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已经被确立为太子后,为什么还要逼迫李渊禅位?

李世民已经被确立为太子后,为什么还要逼迫李渊禅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69 更新时间:2024/1/3 9:14:5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李世民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熟悉隋唐历史的朋友都清楚,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已经如愿以偿地当上太子,并且执掌军国大权。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时间,李世民便逼迫唐高祖退位。那么,李世民为何急吼吼地逼其父退位,想来原因大概有四点:

1.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终极目的,是做皇帝而非太子。熟读历史的人都清楚,李世民18岁便跟随其父李渊起兵,在此后数年的时间里,统帅大军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及统一天下,立下不世之功。毫不夸张地讲,若没有李世民的神勇发挥,唐朝创建的难度将加大数倍,其统一天下的时间也将大大延长。如果按照奖功赏能的原则,李世民理应被立为太子。

在唐朝创建及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居功至伟

但在“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下,李世民根本无法当上太子,他要想获得这个位子,只能通过政变的形式。然而太子之位并不能满足李世民的欲望,至高皇权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毕竟,太子地位即使再尊崇,权力即使再重,也只是帝国的副君而已,最终的“拍板”权依旧是皇帝,李世民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要尽快取代父亲做皇帝。

2.唐高祖的权威尚在,对李世民的地位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由于李世民登基后肆意篡改史书,将原本是其父李渊的功劳,统统安在自己的头上,以至于后世对唐高祖产生深深的误解,认为他是个平庸的开国皇帝。其实唐高祖的非但不平庸,反而是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精明干练的领袖人物”(《剑桥中国隋唐史》),在开国皇帝群体中绝对属于佼佼者。

真实的唐高祖,并非平庸的皇帝

正因为李渊有谋略手腕,很懂得待机而变的道理,再加上他身居皇帝之位,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权威与合法性,若他想再继续干下去,完全可以寻找机会将李世民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况且,李渊有的是儿子(22子),完全不用发愁一旦扳倒李世民,自己会后继无人。正是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所以李世民才决定先发制人,急吼吼的逼迫其父退位。

3.李建成的党羽众多,让李世民心存忌惮。尽管李世民肆意篡改史书,将李建成丑化为庸碌无能、阴险残忍之人,自己受尽了他的欺凌,无奈之下才发动政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能仔细的阅读史书,尤其是关于唐朝创建全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大唐创业起居注》,我们很容易从字里行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作为太子的李建成形象很好,具备成为守成明君的素质,并且功绩并不亚于李世民。

李建成并非正史中描述的那般不堪

正因为如此,在李建成的东宫当中,聚集了一大批无比忠诚的谋臣名将,尤为著名者,包括名臣魏征王珪及名将薛万彻、冯立等人。李建成健在时,这些人日夜为他谋划该如何对付李世民。等到李建成遇害后,这些人虽然被迫向李世民表示屈服,但内心却一直耿耿于怀,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难免不会做出对李世民不利的事情。正是考虑到此,李世民必须尽快称帝,以便压制这些不安定分子。

4.李世民的部属希求富贵,渴望他尽快登基。李世民通过南征北战,并利用亲王兼宰相的身份,在秦王府当中网罗了一大批谋臣良将,并与他们结成极为紧密的主从关系。李世民之所以网罗如此众多的人才,目的肯定不是为唐高祖服务,而这帮人之所以愿意效忠李世民,终极目的无非是为了荣华富贵。正因如此,这批谋臣良将才撺掇李世民发动政变。

李世民通过政变夺得太子之位

虽然通过政变杀死了与本方为敌的李建成、李元吉,但这批谋臣良将却并不满足于李世民只做太子的结果。原因无他,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存在着随时被废黜或被杀的风险,一旦李世民倒台,作为党羽的他们必然会遭到株连。所以既为了身家性命计,又为了追逐荣华富贵,这些人难免会继续撺掇李世民,要求他尽快登上帝位。

唐太宗在位时开创“贞观之治”

