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重文轻武,皇帝怎么限制武将的权势?

宋朝重文轻武,皇帝怎么限制武将的权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81 更新时间:2023/12/16 5:57:02

拥兵自重,这一切都是因安禄山带了个坏头,才会有藩镇割据,才会有五代没完没了的中下层军官裹挟上级造反,才会有五代那道德沦丧的社会之乱。赵匡胤是有情怀和理想的,正是他执着于人伦正道的推演,匡扶最基本的道义,才使得有宋一代的百姓避免生于如五代一般的乱世。为了解决从安禄山造反开始,延续五代十国,直至宋朝,根深蒂固的藩镇做大,然后藩镇割据,最后下级士兵裹挟将领造反的如同死循环般的社会风气,才是宋朝以来重轻武的主要原因。

重文轻武,不能全怪赵匡胤,毕竟有历史局限性,想象宋之前是什么景象,简直是武力大乱斗,再前面就是唐朝藩镇割据。所以宋太祖重文抑武也是历史局限历史趋势。再到明朝,明前期是文武并立,甚至武比文要高,一直到土木堡,大量勋贵惨死,导致明中期开始文官占上风,开始重文抑武。

宋以前军功是很重要的一个上升途径,很多人以从军为荣,即使是赵匡胤,他也是从军出身了。宋以后主要还是以科举为荣,还有几个有能力的人愿意弃笔从戎。五代十国虽然也是战乱,但是比起魏晋南北朝那还是小儿科。五胡乱华,两脚羊,灭胡令,北伐南征,外戚宗亲,门阀世家,土豪士绅,胡华之争等等哪一个不需要实力,哪一个不需要政治智慧。最后隋朝一统天下,建立的制度主体一直延续到清末,在这一点上对于中国而言是真正的承前后。赵匡胤也只是平定天下的能人之一,但他还是没有做到完全的一统,这点上是他对国家军队的制度制定上有着巨大的问题。

第1点就是侮辱士兵,秦朝就有罪犯刺字这点没错,但是把犯人和普通士兵放在一处是他的首创。兵痞子这名字就是宋朝开始的,这就大大打击了士兵的荣誉感。第2点就是从文人之中去选拔军队将领,这一点可以看看当时的武人科举,只要文章写的好,不管你会不会领兵都可以中举。于是就有很多科举失败的文人希望通过武举,然后他中举以后马上弃武从文。

赵匡胤在这点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位的时候就多次要求武将学文,而且还经常抽查,不合格者就会被降级处分。至于其他视频中已经有说了,其他的话就不细说了。赵匡胤确实统一了国家,但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重文轻武巨大的隐患。以至于宋朝喊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产生了士族阶层掌握国家话语权的,中华文明越来越走保守封闭的道路。

宋朝重文轻武,关键在于观念的输出,比如:从宋朝开始对人们的思想桎梏就越来越严重,理学兴起,强调“万般皆下品,为有读书高”而且还须是读儒学书,而唐朝是儒释道并存的。宋朝表面上是提高了文人的地位,但其实是弱化的“人”的独立性。宋朝把“文”和“武”强行对立起来,而唐朝许多诗人都是文武双全的。宋代还灌输文人就应该只会琴棋书画,不能沾武,文人就应该依附皇帝。

宋朝为了抬高文人地位,给了文人许多特权,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压榨普通百姓,尤其是压榨农民的基础上的,所以,宋朝的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就造成大量的流民,也就是失地的农民,宋朝就收容这些失地农民当兵,所以才造成军队很多,但这些军队并不是用于打仗,而是当杂役用,并且不被当人看,所以,战斗力低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北宋名将王禀是怎么靠智慧守住太原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王禀,街亭失守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要以北定中原

    首先等到金兵在木板上放的柴草多了的时候,就命士兵把许多油灯浮在水上,灯火遇到草木,将草木点燃起来,然后士兵们拼命地拉动吹风器,火借风势,立刻燃起冲天的火焰,这样粘没喝填护城河的计谋又失败了。粘没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人做外形很象鹅的车,在车下面装上车轮,上面包上生牛皮和鹅皮,这样在陆地上人可以推着走

  •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卫子夫和卫青家人 汉武帝真的头脑糊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汉武帝的真爱是卫青,卫子夫是卫青的姐姐吗

    对汉武帝杀卫氏族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君主。他继位的第一任皇后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知恩图报,这个汉武帝也是身不由己,然而,好景不长,风流倜傥的汉武帝很快就对才貌平平的陈阿娇产生了“审美疲劳”,结果在邂逅绝世美

