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曾经两次对曹操下手 曹操为什么没有还击

汉献帝曾经两次对曹操下手 曹操为什么没有还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9 更新时间:2024/1/16 6:29:06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献帝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献帝不堪凌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下对汉朝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这也为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提供了法理依据。

董卓废少帝并最终杀掉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少帝不听他的话,而且还密谋想要杀董卓,当时的情况下,董卓弑君以绝后患不失为果断。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将会在争夺天下的混战中占据天时,但自己所控制的皇帝始终想杀掉自己时,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

曹魏衰弱的时候,少帝曹芳与大臣密谋诛杀司马一家,结果被司马师兄弟俩废掉,继任的魏帝曹髦更是举兵直接奔司马府上杀去,结果被反杀。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就算皇帝很重要,一旦到了这一步也必须杀掉,因为可以立为皇帝的接替者很多,杀掉某一个皇帝,并不影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曹操抓到了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逐鹿天下的天时。汉献帝曾经两次密谋谋杀曹操: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五年正月,献帝的老丈人董承联合刘备等人要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曹操十分恼火,诛杀董承,怀有身孕的董贵妃未能幸免,只有刘备机智得以逃脱。当年为了攻打刘备,曹操甚至连背后袁绍大军的威胁都顾不得,终于在下邳击溃刘备大军,抓到了刘备的老婆和儿女。建安十九年,献帝的伏皇后因为被发现对此事不满,也被曹操所杀。

而董承等人诛杀曹操的行为,起因却是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虽然《三国志》中认为衣带诏是董承伪造的,但对于曹操来说,这显然不足以证明汉献帝的清白,只能说明曹操虽然火大,汉献帝虽然已经在计划杀他了,但他并不想杀死汉献帝。

人们之所以选择斩草除根,就是因为后患无穷,按道理讲,汉献帝既然能够杀曹操一次,自然也会杀第二次。果不其然,建安二十三年,汉献帝联合太医吉本、少府耿纪等人要推翻曹操,带兵进攻许都,攻打丞相府。曹操此刻刚刚收复汉中,准备趁势攻打刘备,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然而因为后方发生了这件事情,他非常惶恐,让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匆匆回到许都。

这一次曹操的损失是巨大的,他不仅失去了赤壁之战后最佳的一统机会,而且险些遭到反噬中原不保。蜀国谋士法正判断曹操之所以撤兵,必然是许都发生变乱,所以力劝刘备攻打汉中(《法正传》)。结果第二年夏侯渊就被刘备所杀,曹操痛失被视为天下根基的汉中之地,不得不疲兵西进,曹操的封了曹丕为魏国太子,把国家大事交给曹丕,自己带兵前往长安与刘备对峙。

然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操却始终没有杀掉汉献帝,甚至到了曹丕废汉献帝的时候,还给了汉献帝封国,让他安享晚年。那么既然汉献帝两次想要杀掉曹操,曹操为什么不杀掉汉献帝呢?难道当真如曹操自己诗歌中赞美自己所说的那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曹操之所以不杀汉献帝,其本质还在于汉献帝杀不得。

首先,董卓诛杀少帝,他的下场是很惨的,虽然司马师和司马昭后来杀了曹髦,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统,曹魏的政权并不稳固,与汉朝不可同日而语。汉朝皇帝仍然有着安定天下民心的作用,即使是后来曹丕废掉了汉献帝,也不得不去拜祭光武帝刘秀的庙宇请求原谅,《三国志》中曹丕在位六年,每年都以发生日食为由而改变国家的法令,就是为知道除人们对汉室的思念。

其次,如果曹操杀掉献帝,另外再立一个新皇帝,那么天下诸侯也可以令立一个姓刘的当皇帝,甚至刘表、刘备这样的都可以立刻自立了。《武帝纪》中,袁绍之所以没有迎接汉献帝,就是因为董卓杀掉少帝刘辩之后,他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可是刘虞一直不同意。而袁绍一开始却始终不承认汉献帝,才给了曹操可乘之机。如果曹操杀掉汉献帝,袁绍等人自然不会再错过时机,天下诸侯人人都可以找一个姓刘的拥立。

除了他们之外,刘备、刘表本来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人,而之前又有刘秀以平民皇族身份崛起,完成光武中兴的现实例子摆在眼前,一个汉献帝死掉,刘邦的子孙当时最少有几万人,很有可能冒出无数个皇帝。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虽然汉献帝多次谋杀曹操,但是曹操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报此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唐敬宗?李湛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虞世南和唐太宗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杨修的故事,唐敬宗的儿子

    李湛,即唐敬宗,唐穆宗李恒长子,生母是恭僖皇后王氏,唐朝第十三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湛于822年被册立为皇太子。824年,唐穆宗逝世后,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其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击鞠,喜欢打夜狐,不爱坐朝理政

  • 唐殇帝李重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唐殇帝,李隆基与李重茂的关系

    李重茂,即唐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唐朝皇帝,在位共17天,后世一些史学家并不认可他的正统地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重茂为韦后所立,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714年7月去世,时年20岁,葬于武功西原,谥号殇皇帝。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李重茂生于延载元年(695年),是唐

  • 唐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诗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以及后世影响,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恒,即唐穆宗,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生母是懿安皇后郭氏,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十一年,生于大明宫别馆。作为皇孙,受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元和十五年,在宦官梁守谦拥立下,

  • 唐顺宗李诵:唐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为什么那么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唐宣宗下一个皇帝是谁,李适后面一个皇帝是谁

    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李适长子,生母是昭德皇后王氏,在位共186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诵是唐朝作为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当了26年的太子。其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曾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805年正式继位,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这触犯了

  • 后世如何评价唐德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

  • 嘉靖皇帝为什么差点死在宫女手上?皆因““元性纯红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宫女勒死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嘉靖被宫女行刺原因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嘉靖皇帝差点死于宫女之手的故事。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的长子,朱祐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倡导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朱祐樘践行男女

  • 乔琳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因无宰相之才而被罢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杜如晦,魏征是不是宰相,六部尚书和宰相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乔琳(?-784

  • 李适荣登大统后,在经济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

  • 袁绍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为何没有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绍为什么会败,何人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为什么不救天子

    对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当初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相信袁绍对这句话一定非常认同。当曹操利用皇帝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时候,袁绍这才意识到,那个曾经被自己认为一钱不值的皇帝实在是个难得的宝贝,但后悔已经晚了。汉献帝剧照

  • 李适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皇帝李适,胡适尝试集的贡献及局限性,政治合格方面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