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在位十七年如此勤政又努力 崇祯最后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

崇祯在位十七年如此勤政又努力 崇祯最后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1/24 5:36:18

对崇祯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帝如此勤政,有那么努力,最后为什么成了亡国之君

崇祯帝朱由检,17岁登基,在位17年,明代的第16位皇帝,也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同样也是汉民族目前为止最后一位大统一政权的皇帝,因此又被网友称为“末代汉皇”。

可是,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崇祯帝明明那么努力,那么勤政,怎么偏偏是他成了亡国之君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曾与我一样有着这样的困惑,对不对?

不如咱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解开咱们心中的困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明代历史上那些荒唐的皇帝,与崇祯帝来做个对比。

皇宫里面开妓院

在常人看来,皇宫和妓院,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八竿子打不着的。

可是,偏偏有非同寻常的人,硬是把妓院开进了皇宫里。

这人是谁呢?

他就是大太监刘瑾。

当然,刘瑾开妓院不是为了自己,毕竟有些事他想了也白想,不想还好,越想越难受,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么?

这妓院,是刘瑾为当时后宫里唯一的真男人,皇帝朱厚照准备的。

这年轻的皇帝朱厚照特别任性,后宫有那么多端庄贤淑的皇后、嫔妃、宫女,偏偏他都不喜欢,就爱那些妖艳、放纵、撒娇各种各样,总之没有一点金枝玉叶的样子宫女。

听身边的太监说,民间有很多逗乐子的好去处,朱厚照心里非常向往,可是他身在皇宫脱不了身。

怎么办?

很简单。

既然皇帝出不了宫,那就把那些玩意儿全都搬进皇宫好了。

很快,在刘瑾的安排下,许多闹市中的店铺都被一比一还原到了宫中,太监、宫女扮作街市中的各色人等,皇帝朱厚照好好地体验了一把疯狂剁手族的快感。

但新鲜感一过,朱厚照就失去兴趣了。

毕竟花钱找快感的事情,对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

于是,拼命想法子逗乐皇帝的刘瑾团队又玩出了新高度——宫廷妓院一条街。

让宫女扮粉头,武宗当豪客,一家一家地逛,听曲玩乐,把整个后宫搞得乌烟瘴气。

当然,这还不算最绝的。

更加过分的,是朱厚照的“豹房”。

这是刘瑾等人为了供皇帝朱厚照享乐,专门在皇城西北大兴土木,营建的新建筑群,里面有妓院、校场、寺庙,还养了各种猛兽,其中以豹子居多,于是被叫作“豹房”。

为了满足皇帝朱厚照的私欲,刘瑾等“八虎”在民间四处猎取美人,以充实皇帝的新家。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玩乐,那政事谁来处理,大臣们的奏折谁来批阅呢?

大家一定都猜到了,这些事很多都落在了刘瑾这些太监的手里。

痴迷副业不上朝

在明代的16位皇帝当中,与正德皇帝朱厚照一样不爱上朝的还有好几位,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

嘉靖皇帝刚继位的时候还有模有样,通过“大礼议”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搞了一个“嘉靖新政”,让大臣和百姓们欢欣鼓舞,以为大伙终于迎来了一位圣明天子。

结果,嘉靖皇帝一头栽进了修道的大业中去,对朝政这种俗物不感兴趣了,外朝交给严嵩这样的权臣,内朝交给李芳,陈洪等太监,硬是几十年不上朝。

当然了,如果要比谁旷工时间长,嘉靖还比不过他的后辈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他的师父张居正的辅佐下来了一场大明中兴,然后张居正突然死了。

这下子好了,也不了解是不是万历皇帝青春期叛逆,还是怎么的,张居正尸骨未寒他就开始了大清算,废除新政也就罢了,还把张居正一家整的惨不忍睹,连死了的张居正都不肯放过。

如此凶残的操作,连张居正生前的政敌们都看不过,万历皇帝才终于收手。

可以说是把一手好牌硬生生地打得稀烂,一定程度上,明代的衰亡就是从万历中后期开始的。

万历皇帝沉湎于后宫美色,长达30年不上朝,为了不让大臣们把自己架空,他玩得一手好帝王术,让群臣陷入内斗,再加上厂卫进行制衡。

这样一来,皇权保住了,正直能干大臣没了,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内阁大臣谁也不愿意干实事,都开始端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万历之后,大明代又出现了一位新的荒唐皇帝,天皇帝朱由校。

