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首辅张居正轶事:返乡乘32人抬“巨无霸”轿子

万历首辅张居正轶事:返乡乘32人抬“巨无霸”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3/12/12 7:49:29

一次还乡理事,极其风光体面和耀武扬威

公元1578年4月(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办理丧事;谁都有死老子的必然性,但死了老子,竟劳驾皇帝操心,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记述了他的这次回乡之旅,牛皮得不得了。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动用新式武器保镖,可比时下警车开道,威风得不知多少倍。我估计,张大人此行,不会出现堵车塞车,一路绿灯,是可以肯定的。

最叹为观止者,是他此行的座驾,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公车。黄仁宇对这台特制的巨无霸,有过一段不失幽默的描写。“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势之煊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首辅的坐轿要三十二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和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也不得不感叹这台巨无霸之壮观:“又造步辇如斋阁,可以 童奴,设屏榻者。”坐在这台明朝的“劳斯莱斯”或“宾利”级别的高级轿车里,身份有了,气派有了,权威有了,牛气冲天自是更不必说的了。

明、清以来,官员的交通工具为轿,二人抬者曰“肩舆”,四人抬者曰“软轿”,通常所谓的“八抬大轿”。尤其明朝,对公车使用有极其明确的限制,在《明史·舆服志一》里,我们看到 “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依此制度,张居正的车肯定超标。不过,作为内阁首辅兼皇帝老师,他有资格不在乎,加之奉旨回乡料理父丧,他有本钱搞特权。更何况锦衣卫主管,相当于克格勃首脑的冯保,跟他非常之铁,自然隐恶扬善。所以,由京城出发,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换乘这台由知府特为他供奉的既舒适,又宽敞的巨无霸,一路往南,经一千多里的行程,到达湖北江陵。全城人都拥到关厢,欢迎衣锦荣归的同乡首辅,无不希图一睹风采。然而坐在轿中的张居正,影影绰绰,老百姓是看不到真容的。不过这台巨无霸座驾,着实让他的家乡人开了眼。

公车是一张行走着的名片

普通的八抬大轿,总重约300公斤-500公斤,每个轿夫承重50公斤或稍多一点;依此制度,张居正的座驾,至少要有1吨至1吨半的自重,否则不可能分卧室和客室,不可能载有两位服务生,不可能载有必不可少的卫生设备,以及供沏茶烧水的炉具。从老北京胡同的宽和窄,也可判断其中住户富贵和贫穷,权势和卑贱的程度,凡有王府,官邸,俗谓大宅门者,胡同不得狭于一丈(约两米),就是为了方便前四后四的八抬大轿进出。京城有民谚云:“东城富,西城贵,南城贫,北城穷”,因此,东、西城胡同多半宽敞且直,南、北城胡同大都狭窄,而且弯曲,前者因轿的出入而必须讲究,后者因市民行走而马虎随便。

张首辅的前八后八,左八右八的三十二抬巨无霸,估计那轿子当不小于现在的“考斯特”。所以由真定起驾,也是有其道理的,第一,在北京城里,怕有的路段未必转悠得开;第二,京城人多嘴杂,张居正不想招摇过市,免遭物议。不过,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举国贪渎成风;官吏无能,唯知横征暴敛。但首辅的座驾,能从本地路过,那是千载难逢,送上门来的巴结好机会,除非白痴,谁能放过。因此首辅此行所经河北、河南两省驿道,全程是否都能保持四米宽度,是大有疑问的,因此,修桥铺路,大兴土木。后来,有一位名叫杨四知的御史,在参劾张居正的奏折里,说他“归丧沿途,五步凿一井,十步盖一庐。”自然是落井下石的夸大之词,但中国官员之马屁功夫,堪称绝活,沿途州县一二把手,为了这台巨无霸顺利通行,增派民夫,拓展路面,动用工匠,加宽桥梁,以讨好元辅,自然是少不了的。

据黄仁宇文:“他从阳历四月中旬离京,七月中旬返京,时间长达三个月。即使在离京期间,他仍然处理重要政务。因为凡属重要文件,皇帝还要特派飞骑传送到离 “京一千里的江陵张宅请张先生区处。”我想,张居正乘用这样的坐骑,也有其公务在身,随时需要替年轻主子料理国家大事的理由。唯其如此,这台巨无霸座驾,“行经各地,不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当地的藩王,也打破传统出府迎送,和首辅张先生行宾主之礼。”《玉台丛语》甚至说:“居正奉旨归丧,所经由藩、县、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

