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尚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

和尚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4/1/18 23:28:2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杀和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朱元璋痛恨和尚,并且杀了无数和尚。据野史记载,明朝建立初期,有不少人跑去做和尚,朱元璋十分痛恨他们,所以就要他们的命。他派人抓来和尚,挖出一个个土坑,每个坑里,站着一个和尚,再用土将坑填满,只留脑袋露在外面,每排十五人。朱元璋并非要把他们活埋,而是叫来刽子手,让他拿着一柄巨斧,从最右边或者最左边开始,一路削过去。每挥一斧,便有一颗光头飞起。这可比秋后问斩壮观得多。朱元璋还御赐了个名字“铲头会”,一个“会”字,把血无情的杀人游戏,整得似乎是合情合理。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大搞字狱,凡是和“和尚”、“僧”、“光”、“秃”等字相关的或谐音的字在当时成了禁字。稍微嘴欠可能小命就不保了。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到底有多痛恨和尚,许多人都认为是朱元璋不想让人们知道他当过和尚,为了掩饰他自卑的心理,用强权压制的方法来维护皇帝的尊严。可事实是这样吗,如果当和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为什么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还四次丢下皇位出家当和尚,人家怎么不觉得羞耻呢?朱元璋对和尚的痛恨,还得从他的童年经历说起。

1344年,这注定是元朝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黄河决堤泛滥,山东河南几十万老百姓遭殃沦为难民,大涝之后必有大旱,大旱之后必有蝗灾瘟疫,果不其然,淮河沿岸遭遇旱灾瘟疫,一时间各地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虽然皇帝下诏赈灾,但大家都明白,赈款经过各级官员层层剥削,到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就只剩谷壳了。于是黄天之下,所到之处尽是千里饿殍图。此时的朱元璋还叫朱重八,他的父母兄弟相继饿死,最后只剩下他和哥哥朱重二,为了活命,朱重八只能去附近的皇觉寺当和尚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亲人生死离别的噩梦还没结束,另一个噩梦又开始了。在寺里,他发现这些和尚不念经,不拜佛,不打坐,甚至有自己的田地,还能结婚生子。这些好吃懒做的和尚见到朱元璋来了,自然所有的脏活累活粗活全都扔给他,朱元璋哪是来当和尚的,清洁工,添油工,保管员,寺里上上下下的活他都快包了。然而即使这样,他还要成为那些和尚的出气筒,挨打挨骂那是常有的事。更过分的是,在灾情变得严重后,寺里也没什么吃的了,所有和尚都不得不去化缘,但那些和尚为了防止朱元璋抢他们饭吃,将他赶去很穷的地方化缘,而那些富一些的地方则被他们占据。这样的日子,朱元璋过了三年多。

朱元璋在当和尚前,只是一个放牛少年,不知道真正的和尚是个什么样,经历了这三年的和尚生涯后,他必定有了自己对和尚的理解,世人都认为和尚是高尚的,是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确实,真正的和尚是这样的。但问题是,朱元璋没见过真正的和尚,在他心里,和尚这个东西就是好吃懒做、霸蛮无理、毫无佛义的强盗、流氓、骗子,装出一副伪善的样子就有善男信女送钱送米送油盐,这些人甚至比欺负他的地主刘德还要可恶,毕竟刘德是赤裸裸的坏,而这些和尚不仅坏,还要被当作好人对待,这些人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都觉得可恶,更况朱元璋这个亲历者,和尚这个词,在朱元璋心里成了强盗、流氓、骗子的另一个专有名词。但凡皇觉寺里有一个真正的和尚,但凡朱元璋以前遇见过真正的和尚,他也不会轻易地将和尚与强盗流氓划上等号。

所以说朱元璋痛恨和尚是为了掩饰他自卑的心理吗,可能还真不是,他自卑是因为害怕别人说他是土皇帝,没文化,当过贼,让人瞧不起。而他痛恨和尚确是彻彻底底源自内心的痛恨。

明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劳动力恢复生产,然而这时却有许多人去当和尚,他们当和尚不是因为信佛,而是为了和尚那种无所事事还能吃饱饭的逍遥生活。朱元璋希望将满目疮痍的大明江山,尽快建设成为盛世之邦,然而这些人却跑到庙里啥也不干,还要蹭吃蹭喝浪费国家资源,人人都去当和尚,我大明还能活个几年。因此朱元璋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杀,看谁还敢去当和尚。虽然手段过于残忍,无辜的人也死了不少,但死的大部分都是假惺惺的和尚——一群社会的寄生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况如何?蜀国国力不济也是一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刘备被陆逊营烧七百里后,托孤白帝城,其实蜀国的家底已经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是蜀国由盛转弱的标志。根据资料显示,当时整个三国魏蜀吴总人口应该不超过两千万(加上山野之民以及

  • 在南北朝时期,曾被杨坚追封为隋太祖的杨忠究竟有多勇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名将,他就是杨忠,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被杨坚追封为隋太祖的杨忠究竟有多勇猛?杨忠,南北朝时期北魏至北周的名将,字揜于(得于他曾狩猎过猛兽),他的儿子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就追封他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用今天的话来说

  • 康熙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 这究竟是福是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帝王家的孩子都过得太不容易,而作为康熙皇帝的皇子们就更难了,因为康熙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这皇子们得要熬到多大年龄才能出头呢?康熙皇帝生了足足35个儿子,除去那些还没有长大就死去的,还剩下24个儿子。本来,清代在康熙朝以

  • 王绩经历过哪些事情?他的田园诗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人。”——《山中叙志》远离闹市繁华,隐于山中一隅。月明风清的夜里,弹奏起古琴,饮一壶醇酒,不用烦心世间

  • 探索范成大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范成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范成大,南宋诗人,一代名臣,又称至能,因身后得谥号“文穆”,遂后世又称他为范文穆。如今我们说到范成大,首先想到的莫不是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农家景色,无一不让人心生向往,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

  • 张先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他流传下了哪些趣事与韵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张先,又称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他工诗善画,以词名闻天下,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

  • 秦国名将王龁一生有何传奇?曾辅佐过四位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名将王龁一生有何传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对于《大秦赋》这部历史大剧,开篇便是以酣畅淋漓的战争场景拉开了整部剧的帷幕,秦军在王龁的带领下,向赵国的都城邯郸发起攻击,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邯郸之战”。邯郸之战是长平之战的后续,是秦昭襄王对赵国发动的灭国之战。当然

  • 举世皆知的隐士林逋,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林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很高的思想、知识修养,但他们淡泊名利,不官不仕,不争不抢,归隐田园,呼啸山林,世人称他们为“隐士”。中国最早的经典《周易》中说:“天地闭,贤人隐。”这里的“贤人隐”就是指

  •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姜夔,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姜夔(kuí),又称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单说起此人,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熟悉,毕竟宋词江湖,高手众多,而今,虽然喜欢宋词的人虽多,但大都集中于早中期,而对后期至宋末,除了偶尔如蒋捷很少的几人外,其它都不甚

  • 刘宗敏进京后胡作非为 李自成为什么不管管刘宗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刘宗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自成的起义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是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其中有种传播非常广泛的说法是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陈圆圆,拷打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最终引发了吴三桂的反弹,并且导致了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的急剧下滑。那么为什么李自成不阻止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