也不了解是不是基因的问题,宋代皇帝的兴趣爱好都比较文艺高雅,写诗作画玩书法,这明代的皇帝的业余爱好全是非常接地气的,尤其是天启皇帝,人家痴迷的是木工。

天启皇帝一手木工活做得真是绝啊,不了解的还以为得了鲁班的真传。

天启皇帝虽然不像嘉靖、万历他们那样不上朝,但基本上也是走个过场,很多事都交给他最信任的太监魏忠贤去办了。

太监补习班

为了让太监具备帮皇帝办事的能力,宫里还给太监们开了培训班,而且师资力量非常雄厚,跟皇子们的侍讲有得一拼,连内阁大学士都曾经给太监们上过课。

所以,明代有品级的太监里面,识字率是非常高的,有些人的水平甚至不输朝堂上的大臣。

于是,这就让明代的皇帝们有了偷懒的机会,也给了太监擅权的机会。

不过,这种事倒不是明武宗朱厚照开的头。

虽然他们的老祖宗朱元璋一开始就放了狠话:宦官不得干政,否则杀无赦!

可是从他家老四朱棣开始,就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太监很快成了明代政治舞台上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有领兵作战立下大功的,有率领船队下西洋的,有领导东厂主管情报工作的。

朱元璋说不准太监读书识字,朱棣偏偏在宫里开办补习班,让小太监学知识,好帮他办事。

朱棣以藩王身份入京师,通过武力登上皇帝宝座,把朝廷上原来的大臣杀了一大片,剩下那些不得不用的人,也不敢完全相信,朱棣需要有人帮助他制衡朝廷的那些外臣,于是太监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而这也成了后来的一种惯例。

我们来数一数明代有哪些大权在握太监们: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王振,曹吉祥;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汪直,怀恩;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年间,李广,张敏;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刘瑾,江彬张永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李芳,陈洪;

明穆宗朱载坖隆庆年间,陈洪,冯保;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冯保,陈矩;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魏忠贤。

崇祯帝有多努力?

与上面那些不务正业的荒唐皇帝相比,“末代汉皇”崇祯帝有多努力?

1627年五月,天启皇帝划船嬉戏不慎落水,大病初愈之后依旧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还饮“仙方灵露饮”,妄想长生不老。

结果,当年的八月二十二日,脖子一歪,两腿一蹬,天启皇帝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没有儿子,空下来的皇位就由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了。

崇祯帝朱由检在即位之初,就大力铲除阉党,极力消除魏忠贤一党的恶劣影响。

除掉魏忠贤的阉党之后,崇祯帝又积极平反冤狱,起复一批蒙冤的大臣,并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他先斩后奏的权力,把收复辽东的重任全权托付给袁崇焕。

崇祯帝每天批阅奏折,处理政务,从早到晚,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

据史料记载,崇祯帝白天批阅奏折,接见群臣,晚上还要看奏章,经常彻夜不眠地操劳,有时候遇到紧急军情,可能连续几天都睡不了觉。

有一次,他去给后宫的刘太妃请安,居然坐着就睡着了,把刘太妃心疼得直掉眼泪。

而且,在这么忙的情况下,崇祯帝还坚持学习,每天下朝之后要参加日讲和经筵,向学问精深的大臣们学习,而且是非常认真地对待,并不是表面敷衍。

另外,崇祯帝继位之初就发起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当政17年,宫里没有进行任何营建,吃穿用度都不讲究。

可以说,崇祯帝是明太祖之后明代罕见的勤政之君,之前那些荒唐皇帝的荒唐事,崇祯帝一件也没干过,大明终于又出现了一位有圣明天子迹象的皇帝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大明百姓有福了,圣明的崇祯帝就要力挽狂澜,让大家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

愿望是美好的,无可奈何现实是残酷的,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崇祯帝的勤政也好,节俭也罢,都没有能挽救大明,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大明的衰亡,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自己也成了亡国之君。

不过在最后时刻,崇祯帝的表现称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他严守“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吊死在了歪脖子树上。

崇祯帝为什么没能力挽狂澜

为什么崇祯帝明明那么努力,那么勤政,却依旧没能挽救他的大明江山?

有人说,崇祯帝太过于刚愎自用,又生性多疑,自毁长城错杀袁崇焕,孙元化等大臣,导致辽事进一步糜烂;冤杀陕西总督郑崇俭,导致陕西农民起义演变成燎原之势;

有人说,如果袁崇焕不死,辽东战局至少可以平稳下来,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可以非常从容地调山海关的骑兵来对付李自成,大明代就不会亡;

有人说,如果崇祯帝不死守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早一点迁都到南京,同样可以避免亡国。南京有一套完整的朝廷班子,什么都是现成的,只要皇帝迁都,依旧可以重振旗鼓;

有人说,如果崇祯帝早一点招安李自成,像《水浒传》里那样,用招安后的农民军去对付关外的后金军,结局又会不一样;

总之,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观点,都认为崇祯帝的明代还有救。

但是,果真如此吗?

