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之后是什么样子?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之后是什么样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80 更新时间:2024/1/17 1:41:08

说到孔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世说新语笺疏》当中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家里人让孔融和哥哥吃梨,孔融选了当中最小的一个梨,大家问他:“你为什么选这个最小的梨啊?”孔融非常谦逊的说:“我年纪最小,当然要选最小的梨了”。

因为这个故事,孔融获得了当时的人的一致赞赏,加上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属于当时的名门望族,他生于公元153年,但是还不等他长大,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扬名天下。13岁的时候,孔融的父亲去世,孔融十分伤心,需要人搀扶才能站起来,这在当时汉朝“以孝治天下”的国家战略下,孔融再一次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赞成。

然而小时候这么厉害的孔融,为什么长大以后他的事迹老师就不再给我们说了呢?这么厉害的孔融,长大了以后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长大后的孔融。

16岁的时候,孔融再一次做了一件名动天下的大事。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当时的名士张俭得罪了宦官侯览,他前去找孔融的哥哥孔褒寻求庇护。然而孔褒却不在家,只有孔融在。

张俭觉得十分尴尬,就准备离开。但是孔融却自告奋勇的跟他说:“我哥哥不在家,难道我就不能作为孔家的主人来收留你吗?”于是自告奋勇的把张俭藏了起来。

孔融由于小时候就受人赞成吹捧的多,所以渐渐的从小时候谦逊的性格慢慢变得胆子大了起来。当时的侯览权倾朝野,收留张俭这样一个犯人,很可能要孔家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孔融既不跟他长辈商量,也不仔细的谋划,就收留了张俭,其实给他的家族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果不其然,这件事张俭由于各种原因逃脱,孔家收容朝廷犯人的事情却不知道怎么传开了——也有可能是赞扬孔融的人不小心说漏嘴了,总之朝廷派人来抓捕孔融——最后孔融的哥哥代替了孔融,孔褒被处死。

经历了这一次事件之后,按道理孔融应该会变得谨慎小心一些,然而他非但没有变得谨慎和小心,反而越发的自负自傲了。因为汉朝是以察举制来推荐人才的,孔融以小小年纪就敢于对抗当时的宦官,很快名声就进一步扩大了,司徒杨赐征召他为官。

在杨赐的手下,孔融倒是坚持了他一贯刚正不阿的态度,把那些宦官的家人当中为非作歹的人都举报了,他的上司为此而人心惶惶,但是他的名声却更大了。

公元184年,外戚何进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代表他去向何进祝贺。然而由于门人传递消息不及时,心高气傲的孔融觉得受到了侮辱,他夺过门客手中的请帖,不辞而别。这一举动让杨赐蒙羞,让何进受辱,但是孔融的名声却进一步加大。

慑于孔融在天下文人当中的名声,也为了给自己争取民心,何进非但不惩罚孔融,反而给他加官进爵——孔融被升迁为侍御史。

可能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每一次和当时的权贵作对之后,孔融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名声进一步扩大,官也越做越大,这给了孔融一种暗示:只要把和大人物作对,他孔融一定会得到名声,而且还可以得到利益。

在当时的那个社会,名声对于一个人太重要了,尤其是对于文人,名声简直是文人的第二生命。

后朝廷被董卓把持,孔融因为名声太大被任命为虎贲中郎将。作为虎贲中郎将的孔融,当然对董卓这个大“国贼”十分不爽了,不像曹操是想办法暗中对抗董卓,孔融直接就在朝堂上和董卓争了起来——董卓是个武将,哪里争得赢孔融这样的文人呢?加上孔融所说,也真的全部是为国为民的良言,粗暴的董卓被孔融气得直翻白眼。

然而董卓却并不敢像对待丁原那样直接在朝堂上了结了孔融,孔融名声天下皆知,如果大家知道他因为仗义执言而被董卓所害,那么董卓又将背负更大的骂名了。然而董卓也不是好惹的,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把孔融派到黄巾之乱最厉害的地方去,让孔融做北海太守。

人生一路豪横而光鲜的孔融,在北海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失败——他只是个讽议时政的文人,并不是个军事家。

孔融在北海建立学校,广泛的传播儒学,对道德高尚的人进行表彰,做的都是好事——可是这是个乱世,表彰儒学有什么用呢?他作为一个一方大员却不去勤练军队,搜集粮草,修缮城池,把一些文人的东西拿出来攫取名声,最终在黄巾军的进攻之下一败再败。

最终,孔融在谈笑风生中城池被攻破,他丝毫不慌,丢下妻儿,一个人逃走。

打了败仗的孔融不知为何名声却再一次空前的壮大,他被征召回朝做大官,这一次他碰到了一生当中最难对付的权贵——曹操。

一如既往,孔融在公开的和私下的场合,都对曹操进行无下限的羞辱,他引经据典地骂曹操,有时候曹操没听明白,以为孔融在夸他,然后去向孔融请教,这时候孔融再尽情的羞辱曹操——比如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被孔融一顿调侃。

