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一生清廉爱民,揭秘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他一生清廉爱民,揭秘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56 更新时间:2024/1/21 7:47:46

郑板桥的一生,艰难困苦一直如影随形,直到他看尽人间悲欢离合,历遍世间人情暖,可胸中的那颗赤子之心,却未曾改变分毫,仍然是那样善良,那样可爱,那样宠辱不惊,那样潇洒快乐。

童年的经历,教给他博爱

郑板桥出生在苏州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全家人靠祖上传下来的遗产勉强度日,没过几年,生母因病去世,郑板桥由乳母代为抚养,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几年中当地遭遇连年大旱,田地颗粒无收,郑家吃饭都成问题,更没钱雇佣乳母了。幸运的是,有感于郑家往日待她不薄,乳母每天在自己家吃饭,再回来无偿照顾郑板桥,使他虽然经历了幼年丧母的不幸,却仍然在爱的包围中成长。

后来,郑板桥的父亲娶郝氏为妻,郝氏丝毫没有后妈的冷漠,对待郑板桥视如己出,给他由衷无微不至的关爱,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郑板桥很多年后回忆起那段往事,因感动而泪流满面。

而郑板桥的父亲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在父亲的影响教导下,郑板桥从小就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但由于天生性格直爽,经常口无遮拦,喜欢打抱不平,因此得罪了周围许多人,也落得个坏名声,村里人都教育孩子不要去接近郑板桥。因此,少年郑板桥感受到了孤独和不被理解,面对世人的冷眼,他立志发奋读书,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科考路不顺,卖画求生计

郑板桥的祖父精通书画,在祖父的细心指点下,他的艺术水平突飞猛进,所做诗也颇有文才,开始参加科考。康熙52年,郑板桥考中了秀才却并不满意,他的目标是高中进士,只有这样才能入朝为官,了却从小树立的济世安民的夙愿。

追求理想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是最美好的理想。郑板桥考了十几年,还是榜上无名,为了养家糊口,郑板桥来到扬州,靠着少年时练成的书画本事卖画为生。

可是当时的他既没有名气,又不肯放弃心中的坚守,平生所画,只有竹、兰、石三物,什么山水、花鸟、美人,在他的画中根本找不到,不是他不会画这些,而是他在画中寄托着自己的价值追求。

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扬州,那个客商会聚的繁华都会,那个嫌贫爱富的市井巷口,有多少人能对那格调清奇的怪画投以赞赏的目光呢?卖画的艰难岁月里,郑板桥看遍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那朵生命之花正是在困境中顽强生长,在迎接一个辉煌的绽放。

郑板桥做官,心中全是百姓

四十多岁时这一年(乾隆元年),郑板桥终于考上了进士,原本打算进入朝中大展身手,没想到朝廷只是把他分配到山东范县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他毫无怨言,而是尽职尽责,在工作中践行自己内心的信念。

县令任上,他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出行不坐轿子,不鸣锣开道,时常微服私访,探查民情,来无影去无踪,一时传为怪谈。

郑板桥在职期间,正逢山东连年大旱,多地农田颗粒无收,甚至发生人民相食,郑板桥亲自到田间地头挑水灌田,与百姓风雨同舟,他还命令官府开仓放粮,严厉惩治哄抬粮价发国难财的商人。

抗灾得空,他作了一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说的是为官者时时刻刻要牵挂着民间疾苦,绝不能辜负了人民。

一系列措施如雪中送炭,救活了无数条人命,可这些措施也同时触及了大官的利益,郑板桥遭到顶头上司的严厉斥责,面对昏暗腐朽的朝廷,他满心愤懑,又无可奈,最终他被罢官而去,回到了扬州这个客居之地。

清廉的郑板桥做了十二年县令,依然穷苦不堪,只得重操旧业,继续卖画为生,兜兜转转一大圈,回到了原点,他却自得其乐,因为心中无愧,所以无憾。

此时的郑板桥已是声名远扬,请他作画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他孤傲狂放的性格也再次显露无疑,由于骨子里讨厌附庸风雅的富商大贾,每当有这些人催他作画,他常常置若罔闻,甚至忍不住骂人,为此也曾招致骂名,落得个“狂人”的称号。

