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真的是故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吗?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真的是故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09 更新时间:2024/1/21 12:37:56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放走曹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上小学时,便学过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课文,足见赤壁之战是有 着非常的历史味道的!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有浓重的历史味道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有人在此战中重生,也有人在此战中损兵折将,险些连老命都没保住。谁在此战中重生呢?显然是刘备与孙权,而曹操是此战中的战败者,差点连命都没有保住!

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据史料记载,曹操当时的兵力达到了20余万,而孙刘联军总兵力不过5万有余,当然演义里面说的是联军有10余万,而曹操的兵力则多达83万,甚至是100万以上。这些数据,显然不真实!不过,总体说来联军的兵力顶多占到曹操兵力的四分之一。

曹操虽然兵力强盛,但是大多数都是新兵蛋子,加上又有部分兵马是刚刚从刘表手上收编过来,对曹操还不是非常认同,其中还有讨厌曹操的兵士。再者,曹操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将水师都督蔡瑁张允都结果了性命,如此一来,曹操的水军战力方面便会大打折扣。战略一旦打折扣,其成功的可能性便会少上3分,更要命的是曹操还中了黄盖的苦肉计,最终中了联军的一把大火,这把大火不但烧掉了曹操侵吞孙刘的美梦,更是险些命丧火中,在曹仁曹纯乐进徐晃满宠等将的护卫下,曹操终于成功突围火海。

不过,联军方面有诸葛亮和周瑜为军师,曹操想要成功脱离危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先前都成功脱离了张飞,赵云把守的路口,不过最终一道却是曹操的关键点,此乃是华容道。在《资治通鉴》之中有记载:古华容县城,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以北大约60里的周老咀,由此可见此处正是曹操所必走之道,如果冲不破这道关卡,那么曹操将不会和老婆孩子相聚。

那么,到底是谁在守护华容道,这最后一道关卡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名将关羽。关羽这个人,一向都是明打明的办事,从不走后门,不靠关系。曹操紧张的心情突然放松下来,老曹打算走人情路线,先跟关羽道一道,当年他护嫂走兄时的情景。(闯5关,斩6将,这确实是关羽的不是。),在关羽投降曹营时,曹操还亲自奉送美女与金银,这还不算什么,到后来直接把赤兔马都送给了关羽,如此厚恩,可以说曹操帐下任何一员大将都没有如此的荣耀。曹操数说当年之情景…,一旁的关羽听完,决定放走曹操。自己,虽然立下了军令状,但是自己之前做得确实过分,应该买单。

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关羽此举可以说是放虎归山,但是关羽真的敢违抗军令,放曹操走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像当年徐晃擒关羽一样,虽然他俩有交情,但是国家的事情仍然是国家的,国家的利益大于一切,不管私下情分如何,公事必须得公办!那为何关羽会放走曹操呢?先来看看是谁安排给他这个任务的?关羽乃是刘备的大将,他自然听从军师诸葛亮的调遣,让关羽守华容道更是诸葛亮精心安排,刘备帐下大将,只有关羽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换句话说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其实是诸葛亮的一石四鸟之计!对于这一点,相信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也就是庞统他是最清楚的,当时的庞统正在逍遥,正在看他这个同事诸葛亮的好戏,同时也是他检验刘备的一个好机会。看看刘备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公,更要看清楚诸葛亮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有本事的人。不过,诸葛亮的战略布局已然告诉了庞统答案。庞统深深知道,在华容道如果不放曹操,刘备出不了头!此话到底何意?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实力最差的刘备,他不可能会让孔明犯最大的战略错误,因为此时的刘备已经是47岁的中年老大叔,如果战略再失败,不但自己一事无成,同样也会连累到诸葛亮,关,张,赵等人的声誉。怎么办呢?事先料到曹操会败,于是早早做好了战略措施,孔明的四大计,也正是和刘备商量好,应该走以下四步,换句话说就是诸葛亮的4大计谋,如果不走这四步,刘备根本活不到做汉中之王。

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故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其一、继续维持孙刘联盟关系。这一点可不简单,如果当时刘备方面直接把曹操搞定,那么刘备这个弱小的盟友,东吴根本不再需要!而刘备将面临着被灭的风险,而孔明如果放走曹操,实质就会不一样,大敌同样是曹操,东吴虽然精锐水军,但是仍然需要刘备配合,否则不可能牵制曹操。

其二、放走一个败军之主,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为刘备赚取荆州数郡,抓住东吴战机漏洞,一举拿掉荆州。如此一来,便可实现隆中对之中第一战略。(占据险要之地,横跨荆、益两州之一的荆州。)

其三、让关羽与曹操彻底划清界限,好让关羽日后一心北伐,从而无所顾忌。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人情债是最难还清的,不过诸葛亮把这个人情让给关羽,也正是成全了关羽。从而还了,曹操过命之恩!

