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胆识过人的乐进为何被评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胆识过人的乐进为何被评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12 更新时间:2024/1/17 12:31:21

乐进,生于东汉末年,本为卫国人,因天生胆识过人,英勇无比而被曹操赏识,曹操将其招归于魏国,从此乐进便一心追随于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凭借着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由小小的下吏,逐渐积累军功,直至升迁为魏国的右将军,个中艰辛不为常人道。在乐进逝世后,被后人评价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从这点来看,乐进的确是立有罕世之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乐进,天生容貌较丑,个子也十分矮小,按理说力气应该不大,但此人胆量非凡,并且能刻苦操练,用后天之努力来弥补先天之缺憾。乐进的武力值应该是较高的,从官渡之战中便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力弱兵将稀少,袁绍力强兵力众多,这是一场不公平之战,但最后结局却是曹操胜利,这其中是离不开曹操下属众将的功劳的,乐进在其中便立下了不世之功。袁绍大举来袭,曹操不能力敌,只能通过派兵调兵,避重就轻与袁绍周旋。受命于曹操,乐进率兵艰难渡河,从后方攻击袁绍军队,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其后再次斩杀袁绍大将严敬。

曹操的另外一名武将张辽对乐进的评价极高,认为在众武将中,乐进武力值超高,并且军纪严明,富有一定的智谋。每每大军对战时,乐进为了鼓舞士兵的斗志,每次进攻必定第一个冲上前线,身先士卒,带领众人杀敌,在这样的主帅带领下,曹军怎能不发展壮大,魏国又如何能不强大呢!

乐进怎么读

乐进怎么读,这个名字的读音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字乐是一个多音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乐是一个多音字,它有四个发音,分别为le(四声)、yue(四声)、yao(四声)和lao(四声)。那这四个发音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第一个,当乐念成le(四声)的时候,它主要是用来表达人物的心情的,代表了快乐的意思,抑或者是表达自己对于一件事物感兴趣,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如乐此不疲这个成语便是这个意思。当然它还有第三种意思,便是笑的意思。

第二个,当乐念成yue(四声)的时候,主要是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代表声音的意思,比如说是音乐;第二个意思就是单纯的代表中国姓氏中的一个,就比如说是乐进,在这里就是单纯的乐姓。

第三个,当乐念成yao(四声)的时候,便是比较少见的了,意思只有一个便是喜爱一个东西,欣赏一件事物。组词便有智者乐水。

第四个,当乐念成lao(四声)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地名存在了,不做其他的意思。主要就是指河北省乐亭以山东省乐陵。

第三个和第四个发音都算是比较少见的乐,一般乐都是作为前两个发音或存在,或组词。用的最多的第一个发音了,代表了快乐蓬勃向上的心态。

最后,额外带上一句,乐进的个人资料,三国时期人,为曹操的下属大将,为人十分善战。

乐进怎么死的

乐进,作为魏国的五良将之一,他的死因却交代的含糊不清,很多人并不清楚乐进到底死于何因,今天就分别从正史和野史两个方面来谈谈乐进的死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正史,《史记》中关于乐进的最后记载只到公元218年,乐进因为军功累累,被曹操破格提升为魏国的右将军,给予了尊贵的身份,但晋升后不久乐进变离开人世,对于乐进究竟活到了多少岁,最后的死因却是毫无交代的,为何正史中记载如此草草呢。推测原因不外乎两种,其一,三国中的英雄能人实在多如过江之鲫,作为正史没有一一铺开详细描述实乃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乐进也算不上扭转局势,转移乾坤之才。其二,三国中的武将们死因不外乎两种,一则病死,一则死于战争,既然正史中并没有关于乐进死于何场战争的描述,应该就像当时默认为乐进是死于疾病的,至于是旧疾还是新病,这里便不得而知了。

