只鸟,很喜欢,不时拿出来赏玩。某天,唐太宗正在宫中逗鸟,魏征来了,唐太宗很紧张,赶紧把鸟藏进怀里。魏征于是一反往常的严谨,玩了一把活泼,故意把要奏的事弄得十分冗长,最后等他走的时候,唐太宗把鸟拿出来,已经闷死多时了(司马光《资治通鉴》)。

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小孩身上叫恶作剧,发生在一个帝国的贤臣身上,叫什么,不太好说。而且唐太宗对于魏征有时也如此,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像外界看上去和历史老师讲授的那样铁板一块,毫无嫌隙。

网络配图

跟魏征一样,唐太宗也有个名论,一般人都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后世人多把此解读为,一个君王把底下的谏臣当作镜子,他就能从他们那里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还是不对。当然,这样理解并不错,只是笔者觉得还不完全。因为镜子除了从他处看清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反衬或者间接展示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跟现在成天拿个手机自拍然后再美图再发朋友圈差不多,他们是在正衣冠吗?非也,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欣赏自以为超凡脱俗的美,就像孔雀和山鸡都会选择在清澈的水边开屏,有本事,你学人家昙花啊,在半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和寂灭,做不到吧。所以说,以人为镜,有时也难免如此。

《新唐书》说,某次太宗下朝回来,很生气,喋喋不休地发着牢骚,说要教训教训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当时在旁边,问,皇上这么大的火是要教训哪个乡巴佬啊!唐太宗说,还不是魏征,他忒放肆了,今天又在朝廷上让我下不来台。长孙皇后说,这是大好事啊!皇上不应该生气,应该高兴才对。唐太宗有点糊涂,长孙皇后不紧不慢解释道,皇上您听说过贤明的君主才会有正直的大臣的古训吗?魏征如此刚直不阿不正好说明皇上您贤明仁德吗?唐太宗一听,觉得很对,于时天气预报说那天多云转晴了。

网络配图

有了这样的前车,你能说唐太宗以人为镜的话里没这个意思吗?要不然,你很难解释为什么魏征死后才半年,唐太宗就因为一点小事悔掉公主婚,怒砸魏征墓。当然,如果就此认定唐太宗的“镜子论”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也有失偏颇,因为毕竟贞观十八年(645),远征高丽失败后,唐太宗还是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这个时候,你也不能说他是在作秀!

历史看多了就会发现其远比我们从学校学到和了解的多元。那种把别人的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并依此行事的,在现世社会,叫先入为主。在历史著述,叫以论代史。学者们说,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末下令捕杀百姓充当军粮的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伪皇帝,即不为历史认可的皇帝,而在唐朝末年,就有一位伪皇帝,曾下令大肆捕杀百姓,将其尸体用盐腌制起来充作军粮。如此凶残不仁、倒行逆施的伪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秦宗权。网络配图秦宗权,许州(今河南许昌)人,为许州牙将。后从监军杨复光攻击黄巢,结果兵败投降黄巢。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十五

  • 曹操让傲慢又歌声美妙的歌姬留声不留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乱世奸雄曹操,以奸诈著称。对于曹操的奸诈,很多人应该都有所耳闻,比如著名的“望梅止渴”、“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等。曹操的奸诈已经堪称一绝,曹操也因此一特征成为“白脸奸臣”的代名词。但是,曹操的奸到底奸到什么程度,恐怕大家还是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知。网络配图曹操完全有理由到说:“不是针对谁,要论

  • 明明靠脸吃饭 偏偏靠才华的吃饭的水浒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里有很多帅哥,比如吕方郭盛,充当了保护宋江的重任。其实还有些帅哥,他们不仅颜值高,本领更是一流的。如果排座次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第一位:燕青,人称浪子。燕青的颜值出众是一流的,书上说:这人是北京土居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俊义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

  • 述说三国魏延那些事:蜀汉屈指可数的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投奔刘备时间比较早,但地位比较低。在刘备211年入川时,魏延只是曲侯、别部司马之类的连营级军官。等到214年打下益州之后,黄忠一下子晋级为讨虏将军,属于将军中较高的品级(相当于中将集团军司令),与关羽平齐。而魏延也大幅度提升,晋级为牙门将军(相当于大校师长),和黄忠之前的军职差不多。此时魏延的军

  • 解密:武则天掌权后为何要弄死她的五个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武媚娘弄死兄长的原因,史书上的解释是几位兄长待武则天亲生母亲杨氏甚薄,则天借机报复。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女皇人格确实有些变态了——13岁那年,武媚娘的父亲死之,武媚娘被母亲带着,投奔到了亲戚家里。武媚娘在这里遇到了至少四个哥哥,年龄都比她大几岁——都已经过了14岁,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网络配图

  • 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用的四条妙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而告结束。网络配图归纳起来,越王勾践采纳四条计策。首先,勾践亲自到吴国麻痹敌人

  • 历史上的唐太宗难道比隋炀帝更贪图美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杨广好色那是出了名的,相传他娶了自己父亲的嫔妃,霸占大臣的女儿,又纳原北周遗孀萧氏为皇后,又有史书记载他弑父淫庶母,时至今日,这些我们都不能考证,然而隋炀帝好色是毋庸置疑的,身边女人无数,在乘龙舟下扬州的时候,还招进后宫无数女子,供自己玩宠亵玩,虽然女人不少,但子嗣却不兴,一辈子才有两儿两女

  • 看完才知道:三国诸葛亮的背景竟如此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挟制,不得不辞别刘备,投入曹操账下。临行前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但问题就在于,刘备为什么那么相信徐庶的话,坚信诸葛亮是个奇才?要知道诸葛亮当时已经26岁了,且没有工作经验,每天的日常就是读书聊天,偶尔再出去旅个游。这样的条件即使放在当下社会,也是非常不受用人单位所待见的。但是刘备

  • 揭秘唐太宗晚年荒淫生活:就连弟妹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著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网络配图贞观之治”的强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可惜,

  • 南唐大将边镐:出了名的灭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抗击突厥的名将,灭六国的将军,南唐抵抗北宋的大将

    边镐,小名康乐,生卒年不详,江宁人。五代时南唐著名将领。网络配图初露锋芒南唐保大元年,边镐奉南唐中主李璟之命,镇压张遇贤起义,以行营招讨的名义兼任抚、信、袁、吉等州都虞侯,随齐王李景隆进攻割据福建的闽主王延政,历经激战,王延政出降,闽亡。削官为民此时,南唐诸将皆争功,唯边镐不发一言,得到南唐皇帝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