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即位后,是如何进行刑罚改革的?有何影响

汉景帝即位后,是如何进行刑罚改革的?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08 更新时间:2024/1/22 10:41:45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景帝的故事。

、唐舜之时,如果有人犯罪,就让人偶穿上他的衣服受刑。这种刑罚算是轻到极致了,但百姓不会去触犯法律,因为他们对此感到耻辱。

周朝发明割鼻、砍腿、刻脸、挖膝盖、宫刑,五刑共两千五百例条文。

周穆王时期,五刑的条文增至6000余条。

秦朝时,连伍制度,让不法之事无处遁藏;重刑之律,让奸邪之人望而却步。秦末,陈胜吴广带领九百人在大泽乡起义,谋反叛乱是诛三族的大罪,却不能阻止天下数十万农民加入陈胜的队伍。

汉高祖刘邦入关后,与秦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律。

刘邦的统治疆域日渐扩大,先后与魏咎、陈余、赵歇、田市、项羽、匈奴人交战。国家战事不息,百姓生活困苦,难免有人触犯法律。约法三章已不足以禁暴止邪,于是萧何依据秦律,采取合时宜的条文,制定了九章汉律。

西汉惠帝、吕后时期,从法律条目上废除了诛三族的惩罚。

文帝时期,废除了割鼻、砍腿、刻脸、挖膝盖、宫刑这五种肉刑,重罪改为笞(chī)刑。

笞刑,就是用竹板打屁股。

文帝的刑罚改革是这样的:本该被挖去膝盖的,改为罚白天守城、晚上舂米;本该被刻脸的,改为剃光头发,白天守城、晚上舂米;本该被割去鼻子的,改为笞刑三百;本该被砍去左腿的,改为笞刑五百;本该被砍去右腿的,改为死刑。

这样一来,真正被减轻的,只是较轻的处罚。

本该被判砍右腿的,直接被改成了死刑。被判砍左腿、割鼻子的,一个改成打500板,一个改成打300板,服刑的人大多被打死了。

所以古人评论说:“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

汉景帝即位第一年,立刻着手进一步的刑罚改革。

本该被打500板的,改为打300板;本该被打300板的,改为打200板。即便如此,服刑的人还是无法保全生命。

汉景帝六年,再次减轻刑罚:本该被打300板的,改为打200板。本该被打200板的,改为打100板。又规定笞刑所用的箠必须长五尺,手持的地方厚一寸,打人的地方厚半寸,要削去竹节。施行的官吏打累了不准换人,服刑人受完刑后才可以换。

自此以后,受笞刑的人才得以保全生命。

可是据记载:然酷吏犹以为威。死刑既重,而生刑又轻,民易犯之。

苛刻的官吏仍然用刑罚来给自己立威名,死刑既然太重,生刑又太轻,百姓从此觉得犯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在这段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国家减少徭役、避免战争,旨在不烦扰百姓。

当时的人有多富裕?用一句话就可以体现:普通百姓如果骑母马去参加宴会,会被人笑话。

有句俗语说得好:饥饿的人吃饭,不需要好酒好菜;贫困的人花钱,不在乎那是否“取之有道”。

普通百姓犯法,很多是为生活所逼,迫不得已。

如果是秦朝末年,一个好人有可能会因生活所迫而去犯法。文帝、景帝时期,国民富裕,百姓生活富足,犯法的必定不会是好人。

汉武帝在位时期,丞相公孙弘建议禁止百姓携带兵器,他说:“一个盗贼拿着弩,十个官兵都不敢向前。禁止百姓携带兵器,有利于地方治安。”

汉武帝推出的五铢钱,让不少百姓犯法而

有人反对说:“杀人放火被列为死罪,然而还是不能禁止一些恶人成为盗贼,这说明法律法规不能阻止这些恶人干坏事。臣恐怕禁止百姓携带兵器,反而会方便恶人打劫,更加便宜了那些盗贼!”

