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雍乾三帝书法各具特色:雍正兼得晋唐各家之长

康雍乾三帝书法各具特色:雍正兼得晋唐各家之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4/1/19 17:09:57

导读:乾隆御笔首卷《白塔山记》在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中拍出了1.1615亿元的成交价,这一价格创造了今年全球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最高纪录,也是今年内地拍卖市场上唯一一件过亿作品。透过这一被认为代表了乾隆帝最高书法水平的《白塔山记》,我们能对乾隆帝其人、其书法及其时代增加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白塔山记》总共五卷,包括《白塔山总记》、《塔山东面记》、《塔山西面记》、《塔山南面记》、《塔山北面记》。其碑文现存于北海公园永安寺的“引胜”亭和“涤霭”亭。其中,《白塔山总记》分别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在“引胜”亭内石碑的四面,《塔山四面记》则以汉文镌刻在“涤霭”亭内的石碑上。提及永安寺,其名本为白塔寺,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乾隆八年(1743)改为今名。山因寺而得名,故称白塔山。在康熙雍正时期,白塔寺曾因京师地震而遭毁坏,屡经修葺。但正如乾隆帝在《塔山东面记》中所言:“夫士民之家尚以肯构为言,况兹三朝遗迹,地居禁苑,听其荒废榛薉为弗当。”因此,自乾隆“辛酉、壬戌之间”(1741-1742)起,清廷对白塔山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修葺和改建。

《白塔山记》的创作即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前往观览修葺一新的白塔山之后。就像乾隆帝本人所说,白塔山乃是森严禁苑,寻常外人不能亲眼目睹。所以,他仿柳宗元作《永州八记》之《钴鉧潭记》、《小石城山记》的思路,而成此五篇文章,可以使人因文问景,有如亲历其间。通俗而言,便是作为游览的文字向导之用。但此文既是身为帝王的乾隆帝所书创,其意义又自非寻常。

字如其人

康雍乾三帝书法各具特色

综观乾隆帝御笔《白塔山总记》及《塔山四面记》,全文以行书写就,结字方圆兼备,文字流畅清新,条理明晰,娓娓道来。不仅对京师和北海白塔山的历史有精要概括,而且对新建白塔寺的周边景色予以生动描述。就乾隆帝本人的文笔和书法造诣而言,该作确已臻于至境。而且,从除了《塔山东面记》之外现世的其他四幅作品来看,其所用仿明仁殿纸以及宫廷装池工艺,亦均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但是,若要进一步衡量乾隆帝此作的书法成就和价值,还应将其放在整个清代帝王书法的脉络之中进行比较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书法享名的帝王书法,当首推宋徽宗赵佶开创的“瘦金体”。清代皇帝虽无人及此,但如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均深谙书法之道,成就亦属非凡。然而,康雍乾祖孙三人的书法风格又大异其趣,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三帝各自秉性和作为的写照。

康熙帝曾以擅摹董其昌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亦极力推崇董其昌的风格,并将董其昌的真迹搜访殆尽。因此,康熙之时“董体”风靡宇内。从康熙帝存世的墨迹来看,其书作多潇洒精美,布局自然,结字舒朗而不失严谨,明丽而不致轻佻。如果说字如其人的话,康熙帝的书法正可见其温润仁厚的一面。而在史书中多以严肃庄穆形象出现的雍正帝,其书法受乃父影响,但不限于法诸董体,而兼得晋唐各家之长,故由其字也可见其为人严谨端重的特点。至乾隆之时,随着清朝国力进一步强盛,海内外总体靖安,乾隆帝的威信与自信俱得大增。虽然兼能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体,但乾隆帝最为擅长的当属行书。就书法风格而言,其尤为私淑者乃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并以此带动了朝野上下“以赵代董”的趋势。而“赵体”中的妍媚、圆熟特性,也浸染到了乾隆帝的为政处事过程当中。

爱好收藏

乾隆爷也打过眼

然而,自负且不乏矫作的乾隆帝,在品鉴书法作品方面也有失察走眼、致遭人讥的时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认定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苏轼烟江叠嶂诗卷》为赝品。只是该作乃是赝品中较好的作品,所以并没有丢弃废掉。但在乾隆之后,不少人已从书风等各方面,判定了该作确为赵孟頫的传世妙笔。所以,当人们看到乾隆帝在《苏轼烟江叠嶂诗卷》前面所写的“双钩赝品佳作”字样时,自不免讥其“玉石不分,贻笑后代”了。

