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赵构擅杀良将岳飞是吃错药了吗?

宋高宗赵构擅杀良将岳飞是吃错药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95 更新时间:2024/1/16 18:38:37

相传,岳飞出生时,有一只大禽“飞鸣室上”,所以,岳飞的字“鹏举”就是这么得来的。有道是:自古英雄多磨难。就在岳飞出生还未满月时,他家那里因黄河决堤发生水灾,洪水到来时,正在坐月子的母亲姚氏紧紧抱着他坐到一口大瓮中,最后被洪水冲到岸上侥幸活了下来。

岳飞年少时很有志气和抱负,平时虽沉默寡言,但却非常喜爱学习,尤其喜欢研读《左氏春秋》和孙武兵法。同时,小小年纪也练就了一身好武功,还未到弱冠之年,就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射箭能左右开弓。另外,从他所写的《登池州翠微亭诗》、《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以及那首着名的《满江红》等诗词看,可以说,岳飞的诗文俱佳,文学功底也很深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岳飞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显然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佃农家庭在经济上有能力承受的。由于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岳飞19岁就投军抗辽,据说,为了激励自己的儿子保国安民,其母姚氏曾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关于岳飞的具体生平事迹等情况,我们将在专门的篇章中论述,这里,只简要谈一谈岳飞被杀之谜。

网络配图

从史书上看,宋南渡后的“中兴四将”中,刘光世出身将门,其父官拜节度使,可以算是“高干子弟”;张俊和韩世忠虽都是行伍出身,但靖康年间就追随赵构,在平定“苗刘兵变”中又都立有大功,对赵构算是有救命之恩,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只有岳飞,算是资历最浅的一位。而且,就像当年狄青一样,岳飞最先也是从一个普通士兵开始做起的,一个武将,又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政治背景,但在短短几年间,他的战功和威名就已超越其他诸将,在宋朝这样一个崇文抑武的朝代,最后竟然能升为太尉及枢密副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军委副主席或国防部副部长这样的高官,可想而知,岳飞该是多么的优秀和杰出!

所以,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称赞岳飞是南宋出类拔萃的名将,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而郑岩先生在其《宋朝十讲——一个值得反思的王朝》一书中则认为,岳飞的出生乃是“历史上帝的安排”。然而,降生在南宋这样一个最特殊的历史时代,可以说,既是岳飞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所谓幸运,乃是因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如果不是生活在南宋这样一个中国最懦弱而又战乱频仍的朝代,而是生活在天下承平年间,岳飞很可能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像一匹千里马老死于马厩之中。显然,时势造英雄,也正是由于像南宋这样的乱世,才给岳飞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杰出军事才能和拳拳报国之心的政治与军事舞台,才成就了他的不世之功,千古英名。但是,话说回来,岳飞又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就在于他其实不该降生于偃武修文、对武将一直猜忌防范乃至无端陷害的宋朝,即使不得已而生在宋朝,也千不该万不该生活在宋高宗赵构的时代。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岳飞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忠报国之心,他的功勋一定会比卫青霍去病还要卓着;如果他出生在唐代安史之乱年间,以他的英勇善战和非凡武略,绝对不会比郭子仪逊色;而如果生在“无敌盛唐”,如果公元751年,指挥唐军与阿拉伯人在塔拉斯河交战的大将不是高仙芝,而是岳飞的话,那么,相信疆场弯弓立缔构功的岳飞一定会扭转败局,战败济雅德率领的阿拉伯大军,从而改写历史,改变这个中华文明开始全面走向萎缩的历史分野……可是,就因为生活在宋朝,生活在宋高宗赵构统治的时代,对岳飞来说,这本身就是个悲剧,可谓生不逢时,生错了时代。

网络配图

《宋史·韩世忠列传》结尾有一段议论,议论得非常深刻,虽然是针对韩世忠有感而发的,但是,对岳飞显然也一样适用。这里,抄录如下: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宗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昔汉文帝思颇、枚于前代,未有世宗而不善用,惜哉!

的确,治平思良相,治乱思良将,乃是普通常识。靖康、建炎年间,宋朝的国势真的可谓命悬一线,岌岌可危,在这种时刻,能够出现像韩世忠、岳飞这样的良将,真的“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也就是说,是老天爷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存心要帮助南宋,普度赵构及南宋百姓,才让韩世忠、岳飞这样的良将降生在这个多灾多难的特殊时代的,可是,不知道赵构是怎么想的,竟然对“历史上帝的安排”送给他的这两位良将一弃一杀?

