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葬送了梁山众兄弟吗?

揭秘: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葬送了梁山众兄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1/26 2:42:30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之际,经过六七百年的传播,其中的故事已是人尽皆知。几百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可谓是数不尽数,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在谈起《水浒传》的时候对其中的很多人物还是评价不一,比如晁盖和宋江这两个形象,对于招安的看法等等。

有争论当然是好的,这正说明人们还在关注,对于这些问题,施耐庵老先生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自己的理解,文学作品可贵的地方便在于同一个故事,每个人去读都有不同的见解,也就是平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网络配图

整部《水浒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中间以一百单八好汉聚齐水泊梁山为界,即梁山泊好汉排座次。前一部分讲述的是众好汉的遭遇以及如何齐聚水泊梁山,后一部分讲述的是招安,而且前后两个部分梁山泊的头号首领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是在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之后,才开始谋划招安大计的,这也是很多人对宋江这一形象心怀厌恶的主要原因。

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又会发现,招安这个想法其实远在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之前就已经开始酝酿了,具体又是什么时候呢?第一次明确说出来,应该是在降服呼延灼的时候,那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想法的呢?恐怕还得往前推,从他上梁山的那日。说到这里很多人不禁开始感叹,如果不招安的话,那梁山众好汉就不会那么惨了,但是仔细想想,真的会那样吗?宋江主张招安,晁盖反对招安,真是招安葬送了梁山众兄弟吗?下面咱们就从晁盖和宋江这两个形象着手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晁盖:绿林草莽的带头大哥

晁盖大哥在他们村儿是个神人,他居住的村子叫东溪村,溪的对岸还有个村子叫西溪村,很久之前的时候西溪村里闹鬼,村民就用青石雕刻了一个石塔放在村里,把鬼怪都惊到了东溪村,这下晁盖大哥不干了,太欺负人了,于是他就跑到西溪村用双手把那座青石塔托到了东溪村,于是得个外号“托塔天王”。晁盖第一次露面是在第十四回,赤发鬼刘唐来约他一起去抢劫,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刘唐与晁盖之前并不相识,为什么要找他啊?因为这人名气大,仗义疏财,喜欢结交江湖好汉,更重要的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干,在江湖上那都是有名号的。后来公孙胜又找上门来就更说明了这一点,再加上石碣村打鱼的阮氏兄弟也很佩服他,都愿意跟着晁大哥去抢劫。由此可见晁盖在江湖上的威望是非常高的,绿林草莽都对他佩服有加。

网络配图

劫了生辰纲的晁盖等七人来到水泊梁山,在林冲的帮助下顺利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这就有了一百单八好汉的开始。从梁山泊落草到曾头市中箭,晁盖一直都是梁山泊的老大,他奉行的原则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谁敢瞧不起梁山就砍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心胸宽广,重义气,为救宋江不远千里去劫法场,还把梁山泊的大厅叫作“聚义厅”。由此可见,晁盖是个性情中人,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他的脑子里想的很少,如果单从江湖义气这一层面上来说的话,晁盖是个很好的大哥,重情重义,没人不服,很适合当老大。可是水泊梁山是一个匪巢啊,政府是不承认它的合法性的,所以这个非法组织的未来是很让人担忧的,然而晁盖的双眼却看不到这一点,至少看不到这其中的严重性。

宋江:一个集江湖气与传统“忠君”思想于一身的可怜人

宋江的身份是郓城的一个刀笔小吏——押司,地位虽不高,名气却不小,因为他有一个习惯,喜欢结交朋友,而且倍儿大方,也重义气,得一外号“及时雨”,江湖上很多人一听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押司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按说这是一大好处啊,可是偏偏宋江又是一个在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满脑子的忠君思想,这样一来,他身上的江湖气慢慢就会与这种传统忠君思想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也是宋江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的原因之一。

再说,宋江想上梁山吗?答案是不想,当初他义释晁天王完全是出于江湖义气,或者说朋友情谊,从这一点说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政府官员,后来东窗事发,他失手杀死阎惜娇,吃了人命官司,朱仝雷横有意放他一马,可他偏偏又光明磊落起来了,死活不走,最后闹的刺配江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可怎奈仕途坎坷,一直也爬不上去,最后还背了官司,刺了面,这对宋江来说简直就是极大的打击,眼看着前途无望了,面对多年的愤懑不平,怀才不遇的宋三郎终于把持不住自己了,在浔阳楼上几杯酒下肚,大笔一挥,好诗啊!

网络配图

他的那首《西江月》词调是这样写的: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洗浔阳江口。这还不尽兴,又在后面加了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满心的惆怅与愤懑都随着这几句诗词发泄出来了,这才是他的真心话,空有满腔抱负,却郁郁不得志,憋屈了几十年了,发泄几句也正常。可是这下祸闯大了,日后必是反贼一个,岂能留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江死里逃生,无路可走,这才无可奈何,落草梁山泊。所以说,宋江落草是非常不情愿的,即使到了水泊梁山,成了草寇,他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那份执念,这才有了后来招安一说。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晁盖的死恰恰为宋江提供了可乘之机。宋江招安的意图晁盖显然是早有耳闻,否则他在临死之前也不会折箭为誓: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按理说晁盖死了老大肯定是宋江的,晁天王为何又留下如此遗嘱呢?他不放心的恰恰就是宋江日后接受朝廷招安,这个遗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这个老大的位子不能交给你宋三郎。

晁盖是坚决反对招安的,在这个带头大哥心中,众兄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日子岂不快活,招个鸟安啊,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嘛!然而宋江也有他的一套想法,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主导了他的思维,甚至可以说从他踏上梁山的那一刻起,他就想到了日后的招安,既然正统的路子走不通了,通过招安来报效朝廷这条野路子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啊。

