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诸葛亮和司马懿额共同特点 两人都是从文职转为统帅的

盘点诸葛亮和司马懿额共同特点 两人都是从文职转为统帅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4/1/21 23:07:3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三国时期,有一对绝妙的对手,那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两人智慧的碰撞,让他们从街亭之战就开始了交手。当然,司马懿在诸葛亮的面前,始终落于下风,几乎是屡战屡败。不过在现实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手是从他的第四次北伐开始的。在诸葛亮的最后两次北伐中,司马懿成为曹魏的中流砥柱,死死顶住了诸葛亮的攻势。最终,诸葛亮壮志未酬,怀着遗憾病逝于五丈原的军中。不过,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十分耐人寻味。

一、 被部下质疑的统帅。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都是从文职转为统帅的。他们一个跟随刘备,以丞相执掌军权发动北伐。一个是曹操手下,历经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成为关陇军团的主帅。因此,他们的军事能力遭到了部下的质疑,经历了相似的场面。

对诸葛亮意见最大的是他手下最强的将领魏延。魏延作为刘备亲手提拔的汉中太守,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骁勇善战,善养士卒,在诸葛亮的北伐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诸葛亮对于魏延的能力并不十分认可,在使用中予以保留。

在北伐时,魏延多次向诸葛亮建议,说想要自己率领一支人马,独立攻打占领潼关。这样等诸葛亮的主力到来后,潼关以西就会一鼓而定。但是诸葛亮认为魏延的建议太冒险,没有采纳。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又不采纳大家的建议,不用魏延守街亭,而是派了纸上谈兵的马谡。这使得街亭之战遭到惨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因此失败。

因此,魏延对诸葛亮十分不满。虽然诸葛亮对魏延十分优待,他在诸葛亮的手下担任先锋大将,当刘琰和魏延发生冲突时,诸葛亮还偏向魏延处罚了刘琰。可是,魏延一直认为自己不得重用。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施展,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太胆怯了,不敢冒险。

而对司马懿意见最大的是他手下的重要将领,位居曹魏五子良将的张郃。张郃是曹魏关陇军团的骨干将领。他是跟随曹操的老将,活跃在曹魏的各个战场。在曹魏建立后,他作为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诸葛亮发动北伐后,张郃就转战关陇战场,成为诸葛亮的劲敌。在街亭之战中,他在极端不利的状况下,千里赴援,打败马谡解救了陇西危局。在陈仓之战中,又是他率领援军迅速增援,使得诸葛亮被迫撤退。

但是,在张郃这样一员良将的眼中,司马懿也是一个胆怯之人。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期间,张郃与司马懿发生了一连串的冲突。他对司马懿的指挥倍加指责,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针对司马懿总是尾随在诸葛亮的身后,当诸葛亮挑战的时候却闭门不战的行为,认为是司马懿过于谨慎的表现,并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军心士气。

不过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他并没有受部下的影响,依然我行我素。这使得司马懿的部下就算是张郃战死后,还是认为司马懿太胆怯。在诸葛亮百般挑衅的情况下,司马懿只能千里上表,请求出战,借用皇帝的旨意来压制部下的骚乱。在诸葛亮病逝撤军时,司马懿被蜀军的佯攻吓退,还留下了“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笑话。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都被部下认为胆怯,这种巧合耐人寻味。难道谨慎小心是优秀统帅的共性,以至于达到被部下讥讽的程度?不过,我们如果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生涯来看,他们的谨慎是有所不同的。

二、 诸葛亮的谨慎是受条件所限。

诸葛亮被魏延认为胆怯,主要是没有采纳他的奇袭计划,将自己的兵力分散开来,分路进攻。但是,我们如果看看诸葛亮指挥过的战役,就会发现,他并不是不敢分兵作战。在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入川的时候,他就曾经将军队分为数路,分别从内水、外水等处进军,会合于成都,协助刘备夺取了益州。

在南征南中的时候,诸葛亮也是兵分三路,将敌人分割包抄。虽然敌人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是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军势如破竹。在经过了七擒七纵后,孟获诚心投降。诸葛亮因此顺利地平定了南中的叛乱,为北伐奠定了基础。

但是,等到了北伐时期,诸葛亮仅仅在第一次北伐时,采取过分兵的战术。他派赵云、邓芝率领一支蜀军出斜谷,声称要夺取眉县,作为疑军迷惑魏军。除此之外,诸葛亮始终将蜀军集中使用,不再采取分兵的战术,更不用说采取魏延的奇袭战术了。

