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到底做了什么 房玄龄为何对他如此忠诚

李世民到底做了什么 房玄龄为何对他如此忠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1/25 9:09:4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房玄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一统天下时曾出现的“贞观之治”,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妙手用相。流传千古的“房谋杜断”,不但显现出李世民善于用人之长,还体现了他补贤之短的高超艺术。

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唐太宗的智囊人物。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每“与玄龄谋事,必日“非 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可见,房玄龄虽有韬略,但动起真格的,却往往优柔寡断,下不了手;而杜如晦敢于做主,办起事来,干脆利索,可惜高招不多。史书上还载有这么两件事:有一次,唐太宗想任命李纬为吏部尚书,为此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认为,如果同意唐太宗意见,可惜李纬才疏志短,力不胜任;若不同意,则会使太宗过于难堪,而且,根据当时情况,也不便明说。于是他对太宗所答非所问,一个劲地夸奖李纬的胡须如何有特色。太宗见他“顾左右而言他”,也便明白了他的意思,没再让李纬去吏部。

另一次是,唐太宗与大臣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并表示:隋炀帝护短拒谏,罪责难逃,而其内史侍郎虞世基,曾给炀帝出过很好的主意,但炀帝概不采纳,此后他便再不进谏。所以,虞世基并无大错。当时不少大臣都附和太宗,而杜如晦却异乎寻常。他认为:如有坦率说出皇帝过错的大臣,即使皇帝昏庸无道,也不至于失去天下。而虞世基位居宰辅高位,却不据理力谏,其罪该杀。太宗对此,不但不生气,还接受了杜如晦的观点,并专门设置了对诤臣的奖励办法。

早在李渊为皇帝时,太子李建成对功勋卓著的李世民颇多猜忌,认为李世民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就与其四弟李元吉联手陷害李世民。一天夜里,李建成将李世民约到自己的东宫,并诱使他喝了毒酒。李世民口吐鲜血,腹痛难忍,差点命丧黄泉。此后,房玄龄对李世民说:现在东官已图穷匕现,宜仿“周公管叔以安国家”之计,除去李建成等。李世民认为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怕召致天下诽议,不敢贸然行事,便找来杜如晦商议。杜如晦完全赞同房玄龄之计,并表示事不宜迟,迟则生变,迫在眉睫,宜立即行动。恰在此时,率更丞王畦来到秦府,向李世民密报了李建成又设计害他的事。他于是下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又迫使其父皇李渊让位,自己登基作了皇帝。

唐太宗即位后,任命房玄龄、杜如晦为左右丞相。二人勤勤恳恳,同心协力,先后完善了政府机构,健全了致仕制度,制订了各项典章,配合得非常默契。杜如晦死后,唐太宗不止一次地哭泣。有时得到美味的瓜,还特意切下一半摆到他的灵座前。当房玄龄病重时,唐太宗也多次到他府上去看望,房玄龄死后,又曾伤心得-连几天吃不下饭。众人见此,都深为唐太宗的真情实意所感动。

秦朝名宰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贤达本人,对自己的缺陷总是千方百计去弥补;而古代名家,也为补贤之缺费尽了心力。

参考文献:

《用人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房玄龄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难怪房玄龄会成为贞观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房玄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让唐太宗李世民流芳千古,他在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功勋显赫的文武大将比比皆是。为了杜绝功臣滋生居功自傲的习气,李世民则很有一套掌控大臣的帝王之术,那就是:“恩威并施,刚柔相济”。但实际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取得

  • 唐朝公主当中 最惨的人为何会是东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东阳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唐朝开国时期,唐太宗有着众多的公主,但是其中一名公主却一直不受重视,并且在武则天上位期间,更是被流放到边界等地,最后郁郁而终。说实话,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们,都是公主,但是差别太大了,有着公主的身份,却过着连官员家眷都不如

  • 孙策有哪些优势?孙策的死对于三国的局势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孙策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塞上曲送元美》中写道“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来,所以就有人想,如果时光倒流多好,就像不少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人认为:如果孙策不死,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就会不一样。因此,也有人十分奇怪,孙策的能力有多强呢?一、孙策的

  • 中国历史第一位女将军:商朝妇好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商王有六十多个妻子,她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是统领六宫、母仪天下的王后;她不贪恋华美的女装,却独爱威风八面的武装,是令敌军闻风丧胆、受百姓尊敬爱戴的将军王后。妇好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翻开史册,关于记载领兵征伐、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实在不少,商朝后期的妇好则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由于历史因

  • 正史轶闻:清太祖努尔哈赤历史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太祖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一五五九年),在位时间是(1616-1626年),是明朝末年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在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一六年),建立国家,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从此,他就公开与明朝为敌了。网络配图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儿,

  • 正史轶闻:崇祯皇帝死要面子断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崇祯皇帝死要面子断送江山,崇祯十五年,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大夏倾覆之际,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可是事情发展的结果却并未让明王朝的命运得以改写,这个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就这样断送了唯一一次可以翻身的机会,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和江山。网络配图话说皇太极与崇祯皇帝议和之事

  • 永乐大帝“活剐”三千宫女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先

  • 空城计中诸葛亮吓走司马懿所弹的曲子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

  • 一个传奇与悲剧色彩并存的帝王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王苻坚的遗憾,不仅仅是淝水之战的落败,更多的,则是来自他内心的纠结。他万万没有想到,对他顶礼膜拜的臣子,他真诚善待的朋友,会纷纷离他而去,打起反秦的旗帜。昔日如手足般的兄弟,却成了两军对垒的另一方。这般结局,是苻坚始料不及、也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而英雄一世的苻坚,最终被他最为宠信的部将姚苌杀

  • 李自成崇祯互断龙脉 为何说多尔衮捡了个大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前一阵,笔者在网络读到一篇文章,说《李自成与崇祯互断龙脉便宜了多尔衮》,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觉得很有探讨一下之必要。透过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李自成确实在1644年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祯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农民起义军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败亡,李自成也死于非命。因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