当然这里面也有宋江为众兄弟的考虑,总不能一辈子戴着贼寇的帽子吧,子子孙孙脸上都无光,若归顺朝廷,一刀一刀戳出个功名来,博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也算不枉活此一生了。所以必须说宋江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有其自私的一面,但又不全是为了自己,可是可悲的是这些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根本就不允许他这一理想变成现实。但是在宋江心里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就这样他带着众兄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是那个悲壮的终点。

如此分析就会发现,晁盖是一个百分之百的草莽好汉,江湖大哥,在他的心里活得痛快是最重要的,天不怕地不怕,谁反对就灭谁,脾气大,习惯意气用事。那么在他的带领下,梁山众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不外乎有两种,一,被剿灭;二,与官府做长期的斗争,最终很可能也被剿灭。难道就能不能有第三种吗,比如起义成功等等,很遗憾,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在晁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那种概念,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那个志向,按照他的性格也不会去做那样的事情,再者说他似乎也没有那个能力,单看曾头市一仗,他的智商就很让人怀疑。

网络配图

因此说,晁盖充其量也就是个带头大哥,当个山大王还可以,在他的带领之下,梁山众人的下场也不见得就能好到哪里去。而宋江呢,他的眼光是晁盖所不具备的,他看清楚了梁山泊的未来,他心存执念的同时也在为众家兄弟的前程所担忧,即使最后搞的众兄弟死伤无数,自己也被害死,但起码也为大家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这里绝对没有贬低晁天王的意思,从人物性格上来分析,晁盖在眼光和谋略上确实输宋江一截,他反对招安或许也是认为最终不会得到好结果,但是他却不去想想不招安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胳膊还能拧过大腿不成?所以说到最后,倒不如说梁山泊自从聚义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结局,招安与否都好不到哪里去。至于宋江,他的那份执念也只能是南柯一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派去灭的南唐的将领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南唐后主李煜诗作的流传,使人们对五代十国中南唐的关注度最高,在乱世中,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而历史上的南唐,是被北宋所灭,这段历史许多人并不知道,许多人很想知道北宋统一战争中赵匡胤派谁统兵灭的南唐。这个问题其实在是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这两位将领分别是曹彬和潘美。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北宋消灭南唐的过程

  • 南唐亡国是因为李煜对政治军事的一塌糊涂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来讲讲李后主的故事。李后主是谁?李后主是南唐时期最后一位君主,李后主原名李煜,李煜是南唐是时期有名的作词家,李后主诗词被后人广为流传。李后主对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对于政治军事却是一塌糊涂,南唐的亡国与李后主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后主原名李煜,是南唐时期的一位作词家。李煜生于

  • 永琪作为乾隆最爱的儿子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五阿哥,永琪,乾隆帝的第五子,生母为珂里叶特氏(又作海氏或海佳氏)【以下称瑜妃】,认识五阿哥,我们是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在【还珠格格】剧中,我们了解的五阿哥是一个重感情讲义气,但又有点小心眼的男孩子,那么史上的五阿哥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五阿哥的真实资料:“和硕荣纯亲王永琪,字筠亭

  •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 太搞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而且是贫下中农,小时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根本无法读书,他的人生第一堂课基本就是苦难和凄惨。网络配图 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朱重八”,整天跟在老牛的屁股后头抢着捡粪蛋,就连如此情形也没坚持几年,没多久,他家那里干旱得连蛤蟆也死了,遭遇了大灾之后,又来了严重的瘟疫,这次他的父、母、兄、姐、

  • 揭项羽的后时刻:自刎而死但尸体被肢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四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了,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听,又派一个叫侯公人去,项羽才答应了。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为啥项羽

  • 二战谜案:希特勒曾秘密向英国媾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二战狂魔希特勒曾秘密向英国提出和解?据档案解密,1942年5月,希特勒的接班人之一,堂堂帝国的第三巨头竟然飞越至苏格兰,并在此同对德国素有好感的汉米尔顿公爵会面,要求和解。这一行为一度让轴心国之间产生嫌隙……1941年5月10日傍晚5点,一架“梅塞施密特-110”高速战斗机从德国境内升空,悄悄

  • 档案解密:苏联为何放弃暗杀希特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斯大林曾经计划暗杀希特勒,但是就在秘密特工将要发动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时,斯大林却紧急叫停。这到底怎么回事?希特勒为何不执行这一“斩首”行动?几年前,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披露了这一真相。网络配图1.本想在莫斯科搞“斩首”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闪电战”,3个集团军群突然袭击苏联。在战争

  • 元宁宗懿璘质班七岁就身亡的背后有什么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元宁宗懿璘质班是元朝的第十个皇帝,但同时他也是元朝最短命的皇帝,他在位的时间极短,有的说他只当了53天皇帝,也有历史记载说他在登基的同月死去。无论他是什么时候死去,总而言之,元宁宗懿璘质班的皇帝之路都是很悲惨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元宁宗接替的皇帝是他的叔叔元文宗。其实元文宗与元宁宗之间可以说是有着杀父之

  • 诸葛亮在"三顾茅庐"前却吃刘备闭门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魏

  • 最奇葩的战争:苻坚为争和尚怒攻襄阳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苻坚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皇帝,有人甚至把他称作五帝之一,可惜的是,他在淝水之战中过于自大,兵败后部将叛乱最终走投无路被逼自杀。这样一位人物,他曾经为争夺人才同晋糊里糊涂地打了一仗。公元379年,在湖北襄樊发生了一场争夺和尚的恶战。前秦以十万大军占领樊城,猛攻襄阳。东晋守军以死力敌,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