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被顺治掘墓鞭尸后 他的养子和女儿又是什么下场

多尔衮被顺治掘墓鞭尸后 他的养子和女儿又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4/1/24 23:26:34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多尔衮孩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严格来讲多尔衮是有两个孩子,分别是独生女东莪格格与养子多尔博。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把他掘墓鞭尸,他的女儿与养子都受到不同牵连。

(睿亲王多尔衮)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在古北口外狩猎的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行猎时坠马跌伤而薨逝,年仅三十九岁。消息传至京师,顺治帝哀痛不已,亲率王公大臣缟服于东直门外五公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安葬。多尔衮生前总揽大清朝政,率领清军入关,破大顺军灭南明,完成了统一天下,功高盖世,威权赫赫,身后又被追尊皇帝,祔享太庙,达到了其他宗室王爷遥不可及的身前身后功名。

但很快的,由于多尔衮身前党同伐异,对政敌残酷镇压,这些人在多尔衮在世善能隐忍不发以求自保,可如今多尔衮已经入土为安,于是这些政敌便纷纷站出来揭发他的大逆不道之罪,一时之间,满朝一片声讨多尔衮之声。很快的,顺治帝便下旨,宣布多尔衮十四条大罪,追夺其一切封典,将才死去才两个月的多尔衮毁墓掘尸。对多尔衮的死后清算,完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豫亲王多铎,其第五子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为子)

根据史料记载,多尔衮至少有七位福晋(妻子)和四位妾室,后金时期满洲贵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多尔衮有这么多妻妾,后代却极其凋零,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东莪格格,据传母亲是李朝宗室李世绪之女。另外,多尔衮无嗣子,便过继亲弟弟豫亲王第五子多尔博为养子,并在多尔衮死后承袭睿亲王爵位。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帝的清算,他的一子一女也都受到牵连。

首先是多尔博,在多尔衮死后被勒令归宗多铎子嗣,与东莪格格一起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顺治十四年(1657年)多尔博受封多罗贝勒,康熙十一年(1672年)年仅三十岁的多尔博溘逝。直到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沉冤一百多年的多尔衮终于得到平反,多尔衮被恢复为睿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并再一次把多尔博入嗣为多尔衮之子,命其子孙淳颖承袭睿亲王爵。

(幼年东莪格格画像)

再说说东莪格格,他是多尔衮独生女,本应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却不料在多尔衮清算被毁墓掘尸后,受到很深得牵连。顺治帝下旨将多尔衮之女东莪和养子多尔博交由信郡王多尼(豫亲王多铎第二子)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格格唯一记载,而之后的事,则从未见于清朝史料中,这样一位出身尊贵,父亲又是权倾天下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格格,竟然就此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这确实让人感到蹊跷和不解。

既然正史不见记载,那民间传说就比较多了,有的说东莪格格不堪欺辱与歧视而流落民间,最后与一个汉族读书人相爱,两人读书生子恩爱幸福。还有的说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其实就是东莪格格。其实这两种民间传说都完全没有依据,东莪在信郡王府遭到严密看管,怎么可能有机会逃出王府,而顺治帝与东莪是有很亲血缘的兄妹关系,又怎么可能纳自己的妹妹为妃呢?那么东莪格格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呢?

可以肯定的是,顺治皇帝在清算多尔衮这件事上,还是留有余地的。虽然多尔衮因罪被逐出宗室,但祸不及子女,从东莪与多尔博被交给信郡王看管抚养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并没有被贬为平民,依然还是宗室身份。既然是宗室,那东莪的婚姻就和当时所有宗室子女一样需要有皇帝做主。比起其他宗室子女,东莪的身份要特殊很多,多尔衮虽然死后遭到残酷清算,但是即便东莪免于惩罚,该如何妥善安排她,也是摆在顺治帝面前的一个难题。

(顺治皇帝生母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

清朝初期,满蒙关系非常紧密,也因此满蒙联姻也比较普遍,多尔衮七位福晋中,就有五位蒙古女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后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世祖顺治皇帝四任皇后,有两位都来自蒙古科尔沁部,七位正妃中有四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可见清初满蒙上层贵族联姻是比较普遍的。

既然有蒙古贵族女子嫁到清朝皇室,那么必然也存在清朝宗室女子嫁到蒙古的例子。东莪因父获罪,虽罪不及自己,但留在京城必然身份尴尬,因此极有可能被以宗室之女身份下嫁到蒙古。

根据史料记载,从顺治七年(1650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下嫁蒙古的清朝皇家女子中有四位身份不明,意思是说在这几年下嫁到蒙古的清朝宗室女子中,有四个人没留下名字,不知父母是谁。这其中,前两个是在顺治七年八月之前嫁到蒙古敖汉部,封号均为郡主。而多尔衮在当年的十二月死于古北口,当时东莪格格也才十二岁,以多尔衮的地位权势,绝无可能将自己唯一的亲骨肉远嫁蒙古,因此,这两个可以排除。

剩下的两个,一个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左右下嫁蒙古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是以多罗格格(郡君)身份出嫁。另一个,则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左右下嫁顺治帝孝惠章皇后之弟台吉鄂齐尔,但未见封号,仅称格格。也就是说,这两个远嫁蒙古的宗室女子,很有可能其中一个就是东莪格格。

