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康熙皇帝一生鲜为人知的四大暴行

揭秘:康熙皇帝一生鲜为人知的四大暴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66 更新时间:2024/1/18 5:04:04

康熙一直被史学界和国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仁君,但跟绝大多数皇帝一样,康熙的执政也不是完美的,甚至还对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今天,我们要盘点的就是康熙在位时的四大暴行——暴行之一:平三藩屠杀平民且不提与康熙尚无关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只说康熙在平定三藩时,清军对平民的屠杀,从许多记载来看也是相当惊人。这里不必长篇大论,就引两则相关史料也可见一斑。《清史稿.王骘传》里记载的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这份上疏是什么时候写的?所谓当年运粮行间是什么,荡平是指什么时候的荡平?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查一下《清史稿》的原文就知道了。“王骘,字辰岳,山东福山人,……康熙五年,典试广东。历刑部郎中。十九年,出为四川松威道。时征云南,骘督运军粮,覆舟坠马,屡经险阻,师赖以济。”

网络配图

“时以太和殿工,命采蜀中木。骘入觐,疏言:四川祸变相踵……”

可见这份上疏就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所谓“当年运粮行间”,就是指康熙十九年“出为四川松威道。时征云南,骘督运军粮”,那么这个所谓的荡平自然就是指康熙时期清军镇压吴三桂反抗,荡平四川云南了。

荡平之后,“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这个时期四川人口的损失,平民的死亡显然和清军是脱不了干系的。

其实不仅是四川,其他相关地区也遭受类似的厄运,比如江西百姓遭受屠戮的数量就不少,康熙十八年,浏阳县知县曹鼎新说“自甲寅吴逆倡乱,……以至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这里说的就更明确了“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联系到清军一向有屠杀平民的传统,再加上清朝方面的官员也不会故意抹黑清朝自己,所以这类记载的真实性是没有疑问的。无论以什么理由作为借口,如果一个皇帝手下的军队有大肆屠杀平民的行径,那么这样的皇帝再将其称为仁爱,那也是很不妥当了吧。

暴行之二:迁海残民十余年

首先值得一提的沿海迁界在康熙时期的强化,沿海迁界造成的惨重后果前面已经部分叙述。沿海迁界可以看《南明史》中的相关记载。究竟什么是沿海迁界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让中国从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具体点,满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在这期间,如果清廷统治者觉得迁海的距离太近,还会继续下令,迁的更远一点,他们对海洋的恐惧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按照《南明史》的记载:

1“广东迁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甲寅(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迁而界始定”。

当时人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也就是迁的时候,沿海居民就死了超过一半,剩下百分之二十不到的人,就算能够到内地,离饿死也不远了。

迁的同时,就是烧。“稍后,军骑驰射,火箭焚其庐室,民皇皇鸟兽散,火累月不熄。而水军之战舰数千艘亦同时焚,曰:‘无资寇用。’”

网络配图

不仅烧房子,杀人民,就连树木青草也不放过“当播迁之后,大起民夫,以将官统之出界,毁屋撤墙,民有压死者。至是一望荒芜矣。又下砍树之令,致多年轮豫章、数千株成林果树、无数合抱松柏荡然以尽。……三月间,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

“关于沿边设兵戍守的堡塞,福建称之为寨、墩,广东称之为台、墩。大致情况是:‘界畛既截,虑出入者之无禁也,于是就沿边扼塞建寨四,墩十数,置兵守之。城外乡民按户征银,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费至三四千金,一墩半之。拷掠鞭捶,死于奔命者不知凡几矣。’‘寨周阔百六十丈,墩周阔十丈不等”。“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墩置五兵,台置六兵,禁民外出’。”

推行过这样一种政策的皇帝,不称之为暴虐也就罢了,称为仁爱终究是有些不太合适的。

暴行之三:文字狱屠戮学者再来说康熙时期的文字狱,客观的说,康熙制造的文字狱和其他两个清朝皇帝雍正乾隆相比并不算多,但也并非没有,而且有些案件的性质也还是很恶劣的。比如康熙十九年(1680年)发生的朱方旦案,值得一提。民国时期的史学大家孟森专门写过一篇《朱方旦案》的文章,其中说:“士大夫谈清代轶事者,往往及朱方旦之名,然首尾不详,但以妖人目之,若王好贤、徐鸿儒之类。此缘专制时代官文书所束缚,又政教不分,学问中禁阏自由思想,动辄以大逆不道戮人。一经遭戮,传者遂加甚其词,印定耳目,无能言其真相者矣。清末如四川井研之廖平,经学臣吴郁生奏参,几罹于法,尚是专制束缚之余习。迹朱方旦之所犯,并无罪名。当时侍讲王鸿绪所参三大罪:一则谈传教信仰,具出世法,略去帝王臣庶之阶级也;二则信徒之多也;三则发明记忆在脑不在心,以为立说新异也。由今观之,前二者皆宗教家面目,而其后一端,所谓新发明之脑力作用,尤为生理之定义,学界之雅言,略以为大罪,则今日之书籍皆当焚禁,学校皆当封毁矣。”