  • 诸葛亮自称“布衣”,诸葛亮的出身并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能提出隆中对,诸葛亮怎么称呼自己,诸葛亮对自己的称呼

    豪族并不是每一代人都有人当大官,成名人才算豪族。汉代豪族有多种类型,有经济豪族,如汉末首富糜竺一族;有累世居官,但经济上不一定富裕的家族,如连续十几代人官居二千石的泰山羊氏(羊续任南阳太守时,穷到老婆儿子来了都没有东西招待);有学术世家的,如扶风马氏,颍川荀氏等;还有世袭的宗室、侯爵之家等等。当然,

  • 鲁肃一生眼光卓越,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慈的结局,曹丕和曹植的结局,有远大眼光和卓越见解

    鲁肃,荀彧,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并世的伟大战略家,其余皆次之。次之,有的是没有机会,比如荀攸,程昱,贾诩,郭嘉,我认为他们都不次于荀彧。只是因为身份,家世,机遇等原因没有机会在荀彧的位置上。而有的就是眼光不够。如,周瑜,吕蒙,周瑜主张两分天下,可能吗?天下要么一统,要么三分,当时看到这点的只有诸葛亮

  • 如果刘备派赵云辅助关羽,荆州还会丢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为什么没有支援关羽,关羽和赵云哪个更厉害,守荆州的要是赵云会怎么样

    荆州在历朝历代都是战略要地,三国时期江陵城和襄阳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掌握在谁手里,都会对另外两国形成直接威胁。站在吴国立场,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蜀军攻陷襄樊。襄樊如果被破,一方面打开蜀军北上中原地区南大门,同时也将打通汉中与荆州之间陆路通道(通过上庸),最重要的是完全控制了汉水。长江中上游都在蜀军手上,

  • 纵观东方朔的一生 汉武帝为何不重用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东方朔自荐,东方朔巧谏武帝

    对汉朝东方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方朔生于汉武帝时期,他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曾经在汉武帝前任郎官,他不仅有着丰富的学识,性格也是恢谐开朗,汉武帝十分喜爱他。东方朔本人也有强国治国的想法,所以曾经上书皇帝希望能够给予自己一些更适合治国的职位,而不只是做一个郎官,

  • 推崇无为而治的汉武帝,削藩时无一诸侯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初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因,汉武帝主父偃,汉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武帝时候,深受父亲汉景帝刘启的影响,推崇无为而治。在景帝三年时,汉景帝采晁错的建议,开始大肆削藩。然而这一次的举动却带来了七国之乱的后果。即便后来被大将周亚夫镇压了下来的,暗示对于大汉王朝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损失的。到了汉武帝时期,虽然

  • 被选为储君的宋孝宗是如何做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仁宗时期的叛乱,宋徽宗和宋钦宗结局,宋孝宗后面是谁

    被选为储君的宋孝宗是如何做到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众所周知,“靖康之耻”后,北宋皇室尽数被金人虏至辽东,只有康王赵构逃脱。赵构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后,率群臣南迁至临安,建立南宋政权,以延续赵宋王朝。由于宋高宗赵构有着生育障碍,一直没有子嗣诞生。因此在赵构继位后不久,大臣们见太

  • 风流多情的唐朝才女,揭秘薛涛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才女多情,大唐女将樊梨花杨藩喜欢谁,薛涛和杜甫的关系

    唐朝国强民富,这个时期著名诗人也很多,不仅男诗人多,更有委婉多情的大才女。当时,名声在外的女诗人有不少,被大众认可一直流传下来的主要有:薛涛、鱼玄机、李冶,还有刘彩春这四大才女。据《名媛诗归》记载,薛涛身世坎坷,美艳非常,却也是风流佳人也。她8岁的时候就显露出才华,能够自如的对出父亲的诗句,因此从小

  • 岳飞的莫须有罪名是什么?宋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早还是杨家将早在宋朝,秦桧以莫须有,岳飞莫须有罪名哪几条

    对岳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巍巍大汉是英雄的时代,文人仗剑行走天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侠四处行侠仗义,捍卫心中大道。汉唐是中国王朝中最鼎盛的时代,外邦仰慕,国人自豪,文化、疆域、军事和经济等达到世界顶峰。那是一个无数后世文人士大夫、武将百姓仰望渴求的大时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