史载,韩世忠“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因为太过寒心,晚年已经完全不问世事,形同出家,而岳飞则被赵构与秦桧以“其事体莫须有”之罪名残酷地杀害了。据说,岳飞初被监押时,悲愤交加,万念俱灰,穷凶极恶的狱卒对他恶语相向,喝令他倚墙而立,“岳飞叉手立正”,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出生入死的大将此时只有“悚然听命”。在他临死前,狱方得令,遣大力军士入囚室,谎称请岳飞沐浴,将其拥入密室之中,“拉肋”即用拳脚及钝器猛击他的肋部,活活将岳飞折磨而死(也有赐毒酒害死岳飞之说)。

当年,岳飞曾写过一首名为《题骤马风》的诗,忠贞之心,千载可鉴: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离宫廷孰悯周?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誓将七尺酬明圣”、为宋高宗这个“明圣”、也为南宋社稷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竟然受此侮辱,落得如此下场,不能不令后人扼腕!

一代名将,不是战死于为国捐躯的疆场,而是死于自己一向效忠的皇帝手下,而且是以“莫须有”之罪名,实际上也就等同于无罪被杀,这,实在是古今罕见之大悲剧!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末年,一向自以为是其实昏庸糊涂的明思宗崇祯皇帝也自毁长城,磔刑处死了曾单骑出关为拱卫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将袁崇焕,制造了一起千古冤案

与岳飞一样,袁崇焕也是文韬武略,文武兼长,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令敌胆寒,清世祖努尔哈赤就是在与袁崇焕作战时受伤毙命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国之栋梁,一代名将,最后竟也和岳飞一样,死于自己一向效忠的皇帝手下。然而,与袁崇焕临行前的神色自若所不同的是,岳飞在临死前则显得非常激愤,可谓“怒发冲冠”,相传当秦桧“手书小纸付狱”,其走狗万俟卨受命最后一次提审岳飞时,因为深感自己的大限已到,从此再无申辩的机会,岳飞便在供书上悲愤地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向高宗和秦桧,也向这荒谬的时代、懦弱而又卑污的王朝发出了最后的抗议。

网络配图

记得20世纪最有影响的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在多数情况下,受苦的不是坏人,而是好人。”我们看岳飞、袁崇焕,当然还有屈原、于谦等等,显然就是这样受苦受难的好人。的确,在生活中,在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真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正是历史上许多正人君子或怀才不遇,或横遭迫害,命途多舛,而那些奸佞小人却常常能够左右逢源、飞扬跋扈的原因所在。话说回来,如果说,崇祯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杀袁崇焕乃是上当受骗的话,那么,赵构杀岳飞的原因是什么?而且是在那样一个“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特殊年月?……今天,即使时光已经过去了八九百年之后,在读这一段历史时,还是让人匪夷所思,怎么也读不懂,想不通。

关于赵构擅杀岳飞之谜,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因为岳飞要迎回二圣,犯了宋高宗的忌讳;有说是金人提出若要两国言和,必须杀掉岳飞,于是,一味求和的赵构、秦桧迫于金人的压力,只好杀了岳飞;有说岳飞之死完全是由于奸贼秦桧的陷害;有说身为武将的岳飞由于功高震主,又不知进退,曾干预高宗赵构立嫡,所以被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帝坑儿子也没商量 揭秘最坑儿子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为什么要当太上皇,坑你没商量的图片,坑你没商量的下一句

    太上皇可以说是我国封建史上的独特存在。不仅有死后被儿子追尊的(典型代表秦庄襄王),也有爆发户发达之后,孝敬爹的(典型代表刘太公)。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型的太上皇,那就是坑儿子没商量的,今天爆炸再给大家好好说说。最常见的一种莫过于老子无力支撑政局,索性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去做个悠闲的太上皇。不过此类往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恢复李建成的太子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为何传位给李治,唐朝李建成简介

    众所周知的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之后才登基称帝,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帝范”唐太宗。由于各种原因,李世民在登基之后追认大哥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并以亲王礼安葬。网络配图李世民追认追认大哥李建成为“息隐王”,一方面是承认了李建成与自己的兄弟关系

