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岳母刺字":始见元朝史书:宋代"刺字"是技艺

揭秘"岳母刺字":始见元朝史书:宋代"刺字"是技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2/3 20:45:50

电视剧《精忠岳飞》眼下正在荧屏热播,关于岳飞背上到底刺的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曾引发不少口舌之争。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岳母刺字”更是人尽皆知的教子故事,但岳飞背上是否刺过字?所刺何字?是谁之手刺的字?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难解之谜。

“岳母刺字”始见元人所编《宋史》

宋代因高宗杀岳飞,加之秦桧为相,故而关于岳飞的史料很少,即便有,也是篡改历史真相者居多。《金陀粹编》这部研究岳飞最重要的史籍是岳飞被害21年后,宋孝宗给岳飞平反后,其子岳霖开始搜集资料,整理其父的历史而形成的一个草稿,岳飞之孙岳珂所著,书中无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在宋朝,不论是笔记还是野史都没有任何记载。

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卷三八《何铸传》中。何铸在审问岳飞时看到“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宋岳鄂王年谱》卷一引《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靖康初姚氏所刺。但是《唐门岳氏宗谱》出现很晚,史家评判“讹谬甚多”,姚氏是普通农妇,没有文化,应当不会自己刺字。但姚氏勉励儿子“从戎报国”一事,在《金陀粹编》卷九《遗事》中有记载。

明代《精忠记》所记为“赤心救国”

明成化年间的话本《精忠记》,提到了岳飞背脊有“赤心救国”字样。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传》记有岳飞见汤阴家乡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啸山林,为自勉和勉人,乃出钱请工匠在背上深刺“尽忠报国”四字。明末,由李梅草创,冯梦龙改定的《精忠旗传奇》,内称:“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系飞令张宪所刺”。可见,在元明两代,已经出现了刺字的说法,但却和岳飞的母亲并没有联系起来。

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的《精忠说岳》中,最先出现了“岳母刺字”之说。该书第二十二回,回目“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该书叙述岳母刺字时,先在岳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之永不褪色。描述得具体而详细。但有些学者认为,纹身刺字是一门特技,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绝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妇女,不可能具有这种技艺,显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传记中有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述,加以想象发挥,艺术加工创造的。

宋代“刺字”是一项专门技艺

史料中有过两次关于“岳母”的记载,虽与刺字无关,却可看出真实的岳飞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一:史载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曹成拥众10余万,占道州、贺州,杨再兴为曹成部将,随曹成南下,劫掠岭南。绍兴二年,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南中安抚使,进讨曹成。曹成令杨再兴集三万之众抗拒。杨再兴一出手就斩杀岳飞将部韩顺夫及岳飞胞弟岳翻。然而杨再兴最终没能敌过岳飞,最后兵败,杨再兴匹马跃入深涧,陷于绝境。追兵张弩欲发,杨再兴急呼:“愿执我见岳飞!”乃出山涧,由张宪领见岳飞。岳飞以抗金为重,将才难得,不计个人恩怨,慨然为之松绑,劝其“以忠义报国”。杨再兴大为感动,从此追随岳飞南征北战,遂成抗金名将。当时岳飞手下弟兄很重情义,都想杀杨再兴,岳母更是恨之入骨,几次都在儿子面前劝说他杀杨再兴,岳飞没听,遂为岳家军增加一员骁将。其二:岳飞精忠报国,对自己要求甚严,可他舅舅与之恰恰相反,竟干起强抢民女的勾当,被地方官府抓了起来。岳飞母亲不愿自己弟弟受罪,要岳飞想办法救救他舅舅。岳飞当时官做得很大,节制北方诸事。岳飞对母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母亲听不进去,岳飞没办法,只好暗地命令下面的官员杀了他舅舅。如上两则史料,看得出岳飞的母亲应该是普通的母亲,具有寻常人一样的朴素情感,她的爱恨很难超越家庭而上升到国家的高度。

另外,在宋代刺字并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做到的,而是一项专门的技艺。《水浒传》第八回说,林冲被“刺配远恶军州”,“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第十二回说,杨志被判刑,也“唤个文墨匠人,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表明宋时并非是任何人都具备随便给人刺字的手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抗金名将岳飞的不动产:至少可估值3500万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估计您又该骂我了:人家岳飞是南宋最优秀的将帅,是中国最著名的英雄,你不去关注他的抗金事迹和著名战例,管人家有多少不动产干嘛!其实我不是不关注岳飞的抗金事迹和著名战例,事实上从这家伙20岁参军到39岁去世,将近20年戎马生涯中打过的每一场大战役,只要有文字记载的我统统拜读过,而且每拜读一次都会增添一次