综合来看,乾隆帝的书法造诣实逊于康熙和雍正,加上其本人矫作的性格,也使其大量书作陷入繁而不精的窠臼。不过,若从帝王书法的角度来说,乾隆帝的书法在清代乃至中国历代皇帝之中已属上流。而且,此次现世的四卷《白塔山记》,可谓乾隆帝传世之作中兼得亲笔、手卷以及同一母题之下成套等特点于一体的作品,因此尤为难得和珍贵。

另外,《白塔山记》连同白塔本身,在乾隆帝的心中亦当有着很重的分量。有一个颇可玩味的历史传说:乾隆帝有次下江南至扬州时,走到瘦西湖五亭桥畔,对身边大臣说该地方颇似京城的北海,唯独缺少了一座白塔。当地盐商听闻之后,为了讨好皇上,连夜以盐包和白纸扎成了一座白塔。次日,乾隆帝看了之后大为惊讶,感叹“扬州盐商富甲天下,名不虚传。”这便是所谓“一夜造白塔”的典故。此说以往多被用来印证江南盐商善于揣摩圣意和财力富足。但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后,扬州果然仿京师而修建了一座白塔,这也就成了后来的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白塔晴云”。虽然南北白塔在建制和风格方面存在差异,但此举仍不失为乾隆帝有意将京师文化灌输至江南的成功尝试,以此来消解满族统治者对“江南”这一文化渊薮之地羡慕、紧张交织的复杂感觉。而无论是否刻意选择白塔作为一个示范,都不难看到它在乾隆帝心目中的确是分量沉重,无时或忘。

酷爱写字

乾隆爷其实算不上“书法家”

康雍乾三帝中,乾隆帝享年88岁(1711-1799),远超父祖。加之其对汉文化的喜爱几近痴迷,写诗成性,挥毫成癖,因此乾隆帝所留书作之多冠绝历代帝王。但书法往往是以“贵精不贵繁”来彰显价值,所以讲求数量的结果便是容易导致质量的参差不齐。马宗霍先生就曾对此论述说:“高宗(即乾隆帝)袭父祖之余烈,天下晏安,因得栖情翰墨,纵意游览,每至一处,必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盖仿松雪,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而且,虽然乾隆帝各体兼能,但既无法游刃其间,又难将某一体发挥至极,难免让人对其颇有微词。今日在研究乾隆帝的书法时,人们往往会认为:“乾隆皇帝喜欢写字,但很少有人称其为书法家。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他的字平整规格而缺乏才气,他仰慕魏晋的二王却少有大家的气度风范,追摹元代赵孟頫而无赵字的雍容姿媚,临习明代董其昌而乏董字的平淡天真。”对照乾隆帝大量的传世书法来看,这种印象能够进一步加深。

不过,若以在汉文化各方面的造诣和成就来说,乾隆帝的确已经不输父祖。除了数以千幅的御笔书法存世之外,据统计,乾隆帝一生作诗更多达四万多首,超过全唐几百诗人的数量总和。礼亲王昭梿曾记述说,乾隆帝每作一诗,便令儒臣尝试注释解读。当庭无法注出的,还允许回家查猎典籍。而当儒臣翻遍史书也无法注出诗文所引典故时,乾隆帝便会得意地说出答案,由此也受到大家的佩服。透过此一例子,既能看到乾隆帝确已浸染汉文化之中,而且水平不低,同时还能看到乾隆帝性格当中有着明显的矫作成分。毕竟,乾隆帝自己也承认他有很多诗文乃是由儒臣代为捉刀。而在书法方面,深受乾隆帝重视的张照便是不可多得的“枪手”。乾隆帝曾作诗文,赞叹张照的书法:“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称其为“羲之后一人”、“非人所能学”。因此,乾隆帝会选择如张照等人作为御用书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身边“大师”们的神奇预言:北宋的亡国之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浑身上下充满艺术细胞、风流倜傥的浪漫人物。明明是艺术家的身,却偏偏有做皇帝的命。对于浑浑噩噩、逆来顺受的大宋子民来说,他的欣然上位祸福难测,人们只能自求多福了。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这一年也是南宋建炎元年,宋徽宗赵佶在位已经整整过去了25年。宋徽宗这25年,基本都是以一种轻佻

