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从玄武门之变看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

揭秘:从玄武门之变看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1/16 8:22:33

兄弟残杀,血流成河,这是发生在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的一幕惨剧,这就是历史上“玄武门之变”。而李世民却篡改历史,为自己争辩。以李建成在校场为自己挑了匹烈马企图摔死自己和在“玄武门之变”前两天,李建成在宴上下毒为由,发动“玄武门之变”。

其实深究历史,不难发现这是李世民为自己的叛变找借口。虽然李建成不如李世民聪明,但是他也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他好听能谋,在几次战役中,都采纳弟弟李世民的建议。不仅如此,在平定刘黑闼起义中,听从部下所言,剿抚并行,树立极高威望。除此之外,李建成做人仁厚,这使他拥有许多愿意同他出生入死的部下。不过,“仁厚”也给他的人生留下一大缺陷,在魏征李元吉都劝李建成要杀了李世民以绝后患时,李建成没有答应。不过这也有可能因为时机不成熟。话虽如此,但李建成的仁心也是有限,在李渊起义时,李建成带着元吉逃命,扔下了年仅十四的智云,导致智云被杀。

不过,李建成的仁厚也给他换来了一个精忠不屈的好弟弟。李元吉从小不得宠爱,是李建成照顾他,这让元吉长大后极力为哥哥争位,在建成被杀后,没有趁机逃走,而是返回报仇,这也导致东宫和齐王府两千兵马损失惨重。

李世民在史书上还表明父亲是极力推荐他的,只是被世俗所扰。其实不然,李渊在突厥南下时,派遣李世民心腹前去抗战,旨在折断李世民翅膀。虽然后来李世民凯旋,但是李渊没有再让他建功立业,目的是为了表明李建成才是太子,大唐的继承人。再后来,李世民叛变成功,李渊慷慨交出政权,这也属无奈之举。若一味反抗,只怕落下人头落地的后果。

两个月后,李渊受迫传位给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才落下帷幕。

纵观当年群雄,根本无法与唐氏子弟相提并论,故纵使没有李世民,大唐统一也不过早晚问题,并没有李世民纂改的史书一样非他不可。

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前些天,突厥南下的消息传来,李元吉趁机进言李渊,愿领兵北拒突厥,但希望调用秦王府的秦叔宝等人,全是李世民的心腹。此举若是成功,无异于折断李世民的翅膀,李渊一代枭雄,岂会不知?而他居然同意了!

早在武德七年,李世民就率领李元吉等人,在五陇阪阻击突厥。初时突厥势大,李世民于是以一百骑亲临突厥阵前,指责其负约南侵,又挑拨颉利和突利之间的矛盾;随后趁连天阴雨,算准突厥弓胶俱解,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夜袭突厥大营,漂亮地撵走了突厥大军。此战中,李世民伐谋、伐交、伐兵,充分显示了其超人般的胆识与智谋。而武德九年这次,李渊为何不用李世民呢?而李世民又有没有主动请战呢?我认为李世民这次没有请战,因为自从平定刘黑闼的第一次起义后,李世民除了五陇阪之战外,无论是统一江南,还是二平刘黑闼,都再没有立功了。

以李世民的作风,相信在这些大战中,他也有主动请战,但是李渊已经不派他去了,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他功劳太高,威胁太子的地位,以致造成内乱。所以李世民大概也早已失望了,便也没有请战。而这一次,李渊更是要翦除他的羽翼了!

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李渊的态度,他要的接班人不是次子李世民,而是长子李建成!

可是这样一来,李世民也感到绝望了,秦王府人心惶惶,最后在李世民的带领下破釜沉舟,冒险一搏,居然反败为胜了!

有人认为,李渊在处理储位之争时远不如曹操。曹操在立曹丕为魏王太子后,立即就果断地抑制曹植的势力,杀了杨修等人,翦除了曹植的羽翼,以避免将来出现内乱。而李渊则没有采取这类措施,结果导致儿子们自相残杀的悲剧发生。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李渊跟曹操的情况大不一样。李建成在李渊建立唐朝后即被立为太子,顺便又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李世民这时应当还没有争位的野心,也就谈不上抑制,更何况当时还要靠他出力去打天下呢!只是后来他的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手下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搞不好真如李渊所说是被那些读书人教唆坏了的),野心就上去了。洛阳、虎牢一战,奠定了大唐统一天下的基础,然而李世民也从此“恃有大勋,不服屈居人下”了。(正史上还说李世民当时和房玄龄去找个道士算命,道士说他有皇帝命,自己就把当时的野心写出来了。)