然后再野史《三国演义》中,为了烘托英雄的战死的悲壮形象,便于更好的进行人物描写,便将乐进的死因归咎于战争了,当时魏国为了不断的拓展疆土,便派出乐进作为大将出征吴国,吴国这边也遣派出甘宁作为将军迎战乐进。两军对垒,非死即伤,乐进与甘宁大战之后,乐进不慎中了甘宁的一箭,此箭伤的位置是在太不好,并不是在身体上的某处,而是直接射在了乐进的脑袋上,可谓是一剑毙命,任凭大罗神仙也无法救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国将领朱然死后孙权为他穿素服痛哭流涕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然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无数,为吴国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孙权的信任和倚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朱然的简介吧。朱然生于182年,卒于249年,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朱然在少年读书之时,就已经与孙权相交,并且私交甚笃。其后,朱然跟随在孙权的身边,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图

  • 揭秘无权势的刘备最后为何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没落的汉室王孙刘刘备,毫无权势可言。那么,刘备是怎么成功的呢?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一个高大上的招牌,那就是四个字“汉室宗亲”。刘备的自身条件并不好,《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出场给了一大段文字,我们挑些重要的,掰着指头说几条。网络配图“不甚好读书”,说明刘备厌学,至少是一个学习不认真的差生;“玄德幼孤

  • 拿破仑时期著名的将领莫罗将军对皇帝有何威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莫罗将军是法国拿破仑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一生都追求法国共和,但是到了最后没能如愿。图片来源于网络莫罗将军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叫布列塔尼半岛的海滨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律师,莫罗从小就喜欢军事方面的事,一心想等到长大了去当兵。可是他的父亲不希望他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他希望莫罗继承他的工作当一个律师,

  • 打败了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英国陆军元帅的身份,但是作为英国首相,他的一生经历非常多,这从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简介就可以看出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威灵顿公爵本名阿瑟·韦尔斯利,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但是,他小时候却不被其母亲看好,母亲让他去学习做一名律师,结

  • 满清将领宋景诗脱离清政府起义失败后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对宋景诗简介前,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下晚清时期的名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可谓是晚清政府最倚重的满清将领,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等对内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太平天国北伐时,李开芳、林凤祥就是败于僧格林沁的手下。而宋景诗,则是配合捻军将领张宗禹击毙僧格林沁的农民军事起义领导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 历史上因"头不够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史称“靖难之役”)。这段历史人人皆知,不再赘述。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与朱允炆仓促削藩有关。但是史书上还给出了另一个理由:朱允炆的头长得不够圆。网络配图话说朱元璋一生多子,多达24个之多。他建立明朝后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其他

  • 魏忠贤曾敬献佩“迷魂香”美女 引诱并控制崇祯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就在崇祯登基之后的几天中,魏忠贤就送上了四个绝色的、稚嫩的美女给崇祯享用。崇祯本来不想接受,但恐怕引起魏忠贤的疑心,就欣然接受了。这四个女子进宫后,崇祯叫人脱光她们的衣服,搜遍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只见她们每人的裙带顶端里都佩有一颗米粒大小的香丸。这种香丸号称“迷魂香”,异香扑鼻。

  • 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子嗣 他就爱收养义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个皇帝非常的难以形容,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不管怎样,咱们正德皇帝爱玩、会玩却是真的。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后世成为正德帝或明武宗

  • 探秘朱元璋时期鲜为人知的“盖房运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洪武年间的一天,京城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几天后的早朝上,明太祖朱元璋铁青着脸对着一干文武官员吼了起来。原来,突降大雪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微服私访,在京城内转了大半天,是越看心越沉。京城应天府本属江南,气候温暖,可突然间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降临,冻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朱元璋忍着怒气,等官员们向自己

  • 朱元璋曾欲定凤阳为都城 为何遭到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看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神道石刻会有一个疑问,按理说只有帝王和王公大臣才享有的神道应该更为精美并且象征权贵。但是朱元璋的不但谈不上精美,甚至还显得有些粗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皇陵的营造和朱元璋想定凤阳为都城有关系。看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神道石刻会有一个疑问,按理说只有帝王和王公大臣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