内心的坚定不移,使那些打不垮他的,最终让他更强大,就像70岁的他画笔下在石缝里生长的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英国诗人布朗宁曾说:坚持心中的理想,无论成功与否,生命都会充满意义。

敢于坚持自我,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坚守,潇洒自在,无惧无畏;相反不敢坚持自我的人,则免不了随波逐流,焦躁不安,即使外表刚强,内心也总是脆弱不堪。

人生不易,何妨学学郑板桥,做一个潇洒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魏第一将是夏侯惇,蜀汉第一将是关羽,东吴第一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第一将是谁?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后汉三国,将星云集,十七史百将传,三国名将占了十三个名额,其中蜀汉有诸葛亮、关羽、张飞,曹魏有张辽、张郃、徐晃、李典、邓艾、司马懿,东吴有周瑜、吕蒙、陆逊、陆抗。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诸葛亮当丞相之前是军师将军,司马懿一开始只

  • 灵太后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改变了元姑娘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灵太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武则天是华夏几千年历史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史家承认的女帝,但却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在唐以前的北魏时期,还有一位幼年即被捧上帝位的女帝——元姑娘。由于她实际上是亲祖母为了掌握实权,而被迫当作男婴捧上帝位的傀儡皇帝,且在位时间

  • 一生历经五朝,辅佐四代皇帝的杨士奇是何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士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初期局势动荡,先有朱棣靖难之变,后有朱高煦发动叛乱,此时期的仁人志士,大多因站错队被处以极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杨士奇步步为营,凭借超高的双商辅佐四代皇帝,与杨荣、杨溥一同被冠以“三杨”名号,没想到最后,竟被亲生儿子气死。在朱高煦

  • 手握蜀汉大权的诸葛亮能算的上是权臣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223年,身在白帝城的刘备病重,为了让刘禅能够顺利接替他自己的位置,也为了让蜀汉能够在他自己去世后还不至于崩塌,刘备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召到了白帝城,并开始了对诸葛亮的托孤。当时刘备在遗言中给予了诸葛亮极大的权力,他称如果刘禅能力不济

  • 孝淑睿皇后死后,为何却能与嘉庆享受死后合葬的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改“永”作“颙”。清朝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清帝名字避讳,从康熙帝开始。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

  • 邾隐公和鲁定公会面时,子贡为何会说断定他们都活不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邾隐公和鲁定公会面时,子贡为何会说断定他们都活不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孔子被后人称为“至圣先师”,其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孔庙十哲”,“十哲”是孔子最优秀的十位弟子,分别表现在德行、言语、政务、文学四个方面。其中,在言语方面最具代表的人物,莫过于子

  • 楚汉时期五大谋士分别是谁?他们又是如何排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时期五大谋士分别是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秦末汉初,群雄并起,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名将,佼佼者如霸王项羽、兵仙韩信等等,同时也有很多惊才绝艳和谋略出众之人,其中又以五人名气最盛,才华最为出众,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丝毫不弱于当世名将,今天小编

  • 朱元璋对朱标如此宠溺 朱元璋就不怕朱标有实力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和朱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元璋敢于放权,就不会怕朱标造反。这不仅仅是基于朱元璋对于自己强大的认知,也是基于朱元璋对于手下人的认知,更是基于对儿子朱标的了解。朱元璋剧照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太子一直都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太子

  • 靖难之役朱棣当上皇帝后 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标子女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和朱标子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朱棣以“倾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儿建文帝的统治,自己当了皇帝,对皇兄朱标的子女可谓是无情打击,朱标的几个儿子结局都很惨。(懿文太子朱标)懿文太子朱标共有五子四女,五子中,嫡长子朱雄英是太子妃常氏所生,

  • 苏麻喇姑与康熙到底是什么关系?苏麻喇姑的身份有多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苏麻喇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有这么一个女人,在《康熙大帝》里,把她和康熙皇帝的故事写成了缠绵忧伤的爱情故事,有些电视剧,甚至把她塑造成康熙帝的初恋情人。这个女人就是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曾经担任满清康熙帝启蒙老师的苏麻喇姑。苏麻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