  • 慈禧狠心毒杀光绪皇帝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光绪皇帝和溥仪啥关系,光绪有没有机会除掉慈禧,光绪到底是谁害的

    慈禧一直在临死前,脑子都十分清楚,这个《清史稿》有记载,《慈禧光绪病逝记实》也有记载,当慈禧安排溥仪进宫之时,她就知道光绪已经不可能复出了,因为她已经决定了痛下毒手。所以慈禧毒杀光绪,不可能是在神智昏乱情况下做出的,毒杀光绪,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过的决定。慈禧毒杀光绪,应该出自于以下理由:(1)身后不留

  • 揭秘:武则天是怎样征服唐太宗李世民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与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和武则天谁在前,武媚娘和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漂亮的女人,他的后宫里美女不计其数。十五岁的武则天入宫并没有惹皇上注意,两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规则、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而和她一起入宫的徐惠因父亲在朝廷为官,有传言说皇上近日要宠幸她。武则天经过考虑,她就想了个办法:她要和徐惠拜姐妹

  • 宣德皇帝:朕不是蛐蛐皇帝朕是一名文艺男青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朕即天下,宣德皇帝下一个是什么皇帝,蛐蛐皇帝朱瞻基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庙号宣宗。提起明宣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促织天子”,就一定再耳熟不过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中有一句:“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宣德是宣宗的年号,显然这位皇帝爱促织(蛐蛐,蟋蟀)是出了名的。除了“斗蛐蛐”这个众所周知的小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

  • 明成祖朱棣为何公开剐杀三千妙龄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宫女,朱棣杀三千宫女的手段,朱棣杀了多少宫女

    公元1421年,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内的御花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满目姹紫嫣红。六十二岁的帝王朱棣脸色阴沉,他扭着大肥屁股斜坐在龙椅之上,观看大戏一样,冷漠而又饶有兴趣的注视数百名宫女在庭苑内遭受惨酷的剐刑。一个又一个二十岁左右花样年纪的妙龄宫女,雪白的肌肤被手法纯熟的军士们用无情的钢刀细割

  • 痛恨小三?解密武则天如何成为最成功的小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如何对付小三,怎样让小三沉不住气,武则天死因的确挺尴尬

    李治当皇帝后,身边有两个女人争风吃醋,一个是王皇后,一个是萧淑妃。可是王皇后明显占了下风,因为萧淑妃年轻漂亮还会撒娇。其实王皇后也不是不会撒 娇,据我所知天底下就没有不会撒娇的女人,就如没有不会撒谎的男人一样。可是王皇后身为国母,她的主要工作不是撒娇,而是做家务。后宫三千佳丽千头万绪需 要她一肩挑,

  • 曹植抑郁而死 不怪曹丕父子只怪他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丕死后曹植为何不反,曹丕为什么死的那么早,曹丕为什么这么快就死了

    以前每读到曹植的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感觉好伤感。记得语文老师说,曹植做这首诗是因为,他的兄长曹丕命他用走七步的时间来作一首诗,做不出,就严惩他。那时好庆幸曹植作出诗,不过他的哥哥好坏,亲弟弟都欺负。现在想想,其实也不能全怪曹丕,只能算曹植自作自受了。网络配图为什么这么讲?来给您分析分

  • 项羽的叔叔项伯为什么会成为刘邦的贵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的叔叔,项羽的父亲是不是项燕,项羽项伯项梁的关系

    人的一生之所以能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能力之外,还需要有贵人相助,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布衣天子,在他的身上具备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但是刘邦的成功也离不开贵人相助,那么刘邦的贵人是谁呢?此人就是刘邦的对头,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既然是项羽的叔叔,为何又会成为刘邦的贵人呢?原来当年刘邦与

  • 刘邦蹭饭被大嫂赶出来,登基后大嫂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中国古代最为出名的皇帝,他从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最后成功坐上至高无上的龙椅,从谁都不看好的沛公,到汉朝的开国皇帝,这期间刘邦吃了许多苦头,也受了很多委屈,可他笑到了最后,终成一代帝王。一帆风顺的人走不高,顺风顺水惯了,遇到挫折便会夭折,项羽本有机会东山再起,可他选择自刎,看似英雄,实则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