正是因为以上四点原因,最终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在当上太子后仅仅两个月,便急吼吼地逼迫唐高祖“禅位”。李世民杀害兄弟、诸侄,并逼迫父亲退位,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平庸皇帝或暴君身上,必然会留下千载骂名。但正因为李世民登基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所以他以上种种暴行便得到后世的理解、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雍正唯一的女儿和硕怀恪公主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所有的贵族当中,公主是一个最独特的群体了,她们虽然外表上看上去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其实她们的人生,要比很多老百姓的都要凄惨,她们大多数都是为了国家的政治利益而出生的,大部分公主都没有一个美满的婚姻,而且很多公主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今天我们所要讲的就是雍正唯一的公主和硕怀恪公主。在康熙三

  •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什么?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五岁即位太和十四年亲政三十三岁驾崩,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为北魏以及古代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改革,使北魏政治、军

  • 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什么职位?军师还是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职位,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之后,一直都是担任军师的角色,执掌军中大权。而他本人确实有不错的军事才能,在新野大战,赤壁之战,和夺取荆州的表现可圈可点,但

  • 韦太后被金人掳走之后,北上的她都经历了什么 ?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韦太后的故事。“靖康之耻”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耻辱,有人说这可能是因果报应,当年赵光义强幸小周后,还让宫廷画师将姿势画下来流传后世,而他的后人经历了“靖康之耻”,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金人攻入京城,将宋

  • 唐德宗李适登基之后为何要开导下属贪污受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唐德宗李适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相信对于现在来说,对于贪污受贿也是非常的反感,尤其是那些位置很高的官员,如果不能够洁身自好,很容易让自己的官位保不住,严重的时候还得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中华上千年的历史上,也是各种奇葩人物都有。曾经唐朝因为它的繁华,

  •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时,为什么会那么顺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推恩令内容,推恩令为什么后来没人用了,汉武帝推恩令是什么意思

    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汉武帝巧施妙计,让诸侯王们无法反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痛击匈奴,保卫大汉西域边疆安稳,所以汉武帝被认为是好大武功,指挥战争中有独到之处的帝王。可汉武帝在公元前124年,实施的推恩令,更是将整个汉朝

  • 雍正正直壮年却突然暴毙 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之死大揭秘,形容一个人正直壮年,雍正离奇死亡

    你真的了解雍正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清世宗实录》中记载,雍正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夏季感觉身体不适,八月二十一得病,但是仍然照常工作,到了二十三日时就驾崩了。在清朝的皇帝中,雍正是特别勤政的皇帝,他在康熙末年,与众兄弟争夺皇位中胜利,成功登基,当了皇帝仅仅13年,

  • 汉景帝赐杀晁错到底是对是错?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景帝简介,为什么要杀晁错,汉景帝儿子

    每当一提起汉景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要弄清楚汉景帝杀晁错到底有没有错,首先要了解这两位的关系。汉景帝是西汉第四位皇帝,和他的父亲汉文帝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且在位期间平定七国之乱,有效的打击了当时各国诸侯王国的势力,增加了中央集权,为汉武帝横扫宇内提供了

  • 敬懿皇贵妃:敢顶撞太后,历经四朝成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魏璎珞当上皇贵妃,悫惠皇贵妃,恪顺皇贵妃

    在古代的时候皇太后虽然她的权力不如皇帝大,但是毕竟是皇帝的母亲,所以她所享受的尊贵应该是整个国家当中最大的,就连是皇帝看见了也要毕恭毕敬的,可是在清朝的时候竟然有位妃子不知天高地厚的顶撞皇太后,可以说是非常的霸气了,她就是敬懿皇贵妃。她是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其实这个赫舍里氏并不是大家所了解的索尼

  • 宋朝将领张俊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要主动投向秦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桧是怎么从金国逃回来的,历史上真正的秦桧是个什么人,如何讲解南宋张俊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宋朝将领张俊的故事。公元1140年,宋高宗12道金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后,宋金开始进入议和阶段。皇帝害怕武将谋反,于是收缴了张俊,韩世忠,岳飞这三大将的兵权,可是他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决定把这三个人都杀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