这是因为诸葛亮不敢冒险吗?从入川之战和南征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在形势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冒险的。在入川之战中,他的手下有大将张飞、赵云,诸葛亮放手让他们一搏,即使遭受一点挫折也是可以容忍的。在南征之战中,面对武器装备、编制组织不如自己的敌人,他也敢于分兵突进,合击敌人。

可是在北伐期间,诸葛亮就突然变得不敢冒险了吗?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他实在没有冒险的资本。在诸葛亮掌握蜀汉的军权时,正是蜀汉连续遭受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惨败后的时刻。在连续的惨败后,蜀汉的军事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包括刘备、关羽、张飞在内的大批杰出的将帅,以及准备用来对曹魏进行北伐的两支主力全部丧失了。诸葛亮只能在成都开设大营,重新编组训练军队。在诸葛亮的苦心经营下,蜀汉才重新拥有了十万军队。由于蜀汉国小力弱,这支蜀军的力量直到蜀汉灭亡也没有增加。

这就使得诸葛亮无法进行冒险。但是,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理想,诸葛亮发动对曹魏的北伐,进行了他最大的冒险。在蜀汉和曹魏之间,横亘着秦岭天险。这个天险曾经让曹操望而生畏,在失去汉中后感慨中斜谷道是五百里的石穴。也正是如此,曹魏轻易不敢向蜀汉发起攻击。可是诸葛亮却连续发动了五次北伐,几乎每一次都要克服秦岭的阻隔。

这使得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充满了变数。他既要深入敌境,还要解决自己的后勤供应困难。一旦应对失误,就可能使蜀军陷于灭顶之灾。而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是蜀汉硕果仅存的主力,这支蜀军一旦丧失,蜀汉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有处处谨慎小心,在战场指挥上轻易不敢冒险了。

三、 司马懿的谨慎源自于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惧怕。

同样的,司马懿的冒险也不是出于他的本性。我们看司马懿的军事生涯,就可以看到他敢于冒险的行为。在他平定孟达的叛乱时,就采取当机立断的方式。司马懿连皇帝都没有请示,就率领部下日夜兼程,赶到上庸城下。随即司马懿采取四面包围,日夜攻打的办法,只用了十几天就攻下上庸,斩杀了孟达。

司马懿出其不意的攻击,打破了孟达的如意算盘。孟达原本以为司马懿会请示皇帝,再按部就班地攻打上庸,这就给了孟达以准备时间。可是司马懿却不顾兵家大忌,采取了冒险的突进战术,一举攻克了上庸。

在司马懿攻打辽东的时候,也采取了相对冒险的战术。他不顾敌人近在咫尺,城坚粮足,硬是在敌人的眼皮子低下安营扎寨。他不顾当地的不良自然条件,和公孙渊相持数月,最终平定了辽东。从司马懿的这些军事行动,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个敢于冒险的将领。但是,司马懿在阻击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却表现得十分谨慎小心,以至于遭受了部下的讥笑。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司马懿和诸葛亮交锋的时候,他是一个输不起的人。这是因为他在早年被曹操识破,并给曹丕留下了遗言,要小心司马懿。这使得司马懿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才真正拥有了军权。这还是由于曹睿的信任,曹真的病重,司马懿才得到的机会。

就在曹睿任命司马懿代替曹真的时候,还有人向曹睿进言,不想让司马懿接管关陇军团。我们可想而知,司马懿对于这次机会是何等的重视。因此,他才会处处小心,以免因为遭受失败而丢掉军权,失去未来事业上升的通道。

其次,是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让司马懿十分忌惮,以至于不敢轻易冒险,以免遭受意外的挫折。在司马懿接手关陇军团之时,诸葛亮经过连续三次北伐,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已经成熟,战役的组织也炉火纯青。再加上蜀军在诸葛亮量身打造的训练后,已经掌握了八阵图的战法,能够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此时蜀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巅峰。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和诸葛亮周旋良久,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手段,定下后续的作战方案。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懿连续遭到卤城之战和木门道之战的失败,对蜀军的战斗力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了深刻的了解。他认为在战场上无法击败诸葛亮,这才采取了坚守不战的战术,企图利用自己的主场之利,依靠旷日持久的相持来拖垮蜀军,迫使诸葛亮主动撤军。

于是,就出现了司马懿的部下讥笑他的一幕。但是,在双方的谨慎小心之下,却隐藏着浓厚的杀机。就如同两位绝世的剑客,等待对方的破绽,好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最终,双方都没有给敌人留出破绽,而诸葛亮也因身体原因病逝于五丈原。司马懿在战后巡视蜀军军营,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夸奖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结语: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因为谨慎小心遭到了部下的讥讽。可是他们只是在诸葛亮的北伐期间才表现得那么小心,在其他的战场上,他们依然敢于冒险。这说明,他们的谨慎小心并非是由于天性,而是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造成的。

