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唯一自焚而死的皇后是谁?她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明朝唯一自焚而死的皇后是谁?她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72 更新时间:2024/1/3 20:23:48

母仪天下,贵不可言。在古代历史上,皇后身系万千威仪,尊贵无比。但历史上有个自焚而死的皇后,那么她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但同时皇后的命运也是非常高危的。在朝代更迭之际,背负国恨家仇的皇后的命运有时比亡国之君更加屈辱。北宋亡国之际,被虏至金的皇后有的不甘屈辱,自尽殉节。也有的忍辱偷生,委身金人。就算没有朝代更替,在权势争斗的宫廷,一旦皇权旁落,皇帝失势,那么皇后也就从云端跌入深渊。所以对皇后来说,尊崇和悲惨就在一线之间。

明朝就有一位自焚而亡的皇后,她并不是亡国之君崇祯帝的皇后,而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孝愍让马皇后。她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离世,就是因为她的皇叔公燕王朱棣抢了侄子建文帝的皇帝宝座。

孝愍让皇后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虽然同为马氏,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丝毫关系。孝愍让马皇后是光禄少卿马全的女儿,她在1395年被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为皇太孙妃,这时距大脚马皇后死去已十三年之久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皇太妃马氏被册封为皇后。

马皇后在被册封为皇太孙妃的次年便为朱允炆诞下长子朱文奎。在朱允炆即位的次年朱文奎被立为太子。在朱允炆登基的四年后,马皇后又生育次子朱文圭。

建文帝朱允炆年少登基,他性情宽厚,温文而雅,马皇后在靖难之役前的这段时光里,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可是这幸福来得太短暂,1399年靖难之役的发生,使马皇后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儿子。如果朱标不是在三十七岁时病死,朱允炆原本还是无忧无虑的亲贵王公。但朱标在1392年病亡,当时十五岁的朱允炆便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的四子、坐镇北京的燕王朱棣骁勇善战,本来对皇嗣之位是满怀期待的,对朱元璋的这个决定自然是失望透顶的。所以在1398年朱允炆即位后,心有不甘的燕王朱棣开始蠢蠢欲动。

朱允炆上台后,对于朱元璋时分封的藩王们开始有所警惕。为限制这些皇叔们的权力,朱允炆听从了大臣黄子澄齐泰的建议着手削藩。

削藩应该是正确的决定,但在削藩的次序上,朱允炆犯了致命的错误。

当时朱元璋的第二子秦王朱樉、第三子晋王朱棡已死,第四子燕王朱棣是最年长、实力最大也是最有野心的藩王。

本来大臣齐泰建议擒贼先擒王,应先拿下实力最强的朱棣。但黄子澄却认为朱棣没有什么不法把柄,不如先拿那些有劣迹的藩王开刀,这样也师出有名。

最终,朱允炆还是认为对实力最强的朱棣采取谨慎的态度,先除掉弱小的藩王。于是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等五王先后被拿下,贬为庶人。而湘王朱柏举家自焚。

朱允炆削藩的凌厉手段,不但没有震慑住朱棣,反而坚定了朱棣起兵的决心。由于没有最先除掉朱棣,在朱允炆在收拾其他皇叔的同时,朱棣也在加紧筹划起兵。

其实,在朱允炆即位后,朱允炆有多次机会除掉朱棣。但朱允炆手段不果敢,过于仁慈,使朱棣逃出生天。

在朱允炆登基之初,朱棣入朝朝贺时,不尊礼仪,登陛不拜。当时户部侍郎卓敬就看出朱棣满腹不甘,建议朱允炆把朱棣调虎离山,从北京调回南方,以防不测。但朱允炆却没并有把卓敬的提醒当回事,依然将朱棣放虎归山。

建文元年五月的时候,朱棣派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南京祭拜朱元璋。本来这时如果朱允炆留置这三个人作为人质,也能拿住朱棣的命门,当时齐泰就建议软禁朱棣的这三个儿子。但朱允炆又让这次良机白白错失。

在朱标死后,朱元璋杀掉了很多武将。所以,在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可用的武将已为数不多。在战役之初,朱允炆起用的是老将耿炳文。但在真定战败后,朱允炆又用曹国公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

李景隆的才能远不及其父李文忠。明军在李景隆的指挥下,损兵折将,由攻势转入守势。在燕军逼近南京时,方孝孺上书请诛李景隆。在朱允炆的庇护下,李景隆并没有受到惩处。

可这个李景隆也是个软骨头。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投降,深负朱允炆倚重。

燕军攻破南京后,大势已去的朱允炆火烧皇宫,朱允炆、马皇后及其他后宫嫔妃均跳入火中自焚。

由于焚烧后的焦尸难以辨认,所以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众说不一,已成谜团。不过,朱棣对朱允炆的自焚而亡显然还是不放心的,毕竟他见的尸首已无从辨认。所以在他生前,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与马皇后所生二子的境遇也是极其悲惨。

太子朱文奎在朱棣攻入南京后,被俘杀害。而次子朱文圭当时年两岁,被常年关押于安徽凤阳。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五十七岁的朱文圭才被放出。由于常年与外界隔绝,朱文圭放出来时,连牛马都不识。朱文圭被释放后,不久也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鄘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名门江夏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鄘(yōng)

  • 苏良嗣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名门武功苏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良嗣(606年

  • 高平陵之变后桓范是什么结局?他的儿子下场又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桓范(?~249年),字元则,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在不断的反复和轮转中发生变化。而社会则在不断进步,人在不断学习,朝代也在不断更替。有些时候,朝代的更替则显得非常剧情化,或许不过是因为多年前的一个小失误,便造成了亡国的悲惨下场,比如司马懿便遇

  • 桓彦范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拥立过唐中宗复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桓彦范(653年

  • 街亭丢失全部都是马谡的锅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蜀汉街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街亭为什么会丢失,其中是谁的锅?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桥段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以及多种京剧相声,这个桥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空城计,然而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空城计这一个非常玄幻的操作,但是马谡丢失街

  • 卢怀慎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卢怀慎(?-71

  • 北宋禁军将领杨信失语十余年,在临死前一日突然开口讲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据《宋史·列传·卷十九》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殿前都虞候杨信在上任两年后,突然就患病变成了哑巴。那么为什么北宋禁军将领杨信失语十余年,在临死前一日突然开口讲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杨信变哑巴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反而对其愈加信任。此后,杨信升任殿前都指挥使等职,仕途顺畅。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

  • 刘备有没有统一全国的机会 最有机会的一次是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奋斗一生最终三分天下,刘备最有机会一统全国的时候是在哪里?完全有可能,而且机会不止一次。当然,这是作为后来人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所得出的结论。刘备影视剧形象最有机会的时期(徐州时期)徐州可以说是刘备的第一块根据地,徐州的

  • 历史上蔡伦的一生有何贡献?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如期召开,大屏幕向着国内外友人展示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其中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亦然位列其中。即便是不了解汉代历史的朋友,也对蔡伦这个名字熟悉的很。是

  • 曹操和刘备死后 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知道孙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孙权都已经熬死了刘备和曹操,孙权最后为何没有能一统天下?孙权没能一统天下,主要在于3方面:实力弱,缺乏正统地位,孙权后期缺乏进取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孙权虽然熬死了曹操和刘备,但没有熬垮魏国和蜀国,自身实力仍弱。在东汉末年曹孙刘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