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尔朱英娥一生嫁给三位皇帝,她有何魅力?

尔朱英娥一生嫁给三位皇帝,她有何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72 更新时间:2023/12/8 7:35:18

尔朱英娥一生嫁给三位皇帝,她有何魅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南北朝是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其中,曾先后嫁给三位皇帝的传奇女子尔朱英娥,便是典型代表。那么,尔朱英娥究竟有何本领?以至于能得到三位皇帝的垂青?

尔朱英娥出身尊贵,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长女,家族世代为契胡部首领。尔朱荣在北魏末年的大动乱中不断地扩充势力,逐渐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北魏孝明帝为了拉拢他,便将尔朱英娥纳为妃嫔。然而尔朱英娥入宫后,备受婆母胡太后的压制,虽然侍奉孝明帝数年,却一直没有生育。

孝明帝在位期间,朝政被胡太后把持,后者的胡作非为把北魏推向危险的境地,而孝明帝为了挽救帝国危亡,便密诏尔朱荣率军入洛,以逼迫胡太后交权。然而皇帝的密诏刚发出便被太后得知,后者恼羞成怒之际,竟然将亲儿毒死,然后立幼童元钊为帝,时在时在武泰元年(528年)二月。

尔朱荣得知孝明帝遇害的消息后,便打着为他报仇的旗号南下,并扶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胡太后的倒行逆施激起朝野内外的愤慨,所以尔朱荣一路上势如破竹,很轻松地便攻入洛阳。尔朱荣进京后,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抛入黄河淹死,事后又以祭天为名,将宗室、百官两千余人,全部骗到河阴的陶渚并处决,史称“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彻底掌控朝政,并逐渐滋生起篡位的野心。为了监控孝庄帝的一举一动,尔朱荣在朝堂内外安插亲信的同时,还把长女尔朱英娥从尼姑庵中接出来,强行“塞”给孝庄帝做皇后。尔朱英娥性情娇纵,经常依仗着父亲的权势横行内外,并曾在公开场合呵斥孝庄帝,实在是嚣张至极。

元子攸不想做“汉献帝第二”,眼睁睁地看着江山在自己手中丢失。正因如此,他便利用尔朱荣入京觐见的机会,以皇后生子为借口,邀请岳父入宫,并在朝堂上将他乱刃分尸,时在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尔朱荣被杀的消息传出后,他的从弟尔朱世隆、尔朱仲远与堂侄尔朱兆、尔朱天光等人便纷纷举兵造反,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便攻陷洛阳、俘虏孝庄帝。

洛阳沦陷后,势力最强大的尔朱兆独揽朝政,在扶立宗室元晔为新君后,随之将孝庄帝押往晋阳囚禁,并在同年底将其缢杀。在一连串的大变故中,尔朱英娥不仅遭遇丧父、丧夫、丧子之痛(其子出生后没多久便被尔朱兆杀死),而且还做了数年的阶下囚,情况要多惨有多惨。

尔朱兆等人的暴行引起国人的愤怒,尔朱荣的旧将高欢(北齐神武帝)等人乘机举兵讨逆,前后用了3年时间,终于铲除尔朱氏的势力。尔朱氏被灭后,高欢因有匡扶社稷之功,被孝武帝任命为大丞相,由此执掌朝政。高欢掌权后,因为感念尔朱荣当年的知遇之恩,再加上贪慕尔朱英娥的美貌,便将她收为侧室。

虽然尔朱英娥的身份是妾,但高欢对她的敬重却超过正妻娄昭君,每次见面时都要自称为“下官”,并整肃衣冠、毕恭毕敬地向她请安,宛若自己是个下人一般(“彭城太妃尔朱氏,荣之女,魏孝庄后也。神武纳为别室,敬重逾于娄妃,见必束带,自称下官。”见《北史·卷十四》)。

高欢因为宠爱尔朱英娥,一度想改立她为正室,并立她的长子高浟为世子,但因大谋士司马子如的劝谏才作罢。十余年后,高欢薨逝,长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并由高洋完成建国称帝的事业。高洋登基后,大封诸弟为王,其中高浟被封为彭城王,而尔朱英娥也获得彭城太妃的尊号。

高洋起初对庶母尔朱英娥还算是礼遇,但随着他晚年因沉溺酒色而导致昏暴狂乱后,尔朱英娥的命运便开始岌岌可危。天保七年(556年),高洋再一次大发酒疯,此时的他精虫上脑,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想要霸占风韵犹存的尔朱英娥。面对着“儿子”的无理要求,尔朱英娥抵死不从,结果被高洋一刀砍死(“及文宣狂酒,将无礼于太妃,太妃不从,遂遇祸。”引文同上)。

