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4次降黜孝庄,为何没把她送人?

皇太极4次降黜孝庄,为何没把她送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63 更新时间:2023/12/18 17:58:49

皇太极4次降黜孝庄,为何没把她送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

有人问,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把孝庄给送人?

虽然庄妃布木布泰的位号,在天聪—崇德之际被连续降黜四次,但,不能说皇太极不喜欢她。

从她于天聪三年正月生皇四女固伦雍穆公主、天聪六年二月生皇五女固伦淑慧公主、天聪七年十一月生皇七女固伦淑哲公主的情形来看,四年三胎,可见在窦土门福晋、海兰珠、囊囊太后相继来归前,皇太极一度很是宠爱布木布泰。

她几乎与同样生育三女的哲哲皇后,一样深得圣宠。

即便后来,海兰珠被皇太极宠冠后宫,生出了皇太极以大宴群臣、大赦天下等形式欲定为储君的皇八子,庄妃还在同期孕育了皇九子福临,更可见皇太极对布木布泰颇有感情的。

《孝庄秘史》中的皇太极与海兰珠

皇太极确实有将庶妻(妾)送人的隐恶。

一个是东宫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太极给了表侄南褚。

南褚为皇太极亲娘舅金台吉的孙儿,随父降金后成为了皇太极的大将。

天聪九年二月,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率兵一万,深入河套地区,欲以武力迫降林丹汗留下的察哈尔余部。囊囊太后先降,告知林丹汗三福晋苏泰太后之子额哲,已继立为察哈尔汗,藏于托里图。

后金大军兵临城下。多尔衮召集诸贝勒会商战略战术。岳托说此役,必须拿下额哲,不能再使之逃脱,成为蒙古之主。萨哈廉献亲情计,称苏泰太后为南褚亲姐,不妨派南褚走一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亲情计果然奏效。

苏泰太后带着儿子额哲降金,献上了刻有“制诰之宝”字样的元朝国玺,为一年后皇太极改汗称帝、建号大清做了准备。

皇太极再娶囊囊太后,但不好将表侄女收纳后宫,于是将苏泰太后赐予堂弟济尔哈朗做继福晋。同时,为了酬谢南褚的劝降之功,他将曾经的宠妃东宫福晋送给了南褚做老婆。

大臣娶大汗之妃、表叔之妾,自然不会有情感而言。

一个是侧福晋叶赫纳喇氏,被赐予内大臣占土谢图。

这个纳喇氏侧福晋,本为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初嫁与布占泰同宗(《满文老档》载,为布占泰之弟)的正黄旗包衣喀尔喀马(乌喇纳喇氏),喀尔喀马后逃至叶赫部,为金台石贝勒所得,夫妻生二子。天命四年,太祖征叶赫部,皇太极处死喀尔喀马,俘获其妻叶赫纳喇氏。

天聪二年十二月,叶赫纳喇氏为太宗生皇五子硕塞(顺治朝封和硕承泽亲王)。不久,被太宗赐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

占土谢图行围,被虎伤身亡。叶赫纳喇氏再嫁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达尔琥。

2

虽然庄妃随着东宫福晋和察哈尔的三名寡妇先后进入皇太极的后宫,她的地位用天聪初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五位,但不见得她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就不重用了。

一、她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斯长子寨桑之女,皇太极中宫国君福晋哲哲的侄女,优越的家族背景及同哲哲的姑侄关系,是皇太极不好轻易始乱终弃的。皇太极继承太祖创建的满蒙政治联姻制,不会轻易打破盟友关系。

二、庄妃有是天聪初年册立的西宫福晋,由于皇太极爱上了海兰珠和笼络察哈尔人心的关系,庄妃为了支持丈夫而做出牺牲的可能性显然很大。但是,皇太极还是保证了她在崇德元年“五宫并建”的后妃之列。

三、庄妃十三岁以少女之身嫁给皇太极,并无过错,皇太极为了加强同科尔沁的关系,以及尊重中宫福晋及后来的关雎宫宸妃(庄妃的姐姐海兰珠),更不能将庄妃像处置那两位庶妃一样送人。至于同样来自蒙古的东宫福晋,被勒令改嫁他人,主要原因是“不遂汗意”(《天聪九年档》),应该是涉及当时发生的莽古济一案,而被牵扯受罚。

虽然皇太极时期,倚用汉官士大夫,吸纳汉文化,学习汉制,但是早期对于儒家伦理纲常还是意识薄弱。

虽然他也意识到了要建立规范后妃制度,甚至明令禁止收继婚俗,但还是保持了鲜明的女真特色。

《清史稿·后妃传序》开篇即云:“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国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这,在皇太极完善后宫建制时,还有不少影响,即便崇德元年建后宫五妃时,还是循“国俗”称福晋。

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皇太极举行“册封国君福晋、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永福宫庄妃则为“西宫永福宫侧福晋庄妃”。(《满文老档》“太宗皇帝”下卷第二十册《册封五大福晋》)