因为公车是一张行走着的名片,官有多高,权有多大,车也就有多好,这大概也是大多数官员对座驾十分在意,十分在乎的原因。张居正是个强人,强人的缺点,在得意时常常想不到不得意时,坦然接受沿途官员跪迎跪送,以为坐在这台巨无霸里,为皇帝办事就等于是皇帝了。《万历野获编》里如此说过:“江陵以天下为己任,客有谀其相业者,辄曰我非相,乃摄也。”这个“摄”字,对他来讲,倒也是事实。但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有点狂妄了。沈德符接着说:“‘摄’字于江陵固非谬,但千古唯姬旦、新莽二人,今可三之乎?庚辰之春,决意求归,然疏语不曰‘乞休’,而曰‘拜手稽首归政’,则上固俨然成王矣。”清人纪昀在《四库全书题要》中,说他“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也是这个意思。强人再强,不可能永远如日中天,公车再棒,总会有坐不动的时刻,从江陵料理父丧回京的第五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逝,享年57岁。在皇帝的授意下,一场反攻倒算,差一点点就要将他从坟墓里挖出焚尸扬灰。

如何应付他那口味尖刻的舌头,则更是一路经过的大小衙门,伤透脑筋的事

他肯定没有预料到万历皇帝的秋后算账,来得这么快,这么狠,《万历野获编》为明人撰,应该可信其真实。“今上(即万历)癸未甲申间,籍故相张江陵,其贻害楚中亦如之。江陵长子敬修,为礼部郎中者,不胜拷掠,自经死。其妇女自赵太夫人而下,始出宅门时,监搜者至,揣及亵衣脐腹以下,如金人靖康间搜宫掖事。其婴稚皆扃钥之,悉见啖于饥犬,太惨毒矣。”

那台巨无霸自是张居正许多罪状中的一条。

要知道,皇帝未必不小人,而且说不定非常之小人。在《万历野获编》卷九里,有一则《貂帽腰舆》的记载,我们看到因座驾之张狂躐等而倒霉的,不光张居正一人。“嘉靖中叶,西苑撰元诸老,奉旨得内府乘马,已为殊恩。独翟石门、夏桂洲二公,自制腰舆,舁以出入。上大不怿,其后翟至削籍,夏用极刑,则此事亦掇祸之一端也。”读到这里,我想那些坐豪华公车的官员,会不会为此而慎之戒之呢!

作为首辅,执政近15年,张居正确实做出了政绩,为世公认。《明史》称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然而,他的人格,品德,作风,政声,也有很多为人所不齿的地方。与他同科进士的大文人王世贞,就对他很不以为然的。在文章里曾嘲笑过,一位当朝宰相,竟然下作到以“晚生”的帖子,递过去以取悦于太监冯保,虽偶一为之,也颇令人作呕。无非因为这个太监能左右太后和皇帝,他不得不依靠他,不得不拍他马屁,即使如此,也不必卑躬屈膝啊!据明代的文人焦叩 《玉堂丛话》,说到他奉旨归葬,从北京出发到湖北江陵,其作威作福的排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最难侍候的,沿途州县如何供应他老人家的吃,让他吃得开心,如何应付他那口味尖刻的舌头,则更是一路经过的大小衙门,伤透脑筋的事。“始所过州邑邮,牙盘上食,水陆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而钱普无锡人,独能为吴馔,居正甘之,曰:‘吾至此仅得一饱耳。’此语闻,于是吴中之善为庖者,召募殆尽,皆得善价而归。”一百道菜上来,张居正眉头紧皱,举筷踌躇,简直没有他可吃的,其舌头之刁钻,其嘴巴的挑剔,可想而知。

他的成功,由舌而起,他的失败,也与舌有关

要是从明代沈德符的 《万历野获编》的一则记载看,这一家人的味觉神经,也够登峰造极的了。“江陵归葬公还朝,即奉上命,遣使迎其母入京。比至潞河,舁至通州,距京已近,时日午,秋暑尚炽,州守名张纶具绿豆粥以进,但设瓜蔬笋蕨,而不列他味,其臧获辈(家奴厮役之类)则饫以牲牢(肯定五星级待遇),盖张(这个马屁精)逆知太夫人途中日享甘肥,必已属厌,反以凉糜为供,且解暑渴。太夫人果大喜,至邸中谓相公曰:‘路烦热,至通州一憩,始游清凉国。’次日,纶即拜户部员外郎,管仓、管粮储诸美差。”

张居正的舌头一动,解决了一批无锡厨师的就业问题;老太太的舌头一动,使得通州运河边上小小七品县官,一步登天,擢升到中央政府工作,这就属于舌头的第二功能了。但最后,想不到这位既位高权重,不可一世,也卑污轻贱,曲节事人;既治国有方,政声蜚扬,也好色腐败,贪刻残酷;既轰轰烈烈,位极人臣,也碧落黄泉,惨遭灭门的张居正。他的成功,由舌而起,他的失败,也与舌有关。明代沈德符的 《万历野获编·江陵始终宦官》说:“江陵之得国也,以大?冯保力……而最后被弹,以致籍没,亦以属司礼张诚,岂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乎!”当年,张居正舌头一动,断送了高拱,拉拢了冯保;现在,一个更得宠的太监,在万历身边,张诚舌头一动,把罪状一条条呈给皇帝耳边;而那个高拱,别看败在他手,临死之前,趁舌头还能动,又搞了一份《病榻遗言》告上去,历数张、冯的罪恶,火上加油,促使万历下了决心,在张居正死了两年以后,终于被抄家夺爵,总算留一点面子,没有戮尸。

