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端平入洛指的是什么?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也要坚持是为了什么?

端平入洛指的是什么?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也要坚持是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30 更新时间:2023/12/7 3:32:0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端平入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1233年九月,蒙古大军兵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蒙古军统帅塔察尔率军亲自进攻,却被金军挫败,蒙古军士气大损。无奈之下,塔察尔只能率军将蔡州城团团围困,企图将金哀宗君臣困死于蔡州。

不久,围困蔡州的蒙古军粮草不济,加上蒙古大军主力分散在各地镇压金军残部,在请示蒙古大汗窝阔台后,塔察尔遣使以蒙古帝国的名义向南宋求援,发出了联合灭金的邀请。

此时,金国的覆灭已成定局,南宋方面早已有了出兵北上与蒙古抢夺金国最后资源的想法,但是苦于师出无名,虽然蒙古特使的到来,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过,北宋“海上之盟”的教训历历在目,南宋君臣并没有就蒙古、金国的关系达成一致的意见,宋蒙联盟将会再一次被搁置。就在这个时候,早已卧病在床,把持朝政的权臣史弥远突然拍板决定——联蒙灭金,旋即从京湖制置司抽调大军,由宿将孟宗政之子孟珙携三十万石粮草,统率两万精兵参与蔡州之战。

同年十一月初五,孟珙击败金军大将武仙,率军抵达蔡州,与塔察尔率领的蒙古军一并围困蔡州城。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苦战后,孟珙亲率大军于公元1234年正月初十攻入蔡州城,随即接应蒙古大军入城,宋蒙联军与金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不久,金哀宗见大势已去,便传位金末帝完颜承麟后自缢而死,仅一个时辰后,金末帝完颜承麟战死,金国覆灭。

随着金国的覆灭,宋蒙两国的上空弥漫着战争的阴云……

为了避免两国关系恶化,进而发生战争,南宋方面将权臣史弥远生前制定的作战部署坚决的执行下去——孟珙在抢夺了金哀宗遗体以及象征皇权的印玺、仪仗之后,便率军南撤;蒙古大汗窝阔台也以天气转热、粮草不济为由,命塔察尔所部主力撤回河北(黄河以北,下同),仅仅只是让塔察尔与速不台分别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作为机动部队留守河南(黄河以南,下同)。随着宋蒙两军地先后撤退,河南地区成为了一片几无设防的无人占领区。

刚刚亲政的宋理宗正想一展拳脚,做出一番大事业,便命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将部署于荆襄一线的京湖军推进到了信阳、唐州、邓州一线。

就在此时,作为宋理宗亲政后提拔的亲信,时任淮东制置使、沿江制置副使的赵葵赵范兄弟提出了北伐河南,收复故都的建议。

他们主张“抚定中原、坚守黄河、占据潼关、收复三京”,即以川渝防线、京湖防线以及两淮防线的宋军主力北上河南,重新构筑那条金国赖以抵抗蒙古二十余年的“潼关——黄河防线”。

很多人可能对于这条防线不太了解,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

金国末年,金军于野狐岭之战中惨败,卫绍王完颜永济又因赏罚不明而被权臣胡沙虎杀害,金宣宗即位后,又发动了“贞佑南迁”在这一系列事件之后,金国几无能战之兵。可就是靠着这条“潼关——黄河防线”,金国慢慢在河南站住了脚跟,若非拖雷强行“借道”南宋,进攻金国后方,使得金国疲于奔命,蒙古与金国的战事或许还能继续僵持下去。

宋理宗于十九岁登基,却在二十九岁才得以亲政,这期间的十年都生活在史弥远的阴影之下,天下只知“史相”,而不知“理宗”,这样的帝王生活早已刺痛了宋理宗。在亲政之后,宋理宗急于做出成绩,想要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便有了那场“端平入洛”的发生。

宋理宗在战前曾询问满朝文武大臣意见,参知政事乔行简以“今边面辽阔,出师非止一途,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斗者几人?智而善谋者几人?陛下之兵,能战者几万?分道而趣京、洛者几万?留屯而守淮、襄者几万?”六问宋理宗,名士真德秀则是不屑地说道:“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庶之效未期,根本之弊立见。”

坐镇川渝防线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坐镇京湖防线的京湖制置使史弥远更是一度提出宁可抗旨,也绝不出兵,徒增伤亡。就连赵葵、赵范兄弟麾下的两淮军,也对于这场军事行动不抱有任何希望。

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宋理宗仍旧下旨北伐中原,命赵葵率六万两淮军主力北上河南,收复“三京”,距关守河。

接到命令后的赵葵也傻了眼,他最初制定的计划是至少要出动十五万大军,还必须是川渝、京湖、两淮三道防线上面的百战雄师,由荆襄地区出兵,这样才能确保这场军事行动万无一失,而不是仅仅出动两淮军,更不是从两淮地区出兵,劳师远征!