曹操也不是一般人啊,要是谁都学着孔融这样调侃他,那曹丞相脸面何在呢?但是曹操也不敢直接动手,而是默默地寻找时机。

这时候的孔融,估计颇有一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吧,从宦官何进,从何进到董卓,从董卓到曹操,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于是他开始感觉到了一些“寂寞”了,人一寂寞就开始胡言乱语,孔融也不例外。

作为孔门子弟,儒家道德模范的孔融,干出来了人生最蠢的一件事情。

他大言不惭地在酒后说到: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意思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本身就没有什么感情,子女不过是父母一时发情的产物罢了。我们不说他这话对不对,但是他这话在当时是“违礼”的,在古时候,“礼治”大于“法治”,“违礼”是有着非常严重的后果的!

当时的国家以孝道治天下,而孔融直接否定了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直接否定了孝道——他是在挖朝廷的根。当然,也许他只是酒后失言,也许他只是一时口顺,但是曹操明显不会这么看。

他终于被曹操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株连孔融全家,连一对几岁的儿女都没有放过。

可能正是因为孔融小时候让梨给了他很大的勇气,他长大后从谦虚到清高,从清高再到孤傲,从孤傲再到骄傲,在从骄傲到不可一世、目无礼法,最终身死名裂。长大后这样的孔融,老师又怎么会让大家学习呢?所以说长大后的孔融不好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雉身为刘邦明媒正娶的老婆 吕雉长得有多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吕雉美貌,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做亭长时明媒正娶的妻子。当刘邦受封为汉王后,吕雉就升格成了王后,当刘邦即皇帝位后,吕雉又由王后升格为皇后,当刘邦驾崩以后,吕雉又由皇后升格为皇太后,当刘邦和吕雉唯一的儿子也驾崩后,吕雉理应由皇太后升格

  • 吕雉对戚夫人都如此残忍 最后为什么让薄姬白白捡了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雉和薄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是时候为吕后“正名”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皇后,她的形象实在是太过单一和讹传太多,完全跟历史上真实的吕雉差距太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肯定不是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肯定是秦始皇的老婆,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那他的老婆

  • 吕后在残忍对待戚夫人的时候 身为父亲的戚鳃为何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戚夫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汉朝就很容易会联想到汉高祖刘邦:一个从无名小吏到一朝开国皇帝的男人。我们今天要说的话题不是这位汉高祖,而是他的妻子吕雉和他的妾室戚夫人之间的故事。可能你对这两个人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只是好像听过她们的名字。不过,你一定听过人彘这一中

  • 刘邦多次想废太子最后都失败 刘邦到底在忌惮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废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国乱思战将,乱世出英雄。秦朝末年,民生凋敝,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出身农家的刘邦便是其中一员。在打败秦军、进驻灞上后、赢得楚汉战争后,刘邦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汉王朝。据史书记载,吕雉是一位手腕卓越、权倾朝野的杰出女性政治家。在

  • 雍正弄死老八媳妇后还将挫骨扬灰 雍正和老八媳妇有什么仇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正和老八媳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雍正对政敌弟弟老八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可以说是相当厌恶,在收拾胤禩时雍正强制胤禩休妻,郭络罗氏被逐回娘家之后被雍正赐死,雍正并下旨死后将其挫骨扬灰。这么一看雍正是不是很残酷,其实这主要源于郭络罗氏积极地帮助丈夫

  • 吕雉有给刘邦带过绿帽子吗 吕雉和审食其有暧昧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的绿帽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知道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真的给刘邦戴绿帽子了吗?且看下面解说。刘邦、吕后和审食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何杀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有事实依据的。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成也萧何。其实这句话我们并不难理解,相信读者一定都对“萧何月夜追韩信”记忆犹新。换句话说,韩信之所以能被刘邦重用,完全是萧何的

  • 韩信听从蒯通的话自立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自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信打败龙且占领了齐国之后,齐国的术土蒯通见刘邦和项羽都在极力争取韩信,知道韩信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就想劝韩信自立,齐国不再依靠他人。蒯通见到韩信后,先转弯抹角地对他说:“我曾经学过相人之术。”韩信问: “你相人相得准吗?”蒯通回答:“一

  • 韩信到底是怎么死的 究竟是韩信咎由自取还是刘邦别有用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之死五不杀,韩信死了刘邦为什么高兴,韩信必须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分封了几位在“楚汉之争”中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为异姓王。然而随着汉室江山的逐渐稳定,刘邦担心异姓王会危及到自家政权,所以便对他们开始逐一铲除。而在所有被铲除的异姓王中,楚王韩信无疑是知名度最高,也是后世为其叫屈最多的

  • 曹操在许昌放过刘备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煮酒论英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和刘备最早结识在讨伐黄巾的时候,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刘备给曹操的印象是深刻的。此人生有异象,颇为不凡,左右还有两位关张二位猛将,算得上一个人物。这是当时曹操见到刘备后心中的想法,当然,也只是笔者的臆测,当不得数,不过也差得不大