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狸猫换太子是真实事件吗?宋仁宗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狸猫换太子是真实事件吗?宋仁宗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55 更新时间:2024/1/19 21:26:59

狸猫换太子是一个传说故事。传说中的包公最辉煌的功绩是审出了发生在宫中的一件大案——狸猫换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宋仁宗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略不及太祖、太宗,在与西夏王朝的长期对峙中表现平平,宋王朝屡战屡败,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然

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总体而言,仁宗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悯人的情怀。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演绎,仁宗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尽管历朝历代增加、删改了不少或虚假或真实的内容,而且,戏曲和小说中情节也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刘皇后之子。

事实也大体如此。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据记载,李氏有身孕时,跟随真宗出游,不小心碰掉了玉钗。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钗若是完好,当生男孩儿。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一传说从侧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态,也是真宗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虽然不尽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后来的确产下一个男婴。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赵祯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记住自己亲生母亲的容颜,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许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据为己子。生母李氏慑于刘后的权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夺去,却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否则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给亲生儿子带来灾难。

乾兴元年,13岁的仁宗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后人或许是出于男权意识,或许是基于正统观念,将刘后比作唐代的武则天,而对她当政非议甚多。加上宋初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确有一个能干的弟弟泾王赵元俨,便出现了许多传闻,说刘后在真宗临终时,以不正当手段排斥赵元俨,从而攫取了最高权力。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称,在真宗病逝前最后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问疾的诸大臣。后有人臆测,当时真宗是想让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说戏文中知名度极高的“八千岁”元俨摄政并辅佐赵祯。但刘后于事后派人对大臣解释说,官家所示,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别无他意。元俨闻听此事后,发现自己已成为刘后当权的障碍。为了避免遭到刘后的残酷政治打击,他立即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中之事,直至刘后去世,仁宗亲政。

然而,传闻毕竟不是事实。据可靠资料记载,真宗病危时,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微笑,表示满意。事实上,真宗晚年,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这样,仁宗就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刘太后在世时,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大概与刘太后有直接关系,毕竟她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现在已很难弄清楚,凡是那些与刘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说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当是“八千岁”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赵元俨自真宗死后,过了10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仁宗亲政之际,赵元俨突然复出,告以真相,应该是情理之中。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呼杨太妃则为小娘娘,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说出实情也是极有可能的。无论如何,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蒙受了20年的欺骗,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当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其震惊无异于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此时的仁宗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听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竟死于非命,他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真相。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狸猫换太子原型揭秘

故事背景发生在宋朝是作者虚构的,其实是取材于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38岁了,已经不可能再生孩子了。明宪宗虽对万贵妃情有独钟,但他毕竟要有子子嗣,所以也会宠幸其他的妃子和宫女。可是无论是哪个妃子或宫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强迫她们堕胎,或者干脆害死。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偶然的一次机会,宪宗到内库,见到了一个姓纪的女史,他见纪女史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

临幸归临幸,明宪宗过几天就忘了这个女人,可纪女史却怀了身孕。纪女史的肚子渐渐大起来,终于被万贵妃得知,她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手,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万贵妃听说后,也没有再追究,只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纪氏要想再见到宪宗就难了。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太监张敏对明宪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但万贵妃势力太大,弄不好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难保,所以他和纪氏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转眼六年过去了,皇子艰难地长大了。有一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

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望,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而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不多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称帝。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有许多人物可以从上面找到原型,万贵妃和刘妃一样嫉妒心太重,阴险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婢和一个太监张敏,与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也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当然,现实生活没那么美好,没有包拯那样的清官,纪氏也是默默地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玩弹弓玩出来的皇位!史上只有道光皇帝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的即位有着十分传奇的色彩。据说在临清之变的时候,由于道光皇帝表现神勇,堪比太祖,因而给嘉庆皇帝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任贤者为皇帝的清朝,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然而道光皇帝的这个巨大的优势竟然是靠着弹弓玩出来的,让人大跌眼镜!清人野史《春冰室野乘》上卷里说,道光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乾隆帝去

  • 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经历了几个朝代?她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汉文帝皇后窦氏干政及三朝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政文帝、景帝、武帝前期三朝。她出身微贱,也并非册立皇后之后生子,而是通过生下刘启、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她推崇黄老思想,在对人方面尽管没有刘邦吕后的阴毒,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帝位不传子

  • 东汉开国功臣贾复:作战勇猛 始终受刘秀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南阳人贾复年轻时很好学,尤其擅长《尚书》,见解很独特,以至于他的老师经常惊叹他的能力,私下里对其他学生说:“贾复这个人容貌不凡,志气又远,并且勤奋好学,将来必是国家的栋梁。”可贾复真正让世人认识的却并不是他的学问,而是勇气。贾复毕业后当上了县掾。有一次,他奉命到河东押运食盐,结果半路上遇到了强盗,这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庞统二人在看待荆州一事上,有何看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荆州在三国时期并不是固定为一家所有,称得上是三国中易手次数最多的一片领土。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各路英雄层出不穷,他们各自抱团,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每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人才,像蜀国就拥有“卧龙凤雏”两大人才。当然

  • 文景之治的两个皇帝,你对他们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文景之治的两个皇帝,你对他们了解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文景之治是汉朝的一段治世,也是汉文帝和汉景帝联合打造的盛世。两位皇帝在位的41年间,搞得是道家“无为而治”的那一套,整体上政策比较温和。通过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安定,这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

  • 关羽如果顺利拿下樊城的话 刘备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蜀汉和樊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如果当初顺利攻下樊城的话,刘备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能实现一统天下吗?在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之后,远在荆州的关羽顺势发动了襄樊之战,企图消灭在驻守荆州北部的曹仁,进而为刘备一统天下做准备。在战争的前夕确实是按着关羽

  • 刘邦最终能建立汉朝,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参、樊哙等人拥立,自称沛公,后投奔楚项梁,以“先入定关中者为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为汉王。楚汉战

  • 杨俊的生平有何事迹?最后被曹丕除掉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不仅名将谋臣辈出,而且文人也是不少,尤其是北方魏国,在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下,堪称文风昌盛。杨俊,字季才,河内郡修武县。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早年间杨俊曾跟随陈留人边让学习,历史上边让善于辩论,辞赋,年轻时便声名在外,还和陶丘洪、孔融齐名。后来战乱兴起,河内郡地也成为了战场,杨俊为了躲避战

  •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 李治为什么要废王立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高宗和王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宗李治和王皇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唐代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历史当中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存在,虽然在他在位期间也做出了许多丰功伟绩,但对于世人来说,他的一生显然是一言难尽的。而

  • 马皇后为什么能引起众人怀念?朱元璋为何对她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孝慈高皇后马氏,即马皇后,民间传说名为秀英,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她在为人处世方面勤俭仁慈,关心人民,又颇具胆识,帮助朱元璋成就了大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幼年丧母,十二岁时做了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义女,那个时候朱元璋是郭子兴的下属;二十一岁时,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她虽然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