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历史上的刘邦真如世人所说的那般"痞子"?

解密:历史上的刘邦真如世人所说的那般"痞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7 更新时间:2023/12/9 22:28:53

刘邦逝世至今,两千多年已如白驹过隙间悄然滑过,两千多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一朵泛起的浪花而已,其间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刘邦传奇的一生为历代所评价,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

司马迁誉其为圣人,与帝相媲美。宋人苏轼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毛泽东更是盛赞刘邦是“封建帝王里最厉害的一个!”然而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在当下的评价却较低,更有甚者是对刘邦极尽丑化讽刺之能事。

网络配图

民国奇人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一书中对刘邦有淋漓尽致的责骂:亲生的父亲,身在刀俎之上,他要幸分一杯羹;亲生儿女,孝惠鲁元,楚兵追至他能够推他们下车;后来又诛杀韩信彭越,“鸟弓尽藏,兔死狗烹”,请问刘邦的心子是何状态?岂是 “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项羽所能梦见?在李宗吾的笔下,刘邦是皮厚心黑的代表人物,因为厚黑的彻底才取得成功。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于《百家讲坛》开讲之后,一举成名,被誉为“当代大儒”。在易先生的《汉代风云人物》一书中,刘邦是一个“无赖”、“混混”、“流氓”,是靠“运气好”、“胆子大”才当上皇帝的。这位名满天下的当代“大儒”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起点不错,逻辑不错,对我讲述的问题,就有足够的把握,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我错了,那该枪毙的是司马迁!”易中天先生本来就是外行人说历史,但他对刘邦的评价正影响着当代人并不是夸张。

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

除了易中天和李宗吾两位先生,还有一些“大学者”热衷于探讨“痞子文化”,也认为刘邦是“流氓皇帝”,如台湾李敖,至于一些名气不大或者没名气的文人,他们之中亦有大骂刘邦者。

我们都自称汉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自己的祖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来哗众取宠,人性的悲哀与愧怍昭然若揭。刘邦被骂为“流氓”,总感到如骾在喉不吐不快!

纵观刘邦一生 ,对于这位我们民族的伟大祖先来说,我们必须拂去落在历史上的尘埃,还原其真实的光辉本质。

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

网络配图

少年刘邦胸怀大志,交游四方,不治产业,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愤起而代天下人厉行公道,主持正义,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和世俗的道德观念,有时只能亡命天涯,回不了故乡。

人到中年,步入仕途,对大秦帝国尽心竭力,忠心耿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实希望能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熟料官场黑暗,报国无门,无奈之下,义释刑徒,亡命天涯。

在风起云涌的反秦斗,刘邦一介布衣,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匪遑宁处。”历尽千辛万苦,发展成为一支仁义之师。接着统帅不足万人的军队,毅然西向灭秦,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闻风而动,纷纷来归。仅仅一年,就完成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历史使命。刘邦这类任侠的出现,在那个万马齐喑,风云际会的乱世之中,他们是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是中国人的社会良心。

之后,项羽背信弃义,负约弃功,刘邦以小敌大,由弱变强经过四年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统一中国,登上皇帝的宝座。七年奋斗,一朝成名,蹑足九五,何其壮也!接着,平定叛乱,和亲匈奴,发展生产,万邦息肩,又何等辉煌!

历史是有选择的记忆。取什么,舍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美化什么,丑化什么。如何从纷繁的历史汪洋中抓住本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文人学者对刘邦责骂的矛头所指莫不是刘邦的德行不好。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行决定着人的质量。中国人尊崇的优良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对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的不懈追求。大德,即以国家利益为重,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利益,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名誉、亲情、乃至生命。所以刘邦的“幸分尔一杯羹”。及其亲生子女不顾轻车逃命正应了一句古语“大德胜天!”,“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尝不丈夫。”刘邦不是神,他是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儿,在亲人骨肉间,他也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那些情感,可是为了完成诛秦剪项的大业,他只好将骨肉亲情埋在心底。

网络配图

有人或许会骂这是刘邦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残酷无情,果真如此吗?试想若是刘邦遇难死去,暴虐的项羽执掌天下,最遭殃的是天下百姓。刘邦的骨肉亲情与天下黎民百姓相比,孰轻孰重?所以,刘邦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不是他人生中的污点,反而是他大德品质最生动的体现。刘邦把智慧、品德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华夏帝王史上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

至于刘邦称帝后屠戮功臣,此事多为吕后从中作梗,为其日后专权扫清障碍,从刘邦临终前声泪俱下将赵王如意托孤于老臣周昌一事,可以看出刘邦的人情味与重情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是刘邦英雄本色的绝唱。刘邦一生活得轰轰烈烈,死得自然洒脱,他未去追求什么长生、仙体。公元前195年6月1日,华夏帝王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安永乐宫,享年62岁。

