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哪个王朝25年中换了36个皇帝?

史上哪个王朝25年中换了36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1/16 11:59:55

导读: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25年中( 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了36个皇帝。

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争连续不断,尔我诈时时出现。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

网络配图

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36个皇帝,在位都很短。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再加上经济落后,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原地区农民尤其悲惨,饥寒交迫,其严重程度已达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这样,人民群众被迫起来反抗,农民举行起义,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将矛头指向元朝。

元朝末期的妥欢帖睦尔在位较长。他从1333年(元统元年)六月至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七月,共35年的时间,是处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与元朝军的抗击时期。可是,在这样长时间内元军之败,其原因不在将帅无能,士兵不勇,而是元朝政权不修政治,不兴经济,无休止的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结果。尤其顺帝是个昏君,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不得从臣之心。所以,宋王及地方势力首领,在危急时刻拒绝帝诏,不遣兵参战,造成四分五裂。无论哪个朝代,其被灭亡之帮,皆不外乎朝廷之腐败,群臣之相互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和君主之昏庸。这也可说是一种国家灭亡的基本规律。

网络配图

元朝在战略上麻木不仁,未进行有组织的反攻。当中原地区各地的农民组织起来,举行起义,大反元朝时,朝廷仍在内部纷争,尔虞我诈,沉醉于酒色,耳不闻外界之动乱,更没有料到起义军会进而埋没元朝。甚至在各地农民起义军称帝、称王时,朝廷也无计议对策,不能采取战略措施,只是零星下诏,以地方军相抗击或镇 压罢了。在战役上,各地元军没有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联合作战,而是各自为战,如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各据一方,互不联合。后来竟为互相争地盘而开战;秃坚帖木儿军,不但不联合扩廓帖木儿作战,反而进入京城两次;漠北之阳翟王阿鲁浑帖木儿不受君命,还有夺顺帝之位的野心,这证明元军势力之衰弱,国败朝亡,已为时不远了。元朝未能及时抓住农民起义军低潮之际,组织反攻;在战略上推动了时机。

1354年(至正十四年月日)九月,脱脱率领号称百万军,十一月围困高邮城,张士诚十分危急,将要投降,顺帝突然下诏,免其百万大军之统帅权,使张士诚得以转危为安。这是元廷的大错误,其后果是使得百万大军溃散了,元军受到严重的挫伤,而各地农民军从低潮转入高潮。

网络配图

元军推动战略反攻的又一个时机是,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春,大宋朝林儿,间(离间)福通的失败和起义军互相攻击,如至正二十三春,张士诚杀刘福通,大宋红巾军亡;秋季,朱元璋陈友谅,天完及汉国一系列的红巾军败亡。恰在此时,元军未能组织对朱元璋部反击,元朝反而出现军阀混战、宗王之争。结果,元朝给了朱元璋北上灭亡的好机会和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元朝的快速灭亡,究其原因就是:一拒绝汉文化;二拒绝民族融合;三贪污腐败。正因如此,元朝才快速的走向灭亡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千古之谜: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出师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学课本里曾学到过。《后出师表》提到“鞠躬尽力,死而后己”,这是诸葛亮心迹的表白,以后又演变为一个成语,专门用来赞美那些献身国家和民族伟大的“仆人”。但是,诸葛亮真的写过《后出师表》吗?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

  • 历史探秘:荆轲刺杀秦王前究竟在等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荆柯刺秦王是我们熟知的一个故事,虽然最终荆轲刺杀失败,但是他的形象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在这一事件中,有一处细节令人十分费解。荆轲刺杀秦王前,在等一个人,因太子丹催促才先行出发。那荆轲等的人究竟是谁?《史记》之《刺客列传》,司马迁写荆轲刺秦之前一直在等一个人:“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

  •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崇祯皇帝的兴国梦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杀魏忠贤,崇祯该不该杀魏忠贤,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宫内外一切职务,发配到凤阳祖陵司香,不久,又下令对魏忠贤由发配改为抓捕,锦衣卫派员对魏忠贤严

  • 古人认为烟草可“还魂”:崇祯帝曾两次颁布禁烟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已经开始施行,其禁烟范围之广,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说起“控烟”,这件事绝不是现代才有。在古代明清两朝都曾不止一次地发过“红头文件”,还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烟草自明代传入中国,古人曾认为此物可“还魂”

  • 鹿鼎记建宁公主原型:根本没有嫁给韦小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著名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有一个特别刁蛮让人又爱又恨的公主,她被称作建宁公主,甚至连亲近的人对她的称呼也是建宁,再也没有其他的什么称呼。似乎建宁就成了她的名字一般。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号罢了。但是为什么,建宁公主没有留下名字呢?在《鹿鼎记》里面,建宁公主

  • 闯王李自成进京后竟然带头掀起了糟蹋妇女的狂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顺治帝元年的三月十九日那天上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天地之间似乎充满了吉祥。有个京城的百姓主动打开了朝阳门,让农民军进城。北京城像过节一样,家家户户在门上贴出黄贴,上面写着“永昌元年顺天王万万岁”,“新皇帝万万岁”,人们真诚欢迎大顺军进城。老百姓对李自成的期望很高,真拿他当成了自己

  • 桃花夫人息妫:一个让三国相争的绝世大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中有个桃花夫人,面如桃花,春天最美的花。她的一生牵扯多个男人还有三个国家的兴衰。陈宣公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蔡国,叫做蔡妫,一个嫁到了息国,叫做息妫,这两姐妹让整个春秋时代都为之感叹,真可谓国色天香。图片来源于网络蔡哀侯是蔡妫的丈夫,息妫为了看一母同胞的姐姐到蔡国探亲,但是这一去,

  • 有机会开溜!缘何明朝崇祯皇帝不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明代后期的皇帝里面,崇祯算是比较靠谱的一位。因为,他的祖上除了朱元璋、朱棣等人有政治领导才能以外,剩下的皇帝绝大多数都是文艺家。比如,“木匠皇帝”明熹宗,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若到现在,说不定也能在房地产事业上成就一

  • 太奢侈了:慈禧一天吃一百个瓜一个就吃一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在近代是个极有争议的人物。咸丰皇帝去世后,她成为大清国最有权势的几个人物之一,肯定不是第一。1884年,慈禧发动政变,大权独握。到1908年去世,她一直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有人说她支持洋务运动,在对抗洋人上有功劳。也有人说她思想陈旧,一方面对抗洋人,另一方面又丧权辱国。图片来源于网络慈禧是非功过

  • 僧格林沁明知敌我实力悬殊却为国家走向战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僧格林沁是晚清著名将领,世袭王爵,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代皇帝,曾经参与过针对太平天国及英法联军的战役,军功卓著,那么僧格林沁是民族英雄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咸丰三年,僧格林沁被任命为参赞大臣,并率兵讨伐太平天国,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进攻京畿重地,咸丰帝命僧格林沁带兵围剿,十月在天津与北伐军开战并重创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