这一切的是是非非,无一不是舌头在兴风作浪,想到这里,真有一点不寒而栗呢?但一代文豪王世贞先生,也不是什么好样的,在张江陵如日中天的时候,曾经起劲地去巴结过的,甚至洋洋洒洒,写过吹捧他双亲的祝寿文章,想讨他的好,希望得以引荐,跻身朝廷,求得朱紫。奈何张居正认为,阁下文章好,未必适宜做官,还是当你的文人算了。也许由于未能满足欲望,现在,你死了,你倒台了,你完蛋了,我反过来敲打两句以泄愤,也是情理之常。所以说,文人的舌头,通常是靠不大住的,一会儿向这边拐,一会儿向那边拐,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蜀汉五虎上将:为什么关羽为何会位居首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五虎上将关羽瞧不起谁,关羽算不算名将,五虎上将关羽不服

    话说刘备刘玄德得了成都进位汉中王,加封百官,其中以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一直奇怪,这五员上将一直没有真正的分过输赢,那么这排行的依据是什么呢?不过以在下之见,这种排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侠义将军关羽关云长,山西临猗人。五虎上将头一位,官拜汉寿亭侯。论亲近程度,他是刘备的结义二弟,一开始就

  • 毛嫱怎么读?春秋时期美女毛嫱个人资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毛女是什么意思,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吗,毛嫱图片

    毛嫱怎么读?毛嫱[máo qiáng]古代美女名。《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 成玄英 疏:“ 毛嬙 , 越王 嬖妾; 丽姬 , 晋国 之宠嬪。此二人者,姝妍冠世。”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 毛嬙 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 掩面,比之无色。”《淮南子·齐俗训》:“待

  • 曾国藩致命的性格弱点:爱生闷气源自其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喜欢看曾国藩书的女性性格,曾国藩的性格特征优点,曾国藩性格的主要性格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

  • 一凤压两龙!揭秘慈禧身后留下的无限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留下的经典名句,慈禧最经典的一句话,慈禧留下的诗词有多少

    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9年,这一年的10月22日,一个把持大清朝政长达48的女人,抛下了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社稷,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74岁。她就是权倾天下,惟我独尊的慈禧太后。慈禧,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的无冕女皇,她曾三次垂帘,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把大清的万里江山玩弄于她的股掌之中。那么,像这

  • 揭秘汉武帝建立的伟大帝国:犯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和汉光武帝有什么区别,汉武帝有多厉害,汉武帝和光武帝谁厉害

    汉高祖刚即位时,在当时首都洛阳南宫的一个庆功宴上,曾与手下功臣将领讨论过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问题。在他看来,成功失败,全在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运送军粮,我比不上萧何;统领百万大军,开战就打胜仗,攻城就能拿下来,这一点我赶不上韩信。此三人乃天下豪杰。”大风

  • 周瑜竟是德才出众堪为中国古代男人的楷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瑜的品质,历代名人对周瑜的评价,周瑜什么水平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前行,许多真相都在人云亦云中变了味。那些被你唾骂多年的历史人物中,背着怎样的一个黑锅在地底沉睡?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

  • 古代“第一丑女”贾南风如何变身为“一代妖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服装,中国历史大全,中国古代最小的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天生相貌丑陋无比,性格极其凶狠,是西晋时期“八国之乱”的始作俑者。她就是贾充与郭槐的女儿贾南风。贾南风是一个丑女,天生在外貌上面就有缺陷。根据历史记载,贾南风非常矮,身高不到一米四,而且肤色很黑,不水灵,就好像一个老太婆。更加过分的是,贾南风鼻孔朝天,还有龅牙,在脸上还有

  • 揭秘:道光皇帝给士子出的殿试历史题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知道是弘时泄露题的吗,道光皇帝的历史评价,历史对嘉庆皇帝的评价

    道光皇帝的历史题总是问得很真切。如清道光十八年策问问到粮储,最后问的是今天怎样才能“凶荒有备”,之前却把问题追到汉代的常平仓。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今天的许多问题都在历史上有过端倪和演变,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你如果不知史还真是处理不好时务在灯下细究古代殿试策问,作为教师研读考题其乐悠悠,难与外人道。策问

  • 武媚娘掌权史:从二圣共掌朝政到则天独唱主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倚天屠龙第二高手,武媚娘是武则天吗,岳不群自宫后变化

    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向更高权位迈进。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李治因为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借机自荐帮忙处理朝政。李治最开始统一大权便放开手让武则天处理,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武则天权力欲望太强,甚至差点夺得自己的帝权,李治心生不满,于是与武则天之间感情出现

  • 揭秘:商纣王真是昏庸无能整天沉迷美色之辈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封神榜为什么黑纣王,纣王真的那么不堪

    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讲述了一段在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下,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神话故事,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残暴君王,他好酒、淫乐、宠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靡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不敬祖先,亲奸佞远贤臣等等,罪行罄竹难书。最终,牧野之战将士们临阵倒戈,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