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死前是在试探诸葛亮吗 刘备说的自取是什么意思

刘备临死前是在试探诸葛亮吗 刘备说的自取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3/12/10 22:42:05

还不了解:刘备遗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临死前说的自取是什么意思,刘备是不是在试探诸葛亮?

白帝城托孤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光辉一页,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的道德观就是君臣之间互相信任的话,那么白帝城托孤可以说完美做到了这点,诸葛亮和刘备作为政治上的上下级以及理想主义上志同道合的伙伴来说,可谓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到达了极点。但是就是这个历朝历代的认可,在当下却被一部分人质疑了起来,这些人的回答是他们认为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并没有这种信任,对他们来说刘备临死都在试探诸葛亮,他没有完全信任诸葛亮,并且害怕诸葛亮会篡夺他的江山,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真的是会影响提防吗?

实际上这个说法本质就是小人之见,原因有二:其一是刘备对诸葛亮说出“自取”的话,这个“自取”未必就是取代刘禅的意思,而是一种政治赋权,要了解诸葛亮作为刘备亲自制定的国家主导者,很多人是不太放心的。或者说心里是有别的心思的,如果这个时候刘备不出来主动为诸葛亮背书,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人会挑战诸葛亮的地位,此时的蜀汉政权经历了夷陵之战,元气大伤,基本的底盘被消耗的很厉害,实质上已经经不起一次新的打击。如果刘备不出来为诸葛亮背书,那么蜀汉政权肯定会陷入新的混乱中。“自取”更多的是刘备为了维护内部稳定,全面信任诸葛亮的表现,至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与其说是自己做皇帝,不如说是给诸葛亮如同霍光一样的法理基础,如果刘禅统治出了问题,诸葛亮可以换个皇帝。

其二,以蜀汉当时的局面,刘备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试探诸葛亮意图的意义。要了解这个时候的蜀汉,失去了荆州,在益州统治的时间也不长,根本就不具备一个稳固的立国基础,这是内部的问题,至于外部,曹魏政权虎视眈眈,就准备找个机会把蜀汉一举歼灭,而东吴政权向来就以不能信任著称,刚刚偷袭了盟友的荆州,志在割据,如果曹魏这个时候举兵进攻,东吴百分之一百会配合曹魏沿江而上,这跟一个烂摊子有什么差别呢?刘备把这样的蜀汉交给诸葛亮,其实一定程度上是不敢保证诸葛亮真的能经营下去的,所以不如索性敞开天窗说亮话,我交给你,完全信任你,如果真的能做下去就做,做不下去你选其他路我也不怪你,所以这个“自取”,很可能也有一重意思,那就是让诸葛亮自己看着办就行,怎么选我都不怪你。

因此说来说去,白帝城托孤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其实都是诸葛亮和刘备两个人的坦诚相见,互相敞开心扉没有任何虚伪和背叛的交流,原本就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光明和纯正,后来的人自己理解不了,却要去加上一些蝇营狗苟的东西,本质上就是很可笑的事情,让人忍俊不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吴太祖杨行密:南吴奠基人,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刚伐桂的起因经过结果,吴刚伐桂中的吴刚是一个怎样的人,东周列国春秋战国

    杨行密,即南吴太祖,原名行愍,字化源,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行愍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光启二年(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

  • 马殷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逍遥游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历史上孙膑名字中的膑是缘何而来,唐诗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马殷,即南楚武穆王,字霸图,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国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刘建锋被杀,马殷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封其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四年,加天策上将军,尚书令。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其

  • 武穆王马殷:南楚开国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仪骗楚怀王六里,楚怀王的一生,楚穆王的历史评价

    马殷,即南楚武穆王,字霸图,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国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刘建锋被杀,马殷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封其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四年,加天策上将军,尚书令。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其

  • 德仁王高继冲:南平末代君王,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傅友德之死,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浩宫德仁

    高继冲,即南平德仁王,贞懿王高保融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末代君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

  • 朱祁镇重新上位后于谦被杀 于谦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也先为什么不杀朱祁镇,朱祁钰为什么不杀朱祁镇,朱祁镇杀错了谁

    对朱祁镇和于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夺门之变后,朱祁镇重新上位,于谦为什么被杀?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统中原,驱逐俘虏,内惩奸人,强力打击的外敌入侵。他的任期长达31年,创立了“洪武之治”的繁荣局面,不可不说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但是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皇帝伟人

  • 贞安王高保勖:南平第四位君主,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陵守陵人,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保和殿大学士有几人

    高保勖,即贞安王,亦作高保勗,字省躬,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十子,南平贞懿王高保融同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平第四位国君,在位共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继位。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勖因病去世,被

  •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唯独放过了徐达,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原因,朱元璋没有杀徐达,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在所有朝代里,明朝绝对算是杀臣子狠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平日里除了勤于治理国家政务,还会猜疑朝中大臣们的忠心,为了稳固明朝的根基,但凡是令朱元璋生疑的,全都被下令屠戮了,此番“大清洗”的行动中,唯独徐达独善其身,没有受到牵连,同样是开国功臣的李善长(明

  • 贞懿王高保融:南平第三位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平国所有君主,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阮福保隆

    高保融,即南平贞懿王,字德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第三位国君,在位共1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高保融继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决断。高保融在位时期,称臣于后

  • 诸葛亮死后被刘禅清查家底 刘禅得知后为何摔了杯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诸葛亮死后蜀国存活多少年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死后,刘禅下令清查诸葛亮家产,刘禅得知后为何摔杯子?诸葛亮和刘备父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在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典范了,虽然他们属于君臣,可是却君无猜疑,臣无叛逆,相处和谐,堪称后世学习之典范,这在封建王

  • 后世如何评价高从诲?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世说新语陈仲举礼贤赏析,对曾子的评价,亲有过谏使更的故事

    高从诲,即南平文献王,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第二位君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后唐册封为南平王的高季兴去世,高从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