诸葛亮之所以在北伐中谨慎小心,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的军事实力太弱,容不得他去轻易冒险。而他发动北伐在客观形势上来讲,是一种富有冒险精神的行动。因此诸葛亮才会在军事行动中倍加小心,以免丧失了对蜀汉生死攸关的军队。

司马懿则是为了保住自己得之不易的军权,为以后的事业做准备。他和诸葛亮交手后,发现难以在战场上取胜,并且还有失败的可能。于是他采取了稳妥的办法,以坚守防御和诸葛亮对峙,让诸葛亮知难而退。这实际上表明了司马懿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忌惮,正是诸葛亮的军事压力,才使得司马懿不得不谨慎小心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师的结局,司马伦结局是什么,大司马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

  • 盘点历史上一战成名的五位名将,他们为何能被人铭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二战十大名将没有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排名,历史上一战成名的人

    我国的历史上能够一战成名的五大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我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历经数百个朝代的发展,涌现出来的名将数不胜数,我国历史上的名将也是如星河一般璀璨。在这些名将中有些是百战百胜,生平未尝一败,比如说韩信、白起、吴起、孙武,有些是一战惊人,如陆逊、赵

  • 诸葛亮能知道魏延久后必反 诸葛亮为什么看不出关羽败走麦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是什么时候反叛的,魏延真的会反叛吗,诸葛亮死后谁反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和魏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在魏延投降时,作出了魏延“久后必反”的结论,并且在他去世后得到了验证。诸葛亮有这么神的本领,为什么没有看出让关羽守荆州会败走麦城呢?其实,诸葛亮都有了先见之明的判断,只是关羽、魏延两人的出身不同,对魏延的结局能说破,对关羽的结局是不

  • 诸葛亮真的是平民出身吗 诸葛亮的家族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能力到底有多强,诸葛亮是世家大族吗,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出名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家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关于诸葛亮的家世,很多人有误解,认为诸葛亮出身于普通平民,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期,东汉社会对拼爹的依赖性,远远超过现在,所以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好的出身。毕竟,

  • 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曹彰能仅用三个回合就战胜了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蜀吴三分归一统概括,四维主要看哪些数据,刘备前期一直失败的原因

    曹彰可不是个傻子,他脑子够用得很,他那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掂量得很清楚,他才不会去招惹马超呢。曹彰奉命来增援,首先对战的是刘封。这次战斗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仅用了三个回合,曹彰就把刘封给打跑了。这是当着他爹曹操的面,这个脸子必须要争,所以曹彰是倾尽全力地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刘禅为何能做这么久的皇帝?难道仅仅只靠诸葛亮的扶持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看穿刘禅不傻,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

    刘禅,自古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作为蜀汉的后主,一直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傻皇帝”,在诸葛亮的扶持下,才稳坐皇位这么多年。然而,刘后主恐怕并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仅仅靠诸葛亮等臣子的扶持,他根本不可能做那么久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刘禅在人生的前半段脱颖而出

  • 金日磾是个胡人,凭什么得到汉武帝的宠信与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汉武帝善终的大臣,汉武帝托孤大臣金日磾

    金日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每个人都有着七情六欲,谁都不例外。但是有的人却能够完全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且这些人在生活中往往都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你真的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一个能控制住自己欲望的人究竟是多么的可怕。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一个能控制住自己欲望的

  • 盘点蜀汉的四位“安汉将军”,安汉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四英,蜀汉四大将军,蜀汉四征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的

  • 同样是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对乐进的评价又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营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李典,曹营五子良将武力排名,张辽的评价

    说道三国里面的五子良将,那可谓是和五虎上将相匹敌的存在,毕竟都是一方的著名大将。不过五虎上将还是被后人提起的多一点。那么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他为什么会被称作是五子良将呢?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乐进,生于东汉末年,本为卫国人,因天生胆识过人,

  •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几十年 雍正为何在位13年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乾隆康熙,康熙和雍正哪个皇帝更优秀,康熙雍正乾隆哪个优秀

    你真的了解雍正在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导语:大家应该都听偶“康乾盛世”这个评价,但是我们会发现为何这个好评中没有雍正皇帝呢?难道雍正皇帝如不得自己的父亲与儿子吗?其实并不是,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雍正皇帝之促成“康乾盛世”是最重要存在。如果雍正皇帝没有将父亲传给他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