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整顿官吏作风是什么?报告空洞要被暴打?

朱元璋整顿官吏作风是什么?报告空洞要被暴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88 更新时间:2024/2/3 21:17:51

事后朱元璋苦笑说:“当大臣不容易,当皇帝又容易吗?我需要的是接地气、解难题的意见建议,可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没用的,真耽误事。”

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

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太素提了5条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朱皇帝采纳了其中4条。事后朱元璋苦笑说:“当大臣不容易,当皇帝又容易吗?我需要的是接地气、解难题的意见建议,可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没用的,真耽误事。”

一直有人对朱元璋暴打茹太素有看法。对下属一不合意就动手,作风确实简单粗暴,但了解背景后,对事情的理解会更全面。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新政权面临大量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内外形势都很严峻。战后社会经济凋敝,土地不均,农业基础设施阙如;饥民遍野,人口数量下降;各业不兴,社会无法正常运转;矛盾尖锐,官民冲突时有发生。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企图卷土重来;蒙古鞑靼、瓦剌各部日渐强大,虎视眈眈。

特别是进城之后,明政权中许多官员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各派人马争权夺利,贪贿成风。中央政府权威低下,政令不出南京城。官风虚头巴脑,政权在文牍中空转。

总之此时朱家王朝基础不牢,随时可能夭折。朱元璋忧心如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整顿和改革。就在狠打茹太素这年,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全国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三司”分管行政、军事和司法,构建了明王朝的行政和统治架构。

他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税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各种措施,创新惠农利民政策以收拢人心。在打击贪腐方面,朱元璋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卖力,其手段之残酷可谓空前绝后,明初吏治因此稍微清明,政权的合法性迅速得到社会承认。

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制度加榜样,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的议事方式逐渐改变,使得明一代公文比较简练有骨,行政效率较高。

明后期有两个懒皇帝二三十年不上班,政权竟照常运转,不能说与此无关。史家认为,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封建君主之一。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200多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所谓“清承明制”。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史鉴凿凿。

试想,当初如果朱元璋放任官员队伍混日子、玩虚的,把时间年复一年耗在文字游戏中,不要说成就伟业,就是当个“维持会长”都很难:以当时的形势,朱氏很可能像后来的李自成一样昙花一现。

所以,茹太素这样没有使命感、紧迫感的官员,遇到有抱负、真干事的朱皇帝,不挨揍才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14岁独孤氏为何非嫁一位矮矬皇帝 因为是暖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北周名将——独孤信,是土生土长的云中人(现在大同一带),拥有纯正的鲜卑血统。据说,他“美容仪,善骑射”,即使领兵带队还念念不忘打扮打扮、擦点儿香水。他成天弄得衣冠楚楚、油头粉面,军营里便送他一个外号——“独孤郎”。独孤信的老婆们总共生下六个儿子、七位姑娘。尤其是姑娘,个个儿如花似玉,国色天香。其中姐

  • 揭秘:朱元璋为何贬低孔夫子?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论语》,都说是一部天书,一部能治天下的天书,而宋朝宰相赵普认为凭借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于是,世上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之说。其实,这种说法出自《宋史》。相传大宋王朝的开国丞相赵普每遇政事不能决,便于归家后查阅家中箧里古籍,次日则问题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家人好奇,偷偷朝箧里一看

  •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三大失误:骨子里看不起洋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久以来,提到林则徐的名字,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民族英雄”。诚然,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的确配得上这称号。然而在处理走私鸦片的问题上,林则徐有三大失误,恰是这三大失误,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林则徐的第一个失误是把内政问题变成国际问题1839年3月10日,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一路风餐露宿,舟

  • 中国史上十大“怪咖”皇帝排行榜 明代奇葩皇帝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TOP10:汉哀帝刘欣上榜原因:同性恋简介: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字和,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宠臣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

  • 徐达对朱元璋肝脑涂地为何在中秋节抗旨不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常戏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中秋节,对后来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三十岁的徐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陵墓隐藏多年的骇人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元璋这种将死后看的重如生前的人,他的帝陵肯定是宏伟壮观的。但是,限于目前的科技,孝陵是不能发掘的。那么,如何知晓孝陵地宫的情况?陵墓内又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孝陵如此恢弘的建筑,对于朱元璋这种将死后看得重如生前的人,地宫一定是非常可观的。但是,限于目前的科技手段和法律,孝陵是不能发掘的,

  • 揭秘:汉武帝刘彻居然是历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老婆是很多的,有些可以用成千上万来形容,那么这些皇帝怎么一个个的去宠幸她们呢?皇帝和后妃的私生活是啥样的呢?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又是谁呢?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民间婚姻上,女性婚后如果觉得生活不

  • 农民起义领袖王始:临刑前一番话让他名垂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次读《晋书》,笔者都会期待快点看到一个名叫王始的农民起义领袖。不为别的,只为他临死前说的那一番话。王始(?—403年),南燕时期山东农民起义军首领。398年,鲜卑贵族慕容德在山东建立南燕政权后,实行残酷统治,横征暴敛,致使民怨四起。南燕建平五年(403年)四月,王始利用宗教形式在莱芜谷聚兵数千人,

  • 历史上朱标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太子之位有多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岁月变迁当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将领和皇帝。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在历史的岁月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标没去世前,朱棣都不敢和他争夺太子之位,他到底有多厉害!但是有一些人能够在历

  • 伏寿:汉献帝刘协的皇后,被曹操幽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后,最后被曹操幽禁而死,此女就是伏寿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她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看看吧!伏寿,出身官宦之家,祖上是西汉大司徒伏湛,其父是东汉大臣兼辅国将军伏完,为人深沉有气度,母亲是汉桓帝刘志的长女、阳安长公主。伏寿出身不低,父亲是朝中大臣,母亲是长公主,也算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