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胡太后做了什么?之前前期与后期有什么区别?

北魏胡太后做了什么?之前前期与后期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52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1:35

说到胡太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杨花飘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飞,原衔杨花入窠里。”这是一首词,名叫《杨白华》,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太后写的,这位太后可不一般,除了是一位女词人外,她还是北魏临朝听政的十三年的败家娘们儿。

这位胡皇后名叫胡充华,是北魏宣武帝的皇后,安定临泾人。胡充华幼年的时候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待到成年之后便去佛寺中为尼了,在佛寺中她静心研究佛法,深读佛经义理。宣武帝即位的第一年,因他人的举荐,胡充华被诏入宫中讲佛理,由于她相貌的秀丽和伶俐的口才,宣武帝被她深深所迷住,不能自已,宣武帝便破例封她为世妇,让其待在自己的身边。胡充华十分得宠,由于她喜欢佛寺,宣武帝便修建了许多佛寺给她。

在北魏时期,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妇女干政,立太子的时候要杀掉太子的母亲,所以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宣武帝的皇后、嫔妃的不愿意生皇子,可是胡充华特立独行,她就是想要生皇子,为宣武帝生一位嫡长子以后继承皇位。不久之后,胡充华得偿所愿,为宣武帝生下了一位皇子,她的儿子元诩也顺理成章的被立为了太子,依照当时的制度,胡充华应当被处死,但是宣武帝极其喜欢胡充华,便废除了这一制度,保全了胡充华的性命。

熙平元年的时候,宣武帝去世,年仅六岁的太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胡充华被尊为皇太后,由于皇帝的年纪太小,她以皇太后的身份开始垂帘听政,我们从表面看胡充华只是垂帘听政,但是我们想想一个六岁的小孩能干什么,能懂得多少,当时北魏的实际大权其实是在胡充华胡太后的手中,她才是掌握北魏最高政权的人。胡太后执政之初,那就像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说是颇有一番作为的,胡太后每天都亲自批阅奏章,朝廷中的大小事务都是亲身决断,甚至亲自到地方去考核官员,在她的整顿管理之下,当时北魏的社会风气有了改变,朝纲也得到了整改。

面对这权势的增大,胡太后也渐渐暴露出奢靡、贪婪的本性。在她执政初期,她颇有作为,得到了许多朝中大臣的认可,可是后期所作之事却让人嗤之以鼻。

这胡太后最初的职业是一名佛寺中的尼姑,她本人也极其相信佛理,所以她掌权之后,极其推崇佛寺,并且她深信佛理能够减轻人的罪孽,她还大肆修建佛寺,花费了巨资,开凿石窟,其建筑规模之大是历代没有见过的。像在洛阳龙山门、伊阙山建造石窟寺,这里面的用工可是高达八十多万,她还在皇宫旁边修建了永宁寺,在里面建了一座高塔,这座塔高达九十丈,塔柱上还有着十丈高的立柱,这座塔就算远在京城百里依旧能够看见。在胡太后的大力推崇寺庙、佛寺之下,当时全国的寺庙增加了三万个,僧尼人数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这些因为崇尚佛寺造成了巨大的花费开销,使得许多的财富都流失了,许多大臣都上奏太后,但是胡太后依旧是固执己见,不理会那些大臣们。

除了修建佛寺之外,胡皇后还十分喜欢举办酒宴、喜欢玩乐,经常在高兴的时候,会很奢侈的赏给大臣或者随从们许多钱财,当时胡太后掀起了一股奢靡之风,许多当时的达官贵族也学着胡太后的作风,开始崇尚奢靡之风,当时的高阳元雍家中有着男仆六千人,妓女五百人,除此之外,更为夸张的就是他的一顿饭需要花费数万钱。这一场奢靡之风,弥漫整个皇城,有钱人家自是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对于贫苦人家,那就雪上加霜,使得他们更加贫苦。

胡太后除了奢靡喜乐之外,私生活还十分混乱,可以说是荒淫无节制了。清河王元是一个长相极为俊美的人,后来被胡太后知道后,便将他诏入了宫中与他私通,之后一来一往,两人关系极为亲密,之后胡太后甚至将朝中的一些事物都交由他来管理,她还偷偷的私藏男宠,名叫杨白华,此人长相也是俊美的,是那种世间难得一见的,胡太后十分迷恋他,经常与他一起玩乐,荒废了朝政。