在《清代禁书总述》一书内的《清代文字狱纪略》也有对此案的介绍,不妨简略摘录如下“朱方旦之狱——康熙十九年(1680年),湖广有朱方旦者,自号二眉山人,聚徒横议,撰《中说补》,谓中道在两眉间山根上,……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侍讲王鸿绪得方旦所刻《中质秘书》,指摘其中有诬枉君上,悖逆圣道,蛊惑民心之处,次年二月,九卿议复‘乞正典刑,以维世道’。结果朱方旦被斩,弟子陆光旭、翟凤彩、顾齐宏亦被判为斩监秋后处决”

按照孟森总结的朱方旦罪状,前两条的话,那估计明代的王艮甚至王阳明在康熙统治下都免不了被杀头的命运,王艮不必说了,出身盐丁的平民思想家,狂妄自大,以圣人自居,门徒无数,仅仅这就足够在他在清朝康熙统治下被杀头了,至于王阳明,那光他说“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在康熙统治下,得一个离经叛道的罪名不在话下,更何况他也是聚徒讲学,轰动四方,被门徒拥戴成圣人。

如果论最后一条“记忆在脑不在心,以为立说新异也”,这其实也是康熙和他的大臣无知,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早在明末许多知识分子那里就已经流传开来了,何以到了他这里变成立说新异,以至成为杀头的罪名。这本身也是康熙和他的大臣愚昧专制的表现。如吴伯娅的《朱方旦》中说“表现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顽固落后,以致臣民因持一些科学和进步观点而遭到杀害的典型事例。”

网络配图

还有康熙统治下发生的戴名世之狱,也称《南山集》案。戴名世仅仅因为赞同方孝标给南明正名的观点,结果就被斩首,家人好友等也被牵连为奴。这个案件广为人知,这里也就不必浪费篇幅多介绍了。

还是那句话,对于制造这些文字狱的皇帝,不谴责其暴虐也就罢了,若称颂其为仁爱,则似于事实偏离太大。

暴行之四:文过饰非也杀人

另外一个事情也可以说明阎教授称颂康熙仁爱似乎不尽符合事实,这件事情可以看《从陈四案管窥康熙五十年前后的社会控制》一文。

根据该文介绍“陈四,山西太原人,因康熙四十四年(1705)四十五年(1706)山西省歉收不能度日,遂于四十六年(1707)带领妻子儿女及亲戚一百三十余口外出逃荒,卖艺被人诬告抢劫。经过审理,办案官员得出的结论是‘伊等无军械,且于地方并无滋事,至于班汉杰等人衣服,亦未抢取’”

结果这个案件被康熙得知后,大为不满,康熙不满的最关键一条理由就是陈四言康熙四十四、四十五年歉收,而康熙在四十二年西巡陕西以来,“每年督抚俱报丰稔,陈四显然出语欺讹”,于是“令刑部再议’”。

康熙既然让再议,那些办理案件的官员,自然再不敢得出陈四无罪的结论,结果十月,刑部议定“陈四等因‘鸩党抢夺’被判斩立决,其他陈四的家人俱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原任督抚,以及一大批相关官员以“纵容滋蔓”,溺职等罪过,降五级,降四级不等。”而康熙之所以要心狠手辣来对付一个卖艺人家庭,按他自己的说法是陈四等人成群结队,“即使无谋反之行,未必无谋反之心”。这种逻辑自然比莫须有还要高明,你这个陈四既然不识好歹敢给我康熙盛世抹黑,那我说你“未必无谋反之心”自然不是冤枉你。那么是否真的是陈四无中生有,明明是丰稔,他偏要说成是歉收呢,硬要抹黑康熙盛世么?同文中列举了一些雍正时期的纪录,我们从中可以对康熙时期人民生活窥见一二。“雍正二年(1724)汪景祺西行山陕曾经记述‘(山西)安邑、夏县、临晋、蒲州素称富饶,三十年来,有司民以奉上官,取之闾左者十倍正供,桁杨桎梏至卖儿贴妇己偿还,此人事之害也。此邦不见雨雪者数年矣,岁歉无收,赤地千里。弱者转沟壑,强者率流亡,十室九空,流离无告,此天时之灾也。不但贫者饥寒切身,不能延旦夕之命,虽富家亦岌岌无以自保’”

网络配图

“雍正初年,岳钟琪任川陕总督时,其《请减丁银疏》曾道:‘皇上御极以来,比年丰收,从前逃荒之民,到处皆渐次复业,而惟延安府不敢来归,抑且现在者皆云思去’”

