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坑杀降卒四十万人的秦国将领白起的下场是什么?

坑杀降卒四十万人的秦国将领白起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1/11 2:40:18

先说历史上几件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白起骁勇善战,率秦军攻城略地,势不可当。长平一战,秦军打败赵国军队,白起下令“坑杀”四十万已经投降的赵国将士。

不仅如此,为了恐吓赵国,同时也为了震慑其他与秦国抗衡的六国,白起故意放两百多名年幼的赵国士兵回国去报信。虽然后人对被坑杀的人数如此之多有质疑,但这起“杀降”事件仍被视作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

胜利的秦军杀俘虏,失利的秦军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很多年后楚霸王项羽因怀疑本已投降并编入楚军的二十万秦军将士有贰心,将他们全部活埋,制造了又一起骇人听闻的“杀降”事件。

项羽之后还杀了已成阶下囚的秦末代国君子婴。其实子婴最初是向刘邦投降的,而后者并无意杀子婴。但当时刘邦的实力不如项羽,虽率先攻入秦城,却无法按事先约定的称王,甚至都不敢久留,而将胜利果实拱手让给后入城的项羽,并匆忙离开。如此一来,倒霉的就是子婴了。

南北朝时期,北魏国和后燕国相争。北魏道武帝先是设伏,后又出奇兵,大破燕国军队,后者除少数人逃脱外,包括燕王子在内的四、五万燕人投降魏国。道武帝听从手下大臣之言,除了留下少数几位燕国才俊,将其余降者悉数杀害,依然用的是“坑杀”。

时间到唐朝,出了一位威震四方的猛将薛仁贵,当年一曲“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说的就是他领军平定天山铁勒叛军的事。据说薛仁贵一上阵,便一连三箭射倒对方三人,铁勒军吓得纷纷下马投降。然而薛将军却没有实施他名字中有的那个“仁”字,杀了十三万投降的铁勒人。

“杀降”的动机各有不同,害怕诈降和降后生变,常常是胜利者残忍“杀降”所持的理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十分荒谬的原因。

五代时期,梁太祖率兵去攻打一城池,中途袭击对方的援军,俘获三千余人。此时忽然刮起大风,扬沙蔽日,梁太祖问:“天怒我杀人少邪?”随即“尽杀”投降的士兵。接着又因对方守城的主将不肯投降,就将已俘获的对方将领杀了泄愤。

古往今来,不管是什么原因,有怎样的理由,杀降者和杀俘虏理应受到谴责,古代有识之士对此的评说也颇有见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杀降不祥”的说法。

春秋时期,齐国军队打败北方的山戎族部落,杀死了其首领单于。有人主张斩草除根,将俘获的单于的儿子也杀掉,齐国名臣管仲就以“杀降不祥”进言,劝齐桓公放了单于的儿子。上面提到的子婴,乘白马素车诚心来向刘邦投降,当时刘手下也有人想杀之而后快,但刘邦说“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没有同意。

所谓“不祥”就是指没有好的结果。首先从战争层面上说,将不利于以后的战事发展。北魏道武帝“杀降”后就后悔莫及。当他继续攻打燕国城池时就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尽管对方守城的主将已经逃跑,但其手下的士兵却仍旧拼死抵抗,因为投降也是一死,不如坚持战斗,还能“求全月日之命耳”,即他们认为,抵抗还能多活些时日。

裴行俭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为唐朝平定北方突厥反叛立下很大功劳。他曾施巧计,迫使突厥首领来降,但时任宰相的裴炎却将得到保全性命许诺的投降突厥首领杀了。裴行俭问讯叹道:“但恐杀降之后,无复来者。”后来突厥人再度起事反唐,证明“杀降”确为不智之举。“战需移死地,军讳杀降兵”。唐朝诗人姚合在其诗作《塞下曲》中如是说。

三国时期魏国人何晏的见解更为发人深省,他说:“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这个“祸”当然是对“杀降”者而言的。何晏还说:“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古人不仅认为“杀降”为“酷暴”,更看出施暴者是不能成事的。

朱升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要谋士,曾在朱元璋比较困难的时候,提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条策略,帮助朱元璋积聚力量,成就霸业。朱升不愧是政治家,高瞻远瞩,他站在政治和战略高度,明确指出:“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

“杀降不祥”也是从道义上说的。战国时鹖冠子说过:“兵者,礼仪忠信也。”从这一点出发,则“行枉则禁,反正则舍,是故不杀降人”。在他看来,“杀降”不合正道,有违人伦。所以古代“杀降”者,多被放在道义的审判台受审。