(东莪格格极有可能嫁给了蒙古贵族)

东莪格格出生于1638年,顺治十三年(1656年)时是18岁,两年后20岁,在清朝,这个年龄段出嫁已经算偏晚了。从时间上看,似乎后两位身份不明的格格都有可能是东莪。清朝宗室子女出嫁,大都有封号。多尔衮生前爵授睿亲王,因此东莪按理必然是郡主,但多尔衮获罪削爵后,东莪的郡主封号估计也被削除了。

其次,东莪并非多尔衮嫡福晋所生,是庶出,即便是出嫁蒙古,清朝照理予以加封,也要在嫡庶区别上连降两级,鉴于东莪庶出之女的身份,她在多尔衮生前的封号也只可能是郡君而非郡主,即便清朝照例在东莪出嫁前给予封号,也只可能是郡君或县主,而绝无可能是郡主。如此看来,顺治十三年(1656年)出嫁的那位多罗格格就极有可能是东莪了。

最后要说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出嫁的那位格格,就与东莪很难扯上关系了。因为顺治帝在清算多尔衮的时候,如果要废黜东莪的身份,将他逐出宗室,就不可能再把她放在信郡王府看管,历史上的顺治帝也未见的是那般绝情冷酷,要不然也不会痴恋董鄂妃一人,顺治帝还是有人情味的,多尔衮被毁墓掘尸时东莪才12岁,还处于懵懂年纪,在父母俱亡的情况下,东莪无疑让顺治帝动了恻隐之心。待到她将出嫁蒙古时,保留了她的郡君身份。

东莪格格远嫁蒙古,离开京师这一伤心之地,也算的上是一个好归宿吧。由于史料对她的记载非常匮乏,以上所论也只能说是一种推测,亦是对民间关于东莪格格各种离奇传说的反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究竟求了李世民什么事情?最后为何却没有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一生中最爱的女性,也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古代女子一般没有机会读书,也不需要读书。可是长孙皇后却始终保持着从书中获取知识的习气,并经常和李世民探讨朝廷大事。李世民当皇帝时公布的许多制度,里面都有长孙皇后的心血。李世民很听长孙皇后的话,不单纯是因为宠爱她,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信任她的远见。下

  • 孝庄和董鄂妃的关系如何 两人的婆媳关系真的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庄和董鄂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古以来,“爱情”都是古代文人不惜笔墨加以重书的素材,周代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代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唐代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等,可谓数不胜数。演员霍思燕饰演的董鄂妃有一

  • 云台28将有8位出自这3人门下,这三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东汉建立,除了刘秀自己的运气,和雄才大略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刘秀手底下有一批能征善战的良将,这些功臣被统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但是除了这二十八位名列云台的功臣之外,在刘秀建功之初,其实还有三位的功劳比较巨大。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这三位因为没有亲自跟随刘秀征战天下

  • 雍正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改革为什么会受到抵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改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之后,老四胤禛登基为帝了,不过关于他的接班是充满了异议,关于这方面的故事也很多。然而就算雍正登基后,其实反对者还是居多的,政敌遍布朝堂,相当多的皇族以及其他官员只是表面上认可,实际上还是暗中抵制。看过雍正王朝的都知道,以老八为首的

  •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如何 刘备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军事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成神一样的人物。鲁迅曾说:“多智而近妖!”在世人眼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被视为神一样的存在。很遗憾,这不是真实的历史。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诸葛亮:“可

  • 揭秘明朝中后期最强的骑兵,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网上都在吹嘘明末时期的关宁铁骑如何的强大,如何的了不得,其实在小编看来这都是毫无根据,关宁铁骑再厉害,也只不过是野战抗衡女真骑兵罢了。并且关宁铁骑在对女真战争中一直都是弱势,取得的战果根本不值得一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并且明末的财政,有一部分是被关宁铁骑拖垮,当时的明朝财

  •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 赵匡胤迁都为何始终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匡胤迁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给他来了个黄袍加身,就这样赵匡胤建立了大宋,取代了后周。后周是五代中原最后一个王朝,是由郭威建立的,当时定都在开封。所以赵匡胤取代后周后,鉴于当时的形势,同样把都城定在了开封。此后,北宋开始了

  • 秦始皇得到天下靠这3人,那么他们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开创者,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皇帝的名词缔造者,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一位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虽然秦始皇能够第一次统一天下,跟秦国的历代国君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总的来讲还是秦始皇的魄力使然。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能够利用父祖辈留下的强

  • 魏忠贤权势滔天又有帮手 魏忠贤为什么不敢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太监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魏忠贤大家肯定是骂声一片,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人,诚然他与“东林党”的较量,确实是手段狠辣,但是要懂得,政治与权利的博弈,从来就没有什么光明正大之说。魏忠贤在朱由校时代,可以说是权势滔天,而他后面还有客氏这个有力的帮手,按理说

  • 魏忠贤死后崇祯继续信任太监 崇祯为何没有压制住东林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崇祯和东林党,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末的政坛相当热闹,皇帝退居幕后,前台的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此消彼长,一方唱罢一方登场,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天启年间,有个太监叫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他是个坏人,但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