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发生活这件事情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发生活这件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54 更新时间:2023/12/15 10:04:1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舌战群儒,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刘备和诸葛亮在当阳长坂溃逃的路上,遇到了孙权派来的鲁肃。刘备放弃了退到江陵的打算,同鲁肃斜趋汉津中,与关羽的船只相会。渡过了沔水(即汉水),遇到刘表的长子江夏太守刘琦领兵一万多人前来,便与刘琦共至夏口。鲁肃劝刘备联结孙权,刘备从之,进驻鄂县之樊口,派诸葛亮随魯肃共同到东吴的柴桑田,会见了屯兵在那里的孙权,共商联合杭曹大计。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叙述了诸葛亮到柴桑后,与孙权君臣会谈的情况。大意是:到了柴桑,鲁肃请诸葛亮在馆驿中暫歇,先自往见孙权。这时孙权接到了曹操的檄(席xi)文,内容略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孙权彷徨无计,正与僚属们在一起商议。

孙权剧照

长史张昭及众谋士都主张投降曹操,鲁肃却力排众议,主张抵御。次日,孙权召见诸葛亮,并请江东英俊,共同议事。诸葛亮到了那里,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诸葛亮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然后张昭等“群儒”,便与诸葛亮辩论起来。涉及的主题是:他们想投降曹操,极力抬高曹操,贬低刘备和诸葛亮,认为曹操难以抗拒,为他们投降曹操的主张提供根据,也顺便涉及儒者治学的态度与方法等问题。

诸葛亮都一予以驳斥,对答如流,谈笑风生,使一座之人尽皆失色。然后鲁肃与黄盖人,引诸葛亮去拜见孙权。诸葛亮先利用激将法,建议孙权投降曹操,把孙权的情绪激起后,便分析了形势和利害得失,劝孙权与刘备结盟,共拒曹操。孙权大喜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我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这段情节,虽然大的背景符合史实,但具体内容却与史书的记载颇有出入。首先,曹操的檄文,与史书的记载有所不同。《江表传》所著录的曹操致书

孙权剧照

于孙权的主要内容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演义》却改为:“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这样一改,就使事情的性质有了变化。本来“会猎于吴“,是曹操表示要来进攻东吴,是直接恐吓孙权,逼孙权投降的;而“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还要“同分土地,永结盟好”,这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内容真像后者所说的那样,东吴君臣所讨论的主题,便不应该是是否投降曹操的问题,而应该是是否“共伐刘备”的问题了。人家约你共伐刘备,你却讨论起“投降”的事来,岂非偷换概念,文不对题吗?固然所谓“共伐刘备”,也有逼使孙权就范的含义。但那在性质上,至少是在程度上,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东吴君臣也就不会如此人心惶惶,大有不可终日之感了。

孙权剧照

故事于史无据

其次,史书上并没有所谓“舌战群儒”的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只记载了诸葛亮和孙权的对话,未及其他。当然,诸葛亮既然到了东吴,总该与孙权的臣僚们有所接触,少不了要互相交换意见,彼此进行论难的;但史书上既然没有记载,我们也就不知其真相了。《三国志平话》写有诸葛亮在孙权面前驳斥张昭、吴危(按:史无其人)的内容,非常简略,可以看作是“舌战群儒”故事的雏形。

《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增饰创作,场面宏大,出场人物众多,称得起是大手笔。而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既没有真实性,又没有合理性。《三国演义》说在座的有二十余人,有名有姓的有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至zhi)薛综陆绩、严睃、程德枢(程秉)、张温骆统等十人,其中顾雍、张温和骆统三个人没有发言,发言的共有七个人。我们对照史书,发现在这十个人中,至少虞翻、薛综、程秉、严睃、张温五个人是值得研究的。

虞翻:《三国志》中有传。据本传记载:他先做过富春县甲长,后来被任为骑都尉。为人耿直,常在孙权面前犯颜谏争,孙权对他很恼火;再加上和同僚相处也不能随波逐流,得罪了不少人,受到许多诽谤攻击,因而被免官流放泾县山。被流放的时间,史无明文,大约是在这以后。但即使他当时就在座上,也不会像《三国演义》所写的那样吹捧曹操的。

本传说:他作富春县长时,曹操为司空,曾聘他作掾属(司空府的属吏),他很仇视曹操,并没有去就任,扬言说:“盗跖(直zhi)欲以余财污良家耶?”可见,他把曹操比作古代大盗“盗跖”,而把自己比作“良家”,说不能让“盗跖”用抢来的“余财”,玷污他这“良家”的清白。他对曹操的看法既然是这样,怎么会像《三国演义》所写的那样,说出“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之类为曹操张目的话来呢?:后来他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十多年,七十岁时死在那里。

虞翻剧照

薛综:《三国志》中有传。据本传记载:他是沛郡人,少年时随同族人避难交州。交州的当权人物士燮(谢xie)归附孙权后,征聘薛综当了五官中郎将、合浦、交趾太守。士燮归附孙权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薛综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合浦、交趾太守,就在这一年。

而诸葛亮赴东吴见孙权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即薛综出仕的二年以前,此时薛综还在交州避难,怎么能在“群儒”的座上和诸葛亮辩论呢?就是在二年以后他出仕了,也是在交州当官,经常住在交州,很少回朝的。后来才调回朝中,官至选曹尚书,太子太傳。

薛综剧照

程秉(字德枢):《三国志》中有传。本传说:他是汝南郡人,以后避乱交州,被士燮任命为长史。孙权听说他是位名儒,礼聘回吴,拜官太子太傅。按:孙权在魏黄初二年(公元221)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当年孙登被立为太子。

所以孙权召程秉回来任太子太傳,最早也不过是这一年的事。是所谓诸葛亮“舌战群儒”十三年以后的事。十三年以前,他还在交州,怎么能在座和诸葛亮辩论呢?

