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横扫北方匈奴 为何却遭后世人的责难

秦始皇横扫北方匈奴 为何却遭后世人的责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50 更新时间:2024/1/17 2:08:24

秦始皇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但是建立秦帝国的嬴政并不安心,因为他担心他的帝国受到打击,所以他变得更加多疑起来。

网络配图

在当时,方士卢生曾秉奏秦始皇,说他找到一本图谶,上面显示着"亡秦者,胡也。"这下可吓坏了秦始皇,因为他志在建立大秦的万世基业,这还没在自己手里捂热乎呢,怎么就快要被"胡"给灭亡了呢?惊吓之后的秦始皇开始愤怒,他询问大臣们这件事情怎么解释,后来有人解释说是来自北方的匈奴,也有人解释说一位姓胡的人。

北方的匈奴确实常常袭扰大秦北方边境,闹得边境民不聊生,于是这更加使秦始皇相信了"胡"指的便是北方草原上的北胡匈奴,于是命令大秦名将蒙恬率领大秦精锐30万北伐匈奴。不过,恼羞成怒的秦始皇曾经想过一条更加荒谬的办法,那就是杀尽天下姓"胡"之人,估计秦始皇本人也觉得太荒谬,所以没有真正实施。

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大秦精锐在名将蒙恬率领下没有让秦始皇失望。就算再擅长骑射的匈奴士兵,遇到了更加强大的秦朝弓弩,也只能含恨折戟了。"北却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使得中原边境安静几十年。

网络配图

这本该是比汉武大帝刘彻北伐匈奴更加盛大的武功,可是却给秦始皇带来了许多后世之人的批评。

西汉的淮南王刘安认为,秦始皇"祸患在于防备北胡和贪图越族之利,想要修筑长城防备灭亡,却不知道因为修筑长城而灭亡。”

西汉文人贾捐之也批评秦始皇,“兴兵向远方进攻,贪图外利,却使内部空虚,一心想要扩充疆域,却没有考虑到它的害处。”

网络配图

当时,广为流传的长城歌谣唱道:"生男慎无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东汉大儒郑玄也说:"秦王见图书,不知这是人名,反而防备北胡"。

大多人认为秦始皇北伐匈奴修筑长城,是一件劳命伤财的事,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亡国之举。直到现在,现代人才认识到秦始皇北伐匈奴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秦始皇也由暴君之名变为千古一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和别人的三次单挑:武力是否有被高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武功盖世不假,但关羽的武力是否有被高估的嫌疑,还是被神化了呢?网络配图按照正常一对一交手,关羽击败过哪一个武将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很多人都说关羽非常厉害,经常听到的段子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三个打一个也算不上单挑。让我们来看看关羽单挑过的人。关羽VS纪灵,打了30回合不分胜负,而张飞用了不

  • 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其最大的失策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但智者千虑必有一愚,诸葛孔明也不例外。那么,诸葛亮此生最大的失策是什么呢?熟识三国的人都知道,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最大的失策,而马谡也因失街亭而丢了性命。网络配图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

  • 揭秘: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各位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那么肯定知道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为报孙吴杀关羽和夺荆州之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毅然兴兵东征伐吴。最终被陆逊火烧七百里,导致夷陵大败。刘备在夷陵大败后,退守到白帝城,但不久就患病。次年(公元223年),刘备病危,自感自己时日不多,刘备就把在成都的诸葛

  • 揭秘:历史上不顾人伦抢走儿媳的皇帝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后来白居易老先生在《长恨歌》中把这事加工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将他们比喻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却依然掩饰不了其乱伦的本质。其实,抢儿子的老婆这种事,并不是唐玄宗的专利,而是早有先例。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平王弃疾,也抢过儿子的老婆。弃疾年轻时就无视礼法。他未当国王之前,曾在

  • 为什么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 深得乾隆的恩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受宠之谜:清代以来,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算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贤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民间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一说。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有人认为,这因为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鼓动而成

  • 孙权掌握了东吴的政权:为何称王而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00年,孙权掌握了东吴的政权。而刘备还和小弟一样投奔袁绍,曹操正和袁绍进行白马之战,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孙权虽有权但直到公元229年才称帝,但这时曹丕和刘备都已去世,那为什么孙权要到这时才称帝呢?网络配图小编来解读孙权不称帝的3个原因:第一、实力不够东吴,顾名思义,孙权的吴国就是在江东,其底盘包

  • 康熙秘史:康熙大帝童年的八大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年间发生的大事,康熙皇帝趣事,康熙大事记

    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帝王之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优越,而且自幼身体强健,跟普通百姓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大帝的童年生

  • 揭秘:三国哪位文臣武将的外号最有气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召唤文臣武将的系统文,三国武将外号,三国最低调的名将

    外号最初见诸先秦史籍《吕氏春秋 简选编》:“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先秦以后的史籍记载人物的外号逐渐增多。《三国志》所记载的人物外号就有百余个,涉及人物数一百余个,或一人一号,或一人数号,或数人一号。笔者认为,三国时期与其它时期的外号并无明显不同,亦无高下之别,清雅者有之,粗鄙者亦

  • 东晋权臣王敦:竟将开国皇帝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做一个一国之君实在是太难了,皇帝守国门,明朝六大权臣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但权臣无非两种:第一种韬光养晦羽翼渐丰谋反篡权;第二种顾忌君臣礼法难以逾越心中障碍。王敦就属于第二种,他一生都摇摆于权臣和皇帝两者之间。这位敢囚开国君王并将皇帝气死的权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呢?他那欲壑难填的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网络配图王敦字处仲,琅邪临沂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

  • 秦国在吞并六国之战中屠杀了六国多少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吞并六国六国是哪六国,最后被秦国灭国是哪国,秦国吞并六国的策略

    秦国在吞并六国的战争中,进行了血腥屠城,究竟屠杀了六国多少百姓,史无可考,而被斩首的战败国的将士,史籍中却有一些记载。《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秦国大将白起率军在伊阙击败韩魏联军,斩获首级24万,占领五座城池;率军进攻魏国时,俘虏魏国三员大将,斩首13万;与赵国大将贾偃交战获胜后,将对方的2万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