汉朝,是一个华夏民族昂扬头颅,站立起来的时代!是一个“犯我大汉,虽远必逐”的时代!是一个“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钜”的时代!是一个“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波动”的时代!大汉雄风浑厚博大,质朴凝重。如黄钟大吕之铿锵,如九曲黄河之绵长,如黄土高原之厚重,支撑着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要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用汉魂支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要做真正大写的“汉人”。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着刘邦和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的基因!呜呼,仁者大德,长风当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宁愿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的狂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让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宁我负天下人什么意思,宁可我负天下人原话

    如果说有人能与纣王的残暴匹及的话,宋康王是也。宋康王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他们两人的最终下场也是一致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宋康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宁愿我负天下人,但是天下人不能负我,否则得罪宋康王的下场就是死。宋康王的残暴连曹操都是比之不及的,能与之相比的怕只有嬴政。只要是他想得到的东西,

  • 秦桧跪了五百年 到底该不该站起来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桧跪像是谁立的,秦桧站起来了图片,秦桧夫妇为什么要跪跪多少年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近日秦桧又走进了人们的实现。人们在讨论,跪了百年的秦桧是否应该让他站起来,是否涉及有人想为她翻案呢?史上著名的大奸臣秦桧,在博物馆有了自己的新形象——此馆位于他的老家南京市江宁区,已对外开放两月余,开馆前,馆里还特地请上海一位艺术家为秦桧夫妻塑了像,一改这对男女的跪姿,

  • 解密:朱温是如何灭掉了大唐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温为什么要灭唐,刘宋王朝,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说起古代姓朱的名人,大家很容易想到两个人,一个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大圣人朱熹。不过民间有朱姓人家喜欢一副对联——“两朝天子,一代圣人”,另一位天子是谁呢?朱温。朱温这名字不太好,跟“猪瘟”同音。网络配图朱温很朱元璋一样,是草根中的草根,一家上下饿得路都走不稳。朱温父亲死得早,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到

  • 刘备性格缺陷 就算诸葛亮庞统同辅政大汉仍不能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庞统说刘备不能得天下的原因,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会怎么样,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作为汉末三国的群雄之一,在刘备的一生中,他或者是为了报效国家,或者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像刘秀那样坐上那个位置,从今天的北京一带,走过了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几乎走遍了小半个中国。网络配图若是以诸葛亮投奔刘备之时作为一个时间节点的话,在此之前,刘备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北望幽燕:刘备望明月思故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有三宝:忽悠、挖墙脚和逃跑。网络配图“逃跑”到徐州近一年了,作为客军,刘备很受徐州牧陶谦的欢迎,对于倍加赏赐和厚待。不久时来运转,陶谦病危,欲把徐州牧交由刘备掌管,以图家保国兴.....对此,外有孔融等人保举,内有徐州本土世族陈登等人的拥戴,虽然刘备推辞了几次,但是确实看到了孔融、陈登等人的真心

  • 离开公孙瓒后的刘备 从陶谦处"大发横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孙瓒为什么对刘备好,袁绍袁术兴河梁,陶谦为什么给刘备徐州

    在前文说,刘备在其老同学处“借鸡下蛋”,拐了一个后来的帅哥赵云,也拐走了几千的兵马,从此再也不向北看,这一对老同学终于渐行渐远,再无交集。网络配图公元194年,应徐州牧陶谦的求援,公孙瓒派遣田楷、刘备等人率军援助陶谦,不久曹军退走,刘备顺道留在了陶谦处,从此开启了刘备“借鸡下蛋”第二季。陶谦是个老好

  • 曾国藩“不成器”的时候什么样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八大金句,曾国藩的后人现状,曾国藩的子孙后代

    如果曾国藩活在今天,出一本新书,它的腰封上一定会印着霸气无边的两句话,一句是毛泽东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一句是蒋介石的“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这个让毛蒋都拜服不已的千古一人,其实年轻的时候也干过很多荒唐事。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里,在伟光正、高大全的形象之外,作者描画了一个屌丝版的青年

  • 东吴的开国重臣仅用400人攻下越南 儿子却叛国叛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越国怎么打败吴国的,长平之战为什么坑杀40万战俘,东吴内部叛乱

    核心提示:步阐以西陵降晋 ,对孙吴造成极大的威胁 , 孙皓令陆抗领兵镇压 ,灭其三族。步骘在汉末带领家族避难江东 , 但最终结局是子孙遭到覆灭的厄运 , 实在是太可悲了。网络配图一步骘[zhì],临淮淮阴人(今江苏)曾任交州刺史,冀州牧,孙吴丞相,古籍对其着墨不多,步骘传记见于 《 三国志· 吴书》

  • “金屋藏娇”来由:四岁汉武帝要娶十四岁的表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后人善忘,总是把“金屋”和“娇”想象的无限美好。殊不知,“沙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金屋藏娇并非一则爱情童话。四岁的表弟要娶十四岁的表姐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约四岁时,大姑妈刘嫖抱他坐在腿上,逗他:“你想娶妻子?”刘彻说:“想。”刘嫖指着身旁的许多宫女,问他中

  • 皇帝也会冷幽默:雍正奏折中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搞笑奏折,雍正王朝康熙被气晕,雍正骂张廷玉巧言令色

    汝以朕为可欺乎?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网络配图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