3

永福宫庄妃在太宗朝,貌似不显山露水,可谓是隐忍不发,但在皇太极死后,很快与坚持拥立皇子的两黄旗大臣结成稳固的联盟关系,使他们舍弃最初拥立皇长子豪格的举措,而改推出六龄童福临顺利入承大统。

庄妃成为了大清王朝第一个圣母皇太后,但在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独专擅政时代挣扎,慢慢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政治家,对清初一统中原、日渐强盛起到了关键性的历史作用。

但是,不少电视剧为了情节需要,以民间盛传的太后下嫁说为底子,大肆渲染庄妃与多尔衮的情事,为之抹上了不少所谓的丑闻。

《大清风云》张丰毅版多尔衮、许晴版庄妃与姜文版皇太极

尽管如此相较于汉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和清末的慈禧,还是有很多人对孝庄赞誉有加,而对另外三个人毁誉参半?

客观而论,她们都是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吕后、武则天与慈禧,之所以毁誉参半,不是因为她们生活淫乐,而是因为吕后、武皇重封家族、擅杀宗亲,导致国家内乱不止。慈禧虽有心救国,也曾力阻咸丰逃离而显遭杀戮,但遭际内忧外患,在国力衰亡时不得不屈膝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她们都是因为权欲膨胀,招致了滚滚骂名。

而孝庄之所以被后人赞誉有加,最大的成绩是她成就了康熙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当初连前途都没有 关羽为什么还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背叛刘备,刘备称帝后为什么疏远诸葛亮,关羽为什么非要跟着刘备

    还不了解:关羽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去投奔当时没有前途的刘备,关羽为什么不选择曹操?历史上关羽不留曹营,有义的成分,但是我觉得还有几点:一是关羽护前,对名分很看重,接受不了背主求荣的骂名。其实就是有答友说的面子,还被别的答友讥讽,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事实

  • 关羽一招就秒杀了颜良 双方实力差距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颜良和关羽的差距有多大,颜良,新三国关羽斩颜良第几集

    对关羽和颜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颜良被关羽一招秒杀,颜良的实力有那么弱吗?当大将首先要智勇兼备,武艺好,只是一个因素,两军对垒,能不能出奇制胜,靠的是胆识和谋略。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死就死在缺心眼上。颜良很厉害,也深受袁绍本人的器重,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 在曹魏五子良将的几人中,能使用假节钺权力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国五子良将都有谁,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魏五谋臣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因为在襄樊之战中

  • 林俊:明朝四朝老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国的三朝老臣,林俊贤演唐太宗李世民多少岁,明朝被魏忠贤害死的大臣有哪些

    林俊:明朝四朝老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十六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篇章,不主动拥抱世界变化、安于现状的国家与民族,往往都将在未来为之还债。1513年,明正德九年,葡萄牙人(明朝称之佛郎机人)乘船来到中国珠江口沿岸,开始和明朝交往,中西

  • 关羽和赵云都同样战败 两者部下为何差距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晃和关羽,关羽和赵云到底哪个厉害,关羽在樊城为什么会战败

    还不知道:关羽和赵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战败士卒逃了,赵云战败为何无一人逃走?两个原因,一个是家眷,一个是粮草。一、家眷的影响出门打仗,家眷都在后方。关羽的失败,不是被曹军打败,而是被东吴抄了后路,关羽的家眷以及士兵的家眷都被东吴军俘获。而且吕蒙为了打击

  • 历史上鄂尔泰与雍正帝发生过什么故事?为何被赞称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鄂尔泰(1677—1745),清朝大臣,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康熙六十一年冬天,这一天畅春园的雪花尤为清冷,宫殿里异常冷寂,一代骄帝康熙就此长眠,四皇子继位,改年号为雍正。我们眼中的雍正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在治国上他是强硬的、励精图治的,可谁能

  • 关羽镇守荆州时有多少兵马 手底下人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关羽和荆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留守荆州时,麾下实力如何?到底有多少大军?想要了解关羽手中有多少人马,我们要先看看当时蜀国的情况。平常在小说或者演义中大家看到的都是数十万的规模,比如说单单就看这个夷陵之战中,刘备方的兵力就被夸张的描写到有七十多万

  • 三国时期合肥的地理位置如何?孙权多次率领大军攻打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字仲谋,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东吴与曹魏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对于合肥之战来说,不是一场战役,而是经历了五次较大的战役。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

  • 刘知己:唐朝著名史学家,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唐朝著名史学家,一生不畏权贵、为人正直,著有《刘氏家乘》《刘氏谱考》《睿宗实录》《刘子玄集》等作品,其著作《史通》更是在中国史学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人便是刘知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刘知己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刘知己(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

  • 从名妓到皇帝宠妃,薛妃最后为何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从名妓到皇帝宠妃,薛妃最后为何下场凄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位就是北齐著名皇帝高洋的薛妃,薛妃具体的名字无从考究,但后人也称她为薛氏。查询最早最早记录薛氏的史料可见,她是当时北齐都城邯郸名噪一时的名妓,说是花魁也不为过,受到当时许多官宦的喜爱。更甚者,当时的权贵清河王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