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奕䜣比咸丰更有帝王之才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

奕䜣比咸丰更有帝王之才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3/12/4 12:26:40

恭亲王奕䜣,人称“鬼子六”,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弟弟,虽与天子之位擦肩而过,但却位极人臣。

关于奕䜣为何与皇位擦身而过说法众多,此一说以为道光本意在择立奕䜣,后因其事外泄,始改立奕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据《清官遗闻》所述,道光确实想立奕䜣,但最后之变化系由于奕詝之师傅教导得当,故而终于影响到道光的决心。

一日,举棋不定的道光帝决定召奕䜣与奕詝人对,以便定储。二人皆向师傅求教。奕䜣师傅卓秉恬教奕䜣对道光所询之事均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知奕詝之才学不如奕䜣,若陈议时政,必定屈居下风;因此他授机奕詝,如果道光帝自言老病,将不久于人世,即当伏地流涕,以表仁孝。奕詝如教行事,果得道光欢心,因此得立为嗣。

不管是哪种说法,其实都没有记载都是后人的传说而已。如果从道光这个人的性格上来分析,道光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皇帝,也许在他心里很清楚,《南京条约》是在他的手里签订的,现在的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如果让颇有才干的奕䜣登基,很有可能会推翻自己之前的一些政策,甚至会因为鸦片战争这个污点而对先父的功绩不置可否。相反,他看到奕詝十分孝顺,加之奕詝没有奕䜣那么杀伐决断,说不定在日后对自己执政期间的功绩会大家赞扬。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推论,从皇帝这个历史地位上来说,他应该也顾虑到后宫干政,奕詝的母亲孝全皇后已经去世了,而奕䜣的母亲静妃还在,一旦奕䜣登基,而当时奕䜣的年纪也不大,后宫干政的事情就极有可能发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奕䜣比咸丰更有帝王之才为何会与皇位失之交臂?

无论是何原因,总之恭亲王奕䜣就这样跟皇位失之交臂。但是道光还算对得起他,在遗诏上不但写了奕詝继承皇位,也写了要封奕䜣为亲王。可是道光却忽略了一点,曾经离皇位那么近,不论是奕䜣还是咸丰,彼此间都已存在隔阂。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说是权臣但也是最招人恨的。首先恨他的就是咸丰,当咸丰看到诏书的时候,心里非常不爽,封奕䜣为亲王的几个字就像是在告诉咸丰,“要不是你,奕䜣就是皇帝!”换做任何人都会不高兴,何况这个位置还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皇位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道光亲自把恭亲王放在了咸丰的枕头旁边,而恭亲王偏偏本身又是一个会“打呼噜”的,这又怎么可能不起矛盾呢。其次还有像肃顺这样的人也恨奕䜣,无缘无故的他就成了二把手,挡住了别人的机会,虽然当时都说恭亲王有多么聪明贤德,但是他当时毕竟还是年轻,初涉政坛还不是很有建树,因此就招来了那些想出头的人的恨意。

恨归恨,说到底这是先皇遗诏,恭亲王还是得册封。奕詝即位后,19岁的奕䜣受封为恭亲王,恩遇超过其他诸王。1852年,奕䜣受命在内廷行走。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由扬州进入安徽,杀人河南,直逼直隶。咸丰帝打破亲王不能任军机大臣的祖制,任命奕䜣为“军机大臣上行走。”奕䜣在镇压太平军北伐期间“参赞军务,夙夜勤劳”,用人得当,布防及时,为挽救清朝立了大功。但在平息太平军北伐之后,奕䜣开始功震朝野,呼声越来越高,咸丰本是个资质平庸的人,而奕䜣却偏偏是个能力超凡,又一心想要做一番事业的人。所以在咸丰看来,自己的声威有被弟弟超过的危险,这是决不允许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凡专制制度下,所需要的只能是奴才而不是人才,属下比上司优越,臣子比帝王优越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就在奕䜣的母亲去世后,奕䜣想给自己的母亲要一个皇太后的溢号,据说这也是奕䜣母亲生前最大的愿望。但是给了溢号就意味着,承认咸丰和奕䜣的地位对等,这其实并不改变什么,但是这却是咸丰不能允许的。所以咸丰死活不肯给奕䜣母亲皇太后的谥号,最后奕䜣苦苦哀求,咸丰帝勉强给了个谥号,但是安葬的规格和礼仪都有所下降,也因为此,咸丰和奕䜣的矛盾彻底爆发了。奕䜣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的低谷,在平息太平军北伐之后, 咸丰帝就借口奕䜣在其母丧期间为母争封, 礼仪失当, 于1855年罢免了奕䜣的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已、都统等要职, 命仍在内廷行走,奕䜣一下子成了闲散宗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上唯一一个敢戏弄大清慈禧太后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清怎么灭亡的,慈禧太后为什么是四大罪人,真实的慈禧太后遗体