其四、为刘备打响“仁义之君”的口号,为日后吸引更多人才,埋下伏笔。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诸葛亮深知,要想匡扶天下,光靠他一人之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才有可能一统天下。经过这次放走曹操,刘备的声名必将远扬,后来果如诸葛亮所料,成功吸引了:法正张松,庞统等人。

针对上述问题,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战绩斐然的苏烈为何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得不到老板重用,得不到老板的重用,王者高端局苏烈用的人多吗

    战绩斐然的苏烈为何得不到重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苏定方凭一人之力灭掉三国、击败突厥大军,可为何他还是不得重用呢?都说乱世出英雄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假,在隋末唐初之时就出现了一批批的好汉英雄,他们一个个都能力出色,唐朝大将苏定方就是其中一个。苏定方在隋朝末年就开始展露头角,后来

  • 雍正做了什么能让继位的乾隆,稳坐江山63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为什么60年退位,雍正为什么选择乾隆继位,雍正传位乾隆原因

    还不知道雍正临死前下了两道什么密旨?从而使乾隆稳坐江山63年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勤先天下”的雍正帝,据说每天就在那忙着批改奏折,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或许正是九子夺嫡过程中艰难胜出,所以他更加勤勉。雍正帝横扫外界对他继位不正的传言,他

  • 历史上真实的固伦和静公主是什么结局?婚后五年就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鄂妃的真实历史,拉旺多尔济和静公主,历史上真实的栎阳公主

    历史上真实的固伦和静公主是什么结局,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作为《延禧攻略》的番外篇,《金枝玉叶》这部短剧终于开播了,主要以乾隆和令妃的长女昭华公主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昭华公主和尔晴之子福康安,还有超勇亲王之间的故事。在剧中,福康安为了给生母尔晴报仇,刻意接近昭华公

  • 汉景帝长子刘荣,被夺走太子之位,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成帝刘骜死后谁继位,刘襄为什么没当上皇帝,汉景帝儿子刘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汉景帝长子刘荣的文章。刘荣,汉景帝长子,也是栗姬为汉景帝所生的三个孩子之一。汉景帝即位后,因为皇后薄氏无子,刘荣作为长子,被立为太子,但由于栗姬没有答应长公主的求亲要求,把长公主推到了王娡一边。在景帝那不断诋毁栗姬,再加上栗姬在汉景帝病重时,拒绝照顾其他有宠的姬妾

  • 康慈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咸丰的皇太后,清穿道光的康慈太后,慈禧太后的命怎么那么好

    康慈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能够当上皇太后的女人,一般分为两种,要么你是皇后,新帝登基,自然而然会被尊为皇太后;要么你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即便你之前只是普通的妃嫔,也有充分的资格被封皇太后。然而咸丰时期,有个女人既不是一国之母,也没有生出皇帝,她

  • 朱元璋杀贪官无数 为何明朝仍旧笼罩在贪污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就靠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在少年时代由于家乡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父母相继死去。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之后参加起义军,在多年的生死战争中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网络配图

  • 武则天为何禁止皇宫养猫?竟害怕变成老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鼠为什么不敢咬猫,武则天为什么怕猫,鼠年养猫好不好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宫之中,诸多女子,为求上位,勾心斗角,唇枪舌剑,步步惊心。她们拉帮结派,合纵连横,有人终得临幸,有人却永坐冷板凳。至于为人作嫁衣,赔了位子还折命者,也不在少数。今日要说的,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萧淑妃与武媚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武媚当了唐太宗李世民十二年才人,身无所出,

  • 曾国藩年轻时的成长史 不只靠家训让家族兴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国藩到底有多可怕,晚清曾国藩十六字家风,曾国藩家训书籍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知名政治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的家训和遗嘱对子孙影响深远,使其代代出人杰,曾家200年不衰。甚至有人整理成册,供后人借鉴。曾国藩在30岁以前,性格方面有很多平常人常有的缺点和毛病。在他到北京做官之后,他每天用于社交的时间特别多,到处去喝酒、聊天、

  • 夏姬风流秘史:竟从男女之事中获保颜之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因为嫁给封地位于株林(今河南柘城县)的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与夏姬有一子夏征舒。网络配图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

  • 唐玄宗因何痛下杀手 一天之内竟连杀三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乳房里有硬块有点痛是怎么回事呢,乳房好大一个硬块并痛,唐明皇杀了三个儿子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中,上演了一幕幕父子君臣互相残杀、违背人伦的历史惨剧。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主可以诛臣杀亲,六亲不认。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曾开创大唐开元盛世的一代英主,竟在开元25年时一天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还包括太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家庭惨剧呢?唐玄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