而到李渊也发现李世民的野心之后,他也确实不忍心一下子把这个功高盖世的儿子的翅膀折断,让他郁郁不得志一辈子。只是在武德后期,几乎不再让他立功罢了。但到后来李渊下定决心采取措施之后,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这个儿子立马就造反了,而且成功了!坦白地说,就算李渊狠下心早几年下手,以李世民的性格,恐怕也会造反的。没办法,掌握一定实权和极为主动的性格,李世民都跟曹子建不一样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人们成为“傻子”的唐宣宗李忱其实是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他写的一手好诗,中兴了一度被认为要改朝换代了的大唐帝国,被老百姓尊称为“小太宗”。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政严重,地方节度使又对中央政府应奉阳违的搞软割据,整个大唐帝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大厦将倾之势已成。但是,俗话说的好,人死都有回光反照,何况一个庞大的帝国。它在即将坍塌前迎来最后的英主——唐宣宗李忱。宪

  • 咸丰皇帝为何赖在圆明园不走?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排一个清朝皇帝倒霉排行榜,咸丰皇帝肯定入列。英法联军进北京、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单就家庭生活而言咸丰就绝对是个苦孩子。咸丰是道光的老来子,如果生在一般家庭,那绝对是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但悲催的就是咸丰生在了道光家里。道光皇帝子嗣稀少,前几十年不管怎么努力就只生了三个儿子,而且老二和老

  • 宋徽宗的靖康之变究竟给岳飞带来了怎样的耻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以后,岳飞和秦桧分别成为忠臣和奸臣的代名词。随着专制时代的总结,人们发现,岳飞与其说死于秦桧之手,不如说死于宋高宗之手。岳飞的死,说明了怀抱理想的职业军人和夹带私欲的昏君奸相之间的矛盾在专制时代永远没有办法调和。1、 靖康之变,给热血青年岳飞带来了怎么样的耻辱岳飞出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 王娡和栗姬之争是怎么回事?王娡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孝景皇后王娡,出生的年月不详,是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娡的母亲是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汉初的名门之后,因为臧儿是臧荼的亲孙女,这个藏茶是秦末赫赫有名的起义军的首领。早年追随项羽,因为功劳显赫所以被韩信封为燕王,后来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己时,作为曾是韩信部下的藏茶也

  • 揭秘:史上拥有了所有荣誉却并不幸福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孝昭上官皇后是汉昭帝皇后。上官安与霍氏之女,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汉武帝去世时,年仅八岁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昭帝年十二岁拟立皇后,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六岁的上官氏被迎入皇宫,封为婕妤。婕妤

  • 郑信是中国人却成为了泰的国国王位列五大帝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小说《水浒后传》里,以李俊为首的梁山泊英雄,转战海外,在暹罗(今泰国)创立基业,李俊还成为暹罗国王。小说自然是虚构的,但在真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华裔,他率领暹罗军民,反抗缅甸的入侵,成为真正的国王!因他仁德爱民,更被泰国人誉为“泰国五位大帝之首”,甚至今天的泰国皇室依然以他的后代自居!他是谁呢?此人

  • 皇帝选中她却嚎啕大哭?史上最奇葩的贵嫔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胡芳,西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她父亲胡奋当年跟随司马懿征战,官至校尉,后来还升到征南将军等职,并且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名声不错。胡芳的祖父在曹魏的时候为车骑将军,所以出身于官宦世家的胡芳性格耿直。晋武帝后期荒淫无度,沉迷女色,后宫妃嫔达万人。他广选良家女子以充实后宫,开始皇后杨艳很不满,专替他挑选姿色平

  • 古代历史上的那些属“猴”的帝王将相都有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公元 624年,即甲申年生,并州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聪敏美貌的女皇帝,是属“猴”女中的“齐天大圣”。她自幼窈窕灵巧,贞观十一年入宫为才人,侍奉唐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年方14岁,人称“武媚娘”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太子李治被他的

  • 刘邦最恨多次背叛他的雍齿 为何还不得不封他为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战胜项羽集团,取得了绝对统治权,建立了刘姓西汉王朝。对于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多年的弟兄们,在自己吃肉之余自然也要分一杯羹。因为王侯将相富贵功名正是这些攀龙附凤之人的追求目标。汉高祖六年,刘邦封自己平生最恨的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次居五十七。雍齿(?-前192),沛(今江苏沛

  • 兰陵王生于禽兽家族 为何能展现温情宽容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