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83 更新时间:2024/1/24 12:23:50

李从厚,即后唐闵帝,唐明宗李嗣源之子,生母是昭懿皇后夏氏,后唐第三位皇帝,在位仅五个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李从厚自幼便深得李嗣源的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加授中书令( 宰相)荣衔,被封为宋王。他于长兴四年(933年)被召回洛阳,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位为帝。应顺元年(934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他在位仅五个月,终年二十一岁。后晋时期追谥曰闵皇帝(一作愍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从厚是李嗣源第三子,幼年时便爱读《 春秋》,略通 微言大义。他相貌酷似李嗣源,因而深受宠爱。

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称帝,史称 后唐明宗。李从厚被加授为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 司徒。

天成二年(927年),李从厚被拜为河南尹、判 六军诸卫事,加授检校 太保、 同平章事。同年十一月,又加授检校 太傅。

天成三年(928年),李从厚被外放为 宣武军节度使,出镇 汴州(治今河南 开封),仍兼判六军诸卫事。

天成四年(929年),李从厚改任河东节度使、北都 留守,移镇 太原。

长兴元年(930年),李从厚改任 成德军节度使,移镇 镇州(治今河北 正定),不久被封为宋王。

长兴二年(931年),李从厚加授检校 太尉、兼 侍中,改任 天雄军节度使,移镇 魏州(治今河北 大名东北)。

长兴三年(932年),李从厚又被加授为 中书令。

继承帝位

李嗣源的次子 李从荣被封为秦王,担任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他掌管京师政务,且握有兵权,又是事实上的长子,后又被拜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始终未被确立为 储君,常心有不安。 李从厚是李从荣的同母弟,在朝野颇有人望,因而深受李从荣的猜忌。但他对李从荣极其恭敬、顺从,方使得兄弟之间没有出现大的隔阂。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唐明宗病重。李从荣率牙兵列阵于 天津桥,准备以武力入宫夺位。枢密使 冯赟、 朱弘昭与宣徽使 孟汉琼入禀明宗,指挥 禁军平乱。李从荣兵败被杀。明宗病中闻变,病情加剧。他决定由李从厚嗣位,便命孟汉琼赶往魏州,召李从厚回京。 是月二十六日,唐明宗驾崩。而李从厚直到三日后方才赶回洛阳。

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李从厚在西宫为唐明宗发丧,并于柩前即皇帝位。他遵照明宗遗命,“ 以日易月”,服丧二十七天。 二十八日,李从厚开始在中兴殿处理政务,并召 翰林学士为他讲读《 贞观政要》和《 太宗实录》。他虽欲励精图治,但却不懂治国之道,处事优柔寡断,且无识人之明。 当时,朱弘昭、冯赟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 安彦威、 张从宾外调为节度使,借机掌控了禁军兵权。李从厚虽然不悦,却无可奈何。

激反潞王

潞王 李从珂是唐明宗的养子,自幼随父征战,在 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官至 凤翔节度使。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也是战功卓著,深得军心。二人的官位、声望皆在朱弘昭、冯赟之上,因而深受忌惮。当时,李从珂的长子 李重吉担任禁军控鹤都指挥使,女儿李惠明(法号 幼澄)在洛阳出家。朱弘昭将李重吉外放到亳州任 团练使,削去其禁军军职,又将李惠明召入 禁中,实际上是作为人质。李从珂见儿子外调、女儿内召,知道朝廷对自己有猜忌之意,心中疑惧不安。

应顺元年(934年)二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通过 枢密院调令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调动,并派使臣监送。其中,李从珂被调离凤翔,改镇河东。李从厚本想借此削弱四镇实力,但因未按朝廷规制下达 制诏,引起各节度使的极大不满。李从珂在部将的鼓动下,趁机以“ 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李从厚忙征调西都留守 王思同、护国节度使安彦威、山南西道节度使 张虔钊等六镇节度使,联军征讨凤翔,同时将李重吉幽禁于 宋州(治今河南 商丘)。