  • 前赵皇帝刘曜:历史上能射穿一寸厚铁板的神射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泛舟史海,我们可以发现,冠以“神射手”著称的皇帝也不乏有之。但是其中除了能够做到箭技娴熟之外,还能够一箭射穿一寸厚铁板的皇帝却实为罕见,而历史上有此本事的皇帝当属十六国时期的前赵皇帝刘曜。刘曜,匈奴人,是十六国时期汉(赵)光文帝刘渊的远房侄子、养子,为前赵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8年——公元329

  • 解密:北宋名将狄青如何拒绝权贵近臣走后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狄青受命攻侬智高,行日,有因贵近求从行者,青谓之曰:“君欲从青行,此青所求也。然智高小寇,至遣青行,可以知事急矣。从青之士,击贼有功,朝廷有厚赏;若往不能击贼,则军中法重,恐青不能私也。君其思之,愿行,则即奏取君也。”于是无复敢言求从青行者。公元1052年,即宋仁宗皇祐四年,岭南的侬智高起兵反宋,关

  • 雍正皇帝:苦心耕耘 顶住了康乾盛世的繁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也曾是寄情山水的闲人;他有深沉冷酷的手段,也有“任性”批奏的性情;有帝王中罕见的文采风流,却也难能可贵的凛然正气。“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是雍正亲笔的书法。史书上对他有种种误解和低估,但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却渐渐看到,这位本不起眼的阿哥,苦心耕耘,顶住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中国

  • 白马将军公孙瓒是什么样的人 连刘备都佩服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瓒曾经很牛,很义气,这一点连刘备都佩服。刘备和公孙瓒是一个老师教的,肯定同学有很多,刘备只记住了公孙瓒一人,可见公孙瓒很了不起。和袁绍相似,公孙瓒也是小娘生的,因此一出生继承权就被剥夺了。他不像曹操袁术这些嫡子一出道就被推荐为孝廉和秀才,公孙瓒的日子很苦逼,刚开始做了个小职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刘宋一朝享国区区六十年 却杀伐不断血腥熏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代和之前的东晋时代一个差别,就是皇帝素质。特别是南朝的帝王们,更是两极分化,有能耐的,比如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萧齐开国皇帝萧道成,萧梁开国皇帝萧衍,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都堪称一代枭雄。水平甩东晋皇帝几条街。但比起东晋庸君扎堆的情景,南朝的昏君们,却更上一层楼。东晋昏君们虽然昏聩,却极少残暴,做

  • 高顺可以与关羽吕布相媲美 但后人知道的并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失败后被绞杀,陈宫被斩首,吕布手下的主要将领张辽、侯成、宋宪、魏续都投降了曹操,随吕布、陈宫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顺,他和吕布一样都是被“缢杀”也就是被勒死的,令人叹息。史书里没有高顺单独的传记,甚至不知道他的祖籍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死时的年龄,有关他的事在“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里有一段

  • 揭秘: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斯文还是彪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将相和》,五年级课文,算是咱们小时候最早的历史类的文章了,时隔十几年,仍然还记得文章的大概内容, 像“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过,课文里的插图好像越看越不对劲,特别是蔺相如,感觉过于斯文,真实的蔺相如是长这个样子的吗?我严重怀疑!蔺相如应该长得很彪悍读

  • 揭秘:奇葩的明熹宗朱由校为什么钟爱木匠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存在了两千一百三十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一共产生了三百三十一位皇帝。而整个明代产生了十七位皇帝,而这几位在历代的皇帝之中都属于比较奇葩的。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位基本以木匠为第一职业的明熹宗朱由校。其实朱由校喜爱木工也不是偶然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时间比较充裕。其实还是由于万历年间,三

  • 为什么汉武帝一生爱过的四个女人都没能善终?她们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有过四个非常疼爱的女人,她们留下了千古佳话却都没能善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到中国历史上有名气又有功绩的皇帝,汉武帝刘彻一定位列其间。在制度上,他颁布了有名的“推恩令”,以巧妙的方法巩固了政权;在文化上,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