要了解,崇祯帝接手的时候,大明代就已经从根上腐烂了。

辽东战局糜烂,陕西农民起义,“小冰河期”带来的粮食减产,又碰上连年干旱,还有瘟疫。

解决哪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而大明代的国库已经空空如也,连正常的军饷都快发不下去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向农民加征辽饷。

而且还有更严重的官僚腐败,大军腐化,东林党争,这些都是崇祯帝无法解决的。

到了明代末年,土地兼并几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产生了数目庞大的流民,一方面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方面税源减少,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这种情况几乎是全国性的,除了江南等少数富庶地区。

陕西的“流寇”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明代各种弊病下的必然结局。

因此,“流寇”不但没有被剿灭,反而声势越来越浩大,起义军的首领死了一波又一波,又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新头领,当李自成喊出“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之后,终于彻底爆发了。

起义军所到之处,民众夹道欢迎,大明的官军怎么堵也堵不住,因为朱家王朝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

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说法,就是大明气数已尽,不是一个崇祯帝能够挽救的。

当然,崇祯帝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明代的灭亡,但这真的无关大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悌是什么人?作为东吴最后一位丞相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汉末三国时期,丞相一职在魏蜀吴三国,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职。不过,在蜀汉和曹魏,丞相实际上却是非常罕见的官职。就曹魏来说,实际自曹操、曹丕之后,就无人担任丞相一职,高平陵之变后,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结果司马懿一

  • 朱元璋如果和崇祯对调的话 明朝最后会亡在老朱手里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崇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朱元璋换做是崇祯,他能拯救大明并中兴大明吗?朱元璋是明代开国皇帝,一生非常传奇。能力很强,开局一个碗,起点最低,就这样还能够建立大明王朝。这样一位神人,如果穿越变成崇祯皇帝,他能够重整大明雄风吗?我觉得要看情况。

  • 诸葛亮这是在嫉妒刘封吗 诸葛亮为何建议杀掉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建议杀刘封,两人之间有什么过节吗?请葛亮建议杀刘封,是关羽被孙权所杀之后。刘封的部下,孟达率大军全部投降魏国。徐晃率领孟达大军反攻上庸的刘封。刘封败走退回成都。大悔自己不听孟达劝说被刘备杀害了。三国志刘封传记,

  • 靖难六国公是哪六人?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六国公是哪六人?最后分别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文帝刚刚登基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开始削藩了,没多久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了,经过四年左右的战争打进了都城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基为帝,也就是明成祖。大事已毕,那么朱棣就要开始论功行赏了。朱能封成国公,丘福封淇国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知道刘备会必成大器 曹操当初为何不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早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相信各位对于这个典故应该是非常熟悉了。但是,曹操内心明明了解刘备这个人以后必成大器,为何不在他还未发迹的时候就杀掉他呢?这样不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吗?其实,

  • 宋钦宗赵桓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钦宗赵桓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的末代皇帝,他在位一年多的时间,并没有什么功绩,后来爆发了靖康之变,自己做了俘虏,北宋也灭亡了。1125年10月,金国在消灭了大辽之后,顺势南下,兵分两路进攻南宋,直逼南宋都城开封。本来开封就无险可守,这么一

  • 汉武帝一生10次东巡,他去了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一生10次东巡,他去了哪些地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皇帝巡游是常有的事,从秦朝的秦始皇一直到大清王朝,这期间很多皇帝都曾巡游,比较著名的就是乾隆下江南等等。其实皇帝巡游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一方面宣扬功德,一方面体恤民情。那么汉武帝东巡为了什么呢?他又为何要10次东

  • 历史上窦漪房和汉文帝之间的关系如何?她是如何保住后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传奇的女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2010年,由吴锦源执导、于正编剧、林心如和杨幂等人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美人心计》在中国大陆播出,该剧以林心如饰演的主角窦漪房的人生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在西汉王朝中谨慎求生的经历。按照电视剧中的情节,窦漪房和汉文帝之间的

  • 隋末农民起义中,谁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隋末农民起义中,谁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隋朝是个短命王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是个典型的昏君,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连年战争,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农民大起义,并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我们对瓦岗军很熟悉,也知道农民起义的最终胜利者是李

  • 孝成许皇后是什么人?受皇帝专宠10多年的她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那个时代,男女的社会地位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皇帝便拥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幸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倘若一个女子可以受到皇帝的宠爱,便可以获得无比荣耀的生活,倘若她被皇帝所厌弃,可能就会让他人所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