    智清,众所周知,慈禧是晚清朝实际的统治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令中华大地蒙受长期屈辱,很大程度上慈禧掌控着朝廷所致。晚晴期间,关于慈禧的趣闻多如牛毛。下面,笔者为大家讲述的是慈禧太后逃亡西安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惶

  • 酒色皇帝 只因一句醉酒戏言遭到爱妃弑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酒香娘子太醉人,新贵妃醉酒小说,贵妃为什么醉酒

    昏聩的帝王不但误国,也误己。误己能误到什么地步?那就是喝多了酒,胡乱说了一句让妃子不中听的话,但说者无意,听着有心。于是便出现了这因一句戏言而被杀害帝王的一幕,这帝王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策划这次行凶的便是张贵人。司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多么响亮的一个名字,可是就是没看到过他发

  • 五虎上将最牛的还是他 子孙跑国外统治了几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虎上将武力排名,三国五虎上将怎么排名,三国五虎上将名单

    在三国时期,刘备封的五虎上将那后世都是耳熟能详,要说在打仗,武艺方面谁最厉害,恐怕谁也说不好,都是当时一等一的猛将。但是要论子孙,那绝对是他最牛,其子孙跑到国外统治了几百年!网络配图“四个儿子被杀死三个”这个人就是马超,绝对的猛将,曾经5000西凉铁骑打的曹操10万军队丢盔弃甲,差点惨死。但是,马超

  • 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 他到底担心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果让马超守荆州,赵云守荆州结局会怎样,如果赵云驻守荆州

    在三国历史上,最为可惜的一战就是关羽的失荆州之战,不仅使得刘备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更使得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被残杀。后世人不禁要问,当时为什么不让同样勇猛忠诚,而且又谨慎小心的赵云来镇守荆州呢?刘备是怎么想的?这里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何内幕?网络配图“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

  •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总是坚守不出!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诸葛亮最后一战,诸葛亮北伐是逆天而行吗,为什么诸葛亮要北伐

    在三国后期,令后世很不能理解的是,诸葛亮每一次的北伐,司马懿手握庞大数量的军队,但是都龟缩不出,除了坚守还是坚守,最后等诸葛亮断粮自退。每次都是这样,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是司马懿怕诸葛亮,才智不如他,打不过?真实原因是什么?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台后,

  • 曹操终究不能一统天下 原因竟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家一统天下原因,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统一不了天下,三国一统天下的人是谁

    在三国时代,曹操应该是最牛的枭雄,占领先机,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统一北方,其也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但是,曹操为何在鼎盛时期,眼看就要统一的关键时刻,一败涂地,这到底是为什么?曹操终究不能一统天下,他到底缺什么?网络配图“缺士族支持”曹操能够快速的占据北方,最为基础的原因是他得到了北方多数

  • 揭秘刘备为何弃用张飞 而提拔魏延守汉中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飞和魏延的关系好吗,马超和魏延谁更厉害,刘备任命谁为汉中太守

    在三国时期,刘备定军山大捷后,夺取汉中,军威大振,实力达到最强状态。而新占领的汉中,作为蜀汉北边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容有失,地位完全不低于荆州,但是,在选择镇守将领的时候,刘备却不用张飞,而破格录用有反骨的魏延,这到底是为什么?网络配图“汉中苦差事”刘备费了天大的劲,折损了很多的士兵和将领,付

  • 雍正铁腕反腐 只用了3招就让贪官死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中国各个朝代,在进入稳定期后,都会面临反腐的问题。其中,反腐最狠的要数朱元璋了,直接剥皮抽筋,杀了5万人!但是,此后贪污仍不断。而雍正铁腕反腐,只用了3招,就让官员人人胆寒,永不敢贪!他是怎么做的?网络配图第一,釜底抽薪。雍正认为,官员贪污绝不是一个人所为,一个人不可能完成贪污。因此,他们的亲

  • 朱棣靖难四大功臣 第一名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靖难有多少兵马,靖难功臣录,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造反推翻朝廷登基为帝的藩王,这里除了朱棣本人的雄才大略之外。还离不开他身边的人才,他们给朱棣出谋划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功勋。下面给大家总结四位靖难功臣:网络配图4、丘福丘福(1343—1409),凤阳(今安微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丘福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中护卫千户,

  • 揭秘: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印刷术是谁发明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宋朝大将曹彬

    曹彬任节度使知徐州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20大板。可是曹彬就是对此事不闻不问。网络配图曹彬一向执法严明,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一年之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打了他20大板,说这是对他上年所犯罪行的惩罚。对他的这一做法,大家更是如坠云雾之中,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