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当初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徐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徐庶当初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徐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1/19 0:04:2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徐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徐庶原本是刘备身边的谋士,徐庶最后为什么会投降曹操?

前言

三国当中,有这么一个人,名气比不上孔明、刘备等人,先前是刘备的谋士,后来投降于曹操,这个人就是徐庶,他为何要投降于曹操以及他的人生结局,是很多人都疑惑不解的,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让人产生强大好奇心的谋士。

▲徐庶前往许昌救母

徐庶,字元直,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少年时候的徐庶爱好习武练剑,为人仗义,喜欢打抱不平,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侠义人士。最初的时候,徐庶的本名是叫徐福,一次,徐庶为人报仇,逃跑没成功被官府抓住,抓到他以后,无论官吏怎么威胁他他也不说自己的名字,后来徐庶被救,就将名字从徐福改为徐庶。徐庶不仅改了名,还放下了舞刀弄枪的生活,决定弃武从文,前往儒家学舍求学。当时的徐庶因为此前的经历并不受待见,后来他凭自己的努力认真求学,学到了很多儒家的学问,还结识了好友石韬,就跟诸葛亮等人相识,成为好友。

201年,徐庶因为刘备的人品投奔刘备,当时的刘备正在刘表的要求下于新野驻扎,全神贯注抵御曹操,见到徐庶以后的刘备,仿佛看到了救星,于是就特别器重他。六年之后,徐庶把自己的好友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还建议刘备亲自去请,刘备听了徐庶的建议,亲自前往孔明的住处请他,还坚持不懈的去了三次,刘备的行为感动了孔明,答应辅佐刘备,从此刘备身旁多了一名谋士。

次年,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擒获,徐庶是个大孝子,听闻自己的母亲被抓,瞬间方寸大乱,他怎么可能会放任自己的母亲不管?万不得已之下,他选择了向刘备辞别。刘备心痛不已,非常舍不得徐庶,但是又不能不成全徐庶的孝心,便答应了徐庶的请求。向刘备辞别后的徐庶在好友石韬的陪同下前往曹营。到了曹营的徐庶,见到自己母亲以后,他才发现自己中了曹操的计,受到了母亲的训斥,母亲也因此自杀而亡,实属悲痛不已,并且发誓此生不打算为曹操献计,他跟关羽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投奔曹营的原因

徐庶出生于寒门,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自己,弟弟徐康也离开了人世,从那以后,徐庶便跟母亲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母亲含辛茹苦将徐庶抚养长大。徐庶一直以来都深知母亲养育自己的辛苦,所以很孝顺母亲。

▲曹操历史图像

徐庶投奔刘备后,受到刘备的器重,还在战争中帮助刘备取得胜利。曹操得知刘备身边有如此一谋士,自然不甘心,所以就想办法抓了徐庶的母亲,而且还模仿徐庶母亲的字迹写信给徐庶,了解母亲被抓的徐庶,瞬间方寸大乱,他害怕自己的母亲真的被杀害。徐庶是个大孝子,他肯定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所以再三思虑下,他就跟刘备辞别,与自己的好友石韬一起前往曹营。去到曹营之后,徐庶见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了解徐庶叛变,愤怒不已,表示很悲痛,于是自尽而亡。了解自己被骗的徐庶,又见到母亲因为自己背叛刘备自杀,心中对曹操特别怨恨,于是发誓绝对不为曹操献计。

徐庶投奔曹操的结局

对于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的事,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疑惑,虽然曹操很重视有才华的人,但是以曹操的性格,他再怎么赏识徐庶,徐庶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帮他做,他怎么可能会放过徐庶?更何况徐庶后来还在魏国做了官,只不过官职都不是很高,这也说明了两人在魏国并未受到重用。后来诸葛亮还因此感慨,会不会是因为魏国有才能的人太多了,这两人才因此得不到重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曹操没有杀徐庶的原因。

▲徐庶历史图像

曹操想树立自己的形象

一直以来,曹操都是很重视有才能的人,这也是后世很多人都赏识曹操的原因之一。曹操的阵营中,大多数都是投降于他的,暂且不说是否受到了重用,单凭人家投降他这一点,他就没有理由要了人家的性命,不然以后谁还敢投降他?所以于情于理,无论徐庶后来怎么样,他都是选择投降了曹操,如果他真的因为徐庶不为他献计杀了曹操,那么必然会影响自己在外人眼中重视有才之人的形象,这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典故,其实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应该说这是徐庶在罗贯中心里的美好形象,但是不可否认,徐庶的确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据史书记载,他并没有给曹操出任何攻打蜀国的计策。