胡太后这一系列的荒废朝政的行为、祸害朝纲的行为,她的这些行为遭到了许多朝中大臣的谴责,当时的北魏发生了许多的农民起义,这使得北魏逐渐支离破碎。在胡太后这么多年的荒政淫乐中,孝明帝逐渐长大懂事,知道如果北魏再这么折腾下去迟早会折腾没的,孝明帝便开始想要自己掌管大权,但是胡太后却不愿意,孝明帝忍无可忍,便与大臣密谋要夺回胡太后手中的权利,可是消息泄露,被胡太后知道了,狠心的胡太后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明帝。

当朝的皇帝被太后杀死,许多大臣都十分愤恨,百姓得知后也忿忿不平,胡太后最终在朝野愤慨之下遭到了许多人的唾弃,当时的大臣仪同三司、大都督尔朱荣趁机起兵造反,胡太后投河溺死,最终使得北魏变成了东魏和西魏,一个好好的国家就被胡太后败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香妃的原型容妃,她是如何得到乾隆的喜爱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香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其中的角色也是深入人心,俏皮可爱的小燕子,温柔的紫薇,还有来自异域带有香气的香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剧是琼瑶阿姨编写的,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总是有着一些编撰,这部剧是围绕

  • 一心只想学习经学的李煜,为何会成为皇帝?他的才华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

  • 刘娥与寇准有什么恩怨?刘娥为何要打击宰相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封建王朝社会中,虽说女子地位低下,但是各朝各代都有着掌握朝政大权的女子,像汉朝的吕雉,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还有唐朝的武则天,她的权势已经如同皇帝一般,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各朝各代都有着掌权的女性,她们的才能

  • 杨丽华的身份有多特殊?她经历过怎样的身份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杨丽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蔡东藩曾评价杨丽华:“杨后丽华,柔婉不忌,周旋暴君,接御妃嫔,颇有卫风硕人之德,及乃父受禅,愤惋不平,虽未能保全周祚,以视盈廷大臣之卖国求荣,相去固有间也。”杨丽华南北朝朝至隋朝时期的人,她是杨坚与独孤伽罗的女儿,她经历

  • 固伦恪靖公主嫁给了谁?她的联姻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固伦恪靖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联姻在古代是一种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外族、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联姻是许多统治者都喜爱的维持政治稳定与国家和平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现象。在清朝时期,作为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

  • 王辅臣这位清朝的“吕布”,为何最终也没有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王辅臣被称为清朝的吕布?王辅臣的结局为什么是自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是非常勇猛的武将。特别是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吕布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王辅臣,则被称之为清朝的“吕布”。对于王辅臣这位将领,被清朝初期的学者

  • 令妃魏佳氏当了十几年的皇贵妃,为何一直未被立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令妃魏佳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清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比较有名,像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皇帝除了他在政权上颇有名气之外,乾隆皇帝在与后妃的感情上名声也是很大的,乾隆一

  • 明神宗的郑贵妃独得盛宠,为何最后会在绝望与怨恨中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郑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这封建王朝社会中,后宫中的妃子无一不是想要获得皇帝宠爱得到妃位的晋升的,但是对于得宠这件事也不是完全就是好事,有些妃子得宠那不仅是地位的攀升和权势的增长,而且还伴随着家族的受封加爵,就像万贵妃,不仅得到了朱见深的万般宠

  • 孝庄钱皇后为明英宗带来了什么?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孝庄睿皇后钱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时期的第六位皇帝,他在宣德四年的时候登基继位,明英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宠幸王振制衡文官集团,导致了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的时候,御驾亲征,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最终兵败被俘虏,之后,民间又爆发了数十

  • 小周后与李煜是如何产生情愫的?她又是如何登上后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小周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叶子戏,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纸牌博戏,被认为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叶子戏是世界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扑克牌的雏形,在中国和外国都有记载,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叶子戏规则最早的记载是《击蒙小叶子格》一卷中,这是由南朝时期的一位皇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