  • 少林寺对玄奘大师的诱惑:多次上奏请回少林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玄奘的愿望:赴少林寺译经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历经坎坷,从西域求法归国。恰逢唐太宗因辽东战事驾临洛阳,得知此事,急召玄奘。玄奘星夜赶赴洛阳面圣,太宗因倾慕其才华,欲留玄奘共赴辽东战场,并劝其还俗从政。玄奘称自己刚从西域归国,带回梵本经书六百余部,还都没有翻译,婉拒了太宗提议,并向太宗提出了自己求法

  • 解密:三国中“战神”级名将谁的人生结局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悲壮怆然的马超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和夏侯渊讨关中,马超、韩遂与关中诸将为自救起兵反叛,结果兵败潼关,连累在京为九卿之一的父亲马腾被害,弟弟马休、马铁及其全家惨遭灭门。后来马超在羌人、胡人的帮助下东山再起,得到陇上诸县的支持,攻占凉州,不料中了杨阜、姜叙的缓兵之计,妻子儿女全部遇难,马超仅与

  • 被刘备抛弃的哪位手下后来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他年轻时跟过刘备,后来被抛弃而投曹操,竟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陈群出身名门,幼负才名,后与孔融相交,孔融素来高才倨傲,对陈群却极为敬重。孔融何等样人,由此可知陈群德才兼备(当然,绝对不是弥衡那一路,汗)。正史还有颇多事例,如后来皇女曹淑(?应该是吧)死去,皇帝异常哀痛,丧仪过奢不合礼制,他便上书劝谏,由

  • 司马光可不仅会砸缸:不玩虚的 跟司马光学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光出生于1019年,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光山县这个地方做县令,于是给他起名叫司马光,后来中进士,为官,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我认为的中国文化的巅峰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程颢、程颐、邵康节、黄庭坚等等很多著名的文化人物,都在那个时

  • 北宋亡国后妃被劫掠一空 为何只有皇后孟氏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的铁骑踏破汴京,北宋灭亡。四月,中原汉人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发生,“金人以帝(按: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

  • 揭秘:纳兰容若为什么会如此受康熙皇帝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为:楞伽山人,正儿八经的满族人。他早在十八岁就中了举人,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更是高中进士,说起来也正是春风得意的少年郎,他师父徐乾学就曾夸赞过他,称其游历了这么多年,交了不少的学生,却也没遇到过一位向纳兰这样聪慧的学生,他的见识、学问、才气,都是远超常人。不仅如此,纳兰的家室也非同一

  • 慈禧唯一可被证实的畸恋 竟是光绪身后的卫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年轻的宫廷侍卫为何自尽在僧格林沁的墓前?死后又因何逾制受封亲王?爬梳正史,种种不合理的情况,都将事实指向一个惊人而又悲伤的秘密——那是慈禧寡居的年岁里,唯一能看出端倪的一段感情。光绪十六年(1890年)新年刚过,慈禧太后怀着沉痛的心情,以光绪帝的名义追封故去的科尔沁贝勒那尔苏为亲王。要说权

  • 汉文帝:他是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守成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对汉文帝的评价,汉文帝的儿子有哪些,汉文帝是怎样的人

    我们知道在西汉王朝除了汉高祖刘邦是开国皇帝,继刘邦以后,比较出名的皇帝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及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而笔者认为除了西汉开国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公认厉害的创业之君之外,当首推(汉)孝文帝刘恒。那我们究竟如何评价一个皇帝呢?我归纳为以下六个标准:第一,心系天下,爱民如子

  • 秦灭六国概述:影响历史进程的若干重大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消灭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势力之后,掌握了秦国大权,此时秦国已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了。他所统治的地方,除了秦国的本土以外,还有上郡、河 东、上党、太原等14个郡,不仅囊括了西部的大半个中国,还深入到中原地区。像韩、魏两国,实际上已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秦国兼并六国的客观条件已经 成熟了。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