文帝、景帝时期,称得上太平盛世,那些勤勤恳恳的老实农民,既然已经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又怎么会去触犯法律。

在这种时代还去犯法的,必定都是恶人。减轻刑罚,就等于便宜了这些恶人,他们犯了大罪,只需要挨100板,痛也是痛一时,伤好之后又接着去犯法。既然犯法的都是这种堕民,又何必去减轻刑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朱高炽真的很怂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热播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生动的诠释了没有最怂,只有更怂的含义。戏中梁冠华在朱棣面前挨熊,在老婆面前受气,在儿子跟前挨怼等等怂态毕露的桥段,惹得无数观众纷纷高呼:“狄阁老,你要是被被绑架了就眨眨眼”。或许是朱高炽实在怂的不像话,以至于无论是野史记载,还是《大明风华》中朱高炽老婆的调

  • 北宋第一宰相章惇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北宋第一宰相章惇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后来这句话果真屡屡验证,宋徽宗在位时不恤政事,最终葬送了北宋王朝。到底是谁这么高瞻远瞩,还敢于否认端王的继承资格呢?这个人就是

  • 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很多人想起来的应该都是刘邦或者李世民,但毛主席评价“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却另有其人,究竟是谁呢?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何刘秀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雄才大略的刘秀,统一全国、重兴汉室。有如此作为的皇帝肯定会用人,不然

  • 历史上薛绍与太平公主的爱情故事真的很凄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经典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之间的一段情,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惹得无数观众意难平,而剧中莎士比亚般的台词,更是令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特别是太平公主与薛绍的第一次见面,如今回看依旧精彩。当时周迅饰演的太平公主一次偶然出宫游玩,无意间揭开一个昆仑奴

  • 刘备真的是汉室血统吗 年轻的刘备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史料记载,刘备的确出身于汉氏家族,但是要说是皇亲国戚也算不上,刘备的祖父年轻的时候被郡涿政府推举为孝贤,谋取了一官半职,这在当时的官职确实很小了。在当时的河北省郡涿县,往南十多公里,住了一个姓刘的小村镇,叫做楼桑村,这个村子住着西

  • 荀彧没有选择辅佐刘备的原因是什么?跟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荀彧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安十七年,曹操打算进爵国公并加封九锡,看起来,曹操这是要走昔日王莽篡位的老路了。但要知道,昔日刘邦就曾严明异姓不得称王,而曹操此行为已属僭越。不过曹操深知忠于汉室的荀彧不希望他晋位国公,于是

  • 梁女莹荣登后位后,是如何对待汉桓帝的其他嫔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梁女莹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梁冀在杀害了骂他“跋扈将军”的质帝后,左思右想后,最后选中了自己的妹夫刘志为帝。而这位妹夫的妻子,便是他们的亲妹妹梁女莹。梁女莹,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也是梁冀兄妹的亲妹。在丈夫即位后,建和元年(147),梁女莹也被

  • 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都是从哪些人中选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热播的古装剧《大明风华》里,由朱亚文饰演的皇孙朱瞻基以一身锦衣卫的装束闪亮登场,引发了粉丝们对锦衣卫的高度关注。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明朝专有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仅承担着巡察缉捕的工作,也充任皇家仪仗队,因此他们的装备都非常拉风。每当皇上外出时,随行的锦衣卫身穿华美的飞鱼

  • 张飞的弱点是致命的 刘备有帮过张飞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飞致命弱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里的众多英雄好汉中,张飞要算是劳动人民最喜欢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是蜀汉的开国功臣,在长年追随刘备的征战中,与关羽一起鞍前马后,深受刘备的信任。刘备和他们更是以兄弟相称。在张飞跟随刘备长达30多年的征战中,他的足迹遍及了大半个

  • 邓猛女的幼年生活是怎样的?幼年的不幸为她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邓猛女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依赖兄长姊妹势力霸道后宫的梁女莹终于在妒忌中忧愤成疾,最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过这倒给了其他后宫佳丽很大的机会,也就是这时,邓猛女脱颖而出,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邓猛女,河南南阳新野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开国元勋邓禹,姑姑是和熹皇后邓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