程秉剧照

严睃:《三国志》中有传。本传说:他是彭城人。性情朴直纯厚,好对人提出忠告,总想对人有所补益。当时任骑都尉,从事中郎。孙权称帝后,曾任尉卫,出使过蜀国,当时身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对他很友善。

从严睃的性格和修养,以及后来出使蜀国时诸葛亮对他很友善等情况来看,当时就是他在座,也不会对诸葛亮说出太尖刻的话。而《三国演义》却写他在座上说:“孔明之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诸葛亮也回敬他“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等等,恐怕是不会符合事实的。

严睃剧照

张温:《三国志》中有传。据本传记载:他任议郎,选曹尚书时,顾雍正任太常之职。

而据《顾雍传》记载:顾雍任太常是吴黄武四年(公元225),是诸葛亮到柴桑十七年以后的事。诸葛亮到柴桑那年,张温才十五六岁,还没有出仕,怎能作为“群儒”之一坐在那里呢?

张温剧照

《三国演义》笔下的这一场唇枪舌剑,写得相当精彩,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口才和应变能力:但核之史实,却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是因为作者在虚构情节时,没有以严谨的态度考证史实所致。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感到遗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意气用事,并不完美的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寿对关羽的评价,人们最欣赏关羽的什么精神,人为什么会意气用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得汉中,就此进位卫汉中王,在此之后,刘备对群臣进行封赏,他将镇守荆州多年的关羽封为前将军,并把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敌军大将夏侯渊的老将黄忠封为后将军。关羽得知此事后十分不快,连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可见关

  •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宋诗人范成大,仕途2,中兴四大诗人又被称为

    南宋时期,社会时局十分不稳定,虽然国力不够强大,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是一如从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一大批爱国诗人。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个群体,由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和陆游四人组成,他们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也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江西派诗风的影响,但又具有自己

  • 于谦被处死后,那些奸臣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谦被谁重用,历史上于谦结局,于谦为何被斩

    还不知道于谦被处死后,那些奸臣的下场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泰七年年底,皇帝朱祁钰病重不起。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清晨,以武清侯石亨为首的投机派大臣从南宫请出太上皇帝朱祁镇重新复位。当天中午,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少保兼太子太保、

  • 被宰相抓回来被迫登基的皇帝:宋英宗赵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皇帝的宝座,父子、兄弟之间不惜自相残杀,上演了一幕幕血腥往事。皇帝是天下之主,人们无不渴望成为皇帝,主宰天下,但是宋朝有一个人却例外,此人非但不愿意继承皇位,甚至选择逃跑,后被宰相们捉住后,强迫即位的。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这又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

  • 侯君集被杀真的是咎由自取?实力与品德追不上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图片,侯君集谋反为什么还能进凌烟阁,拘灵遣将的原型

    很多人都不了解侯君集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太宗李世民以善待功臣闻名,但实际上,先后有两位凌烟阁功臣因涉嫌谋反被杀,一个是张亮,另一个是侯君集。相对于默默无闻的张亮,侯君集相当有存在感。《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中称,侯君集被抄家后,官方机构发现了两个奇特的美人:“籍没其家,得二

  • 历史上通过再婚走上人生巅峰的女子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娶了二婚女人的名人,一生嫁过七次的女人,历史上逆袭的女人

    历史上通过再婚走上人生巅峰的女子都有哪些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之中,认为古代对于妇女的压迫极为严重,婚后再嫁这种事情完全不可想象,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对女子的束缚其实是元明以后,由于理学极为盛行的结果,而在南宋以前,对于女子的压迫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女子

  • 才能堪比诸葛亮的开国功臣,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罗贯中为什么神化诸葛亮,诸葛亮这么厉害最后为什么还输,十大名相为何没诸葛亮

    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应该是所有人中最聪明的,也是最低调的。其才能堪比诸葛亮,其智商甚至超过刘伯温,朱元璋对他的礼遇超过所有人。另外他还是最低调,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正是因为他的低调,最终才得以善终。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明

  • 张煌言有什么传奇故事?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奇故事致命游戏结局,传奇故事男孩被鬼上身哪一集,金飞传奇故事全集列表

    对张煌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拒绝将太子派往南京,最终国破家亡。同年,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入主中原。在此后的20年内,清廷一路南征,李自成(大顺)、张献忠(大西)、南明王朝相继被清军消灭。当年,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之

  • 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曹操为什么还把三个女儿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协嫁给曹丕的两个女儿,历史上汉献帝是傀儡吗,汉献帝有逆袭的可能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嫁女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分三国,大汉天子成摆设。一代枭雄曹操,挟持汉献帝,以令天下诸侯。此时的汉献帝,就是曹家案板上的鱼肉,任由曹操翻来炒去。按道理说,曹操应该很瞧不起汉献帝才对,但却将三个女儿,一股脑的都嫁给了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

  • 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也没罚除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徐庶在三国能排第几,徐庶为何不回到刘备身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也没罚除他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想必大部分对这句歇后语如雷贯耳,它的大意为徐庶进入曹营后,一句话都不说,没有给曹操献一计,出一谋。说白了,徐庶在曹营吃白食,只吃饭不干活,可是曹操为何没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