据《史记》记载,汉代名将李广因为一直未被封侯而问相士王朔缘由,王请李广回想一生中有无做过悔恨之事,李说只有当年杀降者的事。王认为这就是其不能封侯的原因,是上天对他杀降者的惩罚。李广是否真的是因为当年“杀降”之事而未能封侯,我们不得而知,但此事反映出古人从道义上对“杀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却是显而易见。不仅是非自有公论,连当事人自己也知错悔恨。李广后来是自杀的,此事也常被解读为他“杀降”得到的报应。

无独有偶,白起最后也是自杀身亡的。他自杀前说:“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也承认他“杀降”不得好死。

近代佛教界人士编写的《历史感应统记》一书则评论说:“自古杀降,无有不身婴诛戮者,况杀人至四十万之众耶!”

有不少关于白起杀降遭报应的传说,有说他死后成饿鬼在地狱受煎熬,有称他变成白蜈蚣被打死,还有说他死后投胎为女子,且寿命不长。所有这些因果报应的传说,实际上都是从道义上对“杀降”行为的谴责。

因果报应论可以不信,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杀降兵和杀俘虏的恐怖凶残行为即为“不义”,必自取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德皇后 机智贤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李世民的生命中,最重要、最难忘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就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德皇后,这从她的谥号为“文德圣皇后”也可以体现出来。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她的祖先为北魏宗室,父亲名长孙晟,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为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长孙

  • 揭开乾隆身世之谜 是汉女之后还是大臣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清代著名的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乾隆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故事,而其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直到今天,关于乾隆的身世和他的出生地还一直众说纷纭。乾隆认为自

  •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多大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都是东吴人干的,历史神人诸葛亮的真实能耐有多大?诸葛亮在《三国》里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而且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民间文学从各个角度有意无意地在神话诸葛亮。民间给诸葛亮盖了个庙,这庙两旁贴了一副

  • 皇城普通卫兵为何会对慈禧太后打心眼里崇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苏勋丞是河南永城人,于1901年经老乡介绍,到袁世凯所建的武卫右军当兵,编入武卫右军右翼第一营,其统领为辫帅张勋。1902年年初,八国联军事件平息,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命张勋所带的武卫右军右翼第一营为宿卫营,晚上5点至早上7点在皇宫站岗,慈禧和光绪外出时,也跟随保驾,一直到1905年才撤出。这样,

  • 李鸿章抽烟排场惊呆沙俄重臣:只动嘴和胸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过一个声势浩大且隆重无比的加冕典礼,时间是1896年5月。当时大清帝国曾派出首辅李鸿章前往庆贺。因为还有中东铁路等事务需要商讨,李鸿章在加冕典礼前两个多星期,即1896年4月18日就抵达了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

  • 左良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明末一代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左良玉是山东人,幼年时父母双亡,由其叔抚养带大。他身材高大魁梧,力大过人,成年后被乡亲们称为“红脸大汉”。左良玉没有上过学,但自幼习练武艺,尤其擅长拉弓射箭,左右开弓的技艺十分娴熟。成人后,左良玉从军,到山海关外的辽东明军部队服役。后因陕西、河南、河北一带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明王朝调兵遣将镇压农民

  • ​严嵩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十恶不赦的奸臣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这个人特别难说。从他下台后就有人认为他是奸臣很冤枉。《明史》里严嵩是赫然列在奸臣传里的。但修明史时,写作班子对于严嵩是不是奸臣就有很大争论。严嵩的死,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他就是岳飞。岳飞的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天字第一号的大冤案。其让后人之痛心疾首,一如明代诗人文征明的《满江红》所说:“最无辜堪

  • 危急时刻吴三桂曾单骑救父击退万余名清兵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江苏高邮人,崇祯时为宁远总兵,镇守山海关。1644年降清,封平西王。后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母亲是明代名将祖大寿的妹妹。国民党主席汪精卫称其是一个能文善武的悲剧英雄,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吴三桂以自己的实力夺得武科举人。此从而开

  • 秦庄襄王是如何登上帝位的?登基后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秦庄襄王,秦始皇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国君。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在秦国历史上,秦昭襄王可以称之为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了。秦昭襄王在位期间,重用白起,打赢了长平之战、鄢郢之战等战役,为秦朝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秦昭襄

  • 汉中之战夏侯渊被杀 曹操在大战时为何不派兵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夏侯渊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中之战夏侯渊不慎战死,曹操为何不派兵救援?话说张郃带兵投向曹操,袁绍一怒之下,把田丰给赐死了。袁绍本家之间也开始互相倾轧。结果就是被曹操轻易地给各个击破了。我们说儒营派呢,这些都是天下名士大夫把持的济州大权。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