▲神机妙算诸葛亮

徐庶低调

历史上,曹操身边有很多有才华之人,但是有很多人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下,比如许攸,这也恰巧应证了“功高盖主”这句话,其结果向来都是不得善终,更何况,曹操的疑心病本来就很重,哪怕你再有才华,但是只要他感觉你威胁到了他,必然容不下你。投降之后的徐庶本来就想着不给曹操献计,奈何他是投降曹操也没有理由杀他。

后来的徐庶行事低调,也不像其它大臣那样广开言路,这对曹操根本就没办法造成威胁,更何况曹操身边有一堆贤才。而且当时曹操的想法是,徐庶既然不为自己所用,他身边这么多有才之人,那也作罢了,只要不让他到刘备身边去就行,毕竟刘备的身边正是缺贤才的时候。不过话说回来,事实证明,低调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祸事上身。

▲徐庶的母亲

根据史书《魏略》记载,后来诸葛亮了解自己的两个好友在魏国没有受到重用,也感慨了一番,难道是因为魏国的人才太多了吗?的确如此,相比于刘备,曹操身边的人才数不胜数,这也为后来刘备败给了曹操埋下了伏笔,所以他们二人不受到重用也是跟其有一定的原因的,不过,徐庶他们二人在魏国没有受到重用,应该还有除此以外的其它原因。

徐庶的出身

众所周知,徐庶出身寒门,没有什么深厚的家底,而且还幼年丧父,只有母亲跟他相依为命。当时的他对于刘备而言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没错,因为那时的刘备能力很弱,并且身边特别需要贤才,所以不会去计较一个人的出身,只要肯效忠于他,为他出谋划策就行。所以当时就算徐庶的出身不好,刘备也会重用他。

▲徐庶的好友石韬

但是魏国就不同,曹操虽然喜爱贤才,他身边的贤才也不计其数,所以徐庶对于曹操而言,其实是可有可无,更何况徐庶并不是真正的想效力于曹操。曹丕即位的时候,实行的还是九品中正制,这对于徐庶而言更加没有任何优势,因为他的出身低微,而且还是半路投降于曹操,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升官的可能,就算当了官,也差不多,算是有名无实的。

曹操不敢重用徐庶

众所周知,徐庶是被迫投降于曹操,是因为曹操用徐庶的母亲来威胁徐庶,后来,徐庶的母亲因为徐庶弃明投暗自杀,徐庶的心里面对曹操自然会有怨恨,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徐庶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谁能忍受自己至亲之人离开自己。曹操也是利用徐庶孝心这一点,才让徐庶投降的。

既然徐庶是因为投降于曹操而死,换句话来说,如果不是曹操,徐庶的母亲根本就不会死,曹操让他世上唯一的亲人都离他而去,所以曹操也心知肚明徐庶心里面对他有恨,就不是很敢重用徐庶。曹操也不是傻子,他害怕徐庶报复他,从中给他出一些损招,这肯定是对魏国不利的,所以纵使曹操喜欢人才,他也不敢完全的信任徐庶,更何况徐庶还不想给他出谋划策。

徐庶的结局

事实上,关于徐庶的结局,还是众说纷坛,很多史书并未提到徐庶最终的归宿,部分史书对于徐庶的描绘也了解赤壁之战以后,《三国志》当中也没有提到徐庶的最后结局,不过在《魏略》这部史书当中提到了徐庶后来是因病而病死的,他的墓碑还立在彭城。但是后来的一部史书《胡氏世说》里面又提到了徐庶,说徐庶是在一个名为“鼓子洋”的小岛上过上了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那个地方树木环绕,还有很多珍奇的物种。

▲许攸剧组照片

据说,还有人见到了他,当时的他是一名药农,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这对于徐庶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归宿。回想他的这一生,幼年丧父,还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因为孝心被迫投降于曹操,又亲眼目睹母亲因为自己投降吊死在自己面前,对他而言都是很痛苦的。他能活到后面当官,其实里面既有曹操的原因、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从某种角度而言,相比于诸葛亮他们,他没有受到重用,显然遭遇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正如《胡氏世说》里面所言,他过上了隐居山林的日子,那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相比于诸葛亮最后日夜操劳,他算是图了个清净,结局也比诸葛亮好很多。

总结

虽然徐庶的名气,比不上诸葛亮,也比不上被曹操放走的关羽,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谋士,毕竟如果没有他,最开始的刘备又怎么会打胜仗?如果没有他的建议,后来的刘备又怎么会得到诸葛孔明这么一个神机妙算的好助手?

