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呢?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4/2/5 2:07:12

想必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他出身于一个贫苦人家,但胆识不凡,又很有眼光。后来参加了反抗元朝暴政的军队,在此过程中有所建树,并获得了威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此之后有了自己的军队和力量,并在之后消灭了张士诚陈友谅两大劲敌,为登上帝位扫平了道路。

不谈别的方面,单说称帝后的朱元璋对老百姓很尽心,这一方面做的就很不错。因为他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了解百姓的辛苦。所以称帝之后大力救济百姓,降低税收,生活困难的百姓还能得到补贴。这些举措使他很得民心,也巩固了明朝执政的基础。

不过凡事必有得失,他的各种亲民政策使他很得人心,而他对有功臣子所做的行为则让人寒心。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录,明王朝建国功臣很多,被封高位的40多位。其中有公爵25位,伯爵12位,这其中明确记载被杀的有近30位。数字让人有些震惊。

而这次要说的这位有功臣子,本不必落得一个凄惨下场,但自作自受,最终自食恶果。

这个人是谁?他为建立大明做出了什么贡献?

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善长,熟悉明史的朋友们对这个人肯定不陌生。他是明太祖的左右手之一,也可以说是他的参谋,为他打下江山指点方向,提供计谋。

而且他为人可靠,有能力、有品格。在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他在军队中的上级郭子信听到一些消息,对朱元璋有了戒心。

之后就开始瓦解他手中的兵权,知道李善长有才能,想要让他为自己所用,结果被他严厉拒绝。

在朱元璋攻克彩石后带着大军继续前进,他则提前写好榜文要求士兵守军纪。在太平被攻克后贴在城中各处,兵士看到都很遵守,百姓见此就很拥护这支军队。

在朱元璋称吴王时,他认为元制有弊端,就进行了改革:恢复制钱法,建立茶法,控制官盐来路,并开矿炼铁。百姓慢慢富裕起来,更加拥护朱元璋。

在政权建立之后,他因为功勋显著,被封为宣国公。后来官制改革,他又成为左相国。

他十分忠心,又不好在君主面前露脸,为何最终会被杀掉?难道是他自己行为不端吗?

他之所以最终被杀掉,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他自己的过错,另外一个,就是被人出卖。

在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在政治上主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出台各种惠民政策,得民心才能稳固住自己手中的江山,从底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太明白这一点了。

另一方面就是控制手下这批有功臣子,防置他们谋反。而李善长身为文官,手中无兵,所以太祖也没有很留心他。但是他最后会死,还是和反没能脱离关系。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因为谋反被诛杀全家,与此牵连者也都被处以极刑。洪武十八年,李存义父子被告发也参与了谋反,和胡是一派的。

但是因为证据不足,所以太祖就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将他们父子二人赦免了。但皇上给了他这么大面子,李善长却一生不吭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这也就埋下了隐患。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罪被羁押。他上书请求赦免,太祖想起之前李存义父子之事,大怒,反而加重了对丁斌的刑罚。

结果丁斌告发胡惟庸谋反一事李善长也有份,说他虽然并未直接参与,但是对此事曾动过心。太祖更怒,最终将李善长一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有人说,李善长之死是太祖故意为之,但我认为,李善长最终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他尽管忠心,尽管本分,但是他还是不够了解朱元璋,了解皇上的想法。最终一步错,步步错,导致最终的凄惨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被杀后,廖化是怎么逃回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廖化其实是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三国名将。在蜀军将领中,不少人更熟悉关、张、赵、马、黄等五虎上将,可这种认识却是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历史上的廖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三国志》中的评价也很高,为人也很忠义,而且颇有谋略,曾做过关羽的主簿,后又前往西蜀,先后任宜都太守、丞相参军、右车骑将军等职,受封中乡

  • “兵仙”韩信有多牛?他的手下败将都是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对手是出身名门的西楚霸王项羽,原本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刘邦根本没有赢的可能,但是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局面,这个人就是韩信!如果没有韩信为刘邦打天下,刘邦是不可能战胜项羽的!要说韩信这个人有多牛,看看他的手下败将有多强,你就知道韩信有多厉害了,不枉被人称作兵仙。一、秦国名将章邯

  • 荒淫无道沉迷女色的司马炎,在历史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泱泱历史,涌现出了无数个九五之尊,他们大多数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都是经过无数场战争以及勾心斗角,才能成功登顶,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点,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这位皇帝,就是晋武帝司马炎,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所以他到底是个昏君呢,还是个明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

  • 探索上官婉儿辉煌耀目的一生,她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上官婉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打开王者荣耀,看见的是这样的上官婉儿:代陛下为耳目,书世间之万象。弱小的女孩,不会永远弱小,她会因书法和笔墨,而成长为强大的女性。身为女子,最快意的,莫过于持手中笔,量天下事。第一次写下名字,就成为家谱,就成为记忆,亲人们就在记忆

  • 被囚禁的明朝皇子:朱文圭的一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无情最是帝王家,没有办法,为了争夺最高权力,所有的亲情自然都只能牺牲。明朝靖难之役,朱棣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他可没有上来就说建文帝不好,我要把建文帝废了,然后我当皇帝。后来南京城破之后,建文帝不知所终了,有人说他跑了,有人说他被烧死了。这其实对朱棣来讲,多少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咱们可以设想一下,如

  • 张邦昌被逼登上皇位,最后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几年前,微博上流传一个段子,讲阶层分化的。有个人说,他有一次在博物馆,接待北京某知名小学的一些小学生来参观。讲到北宋靖康之难的时候,他就故意问小学生们:你们知道北宋靖康之后,建立了什么朝代吗?他本来以为引出小学生们说——南宋赵构。结果没想到,小学生中都有明白人,人直接说了:北宋灭亡之后那个朝代,是伪

  • 皇子患病无人敢接近,一婢女侍奉结果生下一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后宫都有佳丽三千,这恐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夫多妻制现象了吧。但是作为三千佳丽的女人们,大多数人从进宫到终老都是默默无闻。有幸运点的被皇帝临幸过,不幸的有可能到死都是处女之身。所以想要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就得有几把刷子,这是生存法则。历史上有名的后宫女子为数不多,其中清

  • 淑嘉皇贵妃:生前享尽宠爱,死后还与乾隆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帝王就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样庞大的老婆群体了。一个人这么多老婆,明眼人都能想得来,肯定有人拔尖,有人永远在底层,这就是帝王后宫的生存法则。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在帝王后宫顺利生存下来,混得还不错的一个妃子,她就是清朝皇帝乾隆的老婆——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

  • 北宋绝色公主:揭秘柔福帝姬悲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之耻,对于宋朝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靖康二帝最终以签订降书的方式结束了这场耻辱。北宋灭亡时,金人带着宋朝的两位皇帝,大量嫔妃和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北归,留下了荒芜的皇宫还有破灭的北宋。北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灭亡最惨的朝代,可怜的是,后宫中无数无辜的女性含泪自尽而亡,或是被这些少数民族掳去金国是的妓院过

  • 此女“比武招亲”选丈夫,结果丈夫成了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窦氏,母亲是北周襄阳长公主,父亲是大将军窦毅,舅舅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窦氏一出生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她从娘胎里出来就“发垂过颈”。刚生下的婴儿竟然长着齐肩长发,在当时被认为是天生异相,家人不知道这预示着福还是祸,更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只觉得这个孩子必然会与众不同。三岁时,窦氏已经长发及脚,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