虽然身为权臣之女,但尔朱英娥却无法自由地选择婚姻,在大动乱时代像“玩具”一样被抢来抢去,虽然一度当上皇后,却毫无荣耀感可言。不仅如此,尔朱英娥坎坷一生,本应获得命运的“补偿”,但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羊献容当过六次皇后,在历史上为何颇有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平陵之变为什么能成功,晋骊姬之乱,羊献容图片

    羊献容当过六次皇后,在历史上为何颇有争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西晋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一个好名声,虽然西晋在公元280年灭亡吴国,完成了统一,但很快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中,而且庞大的权贵集团,致使政风黑暗,贪赃枉法的事情屡见不鲜。公元290年,司马衷在司马炎离世后登基

  • 曹魏官员崔林是什么出身?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兵曹相当现在什么官职,曹魏官职,唐代兵曹是个什么官

    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尚的一支后裔,因居于崔邑之地而得姓。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东望族。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此后清河崔氏始终是北朝士族最高门第。崔林,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崔琰从弟。他年轻时并没有显露出过人

  • 清朝最厉害的贵妃,五年生下四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代四大宠妃,贵妃入宫6年无子嗣,乾隆最年轻的妃子

    清朝最厉害的贵妃,五年生下四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她是道光皇帝的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熟悉清朝历史的人也一定知道雍正皇帝的生母来自这个家庭。虽然他是皇帝的亲戚,他的父亲只是一个职位大小的九级芝麻官员。这并不能给她带来一个高起点,而进入皇宫的乌雅氏只能从头开始!出生于道光二年

  • 唐玄宗李隆基处死杨贵妃之后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始末,杨贵妃死后多久唐玄宗死,李世民李隆基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杨贵妃被处死后,唐玄宗的晚年是什么样的?李隆基过得好吗?历来都是成王败寇,成功的人被人歌功颂德,失败了的人千万人唾骂,历史就是这么地无情。在李唐王朝,有两个女人影响了李唐的历史轨迹,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杨玉环。前

  • 此女12岁当上皇后,却在24岁暴毙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女王被杀,12年死而复生的女儿,公主自缢殉国

    此女12岁当上皇后,却在24岁暴毙而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女子地位卑微,因此很多人羡慕皇宫中的女人,无论是公主还是嫔妃,她们都有机会享受富贵与权势,可殊不知,皇宫才是众多女子一生不幸的发源地,今天的这位也是如此,她12岁当皇后,21岁因打皇帝被废,24岁突然暴死,死因

  • 盘点历史上三位英主,都是一手烂牌打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历史上的几个烂人是谁,英国历史上的大帝

    盘点历史上三位英主,都是一手烂牌打好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地位,无数人为了那个位置不惜挣得头破血流,付出惨痛的代价。特别是皇室子弟,有些几乎一生都在为之奋斗,完全不顾及亲情友情爱情,梦想坐到那个位置。但历史中大多数的皇位继承人都是在年少

  • 曹睿当初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曹睿就不怕司马懿会夺权上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废了哪个皇帝,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曹睿作为曹魏第二个皇帝,也是曹氏皇帝中最后一个能压制住司马懿的皇帝,既然司马懿都已经开展自己的野心了,曹睿为什么没有对司马懿下手?曹睿就不怕司马懿谋朝篡位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曹睿在位时期,曹家宗亲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司马懿要想篡位,可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司马懿机会并没有那么多,而曹睿的领导下,宗亲权

  • 孝仪纯皇后:为乾隆生下六个孩子,令乾隆痴痴迷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最宠爱的儿子,历史上乾隆为什么不爱令妃的,乾隆的女儿们简介

    令妃,即清高宗孝仪纯皇后,她因为影视剧走进当代人的视野,她的端庄优雅、温厚贤淑、善解人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但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女人,在重重的宫墙围院之内,在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下,如何完美的绽放自己的光彩。令妃似乎给

  • 明朝开国名将蓝玉究竟有多厉害?他有哪些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名将排行榜,蓝玉军事才能,四大名将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不世战功,有人说他如果没被杀,朱棣就不敢造反,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蓝玉曾率领以包括平民和牢犯在内的三万八千人抵抗陈友谅六十万精兵良将死守洪都一百一十七天!朱元璋盛赞蓝玉称:“虽汉之卫青,唐之李靖,何以过之!”一代

  • 十二爷胤祹历经三朝,他是如何得以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包拯历经几朝,爱新觉罗·胤裪的妻妾,胤禟

    爱新觉罗·允祹,原名胤裪,康熙帝第十二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弟,人称十二爷,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得以善终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历史上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康熙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功绩赫赫,可谓是千古一帝。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