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元帝一生嗜书如命,为什么会发动大规模的焚书运动?

梁元帝一生嗜书如命,为什么会发动大规模的焚书运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4/2/3 3:16:39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梁元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焚书运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都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种种证据都证明,秦始皇此举只是后人对他的曲解。事实上,中国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焚书运动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这场浩劫中,十四万册藏书毁于一旦。而最令人不解的是,这场焚书的发起者竟然是一生嗜书如命,才华横溢的梁元帝,那他为什么要做如此匪夷所思之事呢?

历代皇帝中的大文学家

梁元帝萧绎出生于公元508年,作为皇子,萧绎本能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然后安稳的坐上皇位。但所谓命运弄人,年幼的萧绎在宫中生了一场大病,从此,他的一只眼睛被夺去了光明。

这下,萧绎失去的可不仅仅是一只眼睛,他的位继承权也永远地失去了。毕竟,古代继承皇位者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身体健全。

可这样的挫折还不足以让萧绎自暴自弃。《资治通鉴》中就曾经记载,萧绎自小热爱读书学习,尤其执迷于文学,常常彻夜研读典籍,堪称是一位大文学家。《孝德传》、《老子讲疏》、《忠臣传》等等著作都出自他手,说是一名高产作家一点都不夸张。

更厉害的是,他所作的《金楼子》一书甚至被收录进了诸子百家经典集当中。能够与诸子百家齐名的皇帝,历史上也就仅此一位了。

梁元帝的双面性格

如此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为什么还会将自己所有的书全部付之一炬呢?说到底,他的冲动行为还是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关。

梁武帝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他饱读圣书,崇尚道德,但却亲自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兄长,毫无伦理可言。他知书达理,明辨是非,但却异常虚伪,在国家危亡之时还卖弄自己的文人风范。他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可尽是为国家出“昏招”,单纯轻信敌人谎言,最终落了个亡国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当时,侯景将萧绎的父亲梁武帝困在南京,而梁元帝当时手握重兵却坚持按兵不动,目的就是要等老爸去世后一举夺权。等到梁武帝真的一命呜呼后,梁元帝竟然进城对自己的亲人进行了大屠杀,自己的儿子和兄弟都不放过,甚至将自己的亲侄子活活饿死,其心歹毒由此可见一斑。

别看他对待自己人如此残忍,他对待敌人可谓是相当有文人风度。在梁元帝登上皇位后,本国最大的敌人原本就是西魏,可他偏偏认为西魏才是他的盟友,而国家真正的威胁就藏在自己身边。为此,他和敌人没少进行合作,可能在他眼里,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海纳百川,胸襟开阔”吧。

荒唐的焚书行动

梁元帝做过最荒唐的一个举动,就是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江陵。南京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而江陵呢?北边几乎无人可守,若是敌军降临,定是打他个片甲不留。

梁元帝的愚昧让西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们借梁元帝的信任,假装与梁朝交好,实际上却已经做好了推翻他们的准备。其实西魏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早就引起了梁朝人的注意,只是梁元帝坚信自己的“盟友”不会骗人。就这样,西魏的军队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逼近了襄阳边境,很快就要攻陷江陵了。

没想到,此时的梁元帝不但不觉得大难临头,反而拿出了《老子》那一套“玄学”功夫,给文武百官讲了起来,底下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办法,救兵来不了,防守跟不上,整个国家都只能乖乖束手就擒,梁元帝也被西魏的将领抓为俘虏。

而就在此时,梁元帝做出了一个令敌人都相当惊骇的决定,他要用一把火将皇宫所有的四十万藏书全部烧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梁武帝如是说:

“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意思是,就算读了这么多书,也没能救国于水火之中,读书又有什么用呢?看来,梁元帝至死都没意识到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反而让一堆无辜的文学著作与他一同陪葬,实在是荒唐至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的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郭皇后却为何一直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后历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孙之礼,福寿隆贵。”指的是唐朝的郭太后,她历经七朝,做了五朝的太后,是唐朝最尊贵的人。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郭氏一直不倒,稳居后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氏,她能够在动荡的朝堂更迭之中,一直笑看唐朝的风云,始终保持自己的体面,

  • 关羽张飞多次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犯错为何会被诸葛亮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马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张飞多次违抗军令,诸葛亮不敢处理,为何马谡犯一次就斩首?先不说张飞,仅关羽放走曹操的罪过绝对大过马谡失街亭几佰倍,刘备当时占着荆襄九郡,荆州这地方是民富粮足,刘备占了荆州,假如杀了曹操,再图西蜀,就成了大半了。可惜,诸葛亮没有想到

  • 张飞被杀的时候 身边为什么连一个亲信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飞亲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亲信吧!在古代的时候君主和大将身边都有那么几个能相信的人,有很多都是一起经历生死的兄弟、朋友,而且不会反叛的人,统一的名字就叫做亲信,不过张飞的亲信是他的十八骑燕将,或许有人没听过,仔细说一下,这十八个人都是和张飞是好朋

  • 鳌拜上面还有三大辅臣,为何他后来能变的独善专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鳌拜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像多尔衮那样独善朝政,亲自为年幼的康熙帝立下了四大辅臣。可是等到康熙帝时期,排在四大辅臣之尾的鳌拜却成了独断朝纲,擅自专权,按理说鳌拜只

  • 朱元璋是如何处理开国功臣的?能杯酒释兵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如何处理开国功臣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在开国之初,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置开国功臣集团?各开国皇帝所使用的手段各有不同。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就选择了较为柔和的方式,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让开国功臣们交出了手中的权力,赵

  • 唐太宗李世民一世英名,为何还是陷入了希翼长生俗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在我国历史中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其文治武功,固不待言,尤其是有超人的天才,而且又能好学好问,真可以说是天纵之圣。从《问对》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位天才皇帝的智慧和风度。在战略思想中,他的地位远超过拿破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五九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大唐

  • 商纣王的名声为什么那么差?他是如何导致国家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纣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商纣王,大家能想到的一定是《封神榜》当中那个沉迷妲己美色,视人命于草芥,无恶不作的大暴君。但历史中真实的商纣王果真如此吗?其实,真实的他与书中的描写截然相反。纣王在位期间,曾经大力扩张版图,拓土渤海,征服东夷,希望能够统一古

  • 崇祯帝登基时,明朝是怎样的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亡国之君”我们总能想到昏庸无能、残暴不仁,兢兢业业这样的词语仿佛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亡国之君”的身上。但是明朝末期的崇祯帝却是历史上的一个例外,他的兢兢业业在整个历代帝王中都能排上名,但不幸的是如此勤勉的崇祯帝仍然落了个国破

  • 高润:北齐美男子王爷,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前几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写了高欢的儿子们,他的十五子基本没有几个善终的,不是被杀就是被害,总之在北齐当皇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皇子依旧是高欢的儿子,但他不同于前十几位兄长,他没有被杀没有被害,而是生病自然去世的,在那时也算是善终了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高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

  • 薄姬从一位私生女到成为皇太后,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薄姬薄姬从一位私生女到成为皇太后,是如何做到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刘邦的后宫嫔妃,能够名留史册的很少,我们想到的其实就有三个,皇后吕雉,宠妃戚夫人,还有笑到最后,成为皇太后的薄姬。说到薄姬,这是一位隐忍平和的女子。薄姬这一生,其实是十分坎坷的。她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