虽然是雍正初期一些官员的记述,但汪景祺所谓的“三十年来”自然要前推到康熙时期,而岳钟琪所谓的“从前逃荒之民”自然也是康熙时期逃荒的。

由事实可见,那个被康熙杀头的陈四并没有“出语欺讹”,倒是康熙和他的那些大臣“出语欺讹”了。

从这一件事情来看,说康熙仁爱,似乎也很勉强。还是王成兰说得比较客观,陈四案件“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统治者一贯的恐惧,……于是不惜采用屠戮手段进行震慑企图以此来维护‘盛世’的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溥仪侄子辟谣:溥仪不是同性恋 问题是“ED”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关于溥仪,后来有很多传言,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溥仪不是同性恋。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身体上的原因,其实写两个英文字母“ED”就明白了。1937年初我到长春时,有一次溥仪在西花园东屋里举行家宴,他的弟、妹、妹夫们还有我们几个学生都参加了。我在这次家宴上第一次见到了“皇后”婉容:她特别瘦,脸上化了

  • 解密:李卫为何能被雍正赏识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电视剧《李卫当官》的朋友一定对李卫的印象非常深刻吧。徐铮扮演的李卫,幽默诙谐,滑稽聪明,而且处事能力极高,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网络配图历史中的李卫是个富二代,江苏铜山人,公元1681年出生,李卫年轻的时候老爹花钱给他买了个监生(国子监的学生,相当于是

  • 康熙为何要对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去过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吏治,反贪打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胜于唐宋盛世。如此赞誉,出于谁手?写这4个

  • 揭秘清朝嘉庆皇帝亲政后为何果断处死和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自诩为“十全老人”,在大清历史上实际执政了六十叁年的太上皇乾隆,伴随着新年的鞭炮声寿终正寝。嘉庆帝逆来顺受的傀儡生涯结束了,他终于走到了梦寐以求的权力的巅峰,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和是靠乾隆帝的宠信而发迹,最终也必将随乾隆帝的升天而煺出历史舞台。嘉庆帝亲政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和送上了断头台,动作

  • 清嘉庆皇帝法办巨贪和 十一位总督表态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在对这些地方督抚大员们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他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嘉庆四年正月初叁(1799年2月7日)辰刻,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准备靠肃贪打响自己亲政后第一炮,树立

  • "背黑锅"冠军李鸿章:所受委屈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受屈辱,趟混水,涉险滩,挨谩骂,当替罪羊,并替太后一党背历史黑锅的烂差使。从能力上看,让满蒙亲贵卖国都卖不出好价钱,无德无能无知,只会说正确的废话,以及百无一用的大话套话假话,里外不是人的差使都委派李鸿章出马。网络配图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

  • 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后为何不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了南海瀛台之上,慈禧训政,光绪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并被监控起 来,失去了人身自由。初被控制,光绪一时不能适应,愤怒、烦躁 中伴有恐惧,对此《戊壬录》有记载:网络配图初七日,有英国某教士,向一内务府御膳茶房某员,询问光绪 之躬安否,某员言已患失心疯病,屡欲向外逃走

  • 最悲情战将 狰狞面具掩藏不住缺乏自信的内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再读《北齐》这段历史,从中发现这个短暂的朝代,身为武将都很正常,但皇帝大都是些变态之人。特别是读到兰陵王高长恭被北齐后主高纬赐杀后,每每都叹惜不已。兰陵王死后四年,北齐就灭亡了。史书记载兰陵王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高澄被自己家厨师杀掉后,兰陵王高长恭才八岁,只是个孩子。但高澄死后,从此皇位就与兰陵王兄

  • 哪位皇帝是让中国古代政治趋流氓化的祖师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政治越来越趋流氓化这个后遗症产生及其释放出来的负面影响,刘邦作为农民起义的祖师爷,是要负主要责任的。网络配图前面讲过,刘邦手下的将帅过去很多是偷鸡摸鸭、鸡鸣狗盗之徒。例如,樊哙作为刘邦连襟,“以屠狗为事”,他如同大家熟悉的张飞、李逵一样,是个典型的粗鲁蛮横之人,这在刘邦赴“鸿门宴”时更是暴露无遗。其

  • 曹操竟然好男色 揭曹操一生中宠爱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曹操其人,人们想到他的除了他的丰功伟绩之外还有其非一般的喜欢人妻,蔡文姬是谁知道吧,东汉著名的琴家,曹操非常喜欢她。而曹操的行为用现在的话来说曹操就是一个人妻控,但是,还有一点你一定想不到曹操除了是人妻控之外竟然还好男生,是一个基佬,这真真是千古奇闻了。不过,空穴不来风,现在小编就为大家盘点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