同年三月,朝廷派遣的诸道军马汇集凤翔城下,大举攻城。凤翔城低河浅,守备力量薄弱,东西关城接连失守,城中将卒死伤严重。李从珂只得登上城头,自陈战功,哭诉朝廷信任奸佞,无罪诛杀功臣。他恸哭不止,哀感诸军。当时,张虔钊负责主攻城西南,因急于求功,命亲军持刀刃驱逼士卒攻城。士卒愤怒不已,纷纷倒戈反攻。羽林指挥使 杨思权、严卫步军左厢指挥使 尹晖趁机率部投降李从珂,王思同、张虔钊等六镇节度使大败遁走。李从珂乘胜东进,攻入西都 长安(治今陕西 西安)。

避乱出逃

李从厚得知诸道军马兵败凤翔的消息,不禁惊慌失措,在朝堂上对朱弘昭、冯赟等人道:“先帝辞世之时,朕本无意争夺帝位,都是被诸公所拥立。朕幼年继位,将朝政委托于诸公,对诸公所定的国家大计无有不准。这次兴兵讨伐凤翔,诸公无不自夸,称平叛不足为虑。如今事已至此,诸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祸局?如果没有,朕便西去迎接潞王,以帝位相让,如仍不免罪责,纵然是死也心甘情愿。”朱弘昭、冯赟惶惧不安,无言相对。

李从厚遣使宣召石敬瑭(时任成德节度使)入朝,想让他率军抵御凤翔军东进。侍卫都指挥使 康义诚打算投降李从珂,请求率京中 禁军出征,而马军指挥使 朱洪实则主张以禁军坚守洛阳。二人争执不休,皆称对方是想趁机造反。李从厚难辨是非,竟将朱洪实斩首。 他倾尽 府库,大肆犒赏禁军,并许诺平乱后还有重赏。禁军军士却并不感念皇帝恩德,反而更加骄纵,行军途中肆无忌惮,扬言要到凤翔再领一份赏赐。不久,李从厚又命处死李重吉、李惠明。

李从珂攻破 陕州(治今河南 陕县)后,传书慰抚京中百官,称自己此番入京只诛朱弘昭、冯赟两族,让他们不要忧虑。而这时,禁军刚行至新安,便已百十成群,争相奔向陕州。康义诚到达陕州境内的乾壕时,麾下仅剩几十人,遂向李从珂请降。李从厚忙命宦官召朱弘昭入宫,商讨对策。朱弘昭却以为皇帝是要追究罪责,投井自杀。京城巡检 安从进早有投降李从珂之意,趁机攻杀冯赟,诛灭其族,而后派人将朱弘昭、冯赟的首级送往李从珂军中。

李从厚见洛阳已经无法据守,决定放弃洛阳,逃奔魏州,再图谋复起。他命孟汉琼先行到魏州安排诸项事宜,并让亲信慕容迁率所部控鹤禁军把守 玄武门。但孟汉琼一出城门,便单骑奔向陕州,也投降了李从珂。当夜,李从厚从玄武门逃离洛阳,带着五十名侍卫逃奔魏州。慕容迁原本表示会率部随行,但当李从厚出城后却关闭城门,派人与李从珂联络。宰相冯道次日上朝,方知李从厚已经出逃。不久,曹太后命内宫诸司前往乾壕,迎李从珂入京。

被废遇害

李从厚逃奔魏州途中,在 卫州(治今河南 卫辉)城东数里处遇到了率军入朝的石敬瑭。他将近日发生的变故告知石敬瑭,向他询问兴复之策。石敬瑭托言要与卫州刺史 王弘贽商议,将李从厚安置在驿馆中。王弘贽认为李从厚已经没有复起的希望。石敬瑭便指使牙内指挥使 刘知远引兵入驿,将李从厚的随从侍卫全部杀死,而后率军赶赴洛阳。李从厚被独自撇在驿馆,后又被王弘贽软禁在州衙中。