▲曹丕历史图

可以说,这是徐庶给刘备送的最大的礼物了。从某种角度而言,徐庶也算不上是背叛刘备,毕竟在很多人的眼中,“百善孝为先”,徐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将她养大,于情于理他都不能不管不顾自己的老母亲,所以当时的徐庶要拜别刘备,刘备的内心也是挣扎不已,难过万分,既舍不得徐庶,又不想让徐庶违背自己的孝心。总的来说,徐庶的人品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就不可能跟诸葛亮他们成为好友,还并称为“诸葛四友”,从他行侠仗义到后来的弃武从文,还有自己跟母亲相依为命,他的经历也足以证明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孝心之人。所以,徐庶的人品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扶风武王”司马骏:司马懿的儿子,一生战功赫赫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司马懿的儿子,从镇西大将军到拜征西大将军,一生战功赫赫,活到五十四岁得善终,他就是司马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此人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司马骏是司马懿的第七子,母亲是伏夫人。他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五六岁时便能独自写信,流畅的朗读书籍,见过这个孩子的人都感到很惊奇。司马骏

  • 古代妃子到了多少岁就不能侍寝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妃子到了多少岁就不能侍寝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妃子多少岁不能侍寝超过五十岁就不能侍寝了到了晚上,皇帝们会选择侍寝的妃子与他们共度良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妃子一生都要给皇上侍寝,从宋朝开始就有规定,女子过五十岁不可侍寝。但是总有皇帝不这么想,比如康熙,他的妃子,也就是

  • 历史上的乙弗皇后怎么会被赐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平公主在什么政变被赐死,宣太后被废后怎么样,历史上全部皇后

    说到这个乙弗皇后,大家都知道,她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为人性格非常的温文尔雅,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她,可是为什么最后她却被元宝炬给赐死了呢?中间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的呢?乙弗皇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乙弗皇后为什么被赐死由于柔然派兵进攻西魏北境,朝臣

  • 李世民与李治有多疼爱新城公主?新城公主为何以皇后礼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李治是谁的儿子,李世民最喜欢的公主,李治的妹妹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唐太宗李世民最幼女,唐高宗李治同母妹,这位公主最后是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的风铃不停的摇摆,律动之间一个盛世的唐朝映入眼帘,亘古不变的史册里,珍藏了多少未干的墨迹,记录着多少盛世的辉煌,唐太宗虽不是开朝之君,但

  • 曹操不是有很多老臣旧部吗 司马懿夺权时他们为何没有保卫曹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夺取曹家天下,司马懿怎么夺取曹家江山,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对司马家篡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曹操老臣后代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不去保卫曹家?三国时代末期的曹魏崩溃,如果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其实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因为这件事的发生本质上是非正常的。一个依靠强军队事力量以及数代明君所建立的辉煌政权,最终

  • 东莪格格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爱新觉罗·东莪简介,东宫小枫是什么民族,东莪是谁

    东莪格格是聂政王多尔衮留下的唯一血脉,生母为朝鲜王族之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朝初期,多尔衮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他的军事天赋非常高,在年仅十七岁的时候,就跟随自己的长兄皇太极出征,讨伐蒙古地区。后来清朝建立,皇太极成为了皇帝,而多尔衮被封

  • 历史上萧何曾光脚向刘邦请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为什么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刘邦为什么怕吕后,为什么萧何认准了刘邦

    说起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的名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刘邦建立大汉王朝非常不容易,他从一个小亭长直接带领着弟兄们推翻秦朝统治,灭掉项羽后建立大汉王朝,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建立汉朝后,和他一起打拼过的那些兄弟们自然是被封赏,做了诸侯和大将军,要说刘邦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 嘉庆皇帝继位后的清朝是什么样的?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皇帝怎样,嘉庆帝在位多少年,之后是谁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在位25年。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晚清时期,整个社会呈现颓靡之势,无论是经济、教育,或是政治,都无一不展现出疲态,小到地方县里,大到皇宫庭院,整个社会的运作如同运转多年快要废弃的旧工厂,就这么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即位,

  • 曹魏江山大部分都是曹操打下来的 曹操的个人武力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曹魏是在谁在位时被废帝,曹丕和曹植谁厉害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常年带兵打仗,曹操的武功如何?东汉末年,诸侯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历经数战,终于一统北方。曹操作为曹魏方面最重要的的军事统帅,曹魏大部分的地盘都是曹操打下来的,在事业的早期,曹操经常要亲自带兵去打仗,那么,作为一名将领,曹操的

  • 曹操作为一个谨慎之人 曹操为何没有能阻止部将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司马懿敢反曹丕吗,张郃高览为什么背叛袁绍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被背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都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曹操为什么会被人屡次背叛?《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与陈宫投奔吕伯奢,误杀吕伯奢家眷再防告密残害吕伯奢,用“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刻画出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