结果,因两淮军战线过长,导致了粮草不济,而后赵葵又轻敌冒进,以至于两淮军精锐在洛阳损失殆尽,赵葵连忙率军南撤。在南撤途中,赵葵又举措失当,导致后军溃散,全军粮草辎重全部留在了河南,史称“端平入洛”。

次年,蒙古以此为借口,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为何没引起哗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喜欢汉朝历史的人,一定都听说过霍去病和卫青的大名,这两人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将,也是北方匈奴人的噩梦。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的为人与卫青完全是相反的。卫青体恤士兵,待人谦虚有礼,而霍去病则完全不体恤士兵,为人十分傲慢。霍去病

  • 耶律德光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大辽的?他又为何会在短短几个月后败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辽契丹,耶律倍和耶律德光,耶律大石的父亲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耶律德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947年2月24日,契丹族首领耶律德光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下诏令,改国号“大契丹国”为“大辽”,年号大同。这是契丹从上一代耶律阿保机治下的部落联盟,摇身一变成了建制型国家的重要信号。早在一个月前,耶律德光以武力征服汴梁城,

  • 次子杨广取代哥哥当上太子,最终逼宫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广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杨广后面的皇帝,杨广是个怎样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纵观历史大局,隋朝二世而亡,其悲惨程度不亚于秦朝。隋炀帝杨广在即位之前,享尽天下美名,在即位后,却残暴百姓滥杀大臣,他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杨广本是次子,又只是一个王爷,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哥哥杨勇才是未来的一国之

  • 萧宝卷有多荒诞残暴?为什么说他的垮台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帝国主义拄着拐棍逃跑了,刘义隆,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宝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永泰元年(498年)七月。已经半个多月没下雨了,持续的高温令人难以忍受。蓦地,几声云板响过。皇宫里传来一片哭声,卧病近一个月的齐明帝晏驾了太子萧宝卷继位,史称东昏侯。萧宝卷本是齐明帝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次子本没

  • 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明朝时期的云南王是谁,明朝云南王

    你们知道明太祖时代为何三次派遣亲王出镇云南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三十万南征大军在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和西平侯沐英的统率之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十二月,云南元军主力在曲靖白石江被明军击溃,主帅达里麻被俘。消息传回昆明,蒙元在云南的最高统治者梁王把匝剌瓦

  • 萧宝卷即位后,为什么会杀了先帝所赐的辅佐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宝卷后面的皇帝,以光先帝遗德的以什么意思,萧衍和萧宝卷关系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宝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萧宝卷(483年-501年),字智藏,齐明帝萧鸾次子,他即位后便废杀了六位先帝所赐辅政大臣,一个嗜血年代也由此拉开了帷幕。六贵”中最后被杀的是徐孝嗣,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尚书左仆射沈文季。徐孝嗣在齐明帝夺取帝位时立有大功,所以齐明

  • 成语“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典故?与雍姬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常用成语500个,常用成语4000个,有深度有品味的成语

    人尽可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尽可夫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意思是形容生活不检点的女子。但是人尽可夫最开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它的原意是丈夫的候选人有很多,但父亲仅有一位,我们假如了解“人尽可夫”的历史典故,便能理解是什么含义了。《左传·桓公十五年》:春秋时,郑大夫

  • 李训是如何看待宦官的?他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训小妾,李过比李自成大,宦官小说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训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宦官当道是唐朝封建专政的畸形产物,可是越是昏庸的时期,越有人能审时度势,在黑暗的政治中运筹帷幄,冲出重围,成为时代的赢家。李训既得出入禁中,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便进而争取获得唐文宗的信任。封建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是最孤

  • 在塑造关羽是一个儒将时,他为何读的是《春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被杀是几岁,关羽读左传还是春秋,关羽读的春秋是哪本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在关羽的诸多人物造型中,艺术大师们在向大家描述他儒将风范人物造型的过程中,大多数都

  • 历史上八王之乱,其实与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炎导致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西晋时期八王之乱不包括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八王之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但凡接触过历史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八王之乱”,毕竟这是一场改变中国古代发展进程的事件。按照学术界的说法,这是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大道理都懂,但我们普遍有这样的感觉:要想把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并不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