同年四月,李从珂进入洛阳,冯道率百官三次上表劝进。李从珂先以曹太后的名义下诏,将李从厚废为鄂王,两日后在明宗柩前即位称帝。他命殿直 王峦(王弘贽之子)前往卫州,鸩杀李从厚。 李从厚不肯喝下鸩酒,被王峦用绳子勒死,年仅二十一岁。

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建立 后晋。他追谥李从厚为闵皇帝(《新五代史》作愍皇帝),并将李从厚与李从荣、李重吉一同葬于 徽陵(明宗陵墓)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李嗣源?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嗣源,即后唐明宗,称帝后改名李亶,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在位共8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李嗣源以骁勇知名,辅佐李存勖建立后唐,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926年,镇压邺都兵变,整合乱兵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不久即位为帝,年

  • 李嗣源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嗣源,即后唐明宗,称帝后改名李亶,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在位共8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李嗣源以骁勇知名,辅佐李存勖建立后唐,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926年,镇压邺都兵变,整合乱兵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不久即位为帝,年

  • 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第二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嗣源,即后唐明宗,称帝后改名李亶,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在位共8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李嗣源以骁勇知名,辅佐李存勖建立后唐,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926年,镇压邺都兵变,整合乱兵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不久即位为帝,年

  • 汉武帝既然认为刘据是无辜的 汉武帝为什么死都没有给刘据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和刘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既然了解刘据是无辜的,汉武帝为何不给刘据平反?“巫蛊之祸”可以称得上是汉朝皇室的一场大浩劫。这场浩劫的发起者,不是外族,不是造反者,不是敌对势力,恰好就是皇帝汉武帝本人。由皇帝亲自发起,残杀了自己的族人,这件事也实在是匪

  • 唐朝名将张士贵,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张士贵,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士贵祖籍山西盂县上文村,出生在一个军功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北魏时的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张俊;祖父张和则是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亲张国在隋时曾任陕县主簿、录事和参军等职,后来因军

  • 为李豫生下一子的崔氏,为何一生不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为李豫生下一子的崔氏,为何一生不受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代宗李豫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他是李亨的长子,在李亨之后接了班,做了皇帝。崔氏可不是一般人,她的姨母乃是之前大名鼎鼎的杨贵妃。在唐玄宗时代人家可算是皇亲国戚,权势熏天。当时的李豫还是广平郡王,唐玄宗给他亲自选了一门亲,

  • 清朝时期九门提督的权力有多大?皇帝又是如何提防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九门提督隶属于兵部尚书管辖和节制,是清朝高级武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相信很多人都在小说或者一些史书上,有看到过提督这个职位,历史上也有不少有名的九门提督,比如和坤、隆科多,我们知道这个官职并不小,但是大概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这个职位的权力有多大,具体是做什么的。统领掌九门

  • 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尊贵无比的孟古青为什么会被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尊贵无比的孟古青为什么会被废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顺治八年(1651年),十四岁的顺治皇帝迎娶了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公主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为后。孟古青是孝庄太后的哥哥、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也就是顺治帝舅

  • 刘备携民渡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何带着十万灾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携民渡江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当初为什么要携民渡江?刘备带着十万灾民不会拖累自己吗?携民渡江,这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主要讲了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之后,移驻在樊城。曹操为了报仇,分兵八路,亲自率领,杀奔樊城而来。曹军势大,刘备

  • 朱厚照不止一个堂弟,朱厚熜为何能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朱厚照不止一个堂弟,朱厚熜为何能继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说明朝,老朱家的人可不少,就算皇帝没有儿子,一点问题都没有,亲戚可是一大堆,近的没有还有远的。朱厚照也就是正德皇帝,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而且他还没有儿子,按照兄终弟及的制度,这下只好从亲戚里面选择了,结果朱厚熜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